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的6個節氣相關解釋
1樓:幽默一生情
立夏:夏季的開始。
小滿:麥類等夏熟作物籽粒開始飽滿。
芒種:麥類等有芒作物成熟。
夏至:炎熱的夏天來臨。
小暑:暑是炎熱的意思。小暑就是氣候開始炎熱。
大署:一年中最熱的時候。
2樓:網友
芒種節剛好在端午節的前後,天氣十分炎熱,而稻麥等農作物也開始成熟所以就稱為芒種節。
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為夏至日,此時太陽直射北迴歸線。夏至,古時又稱「夏節」、「夏至節」。
每年7月7日或8日視太陽到達黃經105°時為小暑。小暑為小熱,還不十分熱。意指天氣開始炎熱,但還沒到最熱。
夏至節氣的氣候特點
3樓:華源網路
你知道夏至節氣的氣候特點是怎樣的嗎?夏至是眾多節氣中的乙個,那麼,你知道夏至節氣的氣候特點是怎樣的嗎?下面就讓我為大家介紹介紹吧。
夏至多對流空氣
夏至以後地面受熱強烈豎彎,空氣對流旺盛,午後至傍晚常易形成雷陣雨。這種熱雷雨驟來疾去,降雨範圍小,人們稱「夏雨隔田坎」。唐代詩人劉禹錫,曾巧妙地借喻這種天氣,寫出「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的著名詩句。
對流天氣帶來的強降水,不都像詩中描寫的那麼美麗,常常帶來局地災害。
夏至多梅雨天氣
夏至時節正是江淮一帶的「梅雨」季節,這時正是江南梅子黃熟期,空氣非常潮溼,冷、暖空氣團在這裡交匯,並形成一道低壓槽,導致陰雨連綿的天氣。在這樣的天氣下,器物發黴,人體也覺得不舒服,一些蚊蟲繁殖速度很快,一些腸道性的病菌也很容易滋生。這時要注意飲用水的衛生,儘量不吃生冷食物,防止傳染病發生和傳播。
夏至多高溫天氣
夏至和冬至一樣,都是反映四季更替的節氣。天文學上規定,夏至為北半球夏季的開始。過了夏至,雖然太陽直射點逐漸向南移動,北半球白天一天比一天縮短,黑夜一天比一天加長。
但由於太陽輻射到地面的'熱量仍比地面向空中散發的多,故在以後的一段時間內,氣溫將繼續公升高,因此有「夏至不過不熱」的說法。從1951年-2006年的資料來看,北方許多城市的歷史極值都出現在夏至後。
夏至的由來
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被確定的乙個節氣。西元前七世紀,先人採用土圭測日影,就確定了夏至。
每年的夏至從6月21日(或22日)開始,至7月7日(或8日)結束。據《恪遵憲度抄本》:「日北至,日長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
至者,極也。」夏至這天,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北端,幾乎直射北迴歸線(北緯23°26\『)北半球的白晝達最長,且越往北晝越長。
夏至,不僅是乙個重要的節氣,還是中國最古老的節日之一,有一種觀點認為薯譽傳統節日中的端午節就是源自夏至節。夏至時值麥收,自古以來有在此時慶祝豐收、祭祀祖先之俗,以祈求消災年豐餘手悶。因此夏至作為節日,納入了古代祭神禮典。
周禮·春官》載:「以夏日至,致地方物魈。」周代夏至祭神,意為清除荒年、飢餓和死亡。
春夏季節的成語,春夏季節的四字成語
春暖花開夏陽酷署秋高氣爽冬溫夏清無冬無夏 秋收冬藏 冬裘夏葛 冬日夏雲 夏日可畏 夏日炎炎 夏陽酷暑 夏山如碧秋菊傲霜 一葉知秋 秋風習習 秋色宜人 遍地皆春 滿目春光 暮春風光 春光明媚 春暖夏涼 四季如春 春暖花開。春意盎然。妙手回春 春風夏雨 描寫春夏秋冬的成語各四個。描寫春夏秋冬季節的四字詞...
從氣候學角度來說,為什麼冷空氣來襲,南方卻比北方寒冷
一.因為前期南方地區的氣溫較同期偏高,當強冷空氣進入時,南北氣壓梯度較大,導致風力更強 降溫更明顯。二.南方地區前期受暖溼氣流控制,空氣溼度較大,而本輪冷空氣會令體感溫度更低。三.本次冷空氣影響下,南方地區將受連陰雨影響,日平均氣溫低,溫度回升較慢。此時北方地區已進入供暖季,而潮溼的南方則可能 屋內...
形容四季氣候的成語,形容季節氣候的成語
一叢火紅 秋風蕭瑟 暑氣燻蒸 赤日炎炎 烈日炎炎 烈日中天 驕陽似火 火雲如燒 海天雲蒸 夏日可畏 夏陽酷暑 夏山如碧 夏樹蒼翠 沉李浮瓜 赫赫炎炎 熱氣騰騰 爍石流金炎天暑月 暑氣蒸人 汗流洽背 遍體生津 汗出如漿 汗流如注 滿頭大汗 禾苗枯槁 野田禾苗半枯焦 秋 秋雨綿綿 春蘭秋菊 秋蘭飄香 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