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古詩聽到了什麼?聽聽秋的聲音是一首什麼詩

2025-04-22 06:06:34 字數 3879 閱讀 8568

1樓:網友

我聽到了什麼,聽到這個故事當中的乙個**,就是家鄉的漂亮美麗。

聽聽秋的聲音是一首什麼詩?

2樓:阿肆聊科技

《聽聽,秋的聲音》是一首現代詩體裁,原文如下:

聽聽,秋的聲音。

大樹抖抖手臂,「唰唰」。

是黃葉道別的話音。

聽聽,秋的聲音。

蟋蟀振動翅膀,「㘗

是和陽臺告別的歌韻。

一排排大雁追上白雲,撒下一陣暖暖的叮嚀。

一陣陣秋風掠過田野,送來一片豐收的歌吟。

聽聽,走進秋。

走進這遼闊透明的**廳。

你好好地去聽——秋的聲音。

秋的聲音,在每一片葉子裡。

在每一朵小花上,在每一滴汗水裡。

在每一顆飽滿的穀粒裡。

聽聽,秋的聲音。

從遠方匆匆地來,向遠方匆匆地去。

聽聽,我們去聽秋的聲音。

這篇課文是一首現代詩,課文通過作者抓住秋天裡大自然一些聲響,用詩的語言,讚美了秋天。

背誦記憶靠重複:

在學語文的時候,除了要記憶一些新學的字詞、成語還有一些基礎的語文知識外,還需要的大量的背誦,在這個時候林環總覺得自己的記憶裡不夠好,為什麼別人背遍的東西,到了自己這裡,就無論如何也記不住。

而且在背誦語文知識點的時候,是不能只背誦一些大概意思的,需要把每乙個字詞、標點都牢牢記住,這個時候林環發現,與其埋怨自己記不住,不如用積累本來重複記憶。把平時容易混淆、記不住的知識點全都寫到積累本上,只要一有時間就拿出來背誦記憶,在這樣重複下,才能更牢地記住基礎內容。

初秋這首詩的意思?

3樓:小溪閒談影視劇

《初秋》這首詩的意思是:不知不覺就立秋了,夜也漸漸長了。清涼的風緩緩地吹著,又感到涼爽了。酷熱的夏天熱氣終於消退,房子裡也安靜了。臺階下的草叢也有了點點露水珠。

初秋》唐朝孟浩然創作的一組七言古詩。詩從「初秋」、「清風」入手,漸漸將目光轉向書齋、草叢等角落,描寫出夏天過後秋天到來的景象,觀察和描寫細緻入微。

4樓:資料不詳

孟浩然的《初秋》這首詩的意思是(不知不覺就立秋了,夜也漸漸長了。清涼的風緩緩地吹著,又感到涼爽了。酷熱的夏天熱氣終於消退,房子裡也安靜了。

臺階下的草叢也有了點點露水珠。)供參考。

5樓:在龍泉山仰望星空的赤腹鷹

不知不覺,中秋天的到來夜變得漫長,分也變得涼爽,夏天的炎熱漸漸退了,臺階底下的草葉上面有許多的露珠。

聽聽,秋的聲音這兩節詩寫了什麼?

6樓:數碼產品科普

這兩節詩寫了大樹和蟋蟀的聲音,是從視覺和聽覺兩個方面來寫秋的聲音,表達了作者對秋天的喜愛之情。

聽聽,秋的聲音》是人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的一篇課文,作者是畢國瑛。這是一首現代詩,課文通過作者抓住秋天裡大自然一些聲響,用詩的語言,讚美了秋天。明秋的聲音藏在大自然的許多事物中,需要我們細細聆聽。

寫初秋的詩句古詩詞有哪些?

7樓:小張暢玩遊戲

寫初秋的詩句古詩詞有:1、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三更歸夢三更後。——徐再思《水仙子·夜雨》

2、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李商隱《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

