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英國牛津大學漢學教授德效騫(homer h.dubs)對漢朝和羅馬的關係歷史提出的假說,認為公元前53年,克拉蘇所率7個羅馬軍團在卡萊戰役中慘敗給安息軍隊時,克拉蘇的長子普布利烏斯沒有戰死,反而率領第一軍團突破安息軍隊防線,沒有再回到羅馬,不知所終,猜測其最後可能為定居中國河西走廊永昌縣驪靬村。
電影《天將雄師》內容故事是否真實
2樓:匿名使用者
有一點歷史背景,但是已經改的面目全非。相關的歷史背景是關於消失的羅馬軍團的,公元前53年4月,即西漢甘露元年,古羅馬帝國執政官克拉蘇率7個軍團步兵,4000騎兵,4000弓箭手共計4萬大軍攻打波斯帕提亞王國(安息帝國),在這裡和帕提亞將領蘇雷納率領的3萬名波斯騎兵精銳血戰。戰爭結果,羅馬軍團大敗,克拉蘇及其手下2萬人被殺,1萬人被俘,同時,克拉蘇長子普布利烏斯率精銳的第一軍團6000餘人,從這場戰爭中突圍東逃,隨後神祕失蹤。
公元前20年,羅馬帝國皇帝奧古斯塔和波斯簽訂了和約,但是隻有區區幾百名戰俘獲釋回來。而還有多達幾千人的羅馬士兵,從此湮沒在了時光的長河中,而他們最後的蹤影,被懷疑是駐紮了在今天的中國甘肅省境內繁衍生息。
卡萊,美索不達米亞古城,位於今天土耳其東南與敘利亞交界處的桑互爾法。關於克拉蘇的羅馬軍團最後的記載正是落在此處。如果將視線在地圖上東北方向移動,會發現位於哈薩克和吉爾吉斯交界的坦塔拉茲市,在西漢時叫致支城。
就在克拉蘇兵敗卡萊17年後,中國的西漢王朝與匈奴的戰爭已接近尾聲。漢朝設立了西域都護府號令西域各小國,但絲綢之路仍不時受到匈奴殘部致支單于的騷擾。公元前36年,致支單于被康居國收留,但反過來又想侵佔康居,康居向漢朝求救。
西域都護府副校尉陳湯採取假傳聖旨的非常規方式,調集漢軍4萬人,與正校尉甘延壽一起,向西奔襲500公里,拔掉了致支城,消滅了致支單于。這場戰役,結束了西漢與匈奴的百年戰爭,絲綢之路從此暢通。
根據《漢書·陳湯傳》記載:公元前36年,漢西域都護甘延壽、付校尉陳湯,率4萬將士西征匈奴郅支單于於郅支城,並「生虜百四十五,降虜千餘人」。陳湯在戰爭中發現一支奇特的軍隊,以步兵百餘人組成夾門魚鱗陣、盾牌方陣,土城外設有重木城。
這一戰法只有羅馬軍隊採用。
「中國驪靬村村民是古羅馬人後裔」這個說法,最早是牛津大學教授德效騫(homer hasenpflug dubs,有**譯作「戴柏誠」)提出的。德效騫認為,克拉蘇軍中有145名古羅馬士兵在周圍地區停留多年。其中一些人加入了匈奴軍隊,後來被中國人俘虜。
他們在公元前36年參與建立了驪靬城。當時有記載稱,中**隊曾碰到一支會擺「魚鱗陣」的部隊。德效騫指出,所謂「魚鱗陣」就是古羅馬的「龜甲陣」。
德效騫提出的這個觀點在上世紀**十年代引起過一輪激烈的討論,當時就被認為是「有趣但不嚴謹」,證據並不充分。
2023年,他發表了《公元前36年中國人與羅馬人的一次軍事接觸》的**。在翻譯《漢書·陳湯傳》時,他發現當時郅支城外有用雙層木柵欄做成的「重木城」,而守城軍以100人為一組把盾牌搭起來擺出「魚鱗陣」。戰役後,漢軍生俘了145名守軍,另有千餘人歸降。
德效騫認為,「重木城」與羅馬軍團防禦體系相當。而「魚鱗陣」就是羅馬軍團100人一隊結成的密集方陣「龜甲陣」。他進一步認為,卡萊戰役中失蹤的羅馬軍團,很可能有一部分來到了郅支城,作為守城的僱傭軍和陳湯交戰。
戰役結束後,漢軍把歸降的羅馬軍團安置在甘肅永昌一個名叫「驪靬縣」的地方。
《後漢書》中記載:"漢初設驪靬縣。同時,《後漢書·西域傳》中記載,「大秦國,一名犁鞬」。
德孝騫據此考證說,「驪靬」就是大秦,而大秦就是古羅馬。同時,清代王筠《說文句讀》和王先謙的《漢書補註》都提到「驪靬」是「漢降人置縣」,這說明驪靬縣收容了降兵,並有可能有羅馬降兵。
為什麼古人要把古羅馬稱為驪靬,人們眾說紛紜。蘭州大學歷史系教授陳正義從上個世紀80年代以來,長期從事驪靬文化研究。發表過多部有關「羅馬軍團」的學術著作和**。
