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亭序總共用了多少個之字,王羲之的《蘭亭序》中有多少個「之」字?

2022-02-14 10:24:45 字數 3437 閱讀 8109

1樓:淡淡的心惰

聖王羲之 在《蘭亭序》出現的20個「之」字,加上落款1個「之」字共21個字「之」,各有不同的體態及美感,無一雷同,都用了不同的書法書寫而成。

王羲之的《蘭亭序》中有多少個「之」字?

2樓:hao大森

蘭亭序,又名《蘭亭集序》、《蘭亭宴集序》、《臨河序》、《禊序》、《禊帖》。晉代書法家王羲之撰寫,《蘭亭序》中記敘蘭亭周圍山水之美和聚會的歡樂之情,抒發作者好景不長,生死無常的感慨。法帖相傳之本,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章法、結構、筆法都很完美,是他中年時的得意之作。

其文書法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王羲之與顏真卿《祭侄季明文稿》、蘇軾《寒食帖》並稱三大行書書法帖。

21個之字所在之處: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雖無絲竹管絃之盛,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足以極視聽之娛,夫人之相與,悟言一室之內,放浪形骸之外,不知老之將至。及其所之既倦,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間,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每覽昔人興感之由,不能喻之於懷,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後之覽者,後之覽者

王羲之(303-361),中國東晉書法家,字逸少,號澹齋,漢族,祖籍琅琊臨沂(今屬山東),後遷會稽(今浙江紹興),晚年隱居剡縣金庭,有書聖之稱。歷任祕書郞,寧遠將軍,江州刺史。後為會稽內史,領右將軍,人稱「王右軍」、「王會稽」。

其子王獻之書法亦佳,世人合稱為「二王」。

王羲之的其他代表作:《黃庭經》、《樂毅論》、草書《十七帖》、蘭亭集序、初月帖

3樓:匿名使用者

《蘭亭序》全篇中共有23個「之」字

4樓:匿名使用者

23個分別用了行書、楷書、草書等書法形式。

5樓:匿名使用者

不要誤導別人啊,20個「之」字,加上落款1個「之」字共21個字「之」

6樓:匿名使用者

王 羲 之 的 《蘭亭序》 中 有 個 之 嘞 ~

7樓:

王羲之的《蘭亭序》中有多少個之字?

蘭亭序總共有多少個字?

8樓:匿名使用者

蘭亭集序 / 蘭亭序

王羲之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群賢畢至,少長鹹集。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

雖無絲竹管絃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遊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悟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託,放浪形骸之外。雖趣舍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於所遇,暫得於己,怏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修短隨化,終期於盡。古人云:

「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不知老之將至 一作:

曾不知老之將至)

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於懷。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

悲夫!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後之覽者,亦將有感於斯文。

蘭亭序有多少字

9樓:多元老人

蘭亭序全文共408個字。詳見本老人根據《天一閣蘭亭碑》拓片製作的下列**:

蘭亭序全文有多少字

10樓:匿名使用者

蘭亭序全文來不算標點符號共有

自324 個字。蘭亭bai序,又名《蘭du亭集序》

、《zhi蘭亭宴集序》、《臨dao河序》、《禊序》、《禊帖》。晉代書法家王羲之撰寫

《蘭亭序》中記敘蘭亭周圍山水之美和聚會的歡樂之情,抒發作者好景不長,生死無常的感慨。法帖相傳之本,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章法、結構、筆法都很完美,是他中年時的得意之作。其文書法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王羲之與顏真卿《祭侄季明文稿》、蘇軾《寒食帖》並稱三大行書書法帖。

擴充套件資料

一、王羲之(303—361,一說321—379),字逸少,東晉時期書法家,有「書聖」之稱。琅琊臨沂(今山東臨沂)人,後遷會稽山陰(今浙江紹興),晚年隱居剡縣金庭。歷任祕書郞、寧遠將軍、江州刺史,後為會稽內史,領右將軍。

二、其書法兼善隸、草、楷、行各體,精研體勢,心摹手追,廣採眾長,備精諸體,冶於一爐,擺脫了漢魏筆風,自成一家,影響深遠。風格平和自然,筆勢委婉含蓄,遒美健秀。代表作《蘭亭序》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

在書法史上,他與其子王獻之合稱為「二王」。

11樓:313傾國傾城

蘭亭序全來文有408個字。

【原文源】:

蘭亭bai集序 / 蘭亭序

永和九年du,歲在癸丑,暮春之初,zhi會於會稽山陰之蘭dao亭,修禊事也。群賢畢至,少長鹹集。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

雖無絲竹管絃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遊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悟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託,放浪形骸之外。雖趣舍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於所遇,暫得於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修短隨化,終期於盡。古人云:

「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不知老之將至 一作:

曾不知老之將至)

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於懷。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

悲夫!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後之覽者,亦將有感於斯文。

12樓:匿名使用者

蘭亭序:   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回事也。答群賢畢至,少長鹹集。

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 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絃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   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

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遊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悟(通「晤」)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託,放浪形骸之外。

雖趣舍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於所遇,暫得於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將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修短隨化,終期於盡。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

  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於懷。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

悲夫!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後之覽者,亦將有感於斯文。

三百二十四字

13樓:匿名使用者

你是不是吃飽撐的 問這個問題

蘭亭序是王羲之寫的嗎,蘭亭序是王羲之什麼時候寫的?

是的。是王羲之的手稿。公元353年 永和九年 農曆三月初三,王羲之在會稽山陰的蘭亭,與名流高士謝安 孫綽等四十一人舉行風雅集會。與會者臨流賦詩,各抒懷抱,抄錄成集,大家公推此次聚會的召集人,德高望重的王羲之寫一序文,記錄這次雅集,即 蘭亭集序 全文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字字 飄若浮雲,嬌如游龍,波...

「蘭亭序」是什麼意思,《蘭亭序》所表達的意思是什麼?

意思 1 蘭亭 地名 2 文人墨客在會稽山的蘭亭聚會,當然是要飲酒吟詩的。大家作的詩呢,就收入 蘭亭集 這篇 蘭亭集序 則是專為此詩集所作的序。原文 蘭 亭 集 王羲之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群賢畢至,少長鹹集。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 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

蘭亭集序書法特徵和美學特徵,王曦之《蘭亭序》書法作品的特點

1.筆道精緻 一絲不苟 起止執行,提按轉換,筆筆到位。雖如遊絲,絕不拖泥帶水,而是一絲不苟,力到鋒杪。開篇 永和九年 四字,實是點畫純淨,圓潤雄強,骨力內含,勢若屈鐵,真可謂剛健雜流麗。歲 字,筆筆呼應承接,雖無牽絲,而行筆軌跡十分明晰。所謂形斷意連是也。賢 字之 又 的斜長點尾部,回鋒帶出的轉折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