3、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黃巢《不第後賦菊》

4、當年不肯嫁春風,無端卻被秋風誤。——賀鑄《芳心苦·楊柳回塘》

5、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馬致遠《天淨沙·秋思》

8樓:匿名使用者

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

三國魏·曹丕《燕歌行》

櫚庭多落葉,慨然知已秋。

櫚庭:櫚巷庭院。

晉·陶淵明《酬劉柴桑》

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蒼然。

寒城:寒意已侵城關。眺:遠望。平楚:平野。蒼然:草木茂盛的樣子。兩句寫初秋之景。

南朝齊·謝朓《宣城郡內登望》

9樓:生活達人百事通蘇老師

寫初秋的詩句,有蘇軾的贈劉景文。「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

10樓:挽著你唱笙歌

初秋。孟浩然 〔唐代〕

不覺初秋夜漸長,清風習習重淒涼。

炎炎暑退茅齋靜,階下叢莎有露光。

11樓:盛世華章潤天下

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12樓:颯颯經驗工作室

落日無情最有情,遍催萬樹暮蟬鳴。聽來咫尺無尋處,尋到旁邊卻不聲。

13樓:99人間百科百曉生

印象最深的應該是王績的《野望》: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初秋這首古詩是什麼意思

14樓:侃侃社保那點事

60秒學會一首古詩詞——初秋古詩。

15樓:邶鹹

不知不覺就立秋了,夜也漸漸長了。清涼的風緩緩地吹著,又感到涼爽了。酷熱的夏天熱氣終於消退,房子裡也安靜了。臺階下的草叢也有了點點露水珠。

16樓:網友

初秋唐代:孟浩然。

不覺初秋夜漸長,清風習習重淒涼。

炎炎暑退茅齋靜,階下叢莎有露光。

譯文不知不覺就立秋了,夜也漸漸長了。

清涼的風緩緩地吹著,又感到涼爽了。

酷熱的夏天熱氣終於消退,房子裡也安靜了。

臺階下的草叢也有了點點露水珠。

17樓:資料不詳

孟浩然的《初秋》將初秋來臨時的季節變化和景物變化描繪地生動而自然。

這首詩除了表現出詩人對大自然的熱愛,更體現出對生活的熱愛,簡單便是生活的樂趣和哲理。

供參考。

關於秋初的古詩

18樓:廉以彤謬懷

寫秋天的詩句。

山行。唐】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秋夕(七夕)【唐】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

秋晚江上遣懷【唐】杜牧。

孤舟天際外,去路望中賒。貧病遠行客,夢魂多在家。

蟬吟秋色樹,鴉噪夕陽沙。不擬徹雙鬢,他方擲歲華。

中秋【唐】杜牧。

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槐鋒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水和鍵調歌頭【宋】蘇軾。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喚明巧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聽聽秋的聲音是一首古代詩歌嗎

19樓:網友

聽聽秋的聲音不是古詩。

小學3年級課文聽聽秋的聲音。

聽聽,秋的聲音,大樹抖抖手臂,刷刷」,是黃葉道別的聲音。

聽聽,秋的聲音,蟋蟀振動著翅膀,**是和陽臺告別的歌韻。

一排排大雁追上白雲,撒下一陣暖暖的叮嚀;

一陣陣秋風掠過田野,送來一片豐收的歌吟。

聽聽,走進秋,走進這遼闊的**廳,你好好好地去聽聽秋的聲音。

秋的聲音,在每一片葉子裡,在每一朵花裡,在每一滴水裡,在每一顆的穀粒裡。

聽聽,秋的聲音,從遠方匆匆走來,向遠方匆匆走去。

聽聽,我們聽到了秋的聲音。

聽聽,秋的聲音。讀了這篇詩歌,你還想到了什麼聲音,有什麼感受

風聲,雨聲,落葉聲抄,農民的歡笑聲 有秋蟲的聲音啊 腳踩在落葉上 撲哧 的聲音 咬糖炒栗子殼的聲音 知了啊 風啊 讀書聲啊 多得不得了 秋天的聲音以落葉聲為主題.以北風颳來的時候結束.秋風的聲音蕭索.蒼涼.每個人感知的聲音都不一樣的.聽聽秋的聲音 中寫了幾種聲音,有什麼感受?聽聽秋的聲音 中寫了四種...

春曉古詩裡的作者聽到了什麼聯想到了

詩人看到的 詩句是,花落知多少.聽到的詩句是 處處聞啼鳥.想到的詩句是 夜來風雨聲 春曉 唐 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孟浩然 689 740 唐代詩人,本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陽 今湖北襄樊 人,世稱孟襄陽.以寫田園山水詩為主.因他未曾入仕,又稱之為孟山人.作品註釋 曉...

人耳為什麼能聽到外界聲音,人耳能聽到的聲音範圍是多少?

第一章 聲現象 複習提綱 一 聲音的發生與傳播 1 一切發聲的物體都在振動。振動停止發聲也停止。振動的物體叫聲源。2 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真空不能傳聲。3 聲音在介質中的傳播速度簡稱聲速。聲音在15 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340m s。4 回聲是由於聲音在傳播過程中遇到障礙物被反射回來而形成的。二 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