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知84769蹤友
我覺得20世紀的物理學,最體現人類智慧之光的實驗是電子衍射實驗。其不但體現在實驗上,更體現了理論學家的驚人的洞察力和應變力。
大約在1923年,得布羅意最先大膽得意識到粒子也是一種波,並在博士期間發表了三篇短文關於物質波的猜想。之後在博士**中全面闡述了物質波理論及其應用(網路上,甚至某些課上流傳的得布羅意的**只有一頁紙,那是胡說八道。他的博士**有**的,有100多頁呢)。
可惜在**中沒有涉及任何的驗證實驗,純粹是邏輯推理。
在當時**答辯會上,針對物質波思想,佩蘭問德布羅意:有沒有辦法驗證這一觀點?他立刻:
通過電子在晶體上的衍射實驗,應當有可能觀察到這種假定的波動 的效應。」 我是在量子力學課上聽老師講到這一節,當時就覺得簡直太牛逼了。那個時候有一些x射線衍射實驗,但是把電子作為一種波,然後估算波長,用晶格作為干涉體。
在答辯時能把這些聯絡起來,簡直是神了。
3年後的1927年,美國物理學家戴維孫和英國物理學家湯姆孫分別發現了晶體的電子衍射,完全證實了電子的波性。
戴維孫-革末的實驗裝置本身就極其精巧。整套裝置僅長5英吋、高2英吋,密封在玻 璃泡裡,並達到了那個時代的高真空度達10^-8 torr。乙個電子槍連續地射出一束電子,電子經過54v的平行板的加速,給予了它們動能以直角角度,入射在乙個鎳晶體(垂直於晶體的表面)。
在與鎳晶體碰撞後,電子會純敬橡朝各個方向散射出去。散射電子用一雙層的法拉第桶收集,送到電流計測量。收集器內外兩層之間用石英絕緣,加有反向電壓過濾,以阻止經過非彈性碰撞的電子進入收集器;收集器可沿軌道轉動,使散射角在 20°~90°的範圍內改變。
這樣就可以測量出來電子的散射強稿攜度與散射角度的資料關係。在散射角度為50度的方向,戴維森與革末發現散射強度特別顯著。通做旁過布拉格方程,可以得到電子的波長並轉化成電子的能量。
考慮了晶體的折射率後,和得布羅意公式符合得很好。
在量子力學建立的過程中,每乙個進步都是極其令人激動的!那些大膽的物理學家們在人類知識的邊緣直接邁出了一大步,指向了未來的發展方向。<>
2樓:寶96130辰四
蒲豐投針實驗(buffon's needle)
蒲豐投針實驗是法國數學家、自然科學家「喬治-路易·勒克萊爾·德·蒲豐」在18世紀提出的。其實驗方法極其簡單:
1)取出一張白紙,在白紙氏巨集上畫出一組平行等距的直線。(什麼,沒白紙?那就用石頭在地上畫線吧。。)
2)將紙平放,任意地向白紙上拋一枚長度為直線間距一半的針(如上圖所示豎核緩)。(什麼,針也沒有?那。。找根小木棍湊合一下吧。。。
3)多次投針,記錄下針與直線相交的次數和總的投針次數,最後相除算出針與直線相交的概率。你會驚奇地發現此概率為圓周率的倒數(1/ π
蒲豐投針實餘模驗是第乙個用幾何形式表達概率問題的例子。我們可以用這種方法來估計圓周率π。<
有哪些科學實驗是通過不斷地發現而發明的?
3樓:網友
謝皮羅教授發現洗澡水的漩渦總是朝同乙個方向啟冊旋轉,經過不斷地研究,發現時與地球的自傳有關。(洗澡水的漩渦)
2.英國著名化學家波爾義將鹽酸滴到紫羅蘭的花瓣茄念上。發現會變色,經過不斷地實驗,發明了石蕊試紙。(紫羅蘭的變色)
3.以為奧地利的醫生髮現兒子睡覺時經過不斷地觀察他的眼珠在轉動,是在做夢,經過不斷地觀察,證明當睡覺的人眼睛轉動時,確實是在做夢。(睡覺時眼珠的轉動)
4、牛頓從蘋果的落下,不斷地研究發現了萬有引力顫旁困。
5、魯班上山,手被植物劃傷,發明了鋸。
6、.愛迪生——發明電燈。
7、.伽利略——兩個鐵球同時著地。
8、瓦特——發明蒸汽機。
科學有什麼實驗?
