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達為什麼叛蜀,三國的孟達為什麼先叛蜀國再叛魏國

2021-03-04 02:12:02 字數 4811 閱讀 5352

1樓:匿名使用者

司馬光直接指出是由於劉封的「侵陵」,才導致孟達的叛國。關於劉封對孟達的侮辱,在陳壽《三國志》中還有兩處提到。

一是《三國志

2樓:匿名使用者

關羽的死與他有關,怕劉備

三國的孟達為什麼先叛蜀國再叛魏國

3樓:匿名使用者

荊州覆敗,孟達孤立房陵、上庸之際復受劉封侵凌,處境非常困難,降魏實在是脫離困境的唯一方法。

但是從內心深處他是不情願降魏的,所以後期他才又叛魏回蜀。

4樓:蝴蝶暴弩

孟達本來就是一個反覆小人

判蜀的原因,關羽在襄、樊兵敗時曾向孟達劉封求救,但是遭到拒絕。這件事被廖化帶回了成都,劉備不會放過他。

判魏的原因,舊主已死(曹丕),舊臣也換(桓階、夏侯尚與孟達交好者過世),一代君主一代臣。再加上諸葛亮的勸降、同僚申儀經常上表說他要判魏歸蜀。

5樓:匿名使用者

立場不堅定的人自然是牆頭草。

三國的孟達,先叛蜀後叛魏,是什麼原因?

6樓:匿名使用者

司馬光直接指出是由於劉封的「侵陵」,才導致孟達的叛國。關於劉封對孟達的侮辱,在陳壽《三國志》中還有兩處提到。

一是《三國志•蜀書•劉封傳》:

(劉)封既至,先主責封之侵陵達,又不救羽。

二是《三國志•蜀書•費詩傳》諸葛亮給孟達的信中提到的:

嗚呼孟子,斯實劉封侵陵足下,以傷先主待士之義。

通過以上兩段史料的記載可以得知:孟達的反叛和劉封對其的態度有直接的關係(在這裡我們就不**劉備在這個事件中的態度和做法),撇開劉備可能的作用不談,至少也是劉封的一次嚴重失誤。

在這份辭表的字裡行間中,處處都流露出孟達的無奈和傷悲。文章所舉的申生、伍子胥、蒙恬、樂毅等人都是為國盡忠但又不得善終的前人,很明顯這是孟達的自喻,表達出孟達當時的無奈心情。雖然孟達一直也沒明白到底為什麼走到了今天的這一步,但是從內心深處他是不情願降魏的,也正因此,才會有日後他又欲回蜀的實際舉動。

詳見

7樓:七成醉

孟達的反叛和劉封對其的態度有直接的關係(在這裡我們就不**劉備在這個事件中的態度和做法),撇開劉備可能的作用不談,至少也是劉封的一次嚴重失誤。

8樓:匿名使用者

叛蜀是因為怕劉備因為他不救關羽而治他的罪,判為好像是因為新皇帝(曹丕)對他的冷落和諸葛亮的間諜活動。

9樓:頑張

孟達第一次出場是張鬆給劉備送完地圖後提到的,當時捎帶提的還有法正法孝直。說是「久慕皇叔之英名」啥的。我當時腦海中已經浮現出一個小時候看的黑白片《小兵張嘎》裡吃西瓜的典型的漢奸嘴臉。

事實證明,這仨都是白眼狼。劉璋對他們也不算很壞,做的是不錯的職位,領的是很高的薪水。可是還是起心反叛。

他們的理由堂堂正正:天府之國,惟有德之士居之。聽起來象回事。

可是用諸葛亮評價魏延的話:「食其祿而殺其主,是不忠也;居其土而獻其地,是不義也。」痛快淋漓,立刻揭露了這幾個敗類的嘴臉。

蒼天有眼,張鬆早早被殺了。當時的情景使我想起我看過荷馬史詩裡特洛伊也有個叛賊在圖謀期間被殺。但看那傢伙被殺時有點悵惘,看張鬆被殺時心裡忍不住想幸災樂禍一下。

法正很瀟灑地活著,封了蜀郡太守,然後露出了真實嘴臉:仗著有孔明撐腰,睚眥必報。果然是一派小人嘴臉。

可那時孟達呢?我倒奇怪了,這小人怎麼不**劣根性呢?

