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齊國 都城臨淄 大致在現在的山東淄博東北 ;
楚國 都城鄢郢 在現在的湖北荊州;
燕國 都城薊 在現在的北京;
韓國 都城新鄭 在現在的河南新鄭;
魏國 都城大梁 今河南開封
趙國 都城邯鄲 即今天的河北邯鄲
秦國 都城咸陽 陝西咸陽
2樓:
燕國都城一直在薊 楚國都城起初在郢後在壽春
戰國七雄的各個首都分別都在哪
3樓:輕靈觸動
1、齊國——臨淄(今山東省淄博東北)。
齊國是周代諸侯國,是中國歷史上從西周到春秋戰國時期的一個諸侯國,被周天子封為侯爵,分為姜姓呂氏齊國和田齊兩個時代。
2、楚國——郢城(今湖北省江陵紀南城)。
楚國(公元前2023年—公元前223年)是先秦時期位於長江流域的諸侯國,國君為羋姓、熊氏。周成王時期,封楚人首領熊繹為子爵,建立楚國。
3、燕國——薊城(今北京城西南)。
燕國(公元前2023年-公元前222年),中國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國,戰國七雄之一。
4、韓國——新鄭(今河南省新鄭縣)。
韓國(公元前403——公元前230)周朝的諸侯國之一,是戰國七雄之一,與魏國、趙國合稱三晉,國君為姬姓韓氏,是晉國大夫韓武子(晉武公叔父)的後代。
5、趙國——邯鄲(今河北邯鄲市)。
趙國(公元前403年-公元前222年),中國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國,戰國七雄之一。
6、魏國——大梁(今河南省開封市西北)。
魏國(公元前403——公元前225年),是戰國時期的諸侯國,屬戰國七雄之一。姬姓,魏氏。自前403年魏文侯被周威烈王冊封為侯、前344年稱王、至前225年為秦國所滅,一共一百七十九年。
7、秦國——咸陽(今陝西省咸陽市東北)。
秦國是周朝時華夏族在中國西北建立的一個諸侯國,始祖秦非子是商紂王手下名將飛廉(蜚廉)之子惡來之後。秦人先祖嬴姓部族早在殷商時期就是鎮守西戎的得力助手,頗受商朝重視,為商朝貴族並遂為諸侯。
戰國七雄地理位置
1、齊國:齊國的地理位置是在山東省的北部,它的都城是臨淄,經濟水平是當時最高的。它的勢力範圍是從河北省的中部然後到泰山,然後西邊是經過河南省的東部。
2、楚國:楚國的地域面積是七國之中最大的諸侯國,它涉及了湖北省和湖南省的大部分,以及雲南省,貴州省和江西省的一小部分,分佈範圍很廣泛。楚國發現最好的時期還包括了在長江中下游一些區域和河南省陝西市的一小部分。
3、燕國:燕國實力是相對來說比較弱小,大體區域是處在河北省的北部區域和在遼寧省的南部方位,它的都城是稱作薊,也就是北京古時候的稱呼。所以燕國範圍也包含了津京地區。
4、韓國:地理位置是在河南省的西部和中部區域,同時還包括了山西省的東南部。
5、趙國:地理位置是在河北省的南部和北部地域,另外再加上山西省的部分地區,趙國的都城是邯鄲。
6、魏國:地理位置是現今的山西省南部地域,河南省的北部和中部偏東地區。魏國的都城就是如今的開封,在當時都城被叫做大梁。
7、秦國:在當時的軍事實力是最為強勁的,後來秦始皇完全統一了中國,建立了秦王朝,秦國地理位置主要在關中地區,也就是今天我們的陝西省和甘肅省一帶,它的都城是在咸陽。
4樓:u愛浪的浪子
齊國——臨淄(今山東省淄博東北)
楚國——郢城(今湖北省江陵紀南城)
燕國——薊城(今北京城西南)
韓國——新鄭(今河南省新鄭縣)
趙國——邯鄲(今河北邯鄲市)
魏國——大梁(今河南省開封市西北)
秦國——咸陽(今陝西省咸陽市東北)
5樓:匿名使用者
1、秦國:咸陽(今陝西省咸陽市東北)
2、楚國:郢城(今湖北省江陵紀南城)
3、燕國:薊城(今北京城西南)
4、韓國:新鄭(今河南省新鄭縣)
5、齊國:臨淄(今山東省淄博東北)
6、魏國:大梁(今河南省開封市西北)