他認為,羅馬軍團英文的翻譯是legion,這個詞是來自於古希臘語。因為當時羅馬軍團名噪一時,中國人也聽到這個資訊,就把它記下了。
但復旦大學葛劍雄教授提出了異議,他根據《漢書·匈奴傳》,認為「驪」的得名和匈奴「犁王」有關,而不是羅馬人。根據出土的漢代竹簡記載,早在公元前60年、也就是漢宣帝申爵二年,在永昌縣的番和縣就有一個驪靬苑,因此,驪靬城應該是早於公元前53年的卡萊戰役以及公元前35年的致支戰役之前就建立了。與克拉蘇的羅馬軍團無關。
但是陳正義認為,漢簡中所說的驪靬苑並不能和驪靬縣劃上等號。從先後順序來看,先有驪靬苑,後有驪靬縣,驪靬苑是早年有羅馬人和西方人在此工作的軍方養馬場,而驪靬縣則是致支戰役之後,專門為安置羅馬軍團士兵而設立的。
綜上所述,關於消失的羅馬軍團是否來過中國新疆,以及驪靬縣是否就是他們最後的容身之處,到現在還是有很多爭議的,尚未有定論,作為嚴肅的歷史研究來說,本人(非**)傾向於羅馬軍團很難來到新疆,畢竟以當時的條件,不僅地理因素難以克服,就從語言和當時的部族情況來看,想要成部隊的來到西域,難度太大。但是作為文學作品來講,大膽想象是無妨的,只是客觀的講,《天將雄獅》標榜按真實歷史改編,其實硬傷實在太多,不說紙尚未普及,字型基本不對這些細節,霍去病和西域都護府前後相隔至少57年,你怎麼讓主人公能既見到霍去病又做西域都護?雁門關在山西,和西域隔了好幾千裡。
所以這部電影,千萬別去較歷史的真了。
天降雄師故事真實事件
3樓:清溪看世界
《天將雄師》故事真實事件是:公元前53年,羅馬帝國三巨頭之一克拉蘇率領羅馬第一軍團進攻中亞地區的帕提亞王國(中國史書稱其為安息,地處伊朗高原)。帕提亞人進行了殊死抵抗。
5月,羅馬遠征軍進入一個叫卡萊的地方,結果中了帕提亞人的埋伏。面對四周黑壓壓的帕提亞大軍,不甘心坐以待斃的克拉蘇拼死突圍。經過一番激戰,羅馬軍團徹底崩潰,克拉蘇命令手下各自逃生。
卡萊之戰後,羅馬帝國暫時不再侵擾帕提亞。公元前20年,兩國言和。然而當羅馬人提出希望全部遣返卡萊戰役中被俘的羅馬軍人時,一件令他們困惑的事發生了。
在清點戰俘的數目時,他們發現僅有區區幾百人。而此前他們得到的訊息卻是,當年第一軍團實際上很多士兵沒有戰死,無論是羅馬人還是帕提亞人,一時都陷入了困惑之中。
成龍扮演一位名叫霍安的漢朝大將,他在西域戈壁遇見了羅馬將軍盧魁斯和他的一支小軍隊。而當時的邊境,又一直受到匈奴的侵擾。導演兼編劇李仁港於是便圍繞著漢朝將軍、匈奴和羅馬軍隊三種力量構建了一個有趣的故事。
實際上,這一時期的真實歷史也是很有趣的。漢元帝在位期間,派遣王昭君出塞與匈奴通婚,討伐郅支單于,並俘虜了一支羅馬軍隊。而在西方,凱撒和龐貝互相牴牾,引發羅馬內戰。
這一次內戰的結果,直接奠定了未來三百餘年西方世界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結構。
4樓:mxt小柒
公元前53年4月,即西漢甘露元年,古羅馬帝國執政官克拉蘇率7個軍團步兵,4000騎兵,4000弓箭手共計4萬大軍攻打波斯帕提亞王國(安息帝國),在這裡和帕提亞將領蘇雷納率領的3萬名波斯騎兵精銳血戰。
戰爭結果,羅馬軍團大敗,克拉蘇及其手下2萬人被殺,1萬人被俘,同時,克拉蘇長子普布利烏斯率精銳的第一軍團6000餘人,從這場戰爭中突圍東逃,隨後神祕失蹤。公元前20年,羅馬帝國皇帝奧古斯塔和波斯簽訂了和約,但是隻有區區幾百名戰俘獲釋回來。
而還有多達幾千人的羅馬士兵,從此湮沒在了時光的長河中,而他們最後的蹤影,被懷疑是駐紮了在今天的中國甘肅省境內繁衍生息。
歷史要從卡萊開始追溯。卡萊,美索不達米亞古城,位於今天土耳其東南與敘利亞交界處的桑互爾法。傳說亞當和夏娃偷吃禁果後被上帝從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的伊甸園趕出來,第一個落腳的地方就是卡萊,而關於克拉蘇的羅馬軍團最後的記載正是落在此處。