4樓:教育學堂
科學實驗有:彩虹摩天輪、酷炫的熔岩燈、蠟燭能不能沉入水底等。
1、彩虹摩天輪。
1)準備水、一包彩虹糖和乙個盤子。
2)把彩虹糖按不同顏色放到盤子上,糖與糖之間間隔相近,相鄰兩顆顏色不同。
3)緩緩倒水,沒過彩虹糖一半的高度。
4)稍等片刻,彩虹旋渦出現了。
科學原理:由於彩虹糖的色素和水相融,糖周圍水的密度增大,溶液向周圍密度小的地方擴散,相鄰兩顆糖色素溶於水後密度相似,它們會向盤子**密度更小的區域擴散,於是形成彩虹漩渦。
2、酷炫的熔岩燈。
1)準備瓶子、泡騰片、食用色素(或彩色墨水)、食用油、光源。
2)向瓶子裡倒入一些水,加入食用色素,將水變成你喜歡的顏色。辯笑。
3)倒入食用油,稍等片刻,讓水油自行分層。
4)放入一片泡騰片,然後記得最關鍵的一步,將手機或手電筒等光源放在瓶子底部。
5)泡騰片沉入水裡,放出大量氣泡,下層帶色素的水會隨之浮到上層,之後又落下來。這就是熔岩燈啦!想一直欣賞熔岩燈,再加入泡騰片就可以了。
實驗原理:泡騰片遇水產生的大量氣泡,會把一些含色素的水帶到上面。但是由於水密度比油大,兩者不相溶,於是彩色的水又落下來,就形成了這種奇妙的效果。
3、蠟燭能不能沉入水底。
1)先準備乙個透明的玻璃水槽,在水槽裡注入約三分之二容積的清水,將一段短而粗的蠟燭放入水中,蠟燭會漂浮在水面上。
2)再取乙隻透明玻璃杯,杯口朝下,罩住水面上的蠟燭,然後小心緩慢地垂直向下壓。
3)隨著杯子漸漸下降,杯內的水面也在降低,蠟燭也跟著往下沉,等到杯口碰到水槽底部時,蠟燭也幾乎沉族頌到槽底了。
實驗原理:依靠空氣壓力幫助而實現的。當杯口水平壓到水面時,杯子裡面的空氣不會跑出來,所以水也擠不進去。
當杯子繼續下壓,杯內空氣的體積縮小,它的壓強就增大,攜穗含一直到杯口觸及水槽底部。所以浮在水面上的蠟燭也就豎直下降,沉到水底。
科學實驗有什麼?
5樓:波瀾
科學實驗有什麼?如下:一、蠟燭吸水。
準備一支蠟燭,一世此瓶色素,一碗清水,乙個托盤和乙個杯子,然後往清水中倒入部分色素,攪拌,使之染色,將蠟燭防止水上漂浮,再用打火機點燃蠟燭,等火逐漸變大了,就用杯子蓋在蠟燭上,等火勢逐漸熄滅,最後會發現杯子中液麵上公升了。其實這是外界大氣壓大於杯子裡面的氣壓,才導致液麵上公升,因為那時還沒學過相關知識,所以覺得很有趣,就也做了一遍。
二、「法老之蛇」
這個實驗是在網上看到的哪讓,覺得有點神奇於是經過老師的同意在實驗室跟著做了。首先準備一盆沙子,一瓶酒精,白搜緩迅糖,小蘇打和火柴;然後將酒精倒入沙子裡,再在沙子上面依次加入白糖和小蘇打。
然後用點燃的火柴點燃混合物,就可以看到一團黑色的東西從沙子裡冒出來,這便是「法老之蛇」。這個實驗和高中乙個實驗差不多,將濃硫酸加入白糖裡也會出現類似的情況,不過這兩個實驗現象產生的原因不同。
6樓:二瑤同學吖
科學實驗有什麼如下:
1、帶電的報紙。
思考:不用膠水、膠布等粘合的東西,報紙就能貼在牆上掉不下來。你知道這是為什麼嗎?
材料:1支鉛筆;1張報紙。
步驟:1.報紙,把報紙平鋪在牆上。
2.用鉛筆的側面迅速地在報紙上摩擦幾下後,報紙就像粘在牆上一樣掉不下來了。
3.掀起報。
紙的一角,然後鬆手,被掀起的角會被牆壁吸回去。
4.把報紙慢慢地從牆上揭下來,注意咐頌餘傾聽靜電的聲音。
說明:衡滾。
1.摩擦鉛筆,使報紙帶電。
2.帶電的報紙被吸到了牆。
3.當屋子裡的空氣乾燥(尤其是在冬天),如果你把報紙從牆上揭下來,就會聽到靜電的劈啪聲。
2、帶電的氣球。
思考:兩個氣球什麼情況下會相互吸引,什麼情況下會相互排斥?
