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專一行業,熟知其他所有行業,後一句意思一樣,這種人**一抓一大把
談談一線中小學為什麼要學習教育哲學、如何學習教育哲學? 5
2樓:資深財務審計師
教師個人教育哲學作為關懷教師成長的學說,是教師獲得良好心態、提升教師生命質量、促進教師發展的內在驅動力,它能夠幫助教師重新認識自我,為教師個人確立安身立命之本;同時也可以促進教師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提升不斷創新的潛質,從而使教師找尋到教育的真諦,獲得「教」之幸福。美國教育哲學家索爾蒂斯曾說,就像每個人都應該有個人的生活哲學一樣,教師也應有個人的教育哲學,它能夠使教師清晰什麼是正確的、好的、值得做的。中小學教師在基礎教育階段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他們肩負著助力基礎教育變革與發展的重要責任,以及育化生命、為新生代奠定人
作為一名教師,為什麼要學習教育哲學
3樓:瘋狂的王老闆
我年輕時,讀過趙鑫珊的《哲學與當代世界》,此書對我產生了長遠的影響。書中有這樣一段話:傑出的科學家必然同時又是一位灼然發光和獨立思考的哲學家。
我在此頁批註:教育不也是這樣嗎?從此,我有了高遠的志向:
做教師,就要做一位獨立思考、有哲學家氣質的教師,成為趙鑫珊老師說的「立體型」的教師。這個志向,改變了我觀察教育的視角,明確了我今後努力的方向。
我年輕時,還讀過周雲漢先生的一篇文章,叫《哲學的貧困化與貧困化的哲學》。該文有一個核心觀點:當代的中國,教育哲學非常貧乏,教育方向變化無常,教育思想混亂不堪,並且,這麼嚴重的問題,沒有引起社會的普遍關注,若此情況繼續下去,中國教育的未來令人擔憂。
我當時是新教師,初出茅廬,對周先生的話語似懂非懂。現在過去快三十年了,我才完全明白,周先生看問題是深遠的。
引領中國的教育,古代有孔子,現代有陶行知,當代有誰?我還真想不起來。孔子的教育思想,引導中國教育兩千多年;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也影響了一個區域的一段時期。
可現在呢?以什麼教育思想為主導?我們的教育方針一變再變:
早期是教育要培養共產主義**人……現在是教育要為人民服務,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這說明什麼?說明我們的教育缺少哲學指導,從而,缺少定力,缺少自信,導致教育方向搖擺不定。
隨之,我們的教育政策也變化莫測,今天雨來明天睛,東邊雨來西邊睛。到了基層,到了課堂,教育的亂象更是處處可見。
教育哲學,就是用哲學的觀點和方法研究教育基本問題的學問。教育哲學貧乏,不僅影響教育方針、政策、環境,更影響從事教育的人。一個沒有用教育哲學思想初步武裝起來的教育工作者,就象一隻無頭蒼蠅,到處瞎撞,做得很辛苦,但成效不大,甚至做了錯事也不知,相當悲哀。
許多教師,做了一輩子教師,從來不問自己:我在幹什麼?我乾的對不對?
