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文竹仙女
這是一首最能代表杜詩中景象蒼涼闊大、氣勢渾涵汪茫的七言律詩。前兩聯寫登高聞見之景,後兩聯抒登高感觸之情。由情選景,寓情於景,渾然一體,充分表達了詩人長年飄泊、憂國傷時、老病孤愁的複雜感情。
而格調卻雄壯高爽,慷慨激越,高渾一氣,古今獨步。
2樓:失去傳說已逝去
登高》是杜甫一首有名的七言律詩,是詩人五十六歲流離到夔州時,重陽登高,面對深秋景色憂國思家,感時傷懷而作詩首聯由描寫深秋登高所見的江天景色開始,詩人獨自登上白帝城,極目四望,看到的是孤清的水中小洲,盤旋江上的水鳥;聽到的是深山中的猿嘯長鳴,哀綿不絕。這兩句給我們勾勒了一幅廣闊的清秋圖,在眾多景物中突出了作者「獨」的心境:茫茫水中的孤洲,急風之下回旋而飛的鳥,一個「哀」字表達了詩人的孤獨心境,一個「回」字蘊含了思家的惆悵。
詩人開篇就定下了沉鬱悲涼之基調。
《登高》這首詩中描寫了哪些景物?營造了一個怎麼樣的意境?塑造了一個怎樣的詩人形象?表達了什感情?
3樓:匿名使用者
此詩是杜甫大曆二年(767)秋在夔州時所寫。當時詩人病臥夔州,夔州在長江之濱。全詩通過登高所見秋江景色,傾訴了詩人長年飄泊、老病孤愁的複雜感情,慷慨激越,動人心絃。
楊倫稱讚此詩為「杜集七言律詩第一」(《杜詩鏡銓》),胡應麟《詩藪》更推重此詩精光萬丈,是古今七言律詩之冠。
前四句寫登高見聞。首聯對起。詩人圍繞夔州的特定環境,用「風急」二字帶動全聯,一開頭就寫成了千古流傳的佳句。
夔州向以猿多著稱,峽口更以風大聞名。秋日天高氣爽,這裡卻獵獵多風。詩人登上高處,峽中不斷傳來「高猿長嘯」之聲,大有「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水經注·三峽》)的意味。
詩人移動視線,由高處轉向江水洲渚,在水清沙白的背景上,點綴著迎風飛翔、不住迴旋的鳥群,真是一幅精美的畫圖。其中天、風,沙、渚,猿嘯。鳥飛,天造地設,自然成對。
不僅上下兩句對,而且還有句中自對,如上句「天」對「風」;「高」對「急」;下句「沙」對「渚」,「白」對「清」,讀來富有節奏感。經過詩人的藝術提煉,十四個字,字字精當,無一虛設,用字遣辭,「盡謝斧鑿」,達到了奇妙難名的境界。更值得注意的是:
對起的首句,未字常用仄聲,此詩卻用平聲入韻。沈德潛因有「起二句對舉之中仍復用韻,格奇而變」(《唐詩別裁》)的讚語。
頷聯集中表現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徵。詩人仰望茫無邊際、蕭蕭而下的木葉,俯視奔流不息、滾滾而來的江水,在寫景的同時,便深沉地抒發了自己的情懷。「無邊」「不盡」,使「蕭蕭」『滾滾」更加形象化,不僅使人聯想到落木窸索之聲,長江洶湧之狀,也無形中傳達出韶光易逝:
壯志難酬的感愴。透過沉鬱悲涼的對句,顯示出神入化之筆力,確有「建瓴走阪」、「百川東注」的磅礴氣勢。前人把它譽為「古今獨步」的「句中化境」,是有道理的。
前兩聯極力描寫秋景,直到頸聯,才點出一個「秋」字。「獨登臺」,則表明詩人是在高處遠眺,這就把眼前景和心中情緊密地聯絡在一起了。「常作客」,指出了詩人飄泊無定的生涯。
「百年」,本喻有限的人生,此處專指暮年。「悲秋」兩字寫得沉痛。秋天不一定可悲,只是詩人目睹蒼涼恢廓的秋景,不由想到自己淪落他鄉、年老多病的處境,故生出無限悲愁之緒。
詩人把久客最易悲秋,多病獨愛登臺的感情,概括進一聯「雄闊高渾,實大聲弘」的對句之中,使人深深地感到了他那沉重地跳動著的感情脈搏。此聯的「萬里」「百年」和上一聯的。「無邊」「不盡」,還有相互呼應的作用:
詩人的羈旅愁與孤獨感,就象落葉和江水一樣,推徘不盡,驅趕不絕,情與景交融相洽。詩到此已給作客思鄉的一般含意,添上久客孤獨的內容,增人悲秋苦病的情思,加進離鄉萬里、人在暮年的感嘆,詩意就更見深沉了。
