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代跟90年代工廠對比

2025-04-21 13:50:19 字數 1581 閱讀 9691

1樓:良品味

上世紀50~90年代的工廠基本上都是國企,我們都知道,那時候進了國企就等於端上了鐵飯碗,而那個年代的工廠就相當於現在的中石油(化)、中國移動(聯通)、國家電網等國企單位,這麼好的國企單位大家當然會擠破頭往裡鑽。而90年代後期大批國企工廠倒閉,私企工廠取而代之,時至今日,國內大部分工廠都是民營企業,民營企業與國企的本質區別在於沒有所謂的「鐵飯碗」,工廠失去了「鐵飯碗」的加持,就不會再有人熱衷於到工廠上班了。

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一直不餘遺力的大力發展「第三產業」,也就是服務業、高科技行業,社會經濟水平也因此有了很大提公升,發展第三產業所帶來的好處也不斷影響著人們的思想觀念,如今在大多數人的思想認識中,必須與第三產業有關聯的工作才是好工作。而工廠屬於「第二產業」,也就是工業,如今是「第三產業」在我國大肆崛起的時代,與「第二產業」相關聯的工作不再符合大多數人的口味,當人們的思想觀念發生了改變後,工廠招工難也就在所難免了。當然,受到第三產業衝擊的不止是工業,還有農業,這就是很多農村人放棄種地選擇進城某生的根本原因。

2樓:專注原創生活領域

50年代跟90年代工廠對比,50年代的工廠都是國企鐵飯碗,上世紀九十年代,中國改革開放有些年頭了,但是無論在南方還是北方,很多城市私人機械廠還是沒有的!機械廠都還是以國營的和集體的機械廠為主,90年代,集體的機械廠主要以民營產品為主,比如自行車啊,摩拖車啊,拖拉機或三輪車啊等等。廠房裡的主要機械是車鉗銑鉋磨等裝置,如果生產中小型的機器,一棟廠房大約有四千平方公尺,高度有十公尺左右,分為兩跨間,有雙梁起重機,可以吊裝五噸重左右的產品,廠房全是磚砌水泥結構,那時候還沒有很現代的鋼樑廠房。

廠房裡機床以車床佔比最高,總數之比有30%,四千平方公尺廠房,小車床八臺,中等車床三臺,大型車床二臺,小銑二臺,中銑床二臺,大銑床一臺,鉗工劃線平臺2mx2m不低於2臺,鑽床有兩種,小臺鑽三臺左右,大落地鑽床兩臺足夠了,鏜床一般會配一臺,說到鉋床會想到龍門鉋,會配置大小各一臺,磨床有平面磨/內孔磨/外圓磨/工具磨四類,各有一臺,下料區會裝三臺弓鋸機用於不同規格的材料鋸斷,整個廠房會再配置三臺特殊專用機臺,這樣算下來,這麼大區域有四十臺配套裝置,形成一箇中小型配置的乙個加工體系!就是在一定範圍內,什麼方的圓的扁的奇形怪狀的鋼件都可以加出來!

80年代的和90年代的區別?

3樓:匿名使用者

"80後"是用來形容在1980年以後出生的,現在正直青春年華,並且在觀念\個性\風格\處世態度等都與1980年以前出生的人大有區別的年輕群體。現在多用來形容社會全新的一代,是與過去傳統年輕人的分界點。

至於"90後",如果一定要稱1990年以後出生的人為90後也未嘗不可。

如果"90後"想與"80後"具有相同的意義,除非,這批90年代出生的人又有不同與"80後"的全新生存理念。

80後"可以說是時代的幸運產物。因為改革開放,中國的經濟騰飛,中國現代文明與世界文明的交融以及進步,等等。這些都是和中國的"80後"一起成長的。

所以,"80後"的年輕一代具有比較鮮明的時代特徵。

宗上所述,我想你應該明白有沒有"90後",並且知道它們的區別了吧。

4樓:匿名使用者

80年代的歌,超浪漫型。90年代:超現實型 80年代生活還不中,90年代解放了生活也好了些。

求60年代70年代80年代90年代00年代的代表性校

1,讓我們蕩起雙 槳 60年代。讓我們蕩起雙槳 是喬羽先生作詞,劉熾先生作曲,劉惠芳演唱的歌曲。該曲是1955年拍攝的少兒電影 祖國的花朵 的主題曲。2002年,該歌曲在北師大版小學三年級課本上被選為課文。2,青春舞曲 70年代。青春舞曲 是羅大佑根據王洛賓版的 青春舞曲 改編的,又名 誕生 青春舞...

60年代,70年代,80年代,90年代,21世紀人們生活情況

60年代窮,70年代亂,80年代思想要解放,90年代大開放,21世紀想怎麼浪就怎麼浪。60年代,70年代,80年代,90年代的人,各有什麼特徵啊?60年代的人那就是我爸媽年代的人。他們年代的人就是純正的社會主義,而且也是最後一批老紅軍思想觀念的人 至於70年代開始到往下年代那就是逐漸越來越資本主義思...

70年代80年代和90年代的人有哪些共同點和不同點

1.工作狂基本上都是70後的。70年代 苦悶 80年代 迷茫 90年代 墮落 60年代,70年代,80年代,90年代的人,各有什麼特徵啊?1 60年代 20世紀60年代,指1960 1969年,在人們的記憶中,是一個社會大變革的時代。也屬於集體的時代。單位發電影票,組織聯歡,街道組織打掃衛生,置辦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