除了「埋頭」就知「苦幹」,除了「苦幹」還是「苦幹」。人類「靈魂」工程師,自己先沒了「靈魂」,成了「螺絲釘」,成了「工具」,成了「教書匠」,卻麻木不仁,全然不知。
教育哲學貧乏,對教師整個隊伍的建設,影響更大。且不說普通老師,就是教師隊伍中的「精英」,搞得也是名存實亡。我有許多機會接觸教壇新秀、學科帶頭人、特級教師,我發現,與他們中的多數交流,很難站在教育學、心理學、教育哲學的層面上對話。
假如是聽課後的評課,他們的評語幾乎是「板書整齊」、「教態端正」、「引入自然」……批評的話語諸如「第二個例題板演漏了兩個字」、「『恪』字的古音不是這樣讀的」等等,非常「樸實」,少有理論思辨。他們的**,「論」得很少,更多像經驗介紹、工作彙報,沒有理論歸納、哲學昇華。當下的教師教育,也是這個傾向。
集體培訓,開的課要「管用」,主要講授「教法」,排斥「理論」,「教育哲學」類的課程進不了「選單」;個別指導,也就是「老教師」對「新教師」的傳幫帶,主要是聽聽課評評課,很少閱讀推薦,更少理論研究指導。
教育哲學貧乏,最終也將影響學科教育。因為,一個沒有經過哲學學習、哲學教育、哲學訓練的教師(大學裡的「唯物主義」基本上是上成政治課的),是很難生長出哲學思考力的。這樣的教師,在教育實踐中,是不會深刻反思,難以發現深度問題的,更不會自主提出新問題。
他們只能依照「習慣」,隨大流地進行教學,就是面對錯誤的傳統教法,也是照單全收、照樣畫葫蘆。下面,我以語文教育為例,加以進一步說明。全國有語文教師幾百萬,其中有幾位向自己問過這樣一個語文教育的哲學問題:
什麼是語文?語文教育的重點是語言的形式還是內容?據「藍」眼觀察,絕大多數的語文老師,對這類帶哲學性的問題,是不聞、不問、不答的,其結果是,語文課堂上大量時間教的不是語文,語文老師佈置的作業中不少不是真語文作業,教師本人卻全然不知,浪費的時間和精力難以計數;還有,以「分析」為主導的語文課堂教學,是一個錯誤,為什麼是錯誤?
廣大教師也不得而知。這類問題得不到解決的原因,是教師普遍缺乏哲學思考力。而一個沒有哲學思考力的教師,是不可能成為優秀教師的,更不配當學科帶頭人和特級教師(包括教研員),因為他們極有可能會把學科教育帶錯方向、引入歧途。
學習哲學有什麼用???
4樓:西郊有雨
哲學是關於世界觀和方**的理論體系。世界觀是關於世界的本質、發展的根本規律、
人的思維與存在的根本關係的認識,方**是人類認識世界的根本方法。
方**是世界觀的功能,世界觀決定方**。對稱關係是宇宙的最深層本質,對稱規律是社會的最根本規律,對稱原理是科學的最基本原理,主體與客體(包括思維與存在)的對稱關係是人與自然的最根本關係,所以哲學嚴格來講就是對稱哲學。
擴充套件資料
人類對事物的認識有一個過程,這個過程總是:從感知具體到理知抽象、再合而理知抽象性的具體。「理知抽象性的具體」就是通常所說的「智慧」或「哲知」。
進一步地各種哲知形成了理論系統就產生了「哲學」或稱「智慧之學」。用範疇式表達這一過程就是:哲知,體系;哲學。
哲學分支有中國哲學、西方哲學、倫理學、宗教學、美學、邏輯學、科學技術哲學等。 其按其詞源有「追尋智慧」的意思。哲學是有嚴密邏輯系統的宇宙觀,它研究宇宙的性質、宇宙內萬事萬物演化的總規律、人在宇宙中的位置等等一些很基本的問題。
哲學就是元知識、元理學,即所謂大道至簡。哲學任務就是對現實世界進行元理層面的把握,把多綜合為一或把一區分為多,一和多都是元理。元理也要清晰表達、系統構造,這樣的元理系統才適用於闡釋世界或指導實踐。