7、趙國:邯鄲(今河北邯鄲市)
戰國時期諸侯各自為政,相互混戰,國際社會非常不穩定。戰國初期東周境內尚有十幾個國家,其中以齊、晉、楚、越四國的實力最強,有四分天下之勢。
後來晉國內亂,以智氏、範氏、中行氏和韓、趙、魏六家為主的「六卿」又互相兼併,範氏和中行氏倒下後,以智伯瑤為首的智氏,於前455年聯合韓、魏兩家合兵攻趙,把趙襄子圍在晉陽,決汾水灌城。韓、魏突然和趙氏聯合起來,於前453年消滅智氏,瓜分了智氏的全部土地。
不久,三家又將晉公室的土地和人民,除曲沃(今山西聞喜縣)、絳州(今山西翼城東南)外,也都瓜分了。這時的晉國國君降到了三家之下,卑屈到要朝見三家大夫(三家分晉)。
齊國卿族田氏到陳完的第五世孫田恆,聯合鮑氏,滅了當時專權的欒、高二氏篡奪齊國政權(前386年田氏代齊)。
後來燕國崛起,秦國中興,及其它一些小國陸續的被吞併或淪為附庸。到了戰國中期,剩下來的七個主要大國秦、楚、韓、趙、魏、齊、燕被稱為戰國七雄。
6樓:尋找尾巴的魚
齊都臨淄(今山東省淄博東北)
楚都郢城(今湖北省江陵紀南城) ,後遷壽春(今安徽省壽縣)秦都於雍城(今陝西省鳳翔縣城南),後遷咸陽(今陝西省咸陽市東北)趙都晉陽(今太原西南晉源鎮),後遷邯鄲(今河北邯鄲市)魏都安邑(今山西夏縣),後遷大梁(今河南省開封市西北)韓都平陽(山西臨汾),後遷新鄭(今河南省新鄭縣)燕都薊(今北京市).
7樓:匿名使用者
秦-咸陽
齊-臨淄
楚-郢趙-邯鄲
魏-大梁
韓-鄭燕-薊
8樓:孤痕顛顛
齊都臨淄
楚都郢,後遷壽春
秦都於雍,後遷咸陽
趙都晉陽,後遷邯鄲
魏都安邑,後遷大梁
韓都陽翟,後遷新鄭
燕都薊,
春秋五霸戰國七雄的都城在今天哪些 地方?
9樓:匿名使用者
戰國七雄:
秦國-咸陽,齊國-臨淄,楚國-由荊州轉到壽春,燕國-今北京, 韓國-平陽,趙國-邯鄲,魏國-大梁(今開封)。
春秋五霸:
齊桓公-臨淄,晉文公-翼城,楚莊王-今荊州,宋襄公--今商丘,秦穆公-咸陽。
戰國七雄,戰國時期七個最強大的諸侯國的統稱,經過春秋時期曠日持久的爭霸戰爭,周王朝境內的諸侯國數量大大減少,周王室名義上為天下共主,實際上已形同滅亡,諸侯國互相攻伐,戰爭不斷。
三家分晉後,趙國、魏國、韓國躋身強國之列,又有田氏代齊,戰國七雄的格局正式形成,七國分別是:秦國、楚國、齊國、燕國、趙國、魏國、韓國。
10樓:
春秋五霸分別是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宋襄公。齊國的都城是臨淄(今山東淄博),晉國的都城是翼(今山西翼城縣),秦國的都城是咸陽(今陝西咸陽東北) ,楚國的都城是郢都(今湖北省荊沙西北),宋國的都城是商丘(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陽區)
戰國七雄分別是:秦、齊、楚、燕、韓、趙、魏。秦國的都城是咸陽(今陝西咸陽東北) ,齊國的都城是臨淄(今山東淄博),楚國的都城是郢都(今湖北省荊沙西北),燕國的都城是「薊」(位於今北京房山區琉璃河),韓國的都城是鄭(今河南省鄭州市新鄭),趙國的都城是 邯鄲(今河北省邯鄲市),魏國的都城是大梁(今河南開封)。
11樓:心心謙掛
春秋五霸:齊桓公--臨淄 晉文公--翼城 楚莊王--今荊州 宋襄公--今商丘 秦穆公--咸陽
戰國七雄:秦國--咸陽 齊國--臨淄 楚國--由荊州轉到壽春 燕國--今北京 韓國--平陽 趙國--邯鄲 魏國--大梁(今開封)
12樓:~椰子
齊國的臨淄
楚國的丹陽 秦國的咸陽
燕國的薊 趙國的城郢
魏國的大梁
韓國的平陽
五霸的 齊桓公 晉文公 宋襄公 秦穆公 楚莊王晉國的都絳
宋國的睢陽
13樓:
齊桓公--臨淄
晉文公--翼城
楚莊王--今荊州
宋襄公--今商丘
秦穆公--咸陽
秦--咸陽
齊--臨淄
楚-由荊州轉到壽春
燕國--今北京
韓國--平陽
趙國--邯鄲
魏國--大梁今開封
戰國七雄時各國的國都都是哪?
