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醫療事故後應該如何處理遵守哪些法律規定

2025-04-26 14:56:24 字數 3371 閱讀 7268

發生醫療事故應當怎樣處理

1樓:覃永雄

發生醫療事故的,醫療機構應當按照規定向所在地衛生行政部門報告。發生下列重大醫療過失行為的,醫療機構應當在12小時內向所在地衛生行政部門報告:

一)導致患者死亡或者可能為二級以上的醫療事故;

二)導致3人以上人身損害後果;

三)***衛生行政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其他情形。

一、醫療機構應及時報告的行為有什麼。

醫療機構應及時報告的行為有:導致患者死亡或者可能為二級以上的醫療事故;導致3人以上人身損害後果。根據《醫液叢侍療事故處理條例》鄭棗第十四條,發生導致患者死亡或者可能為二級以上的醫療事故;導致3人以上人身損害後果醫療事故的,醫療機構應當按照規定向所在地衛生行政部門報告。

二、醫療事故司法鑑定費用怎麼核算。

根據相關法鬧吵律規定,雙方當事人共同委託醫療事故技術鑑定的,由雙方當事人協商預先繳納鑑定費。

衛生行政部門移交進行醫療事故技術鑑定的,由提出醫療事故爭議處理的當事人預先繳納鑑定費。經鑑定屬於醫療事故的,鑑定費由醫療機構支付;經鑑定不屬於醫療事故的,鑑定費由提出醫療事故爭議處理申請的當事人支付。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衛生行政部門接到醫療機構關於重大醫療過失行為的報告後,對需要移交醫學會進行醫療事故技術鑑定的,鑑定費由醫療機構支付。

醫療事故處理條例》

第十四條發生醫療事故的,醫療機構應當按照規定向所在地衛生行政部門報告。

發生下列重大醫療過失行為的,醫療機構應當在12小時內向所在地衛生行政部門報告:

一)導致患者死亡或者可能為二級以上的醫療事故;

二)導致3人以上人身損害後果;

三)***衛生行政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其他情形。

發生醫療事故應如何處理

2樓:杜凱

法律分析:漏鍵發生醫療事故,醫患雙方可以協商解決;如果不願意協商或者協商不成的,當事人可以向衛生行政部門提出調解申請,也可以直接攜衝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法律依據:《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四十六條 發生醫療事故的賠償等民事責任爭議,醫患雙方可以協商解決;不願意協商或者協商不成的,當事人可以向衛生行政部門提出調解申請,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辯搜殲起民事訴訟。

發生醫療事故應如何處理

3樓:雪兒學法

發生醫療事故應如何處理呢。

1、與茄笑虛醫療機構協商解決。

當事人自願與醫療機構協商解決醫療事故賠償爭議的,應當製作協議書。協議書應當載明雙方當事人的基本情公升拍況和醫療事故的原因、雙方當事人共同認定的醫療事故等級以及協商確定的賠償數額等,並且雙方當事人在協議書上簽名。

2、向醫療機構所在地的衛生行政部門提出調解申請。

已經確定為醫療事故,並且當事人與醫療機構不願意協商或者協商不成向衛生行政部門申請調解的,衛生行政部門可以進行醫療事故賠償調解。調解應當遵循當事人自願原則,賠償數額應當根據《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的規定計算。

經調解,雙方當事人就賠償數額達成協議的,製作調解書,雙方當事人應當履行;調解不成或者經調解達成協議後一方反悔的,衛生行政部門不再調解。

3、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發生醫療事故後,當事人不願意協商或者協商不成的,可以不經衛生行政部門調解,直接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通過法院的判決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醫療糾紛的處理程式是怎樣的呢?

1、住院病人及家屬對醫療服務質量不滿意或持有異議,首先向科室主任反映,由科主任調查或安排有關人員給患方作出解釋或答覆。

2、對科室解釋或答覆的問題若有異議,患者或家屬可投訴到醫院相關管理部門(屬醫療方面的問題,向醫務科投訴;屬護理方面的問題向護理部投訴;屬醫療收費問題,向審計科投訴;屬醫德醫風問題,向黨辦投訴)。管理部門接到投訴,及時進行調查核實,作出解釋和答覆。

3、對醫院管理部門作出的答覆意見仍有異議(屬醫療質量或技術問題,可向市衛生局醫政科申請醫療鑑定,或直接到人民顫燃法院提起訴訟,通過法律程式解決;屬於醫療服務及醫療行風問題,可向市衛生局監察科或市糾風辦投訴解決)。

