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戶一宅是什麼意思,國家規定一戶一宅怎麼理解

2025-04-17 13:20:10 字數 2882 閱讀 8339

1樓:內蒙古恆學教育

一戶一宅通常是指農村宅基地,也就是說,一戶家庭只能申請一處宅基地,不符合申請條件的不能進行申請,這也有利於保護耕地。

一戶:屬於農村戶口不一定能夠申請宅基,還得需要常年住在農村的人才可以。集體經濟的成員也是可以申請的。

乙個戶口本有很多人,想要申請宅基的話可以先進行分戶的,但是分戶需要具備一定的條件,在分戶上需要時長大成年的人,人數最少一人不封頂。

一宅:申請到的土地只有一塊,有了這塊土地證就說明了擁有了一宅,一戶家庭如果同時申請多個宅基地是不會成功的,也就沒有宅基地證,沒有證書的是沒有法律保護的,強行建造就是違建,會被拆除並且收回,不會有任何補償。

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條第一款:農村村民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積不得超過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標準。

2樓:劉通

法律分析:根據我國土地管理法規定,宅基地一戶只能申請一處,然後在該地塊上建房,即一戶一宅。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第六十二條 農村村民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積不得超過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標準。

人均土地少、不能保障一戶擁有一處宅基地的地區,縣級人民**在充分尊重農村村民意願的基礎上,可以採取措施,按照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標準保障農村村民實現戶有所居。

農村村民建住宅,應當符合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村莊規劃,不得佔用永久基本農田,並儘量使用原有的宅基地和村內空閒地。編制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村莊規劃應當統籌併合理安排宅基地用地,改善農村村民居住環境和條件。

農村村民住宅用地,由鄉(鎮)人民**稽核批准;其中,涉及佔用農用地的,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的規定辦理審批手續。

農村村民出賣、出租、贈與住宅後,再申請宅基地的,不予批准。

國家允許進城落戶的農村村民依法自願有償退出宅基地,鼓勵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及其成員盤活利用閒置宅基地和閒置住宅。

***農業農村主管部門負責全國農村宅基地改革和管理有關工作。

國家規定一戶一宅怎麼理解

3樓:上海法和

法律分析:1、所謂一戶是指以乙個戶口本登記的一家人,有大戶,中戶,小戶,只要沒有分家都叫一戶,其中一家5個人口以上算大戶,3到5個人口叫中戶,3個人口以下算小戶。2、所謂一宅是指乙個宅基地,宅基地的大小根據一戶人口的多少確定大宅、中宅和小宅,而一戶一宅。

是指一戶人只能擁有乙個宅基地。3、根據一戶一宅制裡面相關說明,農村裡面一戶一宅制的面積則是由每個地方平均人口計算出來的宅基地面積。但具體的宅基地面積,會根據每個家庭的人數多少而不同的表現。

4、不過,很多地方里面已經計算出平均人口,對於宅基地的使用面積為20平方到40平方。5口以下稱之為乙個標準的家庭。5人以上到10人以下,為一箇中等的家庭。

10個人口以上的則為大家庭。不超出260個平方,為正常的一戶一宅,如果超出了,那麼又會進行,對於超出部分另外收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第六十二條第一款 農村村民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積不得超過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標準。」也就是說是以戶數為標準定宅基地的數量,農戶一家只能申請一塊宅基地。

集體土地建設用地使用證》為準;10平方也算一宅,150平方也算一宅,具體按人口多少分檔次計算。

4樓:鄧鄧雯

根據土地管理法規定,宅基地一戶只能申請一處,然後在該地塊上建房,即一戶一宅。

根據土地管理法規定,宅基地一戶只能申請一處,然後在該地塊上建房。

1、「一戶專一宅」是對農村村民擁有宅屬基地處數的規定,具體法律條文為《土地管理法》第廳清六十二條第一款:「農村村民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積不得超過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標準。」但該部法律並未對戶應當如何界定予以明確規定。