哲學是元理,科學是原理、方法、事實,元理與原理劃分並非絕對,實用依據可以是:元理是需要時刻記著即時可用的元初理論,原理是可以查工具書利用的基礎理論。
5樓:古菊貢峰
(1)有助於改造我們的主觀世界,即人的意識,樹立積
極向上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從而去認識世界並改造世界。(2)人生的真正意義在於對社會的貢獻,那麼怎麼貢獻,貢獻什麼?哲學教給我們很多方法。
(3)哲學是科學的世界觀,是所有知識的概括和總和,有利於我們在實踐的過程中儘量少犯錯誤。(4)哲學歷史久遠,內容豐富,範圍廣泛,是我們學好其它學科的基礎。
6樓:類秀越哀辰
學習哲學有什麼用?這是一個既簡單又困難的問題。
第一,我們對學習有不同的理解。如果是傳統的,靠背誦拿證書似的學習,那麼學習哲學就毫無用處。真正的學習應該是一種內在昇華的過程,是一種對人的薰陶。
即使是學習一門手藝,都要發現這門手藝的精妙之處。那麼,這樣的學習哲學就大有用處了。套用馮友蘭的話,學習哲學,使人作為人能夠成為人。
通過學習哲學,你能使自己的思想深刻,洞察力的精確,思維敏捷,語言清晰,感情真切。這些是人最寶貴的財富。
第二,現代教育是人才育成所。所謂「人才育成所」,就是使人俱備某種技能,從事一定的職業,一定的生活。說白了,就是把人培養成為某種具有技能的工具。
在這套體制中,並沒有哲學的位置。因為哲學是思想的活動,是使人成為人的薰陶的過程,並未給某個職業準備足夠的技能基礎。所以,學習哲學的人在現在社會的就業面極為有限。
在資本已經被瓜分的時代,年輕人只有三種出路,公務員、白領和打工者。這就使哲學成為了一種邊緣化的東西。我的個人建議是,倘使你沒有十足的勇氣,沒有對這門學科的某個問題產生濃厚的興趣,沒有堅定的決心在這方面獲得發展,你最好學習其他專業。
如果對哲學有興趣,可以自己讀一讀這方面的書,算是對自己的薰陶。人是精神性存在,哲學是每個時代的人,作為時代的主體攝取思想營養和精神力量的家園。
第三.學習哲學是無用之大用。但是這個大用要實現出來,除了需要一定的人生閱歷外,還需遭受心靈的磨難。
其他行業的人,對於心靈的成長可以不主動關注,但是學習哲學的人必須要主動關注。倘使不對哲學中的思想產生同情同理的愉悅感,你很難在實踐層面把學到的思想發揮出來。一般人的一生,是從青澀走向成熟的。
但是哲學卻可能讓你在小小的年齡就揹負上很多沉重的人生主題。這是你要有思想準備的。
希望我的這些話對你有幫助。
7樓:暗夜
建議你看看臺灣傅佩榮的《哲學與人生》。
說哲學指導人的行為是從實用角度講的,其實更多的是一種對人、社會、自然的一種探知,這個探知的過程和玩魔方、做數獨、推演歌德**猜想是一樣的。現代年輕人可能很少有人去聽京劇,但對於票友來說,京劇裡面的韻味是難以割捨的。研究哲學就是知別人所不知,感別人所不感。
哲學,我想它不僅僅是一門學科,更重要的是他給了我們別樣的思維方式——象如何看待現實、人生,如何如何理解生活、理解時代,所以我覺得它不僅僅總和空泛的抽象的概念有關,它首先就要立足於現實,從我們日常得生活中提煉出有價值的思索,並進而去遵循下去,或許這樣我們會發掘出更多的東西吧
哲學是人們改造世界觀的一門學科。馬克思主義哲學是人類改造世界觀的精髓。而那些神學論,偽科學,是阻礙人類和生產力發展的絆腳石,應該取棄它。
但是馬克思主義哲學並不是一塵不變的,隨著時間的檢驗,應取粗存真,取偽存精,取其精華,拋棄糟粕。
《人生的智慧》是叔本華寫於2023年的晚期著作,正是這本書使叔本華成為享譽世界的哲學家。在這本書中他以「優雅的文體」,暫時撇開了唯意志論的悲觀主義人生哲學,從世俗的角度**了人生應遵循的原則。該譯本是我國第一部從德文版譯出的全譯本。
