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網友
a. 設正面鐵柵建x公尺,側牆建y公尺有頂部面積為xy平公尺,所以總的造價為:m = 40x+90y+20xy = 10*(4x+9y+2xy)
由於(4x+9y)*(4x+9y) >2*4x*9y,可知4x+9y >=6*根號(2xy)
所以m >=10*(2xy + 6*根號(2xy))
10*(根號(2xy)+3)*(根號(2xy)+3)-90
2xy在4x=9y時取最大值,為x*4/9x*2
由於m=3200,所以有(根號(2xy)+3)*(根號(2xy)+3)<=329
xy <=根號(329)-3,也就是說最大面穗陵清積是:(根號(329)-3)的平猜前方/2
x*x*4/9 = 根號(329)-3)的平方/2
x=3*根號(2)*(根號(329)-3)/4
b.設一邊x,另一邊10-x
s=1/2x(10-x)
1/2(x-5)^2+25/2
所以最大面汪賀積25/2
斜邊5根號2
同意這個。
2樓:魚魚座de女孩
b設一邊x,另一塌顫族邊10-x
s=1/團弊2x(10-x)
1/2(x-5)^2+25/2
所以最大面積25/2
斜邊5根號洞唯2
請教高二數學題
3樓:網友
1. x^2+(1-i)x+2(n-1-i)=0x^2+x+2(n-1)-(2+x)i=0有實根則2+x=0 x=-2 這個實根是x=-22. y=bx+,若變數x增加個單位時,y平均減少3個單位,x=0時 y1=
x=時 y2=
y2-y1= b=
4樓:醜安夢
設橢圓的方程為。
x^2/a^2)+(y^2/b^2)=1,焦距為2c
則a(a,0)
b(0,b)
c(c,0)
已知橢圓離心率為1/2,且△abf的外接圓經過點d(根號三/2,1/2)
得 (a+c)/2=根號3/2
c/a=1/2
解得a=二倍根號三除以二,c=根號三除以三b=1所以。
高二數學問題
5樓:網友
答案選a
左邊表示點(x,y)到點(2,2)的距離。
右邊表示點(x,y)到直線3x-4y-6=0的距離由等式成立,即點(x,y)到點的距離等於到直線的距離故其軌跡為拋物線。
6樓:網友
√[(x-2)²+y-2)²]表示點(x,y)到點(2,2)的距離|3x-4y-6|/5表示點(x,y)到直線3x-4y-6=0的距離到點的距離等於到直線的距離,這符合拋物線的定義!!!
是拋物線。
高二數學題,我看不懂,求詳解
7樓:網友
這個考察的是線性迴歸方程,選取的自變數x和變數y平均數都相同,但是選取的資料的組數不同(分別是十組和15組),這就是題目的意思。
根據線性迴歸方程的知識,一組資料的自變數和變數的平均值在,線性迴歸方程上的,但是,只是平均值相同,不能推出資料的波動相同,因此不一定重合也不一定平行,肯定相交焦點就是平均值的那個點。
能不能幫忙解一下這道高二數學題?
8樓:濯楚雲
設美術組x人,書法組y人,則方程組:
x/(y+x)=3/8……(1)
x+36)/(y+x)=7/12……(2)則(2)/(1)得:
x+36)/x=(7/12)/(3/8)1 + 36/x=14/9
36/x=7/9
x=81……(3)
把(3)代入(1)得:
81/(y+81)=3/8
y=135所以美術組81人,書法組135人。
問乙個高二數學題
9樓:萬昌機電
解兩個約束方程得到x=2,y=1,2a+b=2 2根號2ab小於等於1,8ab小於等於最大值就是1
數學題,高二的,求大神解答
10樓:匿名使用者
幾何我的倒是回了,可關鍵的圖給的實在是···兩個a有看到f,但沒看到e
2)線面垂直(平面內的直線只要與db垂直都可以證明線面垂直)能再給一下圖麼!
11樓:路人__黎
前2題可以幫你,立體幾何不會。
請教一下數學題,拜託了
容器升高水的體積 54 1.5 等於鐵塊的體積 3 3 x 算出x 9釐米 正方體的底邊邊長是3那麼 他的體積就是27 可是 放入正方體後水的體積怎麼會是54 1.5 91呢?3 3x 54 1.5 首先我們知道物體放入水中水上升的體積就是物體的體積,求出水的體積再除以正方形的底面積就可以了。算式 ...
請教兩道高二立體幾何題數學題請教兩道高二立體幾何題數學題。
第一題 作c1b1的中點h。連線mh,nh。然後證明 平面mnh和平面acc1a1平行,最後證明mn 平面acc1a1 第二題 因為gh eh,所以gh 平面acd。所以gh與cd無交點。又因為gh與cd都在平面bcd中。所以gh cd。後面應該都不要我說得了吧。第一題找ac中點p,連線pn,a1p...
高二數學題不會,請大家詳細解釋一下,謝謝
先求出an 2 3 n 1 3n 5 前n項和就是 首項 末項 項數 2 答案是 2 3n 5 n 2 1 2 n 3n 7 選b 選擇b這樣的選擇題是最好選的,可以直接代入法,選前一個,兩個三個試試就可以了。沒有必要非得代入什麼樣的正確式子來計算正確答案,很多時候還會失誤導致錯誤 等差數列求和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