2、參照各地實際操作:「戶」是指具有本扮拆前村常住戶口且享受集體資產分配的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家庭。

土地管理法第62條規定宅基地一戶只能申請一處,也就是說一家人只能申請一塊宅基地,然後在該地塊上建房,這就叫做一戶一宅。

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條第一款規定,農村村民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積不得超過省、自治區、直轄御喊市規定的標準。第四款規定,農村村民出賣、出租房屋後,再申請宅基地的,不予批准。

5樓:齊家

一戶一宅一般指的是在農村,其實農民是沒有土地所有權使用的,國家為了加強宅基存在的荒廢和浪費情況,會出一些相關的政策標準,對農村的一戶一宅也會有相關的規定,但是還是很多人對此感到疑惑重重的,下面我們將來講解下一戶桐大雹局帆一宅是什仿李麼意思及一戶一宅的政策有哪些,方便大家更好的瞭解一戶一宅。

一戶一宅是一戶人家(家庭)根據土地管理法只能申請一塊土地,在這塊土地上建造的樓房,一戶的標準是看戶口本,乙個大家庭也是一戶。這是國家所出臺關於土地政策的標準。

一戶。屬於農村戶口不一定能夠申請宅基,還得需要常年住在農村的人才可以。集體經濟的成員也是可以申請的。

乙個戶口本有很多人,想要申請宅基的話是可以先進行分戶的,但是分戶需要具備一定的條件,在分戶上需要時長大成年的人,人數最少一人不封頂。

一宅。申請到的土地只有一塊,有了這塊土地證就說明了擁有了一宅,一戶家庭如果同時申請多個宅基地是不會成功的,也就沒有宅基地證,沒有證書的是沒有法律保護的,強行建造就是違建,會被拆除並且收回,不會有任何補償。

農村一戶一宅使用面積標準。

一戶一宅我們清楚了,那麼申請宅基地面積是多少很多人都不是很明白。一戶人口比較少的話,宅基地也會比較小,人口多的話宅基地也就相對會多一些。參考標準是小不小於75平公尺,中戶不超120平公尺,大戶不超150平公尺。

這是最新的一戶一宅使用面積標準,摺合的話乙個人居住的面積不超25平公尺。

小結:上文就是關於一戶一宅的相關介紹了,希望可以幫到需要的夥伴。具體土地的的詳細資訊可以諮詢當地房管所或者是當地的土地管理局。

6樓:愛已隨風消散

就是你們分家了,分了幾戶,就一戶乙個宅基地自己建房!

一戶一宅是什麼意思

根據土地管理法規定,宅基地一戶只能申請一處,然後在該地塊上建房 1 一戶一宅 是對農村村民擁有宅基地處數的規定,具體法律條文為 土地管理法 第六十二條第一款 農村村民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積不得超過省 自治區 直轄市規定的標準。但該部法律並未對戶應當如何界定予以明確規定。2 參照各地實...

請問「一戶一宅」以什麼為標準的,請問「一戶一宅」以什麼為標準的?

不會違法的,土地管理法 第六十二條規定 農村村民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積,不得超過省 自治區 直轄市規定的標準。農村村民建住宅,應當符合鄉 鎮 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並儘量使用原有的宅基地和村內空閒地。農村村民住宅用地,經鄉 鎮 人民 稽核,由縣級人民 批准 其中,涉及佔用農用地的,依照本...

一戶二宅房屋怎麼辦,我們家現在是一戶二宅怎麼辦?

農村的房子基本上都是在集體所有土地上建的房屋,也就是在自家的宅基地上建的房屋,這樣的房屋一般都是沒有房產證的,所以它不像商品房。工程建設需要拆遷這樣的房屋的補償往往按集體土地上房屋拆遷補償規定辦理,也就是說只補償該房屋的建設費用 裝修費用 搬遷費用等並同時給予相應的宅基地補償或給予安排安置房。至於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