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產生消極思想的詩句,消極的詩句消極的詩句是什麼

2025-04-12 11:20:26 字數 4663 閱讀 5037

消極的詩句消極的詩句是什麼

1樓:懂視生活

消極的詩句有:箏笛聲消極浦間,侵襲進我的消極的青春。

消極的詩句有:樓頭宛轉魂消極,箏笛聲消極浦間。結構是:

消(左右結構)極(左右結構)。拼音是:xiāojí。

注音是:ㄒ一ㄠㄐ一_。詞性是含讓:

形容詞。消極的具體解釋是什麼呢,我們通過以下幾個方面為您介紹:

一、詞語解釋【點此檢視計劃詳細內容】

消極xiāojí。(1)否定的;反面的。(2)不求進取的;消沉的。

二、引證解釋。

與「積極」相對。否定的;反面的;阻礙發展的。引郭沫若《洪波曲》第五章塵老譽三:

從積極方面來說,歌詠可以團結自己的力量。從消極方面來說,歌詠可以渙散敵人的軍心。」老舍《黑白李》:

那是消極的割捨,並非由自己身上拿出什麼來。」浩然《豔陽天》第九三章:「大夥認為,除了那些壞分子,孫桂英這一些遊手好閒的人也是一種消極因素。

與「積極」相對。不求進取;消沉。引茅盾《虹》三:

在韋玉最近的來信裡,充滿著消極頹唐。」魏巍《東方》第五部第七章:「不能有依靠工兵的思想,不能抱消極等待的態度。

三、國語詞典。

逃避現實,意志消沉。如:「自從落榜後,他一直很消極。」

四、網路解釋。

消極消極是乙個漢語詞彙,讀音是xiāojí,意思是與「積極」相對,否定的;反派段面的;不利的;阻礙發展的。不求進取;消沉。

關於消極的近義詞。

頹廢掃興悲觀絕望灰心頹唐沮喪低沉消沉頹喪。

關於消極的反義詞。

樂觀激昂踴躍積極。

關於消極的詩詞。

合肥城樓·箏笛聲消極浦間》

關於消極的單詞。

passivenegative

關於消極的成語。

魂消魄喪鴻消鯉息。

關於消極的詞語。

冰消霧散香消玉碎雪恨消災鴻消鯉息消磨歲月消極怠工消除異己枉物難消雲消霧散冰消瓦解。

關於消極的造句。

1、對於眼前這些困難,我們不能裹足不前,消極等待,而應積極想辦法去克服才對。

2、女人都是敏感多疑的,她會把很多事情往消極的方向想。

3、遇到困難,就杜口裹足,消極觀望,這種精神狀態應當改變。

4、從前有的人,遭受挫折後,常常採取息交絕遊、杜門謝客的消極處世態度。

5、青年人理當積極進取,不該存有玩世不恭的消極思想。

消極的詩句

2樓:ss123和

消極的詩句如下:

1、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出自唐代李商隱的《樂遊原 / 登樂遊原》

譯文:這夕陽晚景的確十分美好,但遺憾的是已經臨近黃昏。

2、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出自五代李煜的《相見歡·林花謝了春紅》

譯文:奼紫嫣紅的花兒轉眼已經凋謝,春光未免太匆忙。也是無可奈何啊,花兒怎麼能經得起那悽風寒雨晝夜摧殘呢?

著雨的林花嬌豔欲滴好似那美人的胭脂淚。花兒和憐花人相互留戀,什麼時候才能再重逢呢?人生從來就是令人怨恨的事情太多,就像那東逝的江水,不休不止,永無盡頭。

3、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困純春去也,天上人間。——出自五代李煜的《浪淘沙禪尺絕令·簾外雨潺潺》

譯文:不該獨自一人登樓憑欄遠望,引起對故國的無盡思念和感慨。離開容易再見故土就難了。過去像流失的江水凋落的紅花跟春天一起回去,今昔對比,一是天上一是人間。

4、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出自唐代李商隱的《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

譯文:相見很難,離別更難,何況在這東風無力、百花凋謝的暮春時節。

5、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三更歸夢三更後。落燈花,棋未收,嘆新豐逆旅淹留。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憂,都到心頭。——出自元代徐再思的《水仙子·夜雨》

譯文:夜雨一點點淋在梧桐樹葉上,秋聲難禁,打在芭蕉上,惹人賀姿愁思不斷。半夜時分夢裡回到了故鄉。

醒來只見燈花垂落,一盤殘棋還未收拾,可嘆啊,我孤單地留滯在新豐的旅館裡。靠在枕邊,十年的經歷,遠在江南的雙親,都浮上心頭。

表達「消極」的古詩有哪些?

3樓:一任斜暉伴客愁

表達「消極」的古詩應該是在憂愁之中無法排遣的詩文,類似的有以下專幾首:

1.《明月何皎皎》屬。

兩漢 佚名。

明月何皎皎,照我羅床幃。

憂愁不能寐,攬衣起徘徊。

客行雖雲樂,不如早旋歸。

出戶獨彷徨,愁思當告誰!

引領還入房,淚下沾裳衣。

2.《暮秋山行》

唐代 岑參。

疲馬臥長坂,夕陽下通津。

山風吹空林,颯颯如有人。

蒼旻霽涼雨,石路無飛塵。

千念集暮節,萬籟悲蕭辰。

鶗鴂昨夜鳴,蕙草色已陳。

況在遠行客,自然多苦辛。

3.《巴陵夜別王八員外》

唐代 賈至。

柳絮飛時別洛陽,梅花發後到三湘。

世情已逐浮雲散,離恨空隨江水長。

4.《踏莎行·郴州旅舍》

宋代 秦觀。

霧失樓臺,月迷津渡。桃源望斷無尋處。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裡斜陽暮。

驛寄梅花,魚傳尺素。砌成此恨無重數。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

5.《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

宋代 歐陽修。

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玉勒雕鞍遊冶處,樓高不見章臺路。

雨橫風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

表示"消極"的詩句有哪些?

