布朗族有多少人口,布朗族人民主要分佈在哪裡

2025-04-03 16:35:16 字數 2750 閱讀 4458

1樓:匿名使用者

布朗族,人口萬(1990年)。主要分佈在雲南省西雙版納、臨滄、思耐段茅地區。主要從事農業。有本民族歷畝圓語言,兼通傣肢塌語。多信奉小乘佛教。

2樓:保密

布朗族是中國西南歷史悠久的乙個古老的土著少數民族。

布朗族屬南亞語系,無文字,習漢文,有著極為豐富的口頭文化,至今仍然保留著最具鮮明特徵的民族語言、服飾、歌舞、風俗習性。

2000年人口普查資料顯示,布朗族總人口為萬人。全國的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中均有分佈。

1、民族簡介。

人口91,891人(2000年人口普查)。主要分佈在雲南省、保山等地區。主要從事農業。

有本民族語言,西雙版納、思茅等地的布朗族兼通傣語,多信奉南傳上座部佛教。保山市的布朗族有8500多人,主要分佈在施甸縣和昌寧縣。

我國的布朗族主要分佈在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的勐海、景洪和臨滄地區的雙江、永德、雲縣、耿馬及思茅地區瀾滄、墨江等縣。根據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布朗族人口數為91882。使用布朗語,屬南亞語系孟高棉語族佤崩龍語支,分佈朗與阿爾佤兩個方言。

部分人會講傣語、佤語或漢語。沒有本民族的文字,部分人會漢文、傣文。西雙版納、臨滄、思茅的布朗族。

2、民族服飾。

布朗族穿著簡樸,布朗族的服飾,各地大同小異。男子穿對襟無領短衣和黑色寬大長褲,用黑布或白布包頭。婦女的服飾與 傣族相似,上著緊身無領短衣,下穿紅、綠紋或黑色筒裙,頭挽髮髻並纏大包頭。

景東布朗族婦女的著裝已與當地漢族基本相同。

過去布朗族男子有紋身的習俗,四肢、胸、腹皆刺染各種花紋。婦女喜歡戴大耳環、銀手鐲等裝飾。姑娘愛戴野花或自編的彩花,將雙頰染紅。男子一般穿黑色或青色寬大長褲和對襟無領上衣纏頭巾。

3、宗教信仰。

布朗族大部分人信仰南傳上座部佛教,崇拜祖先。節日期間有許多佛事活動。人們除了要舉行迎接太陽的儀式,還要集體到佛寺舉行「開門節」、「關門節」、「賧佛」、「堆沙」、「浴佛」、「潑水」等活動。

布朗族人民主要分佈在**

3樓:社會小百科啊

布朗族主要分佈在雲南省西部及西南部沿邊地區。

布朗族是衫旁乙個擁有著悠久歷史的少數民族,民族語言為布朗語,屬南亞語系孟高棉語族布朗語支,可分為布朗和阿瓦兩大方言區,沒有本民族的文字。布朗族居住在山區,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十分利於植物生長。

布朗族以種植旱稻、水稻、玉公尺、小麥為主,豆類、雜糧次之;經濟作物有茶葉、肢塌談棉花、甘蔗、菸葉、麻類及各種蔬菜。自古以來,茶葉就是布朗族先民栽培的著名物產,布朗族所居之地多為雲南今日盛產茶葉之地,是雲南大葉種茶葉的主產區。聞名遐邇的普洱茶,早在清代就是雲南珍貴的貢品,為當時國內的珍貴飲料,到清代晚期,普洱茶已為士庶人家普遍飲用。

布朗族習俗

文身是布朗族先民遺留下來的古老習俗。布朗族男子在十四五歲時就要施行文身,在四肢、胸、腰、腹部和背部刺上各種各樣的花紋圖案。圖案頗多,大致可分為鱗刺、字刺、形刺和蕨刺等4種。

鱗刺形若魚鱗又不全似魚鱗;字刺即將傣文字母按所謂「咒語」或巫術需要排列成**,刺在身上;形刺大多是動物圖形,常見的有龍、虎、獅、歷碰象等;蕨刺其形若嫩蕨之尖葉。

布朗族的服飾文化別具一格,以其獨特的方式裝扮自己,服飾以黑色、青色為主。族人以大公尺為主要糧食,以玉公尺、豆類為輔,喜食酸魚、酸菜、酸筍、酸茶。布朗族有著極為豐富的文化,至今仍然保留著最具鮮明特徵的民族語言、服飾、歌舞、風俗習性。