在發生醫療事故後我們應該怎樣處理

4樓:孫旭權

醫療事故發生後對當事人的處理:對負有責任的醫務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或者紀律處分。對於受到損害的患者,由醫療機構依照法律規定的項飢指歲目和標準進行賠償。

【法律依據】醫療事故處理爛睜條例》第五十五條。

醫療機構發生醫療事故的,由衛生行政部門根據醫療事故等級和情節,給予警告;情節嚴重的,責令限期停業整頓直至由原發證部門吊銷執業許可證,對負有責任的醫務人員依照刑法關於醫療事故罪的規定,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夠刑事處罰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或者紀律處分。

對發生醫療事故的有關醫務人員,除依照前款處逗頃罰外,衛生行政部門並可以責令暫停6個月以上1年以下執業活動;情節嚴重的,吊銷其執業證書。

發生醫療事故後應該如何處理

5樓:法師兄法律諮詢

發生櫻帆舉醫療事故應該通過自行協商、有關部門調解或者訴訟方式處理。醫療事故發生後,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應當立即採取有效措施,避免或者減輕對患者身體健康的損害,防止損害擴大。

法律依據】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三十七條,發生醫療事故爭議,當事人申請衛生行政部門處理的,應當提出書面申請。申請書應當載明申請人的基本情況、有關轎宴事實、具體請求及理由等。

當事人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身體健康受到損害之日起1年脊碧內,可以向衛生行政部門提出醫療事故爭議處理申請。

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四十三條,醫療事故爭議由雙方當事人自行協商解決的,醫療機構應當自協商解決之日起7日內向所在地衛生行政部門作出書面報告,並附具協議書。

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四十四條,醫療事故爭議經人民法院調解或者判決解決的,醫療機構應當自收到生效的人民法院的調解書或者判決書之日起7日內向所在地衛生行政部門作出書面報告,並附具調解書或者判決書。

涉及醫療事故應當怎麼處理?

6樓:孫旭權

涉及醫療事故的人廳襪員的處理是:

1、對負有責任的人員給予處分並責令暫停6個月以上1年以下執業活動;

2、情節嚴重的,由衛生行政部門吊銷其執業證書;

3、構成犯罪的,昌茄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

【法律依據】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五十五條。

醫療機構發生醫療事故的,由衛生行政部門根據醫療事故等級和情節,給予警告;情節嚴重的,責令限期停業整頓直至由原發證部門吊銷執業許可證,對負有責任的醫務人員依照刑法關於醫療事故罪的規定,依法追究耐伏察刑事責任;尚不夠刑事處罰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或者紀律處分。

對發生醫療事故的有關醫務人員,除依照前款處罰外,衛生行政部門並可以責令暫停6個月以上1年以下執業活動;情節嚴重的,吊銷其執業證書。

發生醫療事故該如何處理,發生醫療事故應該如何處理

法律分析 衛生行政部門接到醫療機構關於重大醫療過失行為的報告後,除責令醫療機構及時採取必要的醫療粗掘救治措施,防止損害後果擴大外,應當組織調查,判定是否屬於醫療事故。法律依據 醫療事故處理條例 第三十六條 衛生行政部門接到醫療機構關於重大醫療過失行為的報告後,除責令醫療機構及時採取必要的醫療救治措施...

火災事故後如何處理,火災事故後,應該怎麼處理

小情況自己及時處置 滅火 自己無法控制時先報警,再疏散人,再關閉電源 燃氣 易燃易爆物品,儘量控制災情發展和減少損失。向當地的公安消防部門報警,進行事故勘察及事故認定 火災事故後,應該怎麼處理 火災事故調查的責任處理這樣進行 1 公安機關消防機構在火災事故調查過程中,應當根據 下列情況分別做出處理。...

發生工傷事故後處理流程,發生工傷事故如何處理?

第一時間向單位主管部門或負責人彙報 用人單位在接到工傷彙報後,經確認屬於工傷事故的,在發生之日起30天內想勞動局申請工傷認定 待傷者傷情穩定 醫療期終結 後存在功能障礙或可能達到傷殘評級標準後做勞動能力等級鑑定 傷者或用人單位在鑑定結論報告出來之後對結論有不滿的,在結論出來15日內可以申請再鑑定 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