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撲動簡介,心房撲動是什麼病?

2025-04-19 00:05:41 字數 3229 閱讀 8738

心房撲動是什麼病?

1樓:網友

心房撲動是一種心血管疾病為房性心動過速與心房顫動之間的中間型,並因為心房異位起搏點頻率達每分鐘二百五十到三百五十次,且成規律的形狀,引起心房快而協調的收縮。心房撲動患者比例為百分之零點零二到百分之零點零五,患者可能會出現低血壓、頭暈、心悸、心絞痛的症狀,甚至會出現心源性休克,心房撲動幾乎總是見於器質性心臟病的患者,很少見於正常人。

最常見於風溼性心臟病、二尖瓣狹窄或左心房增大伴心力衰竭的患者最為多見,其次是冠心病、心肌硬化、急性心肌梗死合併心房撲動的患者佔百分之零點八到百分之五點三。此外,也可見於心肌病、心肌炎、高血壓性心臟病、慢性肺源性心臟病等,大部分的房撲是一種有害的心律失常,其臨床意義在於與其相關的難以控制的快速心率、室率也和心房顫動有密切的關係以及和心房血栓的形成有潛在的聯絡。

心房撲動怎麼樣**?

2樓:悠然天下

房撲急性發作或持續發作,如心室率較快,症狀明顯時,醫生會採用藥物控制心室率,以緩解症狀,常用藥物有鈣通道阻滯劑(如維拉帕公尺)或β受體阻滯劑(如美託洛爾)。如併發心功能不全者,醫生可能會應用洋地黃類藥物,一方面可控制心室率,改善症狀,一方面可改善心功能。房撲1:

1傳導(即心室率與心房率相等)時,心室率極快,如不及時終止,可危及生命,此時應採取體外同步心臟電覆律,成功率極高。別名:

房撲。就診科室:

心血管內科,急診科。

賀曉楠。醫典專家團。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主任醫師。

概述**症狀就醫**預後日常。

**可分為藥物**、電覆律及射頻消融。一般以藥物控制心室率、藥物轉復心律為主。急性發作,病情重時可緊急進行電覆律。

藥物**無效可考慮進行射頻消融**。心房撲動急性期如何**?房撲急性發作或持續發作,如心室率較快,症狀明顯時,醫生會採用藥物控制心室率,以緩解症狀,常用藥物有鈣通道阻滯劑(如維拉帕公尺)或β受體阻滯劑(如美託洛爾)。

如併發心功能不全者,醫生可能會應用洋地黃類藥物,一方面可控制心室率,改善症狀,一方面可改善心功能。房撲1:1傳導(即心室率與心房率相等)時,心室率極快,如不及時終止,可危及生命,此時應採取體外同步心臟電覆律,成功率極高。

心房撲動有哪些一般**措施?主要包括休息,定期監測心電圖,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心房撲動有哪些藥物**?

由於個體差異大,用藥不存在絕對的最好、最快、最有效,除常用非處方藥外,應在醫生指導下充分結合個人情況選擇最合適的藥物。當患者無法自行恢復竇性心律時,則需要採用抗心律失常藥物。減慢心室率的藥物包括β受體阻滯劑、鈣通道阻滯劑(維拉帕公尺、地爾硫卓)或洋地黃製劑(地高辛、毛花苷丙)。

轉復房撲並預防**的藥物包括ia/ic/iii類抗心律失常藥(伊布利特、多非利特和胺碘酮)。抗凝**:持續性心房撲動患者發生血栓栓塞的風險明顯增高,應給予抗凝**,如華法林。

心房撲動的有什麼害處

3樓:網友

心房撲動(atrial flutter,af)是指快速、規則的心房電活動。在心電圖上表現為大小相等、頻率快而規則(心房率一般在240~340次/min)、無等電位線的心房撲動波。心房撲動的頻率是介於陣發性房性心動過速與心房顫動之間的中間型,三者可相互轉換。

