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周率已經算到31 4萬億位,為什麼還要計算下去

2022-03-31 19:39:13 字數 5202 閱讀 3037

1樓:小可愛的豬

還是有數學的需要。從小到大,我們都學習過數學,那麼一定對一個東西一點也不陌生。那就是圓周率了,也叫做「派」,我們都知道圓周率是一個無窮無盡的數字,永遠也算不完,有一個無限不迴圈的無理數。

圓周率最早是由我國古代數學家祖沖之,通過切割圓計算出來了,當時才算到小數點後7位數。

如今,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髮展,計算機的出現,使得圓周率的計算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突破,現在早已經算到萬億級別。儘管已經算了這麼長這麼久了,它依舊好無規律可循,那麼圓周率還有繼續算下去的必要嗎?它有什麼作用,讓科學家耗費人力物力去計算它。

事實上,圓周率不僅僅只是一個數字,它在多個不同的領域都有貢獻,如它可以用來衡量兩臺計算機的效能強弱,讓兩臺計算機同時計算圓周率,誰算的多,算的快,誰的效能就要好。除了,可以用於比較計算機的效能,它在密碼科學領域也有巨大的貢獻,我們都知道圓周率是一個無限不迴圈的數列,它毫無規律可循的特徵為它在密碼科學領域提供了基礎,用圓周率做為密碼,其安全性,保密性將大大提高。

它除了實用性,更重要的作用就是許許多多的數學理論基礎,都用到了圓周率,也用到了它無窮無盡的數學性質。如果圓周率被徹底計算出來,不僅僅是數學界的動盪,將會導致整個科學界的動盪不安和理論上的顛覆。圓周率雖然只是一穿小小的數字,但是就是因為它的無窮無盡,給人們帶來了無限可能,所以計算圓周率不能停。

2樓:30秒不

圓周率被科學家看作是探索宇宙的奧祕,圓周率能夠破譯出來的話,很多未知的東西都可以得到答案。

3樓:小塔

圓周率還要計算下去裡就是給數學一個不斷的進化的榜樣,因為數學是沒有停止的。數學就是在過程中不斷挖掘,不斷突破。

4樓:陽光的

因為圓周率在科學尤其是數學領域的應用簡直是太廣泛了,所以還要算下去

5樓:小貓不吃醋

對於數學而言,肯定有一定準確的要求,所以一定把每一個數字計算到準確,這樣才會給數學增加些樂趣,讓人更加喜歡數學

超級計算機已經將圓周率算到31.4萬億位,為什麼還要繼續下去呢?

6樓:讓趙總牽牽手

人類打破了一項新的世界紀錄——圓周率的小數位被前所未有地算到了31.4萬億位。那麼,不斷計算圓周率有什麼實際意義呢?難道數十萬億小數位的圓周率還不夠用嗎?

早在三千多前,人們就已經開始使用圓周率。古人發現,無論是多大的圓,它的周長和直徑之比總是一個固定的常數,這就是圓周率。但圓周率一直沒有被精確計算出來,人們想盡一切辦法來提高計算圓周率的精度。

最早計算圓周率的嚴謹方法是割圓術,古希臘和中國的數學家都不約而同地使用了這種方法。我國數學家祖沖之通過這樣的方法把圓周率的小數位準確算到了第6位,這個精度在此後800年裡一直保持世界第一。

從16世紀開始,數學家採用效率更高的無窮級數來計算圓周率。圓周率可以表示為無窮數列之和,一個代表性的例子是圓周率的萊布尼茨公式:

儘管計算圓周率的效率提高了不少,但這個常數的小數位似乎一直沒能算完。到了2023年,數學家終於證明了圓周率的小數位是算不完的,因為它是一個擁有無窮無盡不迴圈小數位的無理數。

此後,人們計算圓周率再也不是為了算盡小數位,而是不斷提高小數位。除了圓周率的拉馬努金公式這樣收斂速度非常快的公式之外,還有計算速度更快的迭代演算法。再通過超級計算機,人類現在可以把小數位一直算到31.

4萬億位。

雖然我們已經算出了圓周率的諸多小數位,但我們實際所用到的位數很少。在生活中,帶兩個小數位的圓周率足夠用了。即便是在精度要求非常高的航天領域,也用不到帶20個小數位的圓周率。

在理論物理計算某些與圓周率有關的常數或者引數時,需要非常高的精度,但這也只需要帶32個小數位的圓周率。如果用帶40個小數位的圓周率來計算半徑465億光年的可觀測宇宙的體積,所得結果的偏差還沒有一個氫原子大。

那麼,明知圓周率算不盡,為什麼人類還在無休止地計算下去呢?這樣有什麼實際意義呢?