尾聯對結,並分承五六兩句。詩人備嘗艱難潦倒之苦,國難家愁,使自己白髮日多,再加上因病斷酒,悲愁就更難排遣。本來興會盎然地登高望遠,現在卻平白無故地惹恨添悲,詩人的矛盾心情是容易理解的。
前六句「飛揚震動」,到此處「軟冷收之,而無限悲涼之意,溢於言外」(《詩藪》)。
詩前半寫景,後半抒情,在寫法上各有錯綜之妙。首聯著重刻畫眼前具體景物,好比畫家的工筆,形、聲、色、態:一一得到表現。
次聯著重渲染整個秋天氣氛,好比畫家的寫意,只宜傳神會意,讓讀者用想象補充,三聯表現感情,從縱(時間)、橫(空間)兩方面著筆,由異鄉飄泊寫到多病殘生。四聯又從白髮日多,護病斷飲,歸結到時世艱難是潦倒不堪的根源。這樣,杜甫憂國傷時的情操,便躍然紙上。
此詩八句皆對。粗略一看,首尾好像「未嘗有對」,胸腹好像「無意於對」。仔細玩味,「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
不只「全篇可法」,而且「用句用字」,「皆古今人必不敢道,決不能道者」。它能博得「曠代之作」(均見胡應麟《詩藪》)的盛譽,就是理所當然的了。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天高風急,秋氣肅殺,猿啼哀嘯,十分悲涼;清清河洲,白白沙岸,鷗鷺低空迴翔。首聯兩句,對舉之中仍復用韻,且句中自對,無一虛設。這是詩人登高看到的景象,構成一幅悲涼的秋景圖畫,為全詩定下了基調。
登高而望,江天本來是開闊的,但在詩人筆下,卻令人強烈地感受到:風之悽急、猿之哀鳴、鳥之迴旋,都受著無形的秋氣的控制,彷彿萬物都對秋氣的來臨惶然無主。「風急」,夔州位於長江之濱,三峽之首的瞿塘峽之口,素以水急、風大著稱。
「猿嘯哀」,巫峽多猿,鳴聲淒厲。當地民謠說:「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渚」,水中的小塊陸地。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落葉飄零,無邊無際,紛紛揚揚,蕭蕭而下;奔流不盡的長江,洶湧澎湃,滾滾奔騰而來。 頷聯為千古名句,寫秋天肅穆蕭殺、空曠遼闊的景色,一句仰視,一句俯視,有疏宕之氣。「無邊」,放大了落葉的陣勢,「蕭蕭下」,又加快了飄落的速度。
在寫景的同時,深沉地抒發了自己的情懷,傳達出韶光易逝,壯志難酬的感愴。它的境界非常壯闊,對人們的觸動不限於歲暮的感傷,同時讓人想到生命的消逝與有限,宇宙的無窮與永恆。透過沉鬱悲涼的精工對句,顯示著詩人出神入化的筆力,有「建瓴走阪」、「百川東注」的磅礴氣勢。
前人譽為「古今獨步」的「句中化境」。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我萬里漂泊,常年客居他鄉,對此秋景,更覺傷悲;有生以來,疾病纏身,今日獨自登臨高臺。頸聯是詩人一生顛沛流離生活的高度概括,有頓挫之神。詩人從空間(萬里)、時間(百年)兩方面著筆,把久客最易悲秋,多病獨自登臺的感情,融入一聯雄闊高渾的對句之中,情景交融,使人深深地感到他那沉重的感情脈搏。
語言極為凝鍊,乃千古名句。宋代學者羅大經《鶴林玉露》析此聯雲:「萬里,地之遠也;悲秋,時之慘悽也;作客,羈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齒也;多病,衰疾也;臺,高迥處也;獨登臺,無親朋也;十四字之間含有八意,而對偶又極精確。
」「八意」,即八可悲:他鄉作客,一可悲;常作客,二可悲;萬里作客,三可悲;又當蕭瑟的秋天,四可悲;年已暮齒,一事無成,五可悲;親朋亡散,六可悲;孤零零的獨自去登,七可悲;身患疾病,八可悲。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時世艱難,生活困苦,我常恨鬢如霜白;濁酒銷憂,卻怎奈潦倒,以至需要停杯。尾聯轉入對個人身邊瑣事的悲嘆,與開篇《楚辭》般的天地雄渾之境,形成慘烈的對比。「苦恨」,甚恨,意思是愁恨很深。
「潦倒」,猶言困頓衰頹,狼狽失意。 新停濁酒杯:一般解釋為戒酒,不妥。