房撲的發生常提示合併有器質性心臟病,很少見於正常人,由於頻率快常可引起血流動力學障礙,應積極處理。

嚴重者頭暈、暈厥、心絞痛或心功能不全,少數患者可因心房內血栓形成脫落而引起腦栓塞。

你所講的在大腿上打了個孔,這是經靜脈穿刺插入電極導管至右心房處(因為靜脈血是迴流到心臟的右心房的。電極導管會隨著靜脈血流向右心房處,厲害吧?),以超過心房撲動頻率起搏心房,此法能使大多數典型心房撲動轉復為竇性心律或心室率較慢的心房顫動。

講到這裡你肯定又要問為什麼植入電極導管了,這是因為終止房撲的方法是直流電覆律,用很低的電能,一般都低於50j,便可迅速將房撲轉復為竇性心律。可否滿意???呵,沒有忽悠你哦。。-

4樓:憤怒小鳥

那個手術應該是射頻消融,就是將你的異位起搏點消除掉,讓你的正常起搏點能夠佔據優勢。具體**應遵醫囑。

應該怎樣診斷心房撲動?

5樓:健康小韓

(1) 心悸、心律規則或不規則,有時心率可突然減慢或突然加倍。

2) 心電圖:p波消失,代之一系列大小相同、形態如鋸齒樣的規 則的撲動波,稱f波;qrs波群形態與竇性心律相同,如伴有室內差異 傳導,可呈寬大畸形;心室節律可規則(房室傳導比例多為2 ~4:1),也 可不規則(房室傳導比例不勻)。

6樓:昝頤

診斷主要是根據臨床表現,短暫或持續的心慌、胸悶、乏力、甚至是頭暈、暈厥結合心電圖特點可初步確定為房撲診斷。部分患者因症狀短暫出現需行動態心電記錄協助診斷。

心房撲動的症狀有哪些?

7樓:抹黑倐

1.發作特點心房撲動大多數為陣發性,常突然發作、突然終止,每次發作可持續數秒、數小時、數天。若持續時間超過2周即為持續性發作,又稱慢性心房撲動。

個別病例有達數年者。心房撲動也可由心房顫動轉變而來。心房撲動如為持續性者,則大多變為慢性(永久性)心房顫動。

陣發性心房撲動也有部分可轉為慢性心房顫動。

2.症狀有無症狀取決於是否存在基礎心臟病和心室率的變化。心室率的快慢與心房撲動的房室傳導比例有關,當房室傳導為3∶1與4∶1時,心房撲動的心室率接近正常值,對血流動力學影響較小,症狀可無或輕,僅有輕微的心悸、胸悶等;當房室傳導為2∶1甚至達1∶1時,心室率可超過150~300次/min,血流動力學可明顯受累,患者可出現心悸、胸悶、頭暈、眩暈、精神不安、恐懼、呼吸困難等,並可誘發心絞痛或腦動脈供血不足。

特別是老年患者,尤其是在初發時以及原有心臟病較嚴重者心室率增快更明顯,並可誘發或加重心力衰竭。

3.體格檢查。

1)心室率常在150次/min左右(2∶1房室傳導),心律齊;當呈1∶1傳導時心室率更快,心律齊;當呈3∶1或4∶1傳導,心室率正常,心律齊;但當呈∶1又∶1等傳導交替出現時,則心率雖不快,但節律不齊。此時聽診第1心音強弱不等、間隔不一,應與心房顫動鑑別。

2)頸靜脈搏動快而淺,其頻率與心室率不一致,超過心室率。

3)運動可加速心房撲動的房室傳導比例,如由4∶1變為2∶1傳導,心室率可增快並可成倍增加。當停止運動後,心室率又可逐漸恢復到原來的心率值。

4)壓迫頸動脈竇可抑制心房撲動的房室傳導比例,使2∶1變為3∶1或4∶1等,心室率變慢。當出現房室傳導不同比例時,心律可不齊。停止壓迫頸動脈竇後即可恢復原來的心率。

根據病史、症狀、體徵及心電圖表現可明確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