14樓:匿名使用者
名都城都城現今所在地國土
在今省份齊國臨淄山東淄博山東、河北的一部分。楚國鄢郢湖北江陵西北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河南一帶,後發展至江蘇、重慶、廣西等地。燕國薊河北北京一帶北京、河北、內蒙古、遼寧的一部分。
韓國新鄭 今河南新鄭河南、山西一部分。魏國大梁前都城安邑在今山西夏縣西北,後遷至今河南開封陝西、河南一帶,極盛時地跨陝、豫、冀、晉、魯、宛六省趙國邯鄲都城在安邑今山西太原東南,後遷至今河北邯鄲山西、內蒙古、河北的一部分。秦國咸陽陝西咸陽
15樓:匿名使用者
秦國-咸陽
趙國-邯鄲
魏國-大梁
韓國-新鄭
齊國-臨淄
燕國-薊
楚國-郢
16樓:匿名使用者
齊國為臨淄。楚國為郢。燕國為薊。
韓國為宛。趙國為邯鄲。魏國為大梁。
秦國為咸陽。 楚的都城——宛(今河南南陽)戰國七雄之一 *魏(都城在今山西夏縣西北,後遷至今河南開封)戰國七雄之一 *趙(都城在今山西太原東南,後遷至今河北邯鄲)戰國七雄之一 *韓都城在今河南禹縣,後遷至今河南新鄭)戰國七雄之一
戰國七雄是怎麼形成的,戰國七雄形成的原因,演變過程及產生的作用
戰國一般為公元前475年 周元王元年 作為春秋戰國分界。時三家還沒有滅智分晉,齊國田氏也還沒有取代姜氏。前453年 趙魏韓三家分晉,之後田氏代齊加上傳統的秦楚燕正式形成戰國七雄。齊國 田氏乃春秋陳國王族,王族爭權,齊恆公時來齊避難,慢慢發展於前391年流放齊康公於海上取代姜齊成為七雄之一。楚國 春秋...
戰國七雄並列的局面是怎樣形成的,戰國七雄通過哪兩件事形成的
1全部戰國七雄 自西周分封諸侯,中國的歷史地圖上出現過許許多多的諸候國。但是經過春秋時期三百來年的爭霸戰爭,大國兼併小國,強國吞併弱國,到戰國開始的時候,諸侯國已經為數不多。主要的有齊 楚 秦 燕 韓 趙 魏七個大國。七國中,齊楚秦燕,大家已經熟悉。韓趙魏是怎樣形成的呢?春秋時期的晉國在戰國地圖上已...
求春秋五霸和戰國七雄,春秋五霸和戰國七雄是什麼?
春秋五霸是齊桓公 晉文公 楚莊王 吳王闔閭和越王勾踐。戰國七雄是齊國 楚國 燕國 韓國 趙國 魏國 秦國。春秋五霸 霸國 創業霸主 歷時 時間 年 齊國 齊桓公 姜小白 前720 前750 40晉國 晉文公 姬重耳 前760 前510 160秦國 秦穆公 嬴任好 前750 前770 30楚國 楚莊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