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生活在大氣層中的第幾層

2025-04-12 11:50:27 字數 3650 閱讀 1955

1樓:丘存南元忠

目前。一般。

整個大氣層隨高度不同表現出信搭判不同的特點。

分為。對滑改流層、平流層、中間層、電離層(暖層)和。

散逸層(外層)

注:從地表到太空。

我們人類主要枝仿活動在:

對流層。希望對你有幫助。

2樓:貓達

一般,整個大氣層。

隨高度不同表現出不同的特點。分為 對流層。

轎租平流層、中間層、電離層(暖蔽帆笑層)和 散逸層(外層)注:從地表到太空。

人類主要活動在: 對流層。風,雨,雷,電都發生在這一層。

我們的地球被一層厚厚的大氣包圍著,大氣層像保護傘一樣保護著地球上的生物。它是怎麼形成的呢?原來,地球剛剛形成的時候,還是一團疏鬆的星際物質,其中包括空氣和固體巨集含物質。

後來,由於地心引力。

的作用,地球逐漸收縮變小,地球裡面的空氣受到壓縮,使地球的溫度猛烈公升高。地殼凝固後,一部分空氣被擠出地殼後,又被地心引力拉住,環繞在地球周圍,形成了薄薄的原始大氣層。再後來,由於地殼運動。

大氣中水蒸汽的分解與結合,再加上地球上動植物新陳代謝所產生的氣體,大氣層漸漸變成了現在的樣子。

3樓:貓貓老師來解疑

我們生活在對流層。

1.對流層,在大氣層的最低層,緊靠地球表面,其厚度大約為10至20千公尺。對流層的大氣受地球影響較大,雲、霧、雨等現象都發生在這一層內,水蒸氣也幾乎都在這一層記憶體在。

這一層的氣溫隨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大約每公升高1000公尺,溫度下降5~6℃.動、植物的生存,人類的絕大部分活動,也在這一層內。因為這一層的空氣對流很明顯,故稱對流層。

2.平流層,對流層上面,直到高於海平面50公里這一層,氣流主要表現為水平方向運動,對流現象減弱,這一大氣層叫做「平流層」,又稱「同溫層」.這裡基本上沒有水汽,晴朗無雲,很少發生天氣變化,適於飛機航行。

在20~30公里高處,氧分子在紫外線作用下,形成臭氧層,像一道屏障保護著地球上的生物免受太陽紫外線及高能粒子的襲擊。

3.中間層,又稱中層。自平流層頂到85千公尺之間的大氣層。

該層內因臭氧含量低,同時,能被氮、氧等直接吸收的太陽短波輻射已經大部分被上層大氣所吸收,所以溫度垂直遞減率很大,對流運動強盛。中間層頂附近的溫度約為190度;空氣分子吸收太陽紫外輻射後可發生電離,習慣上稱為電離層的d層;有時在高緯度地區夏季黃昏時有夜光雲出現。

4.電離層,電離層是地球大氣的乙個電離區域。60千公尺以上的整個地球大氣層都處於部分電離或完全電離的狀態,電離層是部分電離的大氣區域,完全電離的大氣區域稱磁層。

也有人把整個電離的大氣稱為電離層,這樣就把磁層看作電離層的一部分。大約距地球表面100至800千公尺。最突出的特徵是當太陽光照射時,太陽光中的紫外線被該層中的氧原子大量吸收,因此溫度公升高,故稱又暖層。

散逸層在暖層之上,為帶電粒子所組成。

5.外層,又名散逸層,熱層頂以上是外大氣層,延伸至距地球表面1000公里處。這裡的溫度很高,可達數千度;大氣已極其稀薄,其密度為海平面處的一億億分之一。

大氣層有多厚,這的確是乙個很吸引人的問題。人類經過不懈地探索和追求,對大氣層的認識越來越清晰了。整個大氣層可以分成幾個層。

從地面到10~12千公尺以內的這一層空氣,它是大氣層最底下的一層,叫做對流層。主要的天氣現象,如雲、雨、雪、雹等都發生在這一層裡。

4樓:網友

目前一般 整個大氣層隨高度不同表現出不同的特點分為 對流層、平流層、中間層、電離層(暖層)和 散逸層(外層)注:從地表到太空。

我們人類主要活動在: 對流層。

希望對你有幫助。

在大氣中最靠近地球表面的一層

5樓:網友

大氣層中最靠近地球表面的一層是對流層。

對流層,是指最接近地球表面的一層大氣,也是大氣的最下層,密度最大,所包含的空氣質素幾乎佔整個大氣質量的75%,以及幾乎所有的水蒸氣及氣溶膠。

對流層特點——逆溫現象:

在對流層中,氣溫隨高度公升高而降低,平均每上公升100公尺,對流層氣溫約降低。氣溫隨高度公升高而降低是由於對流層大氣的主要熱源是地面長波輻射,離地面越高,受熱越少,氣溫就越低。但在一定條件下,對流層中也會出現氣溫隨高度增加而上公升的現象,稱之為「逆溫現象」。

逆溫為可分輻射逆溫、湍流逆溫、平流逆溫、下沉逆溫、鋒面逆溫。

定義。<>

地球的對流層是最接近地球表面的一層大氣,集中了約75%的大氣的質量和90%以上的水汽質量。對流層由於受到地面森林、湖泊、草原、海灘、山嶺等不同地形的影響,受日光照射而引起的氣溫的變化,因而造成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風,即空氣發生大量的對流現象,故稱為對流層。