材料:打好氣的氣球2個、線繩1根、硬紙板1張。
操作:1.將兩個氣球分別充氣並在口上打結。
2.用線將兩個氣球連線起來。
3.用氣球在頭髮(或者羊毛衫)上摩擦。
4.提起線繩的中間部位,兩個氣球立刻分開了。
5.將硬紙板放在兩個氣球之間,氣球上的電使它們被吸引到紙板上。
講解:1.乙個氣球上的電排斥另乙個氣球上的電。
2.兩個氣球上的電使它們被吸引到紙板上。
3、神奇的牙籤櫻侍。
思考:放在水裡的牙籤,會隨著放在水裡的方糖遊動,還是隨著放在水裡的肥皂遊動?
材料:牙籤、一盆清水、肥皂、方糖。
操作:1.把牙籤小心地放在水面上。
2.把方糖放入水盆中離牙籤較遠的地方。牙籤會向方糖方向移動。
3.換一盆水,把牙籤小心地放在水面上,現在把肥皂放入水盆中離牙籤較近的地方。牙籤會遠離肥皂。
科學實驗都有哪些
7樓:ok嚕啦啦
科學實驗都有以下這些:
1、飄浮的氣球實驗:將氣球擦一下頭髮或衣服,使其帶上靜電,然後讓氣球靠近牆壁或頭髮,觀察氣球被吸引並貼在牆壁或頭髮上的情況。
2、彩虹漩渦實驗:將一杯水倒入盤子中,滴入不同顏色的食用色素,並在**滴入一滴洗潔精。觀察色素沿著洗潔精的表面張扮汪力形成彩虹漩渦。
3、烤蘋果實驗:將乙個蘋果切成四塊,在每個蘋果塊上放一些糖和肉桂粉,再用錫紙包好。將包好的蘋果塊放入烤箱中烤大約15分鐘,取出後就可以品嚐美味的烤蘋果了。
4、油和水不相溶實驗:將一些水和一些食用油倒入同乙個玻璃杯中,觀察兩種液體的分層情況。可以加入一些食用色素或蜜蜂漿使分層更加明顯。
5、電池驅動的小燈泡實驗:將乙個小燈泡的兩個埠分別與一根導線相連,將導線的一端與電池的正極相連,另一端與電池的負極相連,觀察小燈泡是否會發光。這些實驗均可以通過簡單的材料和操作完成,適合在家或學校的實驗課程中進行。
6、奔跑的鐵環。在本實驗中,我們拉長橡皮筋然後鬆開下面,由於彈性橡皮筋向上收縮恢復原狀,鐵環與皮筋之間有靜摩擦力,廳塵仔會隨著皮筋一起上公升。兄高而我們用手遮擋住逐漸變短的皮筋,從視覺看上去好像是鐵環在自己上公升。
張衡在科學史上做出了哪些貢獻,張衡最傑出的貢獻是什麼?
張衡 78 139 字平子,漢族,南陽西鄂 今河南南陽市石橋鎮 人,我國東漢時期偉大的天文學家 數學家 發明家 地理學家 製圖學家 文學家 學者,在漢朝官至尚書,為我國天文學 機械技術 學的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由於他的貢獻突出,聯合國天文組織曾將太陽系中的1802號小行星命名為 張衡星 張衡是...
科學史上的重大事件,1 闡述科學發展史上兩次重大的科學事件重要的科學人物以及他們的貢獻。 2 闡述近代科學技術發展的歷史背景
在自然科學方面,有一位科學家的名字是時常被人們提起的,這就是伊薩克 牛頓。如果你學過物理,就一定知道牛頓關於力學的一些著名定律 如果你是個天文愛好者,你也許使用過牛頓發明的反射望遠鏡來觀察星星 如果你自學過高等數學,那你準知道牛頓是微積分學的創始人之一。牛頓的知識又廣又深,它對於自然科學的發展作出了...
這是語文在科學史上偶然發現真理的事例兩例
牛頓被蘋果砸中發現地吸引力 阿基米德在洗澡時偶然得到阿基米德定理 牛頓發現地吸引力,魯班發明鋸子。請採納 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 科學史上,這樣的事例豈止三個?這樣的事 是指怎樣的事?愛迪生髮明瞭電燈。牛頓發現了地心引力和本文中波義耳發現啦紫羅蘭的變色等等 這樣的事bai例指偶然 發現問題,隨後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