終於,在關羽被圍時,廖化捨命出來要救兵。身在上庸的孟達卻按兵不動,還挑撥劉封休要出兵。那是十年前,我九歲,對關羽仰慕得很,恨不能把孟達挫骨揚灰。

然後孟達似乎也看穿了我對他的恨,溜到魏國做了一個很不錯的官,依然掌管上庸——注意,上庸雖是山城,卻是荊州通往漢中的唯一道路,戰略地位非常重要——然後,在老羅虛構的安居平五路一事裡,孟達礙於和李嚴的交情,硬是拖延了十萬大軍的作戰計劃。這也是我唯一對他印象好的一次。

然後,就是公元227年的事,孟達起心反叛。我算了一下,那年他56歲了。任何一個人到了老年都會有點徹悟。

說真的,我真的無法理解——**中——孟達為何要造反。三國鼎立,誰的實力強大盡人皆知。諸葛亮無敵的神話在高人眼中是不確定的,而孟達也斷非無謀之輩。

所以這一點而言,孟達是很有骨氣的。至少是迷途知反,還帶點悲壯色彩。

後來孟達被司馬老兒宰了,人都把孟達起事論為失敗。但**讀者或許沒發現一件事:孟達臨死前殺了一個人,魏國當時的第一猛將,徐晃。

聯想到和徐晃仲伯之間的張頜後來在對蜀作戰中的無敵,可以明白殺了徐晃有多大的功勞。

在我九歲時,我恨孟達,但是我現在十九歲了。仔細想一下,可以發現很多問題。他在待遇不錯的條件下寧跟劉備,是否真是為了功名利祿?

他在關羽危急時不發救兵是否真的錯誤?以上庸人馬之少,吳兵重圍之嚴,何況一旦救關羽不成,呂蒙乘機襲取漢中,蜀漢亡矣!孟達當時做著一個艱難的選擇。

因為說實話,關羽一死,荊州一失,就註定了三國最後的結局。孟達當時做的決定可能是影響整個歷史程序的,但以他如此微弱的能力,無法左右天下大局。可以這麼說:

即使關羽能救,荊州也必失,歷史終究無可改變。

而他在晚年,已經可以悠閒地做一個郡守的情況下,卻忽然起兵。他應該知道,即使他成功,蜀漢也難以統一天下。他應該知道,以他的兵力,突入關中也是死路一條,但他還是這麼做了。

我很難猜度他的心路歷程。一個人在轉戰多年後,自然而然地會回憶很多事。他如此做,或許真的只是為了讓自己了無遺憾。

所以,孟達,從某個意義上說,是個來去明白的男人。我認為

三國孟達為何要背叛劉封,孟達究竟忠心於蜀漢還是曹魏?

10樓:宅男廢紙不費電

都不忠誠 是個牆頭草

建安初年,天下饑荒,孟達與法正一起入蜀地依附劉璋。公元211年(建安十六年),劉備入蜀時,劉璋派遣孟達和法正去迎接劉備,劉備命其駐守江陵,蜀平後為宜都太守

孟達公元219年(建安二十四年),孟達從秭歸北攻房陵,房陵太守蒯祺為達兵所害。房陵被攻下後繼續進攻上庸,劉備私下擔心孟達難以獨自擔任,於是命劉封自漢中乘沔水下統領孟達的軍隊,與孟達會合於上庸地。 關羽被圍樊城、襄陽時,曾要求劉封和孟達派兵援助,但被劉封和孟達拒絕,關羽戰敗後,孟達因畏懼被治罪,再加上跟劉封不和,常受到劉封侵凌,於是率部曲四千餘家投降曹魏。

孟達為什麼要反叛這麼多次。。

11樓:匿名使用者

歷史上的孟達的確是反叛多次的。這個跟當時的歷史有關,是條漢子都會想建功立業,那跟著誰會成就一番事業呢?這個就是當時孟達的想法,誰強就跟誰

三國叛徒孟達是怎麼死的

12樓:喬木查

孟達在建安初年和法正一道依附劉璋。法正因為得不到重用,就常常和益州別駕張鬆在一起發牢騷。張鬆出使曹魏,不被曹操重視,就打算出賣蜀地給劉備。

法正和張鬆一道願意擁戴劉備,只是沒有機會。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劉璋邀請劉備入川,派法正和孟達各帶著二千士兵前去迎接劉備。就在這時候,法正和孟達背叛了劉璋投靠了劉備。

劉備讓兩人的兵士歸在一起,同歸孟達指揮,讓他駐守在江陵。平定蜀地後,任命孟達為宜都太守。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孟達從秭歸向北攻擊房陵,房陵太守被孟達的軍隊殺死。攻下房陵後,孟達繼續進攻上庸(今湖北竹山縣一帶)。劉備私下擔心孟達難以獨自攻下上庸,於是命令劉封(劉備義子)自漢中沿沔水南下統領孟達的軍隊,和孟達在上庸匯合。

上庸太守投降後,劉封和孟達就率軍留在這兒。關羽被圍困在襄陽時,曾要求劉封和孟達派兵援助,劉封和孟達以山區的邊地剛剛依附,不能讓其動搖叛變為藉口,拒絕發兵。關羽失敗身亡,劉備對他們產生了怨恨。