4樓:但瀚漠

1、笑只是乙個表情,與快樂無關。

2、生活是一種極可怕的苦役。

3、你的寂寞讓我留戀,不小心回頭看了你一眼,只有孤單的人會寂寞。

4、很多時候都是迷茫於自己的生活,找不到更好的理由來讓自己不去想些別人認為無關緊要的事情。

5、扯起嘴角,笑著說我比你們過得都好。

6、沒勇氣去逃避,發現我只是乙個謝幕後的小丑。

7、在這個世界上,和我們共同生存的是滿目的罪惡和悲傷。

8、關於消極的句子有哪些。

9、當我流著淚向你說再見,你只是冷漠的向我告別,不感看你的冷漠的眼,心已碎成千片。

10、你的眼睛,是我永生不會再遇的海。

11、當幸福來敲門的時候,我或許不在家。

12、再燦爛的微笑,敵不過你的一句溫柔。

13、人在悲傷的時候,不管聽多麼歡樂的曲子,都會止不住流淚。

14、我們一直在尋覓,尋覓,那個我們都有的結局15、現在想想,還是幼兒園好混。

16、早該沒心沒肺,不用現在撕心裂肺。

17、擦去臉上的淚水,卻帶不走心中痛楚的感覺。

18、生活是在鬧街上害的一場久治不愈的頭痛病。

19、秋風過,枯葉落,誰許誰的地老天荒。

20、原來和文字沾上邊的孩子從來都是不快樂的,他們的快樂象貪玩的小孩,遊蕩到天光,遊蕩到天光卻還不肯回來。

誰知道有關消極積極的詩詞?

5樓:匿名使用者

蘇軾:「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李商隱:「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6樓:網友

驪山一統千秋序,八百阿房夙願陳。

世事往來終夢幻,得失自古笑痴人。

7樓:匿名使用者

人生如遊戲,死去可重來;十番輪迴死,百靈入塵埃!

杜甫《漫興》"糝徑楊花鋪白氈,點溪荷葉疊青錢。"第一句中的"糝"字原是名詞,即公尺飯。前者表現詞人豁達、樂觀、積極的心境;後者則反映其消極悲觀的人生態度。

一葉浮萍歸何處?

嘆往事不堪回首,傷心一幕。

千古江山今猶在,萬丈豪情難訴,風雨中春秋幾度。

重上九霄會有時,何須問蒼天萬千句?

駕飛鴻,沖霄去。

8樓:匿名使用者

天陰霾,人無奈,情何以堪?

9樓:丁飛閆闌

落魄江湖載酒行,楚腰纖細掌中輕。十年一覺揚洲夢,贏得青樓薄倖名。

10樓:雲玥嶽雅素

李商隱:「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不一定消極哦,現在有一種解釋,「只是」而字可做「正是」來解,夕陽那麼美,不正是因為到了黃昏嗎?

「特別悲傷、消極」的詩句有哪些?

11樓:薑絲有

1、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納蘭性德的《木蘭花·擬古決絕詞柬友》

2、只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 -宋代李之儀的《卜運算元·我住長江頭》

3、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唐代元稹的《離思五首·其四》

4、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關風與月。--宋代歐陽修的《玉樓春·尊前擬把歸期說》

5、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關風與月。--宋代歐陽修的《玉樓春·尊前擬把歸期說》

6、滿目荒涼誰可語?西風吹老丹楓樹。--清代納蘭性德的《蝶戀花·出塞》

7、世間無限丹青手,一片傷心畫不成。 -唐代高蟾的《金陵晚望》

8、思悠悠,恨悠悠,恨到歸時方始休---唐代白居易的《長相思·汴水流》

9、時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長恨離亭,淚滴春衫酒易醒。--宋代晏殊的《採桑子·時光只解催人老》

10、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宋代林逋的《山園小梅·其一》

如何對消極的思想說不,如何消除消極思想

在過去以帆船航行的年代,英國和美國的船長常常面臨著一個奇怪的問題 從英國向西航行到波士頓,比從波士頓向東航行到英國要多花兩星期的時間,這兩星期要損失不少時間和金錢。人們因此去請教一位老船長。老船長說 你們不知道情況,所以才多花兩個星期。大西洋深處中有看不到的灣流。向西航行時,船是逆流而行,每小時要損...

蝴蝶效應1的消極思想。大家都說是不要想著回到過去 努力活在當下 我總覺得電影表達的不止與此

一個思想消極的人看了,可能會有點影響,因為主人公每次回去都難以得到幸福,難以得到自己想要的生活。積極的人看了也許會有另外的觀點,就是凡事都有因果,幸福也是如此,必有其原因,我們只有造了幸福的因,後面才會有幸福的結果。如果在因上不改變,終難改變命運。所以主人公每次回去都得不到幸福。如果看了覺得消積的話...

莊子思想是消極還是積極的,陶淵明的思想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

莊子的主要思想有 天道無為 相對的認識論,無條件的精神自由等。他的思想屬於唯心主義體系。他片面誇大一切事物的相對性,否定客觀事物的差異,否定客觀真理,在認識論上走向相對主義。從這種認識論出發,他對待生活的態度是 一切順應自然,安時而處順,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在政治上,他主張無為而治,反對一切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