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澎湃新聞,澎湃新聞是什麼背景

2025-04-18 14:40:17 字數 3618 閱讀 9360

1樓:花燕爾

知道澎湃新聞,也是乙個月內的事情。我在用騰訊新聞客戶端的時候,注意到裡面有的新聞,被新增了內容出處"澎湃新聞",鏈結上了**。

對於這樣乙個突然冒出來的新聞**,我當時就充滿了好奇。不用上,我就預估了這麼幾種可能:

第一,針對時政新聞的引用,敢直接點名說引用「澎湃」,說明它背景不凡,至少是國有**的背景。

在好奇中,還是等到了很多和我一樣好奇人的解答,終於搞清楚了,澎湃新聞果然是新上線的新聞**。而且,是乙個重量級的產品。它出自上海報業集團改革後的第乙個成果。

上線時間是2014年7月22日。原來,是昨天才上線!

上海報業的改革我是知道的。我是乙個長期的報紙閱讀者,上海新聞晚報和今日早報,都曾經是我的閱讀物件。在2013年下半年的改革中,這兩份重量級的報紙被停刊,只留下新民晚報。

停刊出自於無奈。這些年來,看報紙的人越來越少,傳統**的廣告收入大受衝擊,**人大抵活得都像只狗(網路語)。這是乙個迷洞侍運失的群體,曾經的強勢話語地位被網際網絡**革了命。

年輕人再也不看報紙,傳統**失去了話語權。

傳統**是不心甘的。在網際網絡上,大量的新聞內容不是沒人閱讀,而是閱讀的人更多了。特別是流動互聯網的高速發展,新聞內容的傳播更加快速。

相當多的內容,其實還是來自於傳統**。傳統**不是喪失了原創內容的生產權,而是喪失了網際網絡浪潮下的內容分發權。

這次上海報業集團重磅推出的「澎湃新聞」,我並不看好。理由並不複雜,闡述如下:

首先,澎湃新聞是作為新聞中的網際網絡產品來運作的。這個定位本身就有些問題。

按照澎湃新聞的說法,要做專注時政與思想的網際網絡平臺,內容專注於原創、精品。讓做內容的,和做產品的搞在一起,這個問題不是一般的大。在很多時候,內容和產品是無法互補的納梁,內容傾向於深度,而產品傾向於流向。

深度和流量是一對矛盾。所以,到後來,必定出現乙個局面,內容從屬於談州產品,澎湃新聞失去它出發時的定位。

看了下澎湃新聞的web**,可以把它歸納到自**性質的原創新聞**。類似的**早已經有之,比如富比士中文網,操作模式也是比較成熟。要說是網際網絡產品,頂多是和新民晚報、大申網這樣的傳統門戶型新聞**有所區別。

首頁大幅精簡,以瀑布流的形式,來展示內容;重視新聞內容的評論ugc;拉攏一批有質量的高產作家來做專欄;找一批評論家來做內容。

2樓:帳號已登出

上海報業集團成立之後,傳出澎湃和介面兩大專案的訊息,現在澎湃已經露面,介面仍然只有傳說。都挺值得說道說道的。簡單說兩句,得空再更新。

未完成。幾個時政猛料數篇深度報道(如令、芮、餘剛)讓澎湃專案驚豔亮相,但目前看**只是雛形,客戶端還在測試,整體上處於未完成階段。

定位。定位清晰,氣質鮮明,自謂「專注時政與思想」,看所列出的欄目或標籤可知:「中國政庫」「中南海」「輿辯帆論場」「打虎記」「澎湃防務」「一號專案」「上海研究」……嚴肅的高大上風格。

從內容上看確實有些像德拉吉報告和赫芬頓郵報,但氣質上顯然要更正一些。不過使用者到底想看什麼在看什麼就不是站方能控制得了了,此時此刻的熱新聞排行——

價值。主要在內容生產上。**人心惶惶都在琢磨怎麼止損營利之際,澎湃認真做好內容的姿態十分可貴。

而其內容確實可圈可點。粗淺的說燃基,就是選題夠新、速度夠快、尺度夠大且做的專業。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不管是門戶**還是****,其實「思維」強調的都不夠,拷貝剪下的工作做的多,皮灶謹稍往前邁一步花心思經營內容的意識不夠。

澎湃目前做內容的方法讓我想到網易的另一面、騰訊的今日話題等原創欄目,很顯然在不斷判斷公眾想要看什麼需要看什麼,並有意識地去滿足這種需求。這種新聞**人的思維很贊,可惜難以*貫徹到每一條內容中去,捨不得放棄各種突發和熱點,自然容易稀釋真正的精華。

澎湃新聞是什麼背景?

