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甘薯進入中國是通過兩家姓陳的家族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一家是廣東東莞的陳家,當時陳家先生叫陳益;一家是福建福州的陳家,當時叫陳振龍。
先來說一說福州陳振龍陳家,他是2023年從菲律賓千辛萬苦把紅薯引進中國的。為什麼呢?因為當西班牙殖民者進入菲律賓的時候,他們感到菲律賓當地的作物不足以養活他們,於是就從美洲引進了甘薯,在當地種植,解決了當地的糧食問題。
當時廣東的很多人一樣在菲律賓做生意,經商風氣很濃,而陳振龍,正是一個在呂宋島做生意的生意人。他看到了當地漫山遍野種植的甘薯,想到了自己的福建老家,糧食短缺,時常有各種各樣的水旱風災,於是就想到,要把這種東西引進老家。
但是西班牙殖民者也非常嚴苛,他們不想讓這種東西引進中國,在各個口岸嚴厲盤查。陳振龍非常聰明,他拿了一根紅薯的藤條把它編在一個籮筐裡,然後帶著這隻籮筐上船回到福州老家,由此繞過殖民者的檢查。
還有一種說法是說陳振龍把藤條絞在一根繩子裡面偷偷帶了回來,不管怎麼說,他歷盡危險艱辛把藤條帶回來了。
歸國之後,他跟他的兒子一起給當時的福建巡撫金學曾上了一份帖子,建議在福州試種培育這種紅薯。陳家率先在自家的農田裡開始終植這種東西,四個月以後引種成功。
他們自己記載,四個月以後,把土挖開以後,紅薯子母相連,小者如臂,大者如拳,味同蜜棗。大喜過望,立刻又給福建巡撫上了一份帖子,再次遊說巡撫金學曾,廣泛種植,正在這個時候老天爺從反面幫了一個忙。
就在這個時候福建大旱,馬上面臨糧食短缺的局面,於是福建巡撫金學曾當機立斷,曉諭福建各地立刻開始推廣紅薯,由此紅薯在福建得以普及,使福建得以渡過當時的糧食危機。
甘薯怎樣傳入中國的
2樓:匿名使用者
長樂人的驕傲—甘薯引進人—陳振龍
陳振龍—長樂市鶴上青橋人,生於明嘉靖廿十二年(1543),卒於明萬曆四十七年(1619)。他幼年飽讀詩書,年廿十中秀才,,後棄儒經商,往返福州和呂宋(菲律賓)之間,見呂宋朱薯被野(甘薯耐旱,種可救荒),想起福州府所屬各縣常年鬧饑荒,家鄉百姓生活非常困苦,決心把薯種帶回種植,便留心學習甘薯栽種技術。當時菲律賓是西班牙殖民地,統治者釋出禁令,嚴禁種薯外傳。
振龍愛國心切,不辭艱難險阻,值甘薯盛長時期,數次陰購薯種,第一次存在箱簍內被發現,第二次裝在竹筒裡又被查出,第三次絞在侵水繩裡混過關卡。他在 海上航行七天七夜,冒著生命危險,終於在萬曆廿十一年(1593)農曆 五月下旬 到達福州 。振龍回來後,由其子經綸 向福建巡撫稟呈,請求推廣 。
巡撫金學曾要他先行試種,於是在他屋後紗帽池邊試種,當年獲得高產 。金巡撫聞知 振龍父子試種成功,認為教民種之賴以救荒,下令推廣。時適旱災,饑荒年景,種甘薯濟救了許多災民。
金學曾辦了撫災度荒的好事,人們把番薯取名「金薯」。後來振龍六代子孫,繼承祖志,深入各地教人栽種,逐漸推廣全國
甘薯怎樣傳入中國的?
3樓:米蘭加油
在中國,甘薯又稱薯、薯子、薯仔、薯薯、苕芋頭、山藥、山藥兒、茴、番薯、番苕、番芋、番蘿、番葛、山薯、山芋、山蘿蔔、地瓜、紅薯、赤薯、朱薯、紅苕、紅芋、白薯、白苕、白芋、白山藥、黃薯、黃苕、黃山藥、甘薯、甜薯、糖薯、甘蘿蔔、花薯、花芋、飯薯、飯芋、沙芋、粉葛、紅山芋、白山芋、回子山藥等稱呼,總共不下四十種。
《爾雅》中描述了一些物事在不同地方的叫法
為什麼會出現這麼多種名稱呢?