「停」是表示某種動作狀態延續途中的一時中斷,這一句是說,我一人登臺,獨飲濁酒,無親朋相伴,慢慢舉起銷憂解愁的酒杯,停在嘴邊——我的身體已承受不了啦,至今飲酒不斷、未曾有過停杯體驗的我,不禁為自己身心之衰感到愕然。新,指初次出現。「濁酒」是相對於「清酒」而言,是一種帶糟的酒,就像今天的米酒,古時稱之為「醪」。
4樓:匿名使用者
1、渚:水中的小洲。
2、回:迴旋。
3、百年:猶言一生。
4、潦倒:猶言困頓,衰頹。
5、新停:這時杜甫正因病戒酒。
這首詩是大曆二年(767)年杜甫在夔州時所作。蕭瑟的秋天,在詩人的筆下被寫得有聲有色,而引發出來的感慨更是動人心絃。這不僅由於寫了自然的秋,更由於詩人對人生之秋所描繪的強烈的感**彩。
頷聯狀景逼真,是後人傳誦的名句。頸聯兩句,十四個字包含了多層含意,備述了人生的苦況,更令人寄予強烈的同情。
古人有農曆九月九日登高的習俗,這首詩就是唐代宗大曆二年(767)的重陽節時詩人登高抒懷之作。此時杜甫寓居長江畔的夔州(今四川省奉節縣),患有嚴重的肺病,生活也很困頓。全詩通過對悽清的秋景的描寫,抒發了詩人年邁多病、感時傷世和寄寓異鄉的悲苦。
詩篇前四句描寫登高聞見之景。首聯連借風、天、猿、渚、沙、鳥六種景物,並以急、高、哀、清、白、飛等詞修飾,指明瞭節序和環境,渲染了濃郁的秋意,風物具有鮮明的夔州地區特徵。這兩句不僅是工對的聯語,而且句中自對,如「 天高」對「風急」,「沙白」對「渚清」。
句法嚴謹,語言錘鍊,素來被視為佳句。頷聯前句寫山,上承首句;後句寫水,上承次句。寫山為遠望 ,寫水為俯瞰。
落木而說「蕭蕭」,並以「無邊」修飾,如聞秋風蕭瑟,如見敗葉紛揚;長江而說「 滾滾」,並用「不盡」一詞領起,如聞滾滾濤聲,如見湍湍水勢。兩句詩,無論是描摹形態,還是形容氣勢,都極為生動傳神。從蕭瑟的景物和深遠的意境中,可以體察出詩人壯志難酬的感慨之情和悲涼心境。
詩篇後四句抒發登高所生之慨。頸聯上句寫羈旅之愁。「常作客」,表明詩人多年漂泊不定的處境;「萬里」,說明夔州距離家鄉非常遙遠,是從距離上渲染愁苦之深;「悲秋」,又是從時令上烘托悲哀之重,「秋 」字是在前兩聯寫足秋意後,順勢帶出,並應合著「 登高 」的節候。
下句寫孤病之態。「百年」,猶言一生;「百年多病」,遲暮之年百病纏身 ,痛苦之情可想而知;「獨」字,寫出舉目無親的孤獨感 ;「登臺」二字是明點題面,情才因景而生。這兩句詞意精煉,含意極為豐富,敘述自己遠離故鄉,長期漂泊,而暮年多病,舉目無親,秋季獨自登高,不禁滿懷愁緒。
尾聯進一步寫國勢艱危,仕途坎坷,年邁和憂愁引得鬚髮皆白;而因疾病纏身,新來戒酒,所以雖有萬般愁緒,也無以排遣。古人重陽節登高照例是要飲酒的,而詩人連這點歡樂也失去了。這一聯分承
五、六句 :「艱難」備嘗是因「常作客」所致;「潦倒」日甚又是「多病」的結果。詩前半寫景,後半抒情,在寫法上各有錯綜之妙。
首聯著重刻畫眼前具體景物 ,好比畫家的工筆,形、聲、色、態,一一得到表現。次聯著重渲染整個秋天氣氛,好比畫家的寫意,只宜傳神會意,讓讀者用想象補充 。三聯表現感情,從縱(時間)、橫(空間)兩方面著筆,由異鄉飄泊寫到多病殘生。
四聯又從白髮日多,護病斷飲,歸結到時世艱難是潦倒不堪的根源。這樣,杜甫憂國傷時的情操,便躍然紙上。
此詩八句皆對。粗略一看,首尾好象「未嘗有對」,胸腹好象「無意於對」,細細體味,「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無怪乎胡應麟盛譽其為「曠代之作」清代楊論推崇此詩為「杜集七言律詩第一 」(杜詩鏡銓)),明人胡應麟更說此詩「當為古今七言律第一,不必為唐人七言律第一 。」(《詩藪》)
詩篇前四句描寫登高聞見之景。首聯連借風、天、猿、渚、沙、鳥六種景物,並以急、高、哀、清、白、飛等詞修飾,指明瞭節序和環境,渲染了濃郁的秋意,風物具有鮮明的夔州地區特徵。這兩句不僅是工對的聯語,而且句中自對,如「 天高」對「風急」,「沙白」對「渚清」。