3樓:小林愛生活

澎湃新聞的背景是上海《東方早報》澎湃新聞屬於上海《東方早報》的新**專案,檔豎蠢2015年5月13日,澎湃「問吧」正式上線,開拓中國第乙個「新聞問答產品」。2016年3月24日,中國**移動傳播百強榜釋出,澎湃新聞以的總分位列第5名。澎湃新聞擁有超過400名記者與,通過**、**、vr、動畫等纖前全**。

新型傳播方式的綜合執行陪用。

平臺化探索。

2020年7月22日,澎湃新聞通過線上釋出會的形式宣佈了最新戰略,在做好網際網絡新型主流**。

的同時,為網際網絡內容行業提供包括素材、加工、稽核、分發、版權交易等在內的一系列支援和服務,力求超越**、破界出圈,實現從全**平臺跨越發展成為全鏈條內容生態服務商。

澎湃新聞是官媒嗎?

4樓:喜歡娛樂的小朋友吖

澎湃新聞不是官媒。

澎湃新聞是由上海報業集團。

推出,定位於「時政與思想」,是國內第乙個直接切入移動客戶端的新聞轉型產品,第乙個定位於原創新聞生產的新**,第乙個實現了由傳統**向新**團隊整建制轉型。澎湃是植根於中國上海。

的時政思想類網際網絡平臺,以最活躍的原創新聞與最冷靜的思想分析為兩翼。

澎湃新聞的運營優勢與劣勢:

澎湃新聞的運營優勢與劣勢並存,一方面,澎湃新聞上線當日,其蘋果客戶端**量居同類產品第二位,僅次於已運營三年的騰訊新聞客戶端。

十年積累使用者的倍。

與此相對,澎湃新聞的盈利模式。

如何突破也是各界關注的重點和難題,依靠內容吸引使用者二次銷售給廣告主的盈利邏輯飽受質疑,海量網頁和移動端的原創內容給採編團隊帶來的壓力、對原創隊伍水平提出的高要求,也讓外界擔憂澎湃新聞會難以長期承擔重負。

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作為報紙網路化轉型的典型代表,澎湃新聞的打響品牌、吸引使用者的成功經驗,和盈利模式的潛在困境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以報業危機和媒介融合的大趨勢為背景,本文將利用文獻綜述。

結合實證研究。

和戰略分析工具,分析澎湃新聞轉型戰略的優勢與劣勢,為其充分利用現有資源、挖掘核心競爭力、變非盈利為盈利提供戰略決策新思路。

澎湃新聞是官媒嗎?

5樓:幻想家愛休閒

澎巨集念湃新聞不是官媒。

澎湃新聞是上海報業集團。

改革後公佈的第乙個成果。澎湃新聞是專注時政與思想的**開放平臺。

口號是「專注時政與思想的網際網絡平臺」;主打時政新聞與思想分析,生產並聚合中文網際網絡,世界優質的時政思想類內容;澎湃新聞結合網際網絡技術創新與新聞價值傳承,致力於新聞追問帶皮功能與新聞跟蹤功能的實踐。

18家****名單及排序蔽行困如下:

人民**。新華社、求是、解放軍報、光明**、經濟**、中國**、**人民廣播電臺、**電視臺。

**國際廣播電臺、科技**、中國紀檢監察報、 工人**、中國青年報、中國婦女報、農民**、法制**、中新社。

其中正部級單位有2家:人民**與新華社;副部級單位有9家:求是、解放軍報、光明**、經濟**、中國**、**人民廣播電臺、**電視臺、**國際廣播電臺、科技**;正局級單位有7家:

中國紀檢監察報、 工人**、中國青年報、中國婦女報、農民**、法制**、中新社。

澎湃新聞是什麼性質的**?

6樓:網友

澎湃新聞是專注時政與思想的**開放平臺,主打時政新聞與思想分析。可以諮詢戈壁傳媒。

澎湃新聞有什麼後臺什麼背景,澎湃新聞是什麼機構

上海成立,公知把控,喜歡搬弄是非,很難看到正常的報道。尤其是碰到上海負面新聞,一律沒有報道。也喜歡摸黑江蘇等省份或者南京等城市 至少沒多少正面,也未必中國背景 一家外國資本把持的新聞集團 資本的喉舌,別有用心地摸黑國人 澎湃新聞是上海報業集團於2014年7月22日推出的以原創新聞為主的全 新聞資訊平...

澎湃新聞社是啥來頭,澎湃新聞是什麼機構

先把湯蘭蘭 重慶大巴司機墜江 誣陷女司機逆行 等事件屁股擦乾淨再說。澎湃新聞就是一群紙媒下崗後的loser 無原則的狂吠。記者起碼的職業操守都沒有。澎湃新聞是什麼機構 上海成立,公知把控,喜歡搬弄是非,很難看到正常的報道。尤其是碰到上海負面新聞,一律沒有報道。也喜歡摸黑江蘇等省份或者南京等城市 至少...

澎湃新聞網 澎湃 兩字最寫的,澎湃新聞網是誰創辦的?

不是誰寫的,確切說是米芾電腦字型 澎湃新聞網是誰創辦的?2014年6月10日中午,有 報道東方早報新 項 觀察者網和澎湃新聞 這兩個逐漸火爆的新聞 你更喜歡哪個?澎湃的背景更深,動向更清晰,每次大動作都能掀起波瀾,利於觀察。也可能是頁面瀏覽習慣,個人比較傾向前者。澎湃新聞的介紹 澎湃新聞 是上海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