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文評·名著簡介·《二十四詩品》
1樓:成大文化
晚唐司空圖著。後人為區別於鍾嶸《詩品》,遂以《二十四詩品》來稱司空圖《詩品》。《詩品》列二十四品:
雄渾、沖淡、纖穠、沈著、高古、典雅、洗煉、勁健、綺麗、自然、含蓄、豪放、精神、縝密、疏野、清奇、委曲、實境、悲慨、形容、超詣、飄逸、曠達、流動。每品均以十二句四言詩來解說,故其既是以詩論詩之作,又是意境完美的詩作。二十四品目的排拍嫌列,孫聯奎的 《詩品臆說》雲:
雄渾》為《流動》之端,《流動》為《雄渾》之符。中間諸品,則皆《雄渾》之所生,《流動》之所行也。」楊廷芝《二十四詩品淺解》也雲:
詩品》首以《雄渾》起,統冒全篇,是無極而太極也」,「以 《流動》結也」,「蓋至此而變動不居,周流六虛,流動之妙,與天地同悠久,太極本無極也」。《雄渾》與《流動》首尾呼應,打通了詩與道家哲人對於宇宙本體的體認,在天人合一的本體論上來具體地闡明「道」、「物」、詩美三者之間的關係,從而把《詩品》提公升到了哲學的高度。以如此巨集闊的宇宙觀來論詩,司空圖把詩襲旁手歌創作歸結為主客觀的天然契合,即「思與境諧」,提出以「意象」為中心的創作論和以「韻味」為核心的批評論。
司空圖以「韻味」論詩,標舉的是「韻外之致」和「味外之旨」,具體說就是「近而不浮,遠而不盡,然後可以言韻外之致」和「倘復以全美為工,即知味外之旨」(《與李生論詩書》),進一步發展了鍾嶸提出的「滋味」說,也顯示了中國古代審美理論從重視形似到強調神似,從追求形式美到追求意象美的歷史過程。當然,《詩品》本來就有「品第」、「品格」、「品物」的意思,且二十四詩品確實 「相似者甚多」([清]林昌彝《海天琴思錄》卷七)。若把諸品中相似者歸為一類,二十四品可以概括為素美、壯美、華美三類:
素美有沖淡、沉著、高古、典雅、洗煉、自然、含蓄、疏野、清奇、實境、超詣、飄逸、曠達等十三品;壯美包括雄渾、勁健、豪放、悲慨、流動五品;華美則有纖穠、綺麗、精神、縝密、委曲、形容六則。由此可見,司空圖重素美,而素美的實質就是真、幽、澹、雅,這也正是中唐以後中國古代審美理論從壯美向素美轉變的歷史投射。由於《詩品》文字惝惚,旨意遙深,所以歷來解說紛異,但作為一部劃時代的詩論著作,《四庫提要》稱其「深解詩理」是啟輪當之無愧的。
二十四節氣對聯是什麼,二十四節氣歌 二十四節氣詩歌諺語和對聯
最佳節氣聯 冬至大寒,霜降屋簷,看大雪小雪遍地白露 夏至處暑,驚蟄亭榭,盼小寒大寒全天清明。這一首對聯包括了所有的二十四個節氣,所有的節氣都能在對聯當中找到,可謂是一個佳作。二十四節氣是中國先秦時期開始訂立 漢代完全確立的用來指導農事的補充曆法,是通過觀察太陽週年運動,認知一年中時令 氣候 物候等方...
二十四節氣,二十四節氣。
提取碼 mfas 二十四節氣,是曆法中表示自然節律變化以及確立 十二月建 的特定節令。一歲四時,春夏秋冬各三個月,每月兩個節氣,每個節氣均有其獨特的含義。廿四節氣準確的反映了自然節律變化,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它不僅是指導農耕生產的時節體系,更是包含有豐富民俗事象的民俗系統。廿四節氣...
景區二十四孝雕塑引發熱議,二十四孝講訴的是什麼?
二十四孝講述的是每乙個孝道的故事,但是我們也要去其糟粕取其精華,不能愚孝,孝道也分很多種。古人的事件有的是可以借鑑,但是有的在當時的社會可能是屬於正常,但是我們是新社會主義的人思想要進步。講述的是中國古代孝愛文化,裡面分別講述了兒女對父母的孝敬的各種小故事。雖然有些故事放在現代來說有點匪夷所思,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