最主要原因可能是甘薯出現在中國太晚了,而傳播的途徑又太多樣,稱呼一時間無法統一起來。
原來,甘薯是明朝時期傳入中國的。
清代陳世元《金薯傳習錄》載,明萬曆二十一年(2023年)五月,福建商人陳振龍在菲律賓群島的呂宋島,購得薯「藤數尺,並得刈植、藏種法歸,私治畦於紗帽池舍傍隙地。依法栽植,滋息善衍,其傳遂廣」。
為此,民間還有一個流傳很廣的故事。陳振龍,於明嘉靖廿十二年(1543)出生在長樂市鶴上青橋。他自幼飽讀詩書,年僅二十歲就中秀才,後棄仕從商,往返福州和呂宋(菲律賓)之間。
甘薯一次,他看見呂宋有一種名叫朱薯的作物,到處都是,想起福州府各縣近幾年年年鬧饑荒。眼看鄉親們忍凍捱餓,他下決心把薯種帶回種植。
當時的菲律賓還處於西班牙的殖民統治之中,統治者嚴禁種薯外傳。
陳振龍愛國心切,屢次私自購買薯種,屢次被查出。
最後一次絞在侵水繩裡才混過關卡。
在海上航行七天七夜後,陳振龍終於在萬曆廿十一年(1593)農曆五月下旬回到福州。
他先行試種,當年獲得高產。福州巡撫聽聞後,認為教民種之賴以救荒,下令推廣。時適旱災,饑荒年景,種甘薯濟救了許多災民。
金學曾辦了撫災度荒的好事,人們把番薯取名「金薯」。之後,陳振龍六代子孫,繼承祖志,深入各地教人栽種,逐漸推廣全國。
於是,此後很長一段時間內,中國的很多學者都認為本國的甘薯來自於美洲。
不過,近代的一位泉州人吳增,在他近200首以七絕形式寫成的《番薯雜詠》中,也曾對番薯的原產地進行過考證。他認為。番薯原產我國,是由我國的薯蕷傳到海外變種,再傳回國內的,「頭銜仍署大中華」。
吳增的這種大膽懷疑精神和反對盲目崇洋的愛國思想難能可貴,但其考證有很多是自相矛盾的地方,難以成為證據。
早期甘薯主要在閩粵地區種植。閩粵地區將甘薯這種外來物種和「番人」、「番仔」一樣,對其稱呼多以「番」冠之。
如今,甘薯己成為我國僅次於稻米、麥子、玉米而居於第四位的糧食作物,其產量佔全世界甘薯的八成以上。
4樓:潮蕭殳野
這是新航路開闢,全球聯絡加強的結果。。。
甘薯是印第安人的創作,是由西班牙人從美洲帶到菲律賓,而後有我國人引進到福建,廣東一帶。後由於其產量大,對土質需求小,因而在全國推廣
紅薯是什麼時候傳入中國?
5樓:亦直愛儒
紅薯是16世紀末(大明萬曆年間,1573~2023年)傳入我國,首先傳入的是廣東和福建。紅薯原產於南美的祕魯、厄瓜多、墨西哥一帶,隨著各國早期探險和經商先人的洲際往來,紅薯走出其故鄉,到歐洲非洲亞洲等有人類的居住地拓展。
據清《金薯傳習錄》記載,萬曆21年(1593)我國福建長樂人陳振龍到現為菲律賓的呂宋島經商,發現了紅薯不僅產量高,而且美味可口,便要引種回國。但當地有嚴厲的禁止帶出法令。於是陳振龍便和兒子陳經綸向當地百姓學習栽種方法,終於在2023年巧妙地將「薯芽」絞於纜繩之內祕密帶回國內。
這就是郭沫若「滿江紅」詞中的「挾入藤籃試密航,歸來閩海勤耕植。」
6樓:匿名使用者
紅薯這個作物品種究竟是從哪年傳入中國的,此前多有籠統說法。但是,從中國原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兼中國科學院院長、著名大文學家、史學家郭沫若的作品中,可以獲知,紅薯被確認進入中國的時間,是2023年。
被當時人們譽為「國寶」級人物的郭沫若,在2023年特為紅薯寫過一首、近日還為有關報紙**的詞,《滿江紅·紀念番薯傳入中國三百七十週年》:
我愛紅苕,小時候,曾充糧食。明代末,經由呂宋,輸入中國。三百七十年轉瞬,十多億擔總產額。一季收,可抵半年糧,超黍稷。
原產地,南美北;輸入者,華僑力。陳振龍,本是福建省籍。挾入藤籃試密航,歸來閩海勤耕植。此功勳,當得比神農,人誰識?