4樓:睿眼看視界

布朗族主要分佈在中國雲南省西南部的布朗族自治縣和附近地區,以及緬甸、泰國、印度等國家。

布朗族人民主要分佈在

5樓:阿宋社會生活說

布朗族人民主要分佈在雲南省西部及西南部沿邊地區。

布朗族人民的分佈中,約有3萬多人較為集中的聚居於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勐海縣的布朗山、西定、巴達、打洛、勐滿、勐崗等鄉鎮,約有5萬多人散居於雙江、保山、施甸、昌寧、雲縣、鎮康、永德、耿馬、瀾滄、墨江等市縣,布朗山布朗族鄉是我國布朗族最大的聚居區,約佔布朗族總人口的65%。

此外,南澗、景東轎滑消、景谷、思茅、景洪、勐臘等市縣的山區亦有少量分佈。主要聚居區的布朗族長期以來和哈尼、拉祜、佤族相鄰,散居的布朗族與漢、傣、哈尼、拉祜等族人民親密相處,十分友好。

布朗讓則族的族稱

布朗族有多種自稱,居住在西雙版納的布朗族自稱「布朗」或「巴朗」,臨滄市和保山市的自稱「烏」,墨江、雙江、雲縣、耿馬等地的自稱「阿瓦」或「瓦」,思茅的自稱「本族」,瀾滄縣文東鄉的自稱「翁拱」,鎮康、景東的自稱「烏」或「烏人」閉知。

過去,其他民族對布朗族的稱呼也各不相同:雙江傣族稱之為「臘」,拉祜族稱之為「卡帕」、「卡普」,西雙版納傣族稱之為「悶」,哈尼族稱之為「阿博」或「阿別」,當地漢族及彝族稱之為「蒲滿」或「濮曼」等。新中國成立後,根據本民族的意願,統一稱為「布朗族」。

以上內容參考百科-布朗族。

布朗族的解釋

6樓:胸毛牙

布朗族的解釋中國 少數 民族 之啟好一 。分佈在 雲南 西雙版納傣族自悉旁圓治州 及 瀾滄 、 雙江 、 鎮康 等地。約五萬八千人。

詞語分解 布的解釋 布 ù 棉、麻及棉型化學短纖維經睜塌紡紗後的織成物:布匹。布帛。

布衣 。 古代的一種錢幣。 宣告,對眾陳述:

宣佈。釋出。佈告。

開誠佈公(推誠相見,坦白無私)。 分散到各處:散佈。

遍佈。星羅棋佈。 流傳,散播。

布朗族文明禮儀常識有哪些

進入布朗族村寨的房間要脫鞋。不能用手摸佛爺 和尚和老人的頭部。平時禁止砍伐神樹及周圍的樹林,不準在其中挖土取石,更不允許任何人在神林區內大小便。布朗族婦女懷孕後,忌諱前往房賧佛和參拜佛爺。孕婦也忌諱參加別人的婚禮和葬禮,一般不能參加各種祭典。布朗族的住房有地居式和竹樓兩種,一般分裡屋和外屋兩部分,裡...

布朗族的元旦習俗有什麼?求知。。。 10

布朗族的元旦習俗有什麼?求知。布朗族的元旦習俗和漢族過春節一樣,同樣有磕頭拜年的習俗。不同的是,他們在這期間,還要舉行堆沙插花 浴佛 祭祖等活動,祝福全家幸福安康。布朗族的元旦新年節是布朗族中最隆重的節日,也稱桑衎節。每年的公曆四月中旬舉行。每個家庭都應該吃紅糖糯公尺竹,用香蕉葉包裹成兩部分,每部分用...

保山有多少人口,日本有多少人口

保山市轄隆陽區 施甸縣 騰衝縣 龍陵縣 昌寧縣一區四縣。全保山面積19637平方千米,人口246.8萬。市人民 駐隆陽區。其中 隆陽區 面積5011平方千米,人口86萬。區人民 駐上巷街。施甸縣 面積2009平方千米,人口33萬。縣人民 駐甸陽鎮。騰衝縣 面積5847平方千米,人口61萬。縣人民 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