人類計算圓周率的歷史由來已久,計算機剛被髮明不久之後就被拿來計算圓周率,這種做法就被一直沿用下去,用於檢驗超級計算機的效能。另外,計算圓周率還有一個十分單純的目的,那就是不斷打破世界紀錄,拓展人類的未知領域。

7樓:黑

2023年3月14日,谷歌宣佈圓周率現已到小數點後31.4萬億位。

萬億位數量級已經是相當恐怖的一大串數字了,不斷地計算,其實也是人類不斷追尋的一樣東西 - 真理。

就是人類很想知道這一大串數字背後的意義。

從圓衍生出來的圓周率π,卻一點都圓不起來。目前發現的圓周率小數位都是不迴圈的常規數,每一個位數的出現都沒有一個規律可言。

圓周率(π)對科學意義

在現代科技領域的使用,圓周率(π)有 十幾位就可以了。

就算用來觀測宇宙,39位精度的圓周率值已經足夠了。

請點選輸入**描述

圓周率(π)在數學中的應用

無論是平面還是立體,凡是涉及到圓形都與圓周率(π)相關。圓周率(π)可以用來計算圓、圓環、扇形的面積,圓柱、圓錐的體積。

代數方面,π是個無理數,即不可表達成兩個整數之比,是由德國科學家約翰·海因裡希·蘭伯特於2023年證明的 。2023年,林德曼(ferdinand von lindemann)更證明了π是超越數,即π不可能是任何整係數多項式的根。

圓周率的超越性否定了化圓為方這古老尺規作圖問題的可能性,因所有尺規作圖只能得出代數數,而超越數不是代數數。

數學分析中的leibniz定理、wallis公式、高斯積分、斯特林公式、尤拉公式

請點選輸入**描述

中國對圓周率(π)的研究

在我國,最早提到圓周率的古代數學著作中,說法僅僅是徑一週三,也就是說圓的周長是直徑的三倍,相當於π為三,這樣的圓周率在現在的我們眼裡是非常粗糙的,後人將這個π值稱為古率。

到了三世紀,我國數學家,劉徽創造性的提出了割圓術,通過割圓術的計算,劉徽將圓周率的精度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它通過計算,得出圓周率π的值約為3927/1250,約為3.1416。

劉徽將圓周率精確到了小數點的後三位,而這個π值在當時世界上絕對處於領先地位,後人為了紀念劉徽,將其稱為徽率。

200多年後,我國著名數學家祖沖之,在劉徽的基礎上,將圓的內接六邊形一直演算到了24567邊。為了完成這項超複雜的計算工程,祖沖之至少對九位數字反覆進行了多達130次以上的運算,其中的開方和乘方運算有將近50次之多。在那個沒有計算機的時代,利用手工,其計算量可想而知。

正因為祖沖之的努力,人類第一次將π值精確到了小數點後六位,並確定圓周率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間,祖沖之用約率22/7和密率355/113這兩個分數來表示圓周率。

祖沖之對圓周率的計算,再次證明了中國在古代數學領域的領先地位。而同樣算出如此精度的歐洲人,要等到1000多年後。為了紀念祖沖之,人們把355/113命名為祖率。

請點選輸入**描述

圓周率的那些事

2023年,國際數學協會正式宣佈,將每年的3月14日設為國際數學節,**則是中國古代數學家祖沖之的圓周率。

國際圓周率日可以追溯至2023年3月14日,舊金山科學博物館的物理學家larry shaw,他組織博物館的員工和參與者圍繞博物館紀念碑做3又1/7圈(22/7,π的近似值之一)的圓周運動,並一起吃水果派。之後,舊金山科學博物館繼承了這個傳統,在每年的這一天都舉辦慶祝活動。

2023年,美國眾議院正式通過一項無約束力決議,將每年的3月14日設定為「圓周率日」。決議認為,「鑑於數學和自然科學是教育當中有趣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學習有關π的知識是一教孩子幾何、吸引他們學習自然科學和數學的迷人方式……π約等於3.14,因此3月14日是紀念圓周率日最合適的日子。

」每年3月14日為圓周率日。「終極圓周率日」則是2023年3月14日6時54分(因為其英式記法為「3/14/15926.54」,恰好是圓周率的十位近似值)和2023年5月9日2時6分5秒(從前往後,3.

14159265)。

有數學家認為應把「真正的圓周率」定義為2π,並將其記為τ(發音:tau)。

請點選輸入**描述

圓周率已經被算到31.4萬億位為何科學家還如此執著要繼續算下去?