45年前郭沫若大師的這首「滿江紅」贊紅薯的詞,既是一首紅薯和引進者陳振龍的頌歌史詩,又是紅薯傳入中國後迅速種遍全國、貢獻極大的概括。
2023年這一年,正是哥倫布發現美洲新大陸(2023年)100年後的第二年。按中國地方史料換算推斷,紅薯品種進入中國就是2023年。不過按中國地方史料換算推斷,進入中國就是2023年。
甘薯(因甜得名)、白薯、番薯、紅苕、地瓜等,都是紅薯的別稱。中國不同地區對紅薯有不同的叫法,這同東北人稱馬鈴薯為「土豆」類似。
紅薯原產於南美的祕魯、厄瓜多、墨西哥一帶,隨著各國早期探險和經商先人的洲際往來,紅薯走出其故鄉,到歐洲非洲亞洲等有人類的居住地拓展。
傳入中國時,正是明代萬曆年間。我國福建長樂人陳振龍到現為菲律賓的呂宋島經商,發現了紅薯不僅產量高,而且美味可口,便要引種回國。但當地有嚴厲的禁止帶出法令。
於是陳振龍便和兒子陳經綸向當地百姓學習栽種方法,終於在2023年巧妙地將「薯芽」絞於纜繩之內祕密帶回國內。這就是郭沫若「滿江紅」詞中的「挾入藤籃試密航,歸來閩海勤耕植。」
回國時,正逢當地冬麥歉收,春天大旱。於是夏日播種,秋獲豐收,而後紅薯這一珍貴品種,則以星火燎原之勢,迅速在中國廣泛種植,遍及各地。像永遠不停的春風,造福華夏億萬兒女。
紅薯的生命力極強,不管是山崗還是沙石土,紅薯對土地的鐘情程度,達到了不分貧富的境界。除個別海拔特高的地方外,全國都是生產紅薯的好地方。
紅薯在中國發展的神速,最重要的是「民以食為天」的需要——解決溫飽和救命。
眾所周知,舊中國,和與世界上許多國家一樣,老百姓多過著飢寒交迫的困苦生活,如果遇上動亂和外族入侵,或遇上大的天災,餓死者歷代都無計其數。
唐代詩聖杜甫的詩句:「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還有唐代詩人李紳「憫農」二首: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中國的唐代,尚且如此,足以說明古時廣大勞動人民不僅艱辛,種田者被餓死,司空見慣。
特別是在2023年鴉片戰爭以後的100多年內,從八國聯軍進北京,到日本大舉侵華,直到新中國成立前,上述慘狀更有過之。此間,紅薯就成了人們解決飢餓的一大作物品種。「當官不與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的戲劇臺詞,說明紅薯的普及廣泛。
當然,紅薯和薯類也是中國紅色根據地和紅軍長征、八路軍壯大、解放軍解放全中國的軍糧品種之一。
7樓:夜場男神軟妹子
小小的紅薯改寫了中國歷史,它是如何傳入中國的,讓中國人口直線上升
8樓:匿名使用者
今日作者金刺桐專題報道閩南《晉江蘇厝600多年寫就蕃薯傳奇》
報道詳細介紹在閩南晉江赤店的蘇厝村,曾住著一個蘇姓的大戶——蘇得道。
2023年,他從菲律賓帶回我國有歷史記載的第一根地瓜苗。漸漸地,蘇厝村種滿了地瓜,閩南的十里八鄉也長滿了它。
村人更是一代代敬奉他和夫人為「番薯公」「番薯婆」,木作的塑像並排放在村裡的龍泉宮,每年農曆十一月廿四,秋收的又一年地瓜,家家戶戶煮成地瓜粉團、炸地瓜片各種美食來供奉。
如此事經過論證屬實,則完全推翻先前認定蕃薯由福卅人陳振龍十六世紀由菲律賓引進中國的論證,則蕃薯引入中國也提早200年時間!
甘薯的根屬於什麼根,紅薯是根還是莖
塊根在形態 結構和生理功能發生了顯著變化的根稱為 根。根是植物體在長期進化發展過程中形成的 是適應環境的結果。這種 的特性形成之後,一代代的遺傳下來,成為遺傳性狀。常見的 根有下列幾種。1 貯藏根 根體肥大多汁,形狀多樣,貯藏大量養分,貯藏的有機物有的為澱粉,有的為糖分和油滴。這些物質多半貯存在髓部...
從外國傳入中國的節日有哪些,元旦是外國傳入中國的節日嗎
元旦是外國傳入中國的節日 元旦,即公曆的1月1日,是世界多數國家通稱的 新年 元,謂 始 凡數之始稱為 元 旦,謂 日 元旦 即 初始之日 的意思。元旦 通常指曆法中的首月首日。在我國,元旦 一詞古已有之,在文學作品中最早見於 晉書 我國歷史上的 元旦 指的是 正月一日 正月 的計算方法,在漢武帝時...
中國的煙花是如何傳入外國的
通過對外戰爭 把火藥傳了出去,煙花嘛,也許外國人自己改良過。唐以來,對外 就很頻繁,煙花也可以做為商品傳 出中國。我覺得應該是 路徑傳出去的,花炮在中國也有兩千的歷史了,最出也就是將黑火藥放在竹筒子裡面去燒,呵呵,在說,他們如果連火藥的不會做,怎麼會做花炮了 通過西亞和中國通商的商人傳播出去的,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