句法嚴謹,語言錘鍊,素來被視為佳句。頷聯前句寫山,上承首句;後句寫水,上承次句。寫山為遠望 ,寫水為俯瞰。
落木而說「蕭蕭」,並以「無邊」修飾,如聞秋風蕭瑟,如見敗葉紛揚;長江而說「 滾滾」,並用「不盡」一詞領起,如聞滾滾濤聲,如見湍湍水勢。兩句詩,無論是描摹形態,還是形容氣勢,都極為生動傳神。從蕭瑟的景物和深遠的意境中,可以體察出詩人壯志難酬的感慨之情和悲涼心境。
詩篇後四句抒發登高所生之慨。頸聯上句寫羈旅之愁。「常作客」,表明詩人多年漂泊不定的處境;「萬里」,說明夔州距離家鄉非常遙遠,是從距離上渲染愁苦之深;「悲秋」,又是從時令上烘托悲哀之重,「秋 」字是在前兩聯寫足秋意後,順勢帶出,並應合著「 登高 」的節候。
下句寫孤病之態。「百年」,猶言一生;「百年多病」,遲暮之年百病纏身 ,痛苦之情可想而知;「獨」字,寫出舉目無親的孤獨感 ;「登臺」二字是明點題面,情才因景而生。這兩句詞意精煉,含意極為豐富,敘述自己遠離故鄉,長期漂泊,而暮年多病,舉目無親,秋季獨自登高,不禁滿懷愁緒。
尾聯進一步寫國勢艱危,仕途坎坷,年邁和憂愁引得鬚髮皆白;而因疾病纏身,新來戒酒,所以雖有萬般愁緒,也無以排遣。古人重陽節登高照例是要飲酒的,而詩人連這點歡樂也失去了。這一聯分承
五、六句 :「艱難」備嘗是因「常作客」所致;「潦倒」日甚又是「多病」的結果。詩前半寫景,後半抒情,在寫法上各有錯綜之妙。
首聯著重刻畫眼前具體景物 ,好比畫家的工筆,形、聲、色、態,一一得到表現。次聯著重渲染整個秋天氣氛,好比畫家的寫意,只宜傳神會意,讓讀者用想象補充 。三聯表現感情,從縱(時間)、橫(空間)兩方面著筆,由異鄉飄泊寫到多病殘生。
四聯又從白髮日多,護病斷飲,歸結到時世艱難是潦倒不堪的根源。這樣,杜甫憂國傷時的情操,便躍然紙上。
此詩八句皆對。粗略一看,首尾好象「未嘗有對」,胸腹好象「無意於對」,細細體味,「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無怪乎胡應麟盛譽其為「曠代之作」清代楊論推崇此詩為「杜集七言律詩第一 」(杜詩鏡銓)),明人胡應麟更說此詩「當為古今七言律第一,不必為唐人七言律第一 .
《江村》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這是一首平淡自然的七言律詩,作者以清淳質樸的筆調,質樸無華的語言,點染出浣花溪畔幽美寧靜的自然風光和村居生活清悠閒適的情趣,將夏日江村最尋常而又最富於特色的景象,描繪得真切生動,自然可愛,頗具田園詩蕭散恬淡 幽雅渾樸的風韻。杜甫的詠懷詩多在結句忽轉悽婉,此詩本是寫閒適心境,但在結句也不免吐露落落寡歡...
老樹顧城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
這是顧城寫給他父親的一首詩。他用 老樹 這個意象隱喻年邁的父親,是為他遮風避雨的港灣。詩中用枯竭的泉流 凋謝的花朵 乾瘦的肌肉 佈滿皺紋的身軀 顫抖的聲音這幾種自然的意象,勾畫出父親年老體邁 歷盡滄桑的形象,以此表達了詩人 對父親真摯深沉的愛 的感情。供參考。遠和近 顧城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
《山中留客》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美好景色的喜愛之情與希望同友人共賞美景的願望。山中留客這首詩通過對春山美景的整體描繪和對 客人慾離去想法的否定及勸說,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美好景色的喜愛之情與希望同友人共賞美景的願望。山中留客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表達了詩人對美麗景色的喜愛之情 山中留客詩人情感山中留客表達了詩人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