劉封和孟達不和,劉封就奪去了孟達出行時的儀仗樂隊。孟達既畏懼不去救援關羽的罪過,又怨恨劉封對自己的排擠壓抑,於是就給劉備寫了一封信,率領自己的部下投降了魏國。

孟達投降曹魏後,受到曹丕的重用,被封為散騎常侍、建武將軍,平陽亭侯。曹丕還把房陵、上庸、西城三個郡合為新城,任命孟達為新城太守。

曹丕死後,和孟達要好的夏侯尚和桓階也先後死去了。孟達覺得失去了依靠,心內惶恐不安,又加上諸葛亮引誘他,孟達就準備叛魏歸蜀漢。孟達和魏興太守申儀有矛盾,申儀就將孟達的計劃洩露。

司馬懿得到訊息後,一方面寫信安撫孟達,另一方面調遣軍隊前往討伐。

孟達認為,司馬懿率軍來討伐,至少需要三十天的時間才能到達,結果出乎孟達的意料,司馬懿的大軍八天就來到城下。這完全打亂了孟達的部署。司馬懿包圍上庸城十六天,孟達部將開城投降,司馬懿軍隊進城,孟達被殺。

需要說明的是,孟達實際上已經背叛了魏國,否則,司馬懿到來他可以馬上開城迎接,其部下也沒有必要投降。只不過,由於司馬懿出兵神速,蜀漢國來不及接應,上庸還沒有劃歸蜀漢國的版圖而已。

孟達和前面兩人相比,次數雖然算不上多,但危害同樣很大。如果說,孟達背叛劉璋其作用還不彰顯的話,而後兩次卻是步步重大。孟達在劉璋所部,地位不高,劉璋部屬背叛的很多,這時候也可以說不多孟達一個,但後兩次卻就不一樣了。

孟達背叛劉備,這讓劉備徹底失去了荊州,甚至都失去了將來恢復的機會。還有,孟達的背叛,也間接導致了劉封的被殺,而劉封之死,既造成了蜀漢的君臣失和,也使劉備失去了一員能戰之將。還有,如果孟達叛魏成功,上庸再回到蜀漢國手中,諸葛亮奪取長安會多一條進攻路線;或者是恢復襄陽還是直取洛陽,會多一種用兵選擇。

也由此可見,諸葛亮為什麼會不計前嫌想讓孟達迴歸。

自古以來,叛徒都會讓人們痛恨不已,為什麼?就是他們比任何敵人的危害更大。三國是一個特殊的時期,天下紛爭,政權歸屬尚不明朗,文臣武將擇主而仕原本也是可以理解的。

但像呂布、昌豨、孟達這種反覆背叛之人,就在當時也不為人們所容忍,就因為他們除了自己的利益,已經和天下、道義絲毫不沾邊了,這樣的人,又怎能不被歷史正義所唾棄!

13樓:江戶川柯南

病死的。。。。。。。。。。。。

三國演義中孟達是怎麼洩密的,三國裡面的孟達是個怎樣的人

忽又報金城太守申儀家人,有機密事求見。懿喚入密室問之,其人細說孟達欲反之事。更有孟達心腹人李輔並達外甥鄧賢,隨狀出首。司馬懿聽畢,以手加額曰 此乃皇上齊天之洪福也!卻說孟達在新城,約下金城太守申儀 上庸太守申耽,剋日舉事。耽儀二人佯許之,每日調練軍馬,只待魏兵到,便為內應 卻報孟達言 軍器糧草,俱未...

為什麼關羽在敗走麥城時劉封和孟達不救他

當初劉備收劉封時 關羽滿是不願意 說了一些不好聽瞧不起人的話。後經孟達挑撥,所以沒發兵救援。簡單點說,關羽得罪人了。劉 孟記仇拒不發病。不會做人,平時為人處事太差。關羽北伐沒做好充分準備,作戰條件也不具備。他要調動劉封,孟達不合適,讓劉備調動二者合理可行。劉備忙於蜀中事物,怎地統籌顧得上關羽北伐的佈...

魏蜀吳三國面積狹小,為什麼不向北,西,東擴張

為什麼蜀國不向西擴張呢?第一,蜀國之西是青藏高原,最高的高原,海拔幾千米以上。第二,就算去開闊,高原地區,對於長期在平原或盆地居住的人,會不適應。第三,在上面不可以農耕,又不適應居住,實在是沒有意義。當時,三國鼎立。每個人能守護好自己的國家就算不錯了。向外擴張,勞民傷財。一國出兵,其他兩國就會乘虛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