書評 人生的智慧就是如何儘量幸福、愉快地度過一生這樣一門藝術。關於這方面的教誨在哲學上可稱為「幸福論」。因此,這本書著作教導人們如何才能享有一個幸福的生存。
對於人的幸福起著首要關鍵作用的,是屬於人類的主體的美好素質,這些包括高貴的品格、良好的智力、愉快的性情和健康良好的體魄。 在這世界上存在三種力:明智、力量和運氣。
我想念運氣至為重要。
《資本論(第一卷)》 卡爾.馬克思
《亞里斯多德全集(1)》 亞里斯多德
《自私的基因》 r.道金斯
《莊子》 莊 周
《易經》 伏羲氏
《老子》 老 子
《愛彌兒》 盧梭〔法〕
《悲觀論集卷》 叔本華
《悲劇的誕生》 尼 採
《懺悔錄(奧古斯丁)》 奧古斯丁
《懺悔錄(盧梭)》 盧 梭
《純粹理性批判》 康 德
《笛卡爾文集》 笛卡爾
《第一哲學沉思集》 笛卡爾
《瘋顛與文明》 福 柯
《規訓與懲罰》 福 柯
《理想國》 柏拉圖
《羅素西方哲學史》 羅 素
《尼耳斯玻爾哲學文選》 玻 爾
《培根論說文集》 培 根
《未來形而上學導論》 康 德
《新愛洛伊絲》 讓—雅克·盧梭
《哲學問題》 羅 素
《論道德的譜系》 尼 採
《偶像的黃昏》 尼 採
《希臘悲劇時代的哲學》 尼 採
《瓦格納事件》 尼 採
《查拉斯圖拉如是說》 尼 採
《我的哲學的發展》 羅 素
《小邏輯》 黑格爾
《精神現象學》 黑格爾
《形而上學》 亞里斯多德
《新工具》 培 根
《中國哲學簡史》 馮友蘭
《人類理解論》 洛 克
《我的人學》 池田大作
《感覺的分析》 恩斯特·馬赫
《認識與謬誤》 恩斯特·馬赫
《人類學—人及其文化研究》 [英]愛德華.泰勒
《自然法典》 摩萊裡[法]
《哲學的改造》 杜 威
《兩種自由概念》 「英」i.伯林
《論自由》 約翰·密爾〔英〕
書 名 作 者
《哈維爾文集》 哈維爾
《健全的思想》 〔法〕霍爾**
《全部知識學的基礎》 費希特〔德〕
《人類幸福論》 約翰·格雷
以上您可以按順序看 我只看到第4本 哈哈
心有所念擇宜而寄出處,「心有所念」是什麼意思?
意思是 多做有趣的事,遇見美好的人心有所願,行而成立。出自 心有所念,擇宜而寄。心有所懼,堅毅而祛。心有所戀,至誠而遇。心有所念,擇宜而寄。真正的快樂,即使是一人獨處,也有快樂無限 真正的幸福 即便沒有大富大貴,也依然幸福無邊 只要心如海洋,一定會靜水流深 只要心中有景,一切自有芬芳 只要心有良善,...
心有所止,不以持者寡而棄。行有所止,不因執者眾而為。啥意思
心應該有所剋制,不因支援 你 的人少而放棄努力。行為也要有節制,不要因為支援這個觀點的人很多就要去做這件事。這是講的什麼意思?出自 夫心起於善,善雖未為,而吉神已隨之 或心起於惡,惡雖未為,而凶神已隨之。釋義 這個心起了善念,善雖然還沒有去做,就已經感動了吉神,跟隨著護衛,希望他的善行圓滿而多方賜福...
考研應當優先選擇985 211學校而不是專業排名嗎?跪求經驗人士解答
我是一個會計專業的研究生,本科同學 研究生同學 全國很多會計較強院校也多有接觸,我給點我的意見 首先,我認為,對於會計來說,學校地域很重要,因為經濟發達的地方,機會才多,北上廣深地區的學校,很多會計比較佔優勢的學校的學生,就可以輕鬆去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實習,一些很爛的學校學生,也能找到份實習的工作,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