8樓:

我相信許多人會記得3.14159。這是一串數字,我們很早就在學習時就已經知道。

pi所理解的只是小數點後的數字遠遠超過了我們的普通人。它甚至達到了驚人的31.4萬億位。

但是,更令人難以置信的是,科學家們並沒有停止考慮繼續計算pi的小數點後的數字,而是不斷地對其進行計算。那為什麼呢?

僅僅因為很小,它就有可能揭示困擾無數人的宇宙之謎。圓周率越準確,就越有可能幫助科學家瞭解軌道,並在每個行星與該行星可能存在的一些謎團之間轉換時間。畢竟,關於宇宙行星探索時間,幾乎以任何公式出現。

例如,第一宇宙速度,第二宇宙速度和各種引力定律與是分不開的。

因此,科學家不可避免地會繼續計算圓周率的確切數字,而圓周率的確切數字將來可能會達到數萬億。這個數字越準確,就越有可能幫助人類瞭解宇宙,探索宇宙並擺脫困擾整個人類的太陽系。通過這個小的pi編號,它實際上可以幫助每個人瞭解人類有多少想探索宇宙並揭示宇宙的祕密。

儘管人類科學技術日新月異,但人類卻被我們面前的迷霧所籠罩。人類不知道宇宙的盡頭是什麼樣。還有另一個宇宙,像人類這樣的文明在宇宙中普遍存在嗎?

這些是宇宙中的一些奧祕,按照當前的人類文明水平和通過這個小圓周率是無法揭示的。人類可以慢慢觸控他們想要的真相。

9樓:端木伊風

不管是誰,只要他們上過學,我相信他們都熟悉圓周率。小數點後的圓周率已經達到31.4萬億位數,自公佈以來,圓周率引起了廣泛關注。這個數字幾乎伴隨著我們整個學習生涯。

我們最常見的圓周率是7位小數,這也基本夠我們在數學中使用了,從計算圓的面積和體積到測量宇宙中天體的體積不等。圓周率已經應用到我們生活的各個方面,並且已經成為人們紀念圓周率日的一個重要原因。因此,在逐步深入計算圓周率的過程中,人類會對宇宙有更深的理解。

換句話說,圓周率包含了宇宙的祕密。當人們精確計算圓周率時,宇宙的祕密將逐漸被開啟。這就是科學家為何如此執著。

研究圓周率就是在研究宇宙,實際上,圓周率與宇宙同樣有很多相似之處,比如圓周率的不規律性,像極了宇宙中的各種天體,圓周率的無窮無盡更類似宇宙在人們探索之旅中發現的那樣沒有邊界。即便計算宇宙的大小也只需要小數點後39位,誤差也只有原子級別,卻也無法阻止人們繼續對其進行精確化的測算。很多國家因此不斷競爭,以圓周率精確程度來比較超級計算機的先進性。

雖然圓周率的數字很有魅力,而且永遠不會被計算完畢。隨著人類精密儀器的不斷更新,人們相信圓周率將有會被破解的一天。當然,宇宙也不例外。

背圓周率什麼用大圓的圓周率大,小圓的圓周率小對嗎

鍛鍊記憶力,顯擺吧,因為計算一般都保留到小數點後兩位 記到3.1436就差不多了,其餘的沒什麼用的 裝逼才能用到圓周率2位以上小數 顯擺吧 參加 最強大腦 比賽 練習記憶力 因為圓周率是無限不迴圈的小數 我曾經背到過小數點後200多位,現在只能回憶起50位左右了3.14159265358979323...

圓周率的歷史作用,圓周率的歷史

圓周率是一個極其馳名的數。從有文字記載的歷史開始,這個數就引進了外行人和學者們的興趣。幾千年來,古今中外一代又一代的數學家為此獻出了自己的智慧和勞動。圓周率是指平面上圓的周長於直徑之比。作為一個非常重要的常數,圓周率最早是出於解決有關圓的計算問題。中國數學家劉徽在註釋 九章算術 時 263年 只用圓...

圓周率是什麼意思,圓周率是什麼

圓周率是圓的周長與直徑的比值,一般用希臘字母 表示,是一個在數學及物理學中普遍存在的數學常數。圓周率是一個常數 約等於,是代表圓周長和直徑的比值。它是一個無理數,即無限不迴圈小數。在日常生活中,通常都用代表圓周率去進行近似計算。2021年8月17日,美國趣味科學 報道,瑞士研究人員使用一臺超級計算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