如果將視線在地圖上東北方向移動,會發現位於哈薩克和吉爾吉斯交界的坦塔拉茲市,在西漢時叫致支城。就在克拉蘇兵敗卡萊17年後,中國的西漢王朝與匈奴的戰爭已接近尾聲。漢朝設立了西域都護府號令西域各小國,但絲綢之路仍不時受到匈奴殘部致支單于的騷擾。
公元前36年,致支單于被康居國收留,但反過來又想侵佔康居,康居向漢朝求救。西域都護府副校尉陳湯採取假傳聖旨的非常規方式,調集漢軍4萬人,與正校尉甘延壽一起,向西奔襲500公里,拔掉了致支城,消滅了致支單于。這場戰役,結束了西漢與匈奴的百年戰爭,絲綢之路從此暢通。
《漢書·陳湯傳》記載:公元前36年,漢西域都護甘延壽、付校尉陳湯,率4萬將士西征匈奴郅支單于於郅支城,並「生虜百四十五,降虜千餘人」。陳湯在戰爭中發現一支奇特的軍隊,以步兵百餘人組成夾門魚鱗陣、盾牌方陣,土城外設有重木城。
這一戰法只有羅馬軍隊採用。
電影《天將雄師》正是基於這個傳說進行了大膽的想象和創作。約翰·庫薩克飾演的盧魁斯和阿德里 安·布洛迪飾演的提比斯都可以追溯到歷史上的人物原型,而這也讓故事的東西方交匯融合顯得合情合理了起來。公元前60年,為了管理統一後的西域,西漢在烏壘城(今輪臺縣境內)建立西域都護府,正式在西域設官、駐軍、推行政令,開始行使國家主權,這就是《漢書·鄭吉傳》中所稱的「漢之號令班西域矣!
」西域都護是漢王朝****派遣管理西域的最高軍政長官。
其主要職責在於守境安土,協調西域各國間的矛盾和糾紛,制止外來勢力的侵擾,維護西域地方的社會秩序,確保絲綢之路的暢通。「都護」統管著大宛以東、烏孫以南的五十多個國家,各國「自譯長、域長、君、監、吏、大祿、百長、千長、都尉、且渠、當戶、將、相至侯王,皆佩漢印綬」,確認是漢的**(《漢書·西域傳》)。
成龍在《天將雄師》中飾演的西域都護府大都護正是這樣一個具有強大影響力的人物。雖然在故事伊始他遭人陷害,但身份上他和兵敗流亡而來的羅馬將軍和王子而言顯然是平等的。而兩個民族間重要人物的友誼也為最後的和平做了鋪墊。
電影《失戀33天》講述了什麼故事
失戀33天 主要由文章,白百何主演。講述的故事是 高階婚禮策劃師黃小仙 白百何 飾 做夢也想不到,相戀七年的男友居然和自己的閨蜜走到了一起,這讓一向刻薄強勢的她無論如何也不能忍受。可是地球並不會因為某人的失戀而停止運轉,黃小仙在面對情感失意的同時,還不得不面對工作上的壓力。但是,在沒有了愛情的這段時...
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一句強調了什麼
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這句話實際上是強調你想要成為一個偉人或者成功的人,必須要吃得苦,也就是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這句話出自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選自 孟子 告子下 原文 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里...
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 勞其筋骨全文
人民教育出版社 九年級 下冊 第18科 p155 生於憂患 死於安樂 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級 下冊。第18課。第155頁。標題是 生於憂患 死於安樂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出自 意思 上天將要降落重大責任在這樣的人身上,一定要道先使他的內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勞累,使他經受飢餓,以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