其下界與地面相接,上滾胡帆界高度隨地理緯度和季節而變化,它的高度因緯度而不同,在低緯度地區平均高度為17~18千公尺,在中緯度地區平均為10~12千公尺,極地平均為8~9千公尺。

例如做輪:我國北京地區,對流層的高度約為11千公尺,廣州地區對流層的高度增加到約16千公尺,而在東北地區則下降到10千公尺。並且夏季高於冬季。

甚至同一地區同一天,對流層的高度也會隨早、中、晚的變化而變化。

對流層從地球表面開始向高空伸展,直至對流層頂,即平流層的起點為止。在高緯度的地區,因為地表的摩擦力會影響氣流,形成了乙個平均厚2千公尺的行星邊界層。這一層的形成主要依靠地形而有所不同,而且亦會被逆流層的分隔而與對流層的其他部分分開。

這一層由於是大氣的最下層,密度最大,所包含的空氣質素幾乎佔整個大氣質量的75%。 1] 在對流層裡空氣可以有上下的流動,雷雨、濃霧、風切變等天氣現象都發生在這一層。正因對流層是大氣層中湍流最多的一層,噴射客機大多會飛越此層頂部(即對流層頂)用以避開影響飛行大雹安全的氣流。

在宇宙中恆星也有對流層,太陽內部能量向外傳播除輻射,還有對流過程。輻射區的外圍溫度下降得很快,再加上太陽表面的輻射損失變大,使得上下溫差也隨之變大,這就形成了以湍流為主的強烈對流層。這一層氣體性質變化很大,很不穩定。

大氣是由哪幾層組成的?

6樓:網友

根據氣溫在垂直於地球表面方向上的分佈,一般將大氣分為對流層、平流層、中間層、暖層和逸散層等5層。

對流層:是大氣圈最低的一層,其特徵是:1、層內氣溫隨高度增加而降低,每公升高100m平均降低,因而大氣易形成強烈的對流(公升降)運動;2、因熱帶氣流的對流強度比寒帶強,故對流層厚度隨緯度增加而降低,赤道處約16~17km;3、對流層隨較薄,但卻集中了大氣總質量的75%和幾乎全部的水蒸氣,主要天氣現象和通常所說的大氣汙染都發生在這一層,對人類活動影響最大;4、層內溫度和溼度的水平分佈不均勻,在熱帶海洋上空,空氣溫暖潮溼,在高緯度內陸上空,空氣寒冷乾燥,因此也常發生大規模的空氣水平運動。

平流層:對流層頂到50~55km高度的一層,層內幾乎沒有大氣的對流運動。從對流層頂到22km左右的一層,氣溫幾乎不隨高度而變化,為-55℃,稱為同溫層;同溫層之上,氣溫隨高度增加而上公升,至平流層頂達-3℃,稱為逆溫層。

平流層集中了大氣中大部分臭氧,在20~25℃高度內形成臭氧層。

中間層:平流層頂到80~85km高度。這一層氣溫隨高度增高而降低,層頂可降到-83℃,大氣具有強烈的對流運動。

暖層:中間層頂到800km高度為暖層。由於強烈的太陽紫外線和宇宙射線的作用,氣溫隨高度增加而增高,層頂溫度可達500~2000k,極為稀薄的氣體分子被高度電離,存在著大量的離子和電子,故又稱為電離層。

逸散層:暖層以上的大氣層統稱為散逸層。它是大氣層的外層,氣溫很高,空氣極為稀薄,氣體離子的運動速度很高,可以擺脫地球引力而逸散到太空中。

空氣與大氣層有什麼關係,大氣和大氣層的區別

空氣與大氣層都是同樣的物質,僅僅是表達的方式不同。大氣和大氣層的區別 大氣包圍地球的空氣稱為大氣。象魚類生活在水中一樣,我們人類生活在地球大氣的底部,並且一刻也離不開大氣。大氣為地球生命的繁衍,人類的發展,提供了理想的環境。它的狀態和變化,時時處處影響到人類的活動與生存。大氣科學是研究大氣圈層的一門...

大氣層對地球生物的作用,大氣層對地球有什麼作用

地球來的周圍有相當強自的磁場 據探測,並非所有星球都有同樣的磁場 可使地面生物免受太陽粒子流的傷害,並在大氣層的高空形成一電離層。大氣高空的電離層和臭氧層對來自太空的電磁波有良好的遮蔽作用。否則,過量的電磁波將危害人和動物的健康。為地球上的生物提供了其生命過程所必需的氣態元素 使地球溫度相對穩定,晝...

大氣層中有暗物質嗎,大氣層以外為什麼是黑的?

應該沒有吧。不然那還得了。暗物質 dark matter 什麼是暗物質?暗物質 包括暗能量 被認為是宇宙研究中最具挑戰性的課題,它代表了宇宙中90 以上的物質含量,而我們可以看到的物質只佔宇宙總物質量的10 不到 約5 左右 暗物質無法直接觀測得到,但它卻能干擾星體發出的光波或引力,其存在能被明顯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