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魯迅《祝福》教學分析
一、文字特點
文章採用倒敘寫法,先寫「臨死之內前」的祥林嫂,然後容寫「初到魯鎮」和「再到魯鎮」的祥林嫂,可在此基礎上理清線索和結構。
(序幕寫祝福景象
結局祥林嫂寂然死去
開端祥林嫂初到魯鎮
發展祥林嫂初賣改嫁
高潮祥林嫂再到魯鎮
尾聲再寫祝福景象)
二、作者意圖
祥林嫂的遭遇,正是舊中國千百萬勞動婦女悲慘遭遇的鮮明寫照,作者正是通過對這一典型人物的塑造,對吃人的封建制度和封建禮教,進行深刻揭露和有力抨擊的,指出反封建的必要性。
三、編者意圖:
1、準確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徵,理解造**物悲劇的社會根源,從而認識舊社會封建禮教的罪惡本質。
2、學習本文綜合運用肖像描寫、動作描寫、語言描寫等塑造人物的方法。
3、體會並理解本文環境描寫的作用,理解本文倒敘手法的作用。
四、學生情況
1.初讀課文,瞭解祥林嫂的經歷。
2.再讀課文,分析**祥林嫂的人物形象
3.自然引入討論:祥林嫂之死,誰是**?
討論將學生引入對文字的更深層次的研讀,通過深入的討論,學生明白:人世間的慘事,不慘在狼吃阿毛,而慘在禮教吃祥林嫂。
魯迅的《祝福》
2樓:匿名使用者
喲!都長篇大論的,言不對題,其實答案很簡單,一句話:痛擊病態的舊中國,祝福善良的老百姓!
3樓:百度使用者
祝福》是魯迅先生一篇深刻揭示中國婦女悲劇命運的**,在教學中,筆者對祥林嫂這一悲劇形象做了深入淺出分析,但學生卻發出陣陣竊笑,究其原因是沒有充分調動學生的情感因素,學生沒能介入人物角色中,沒能被祥林嫂的悲劇所打動,學過後感情上更是遠離了祥林嫂,那麼怎樣讓學生從感情上走近祥林嫂呢?
一、從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上看,病態的人們歧視她、蹂躪她。
把人物放在複雜的社會關係中去思考,揭示祥林嫂悲劇產生的必然性,馬克思曾說過:「人,歸根到底,……在其現實性上,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祥林嫂為什麼死,以及死後為什麼得不到別人的同情,顯然與周圍的人有密切的關係。
如下圖:
四叔四嬸
冷酷 殘忍
婆家人 強搶 祥林嫂 嘲諷奚落 魯鎮人
我 同情不願介入 誤導同情 柳媽
除了四嬸、四叔、婆家人思想行動上對祥林嫂直接**外,周圍的人對她的態度也是她終遭遺棄,無人問津的原因。當祥林嫂以再嫁再喪的身份再次來到魯鎮時,魯鎮的人沒有叫她「賀六嫂」,而是依舊叫她「祥林嫂」。其聲調的陰陽怪氣表明世人對她再嫁的身份的否定和非難,並用「祥林嫂」這一永久的稱謂對她進行精神鞭笞。
柳媽的同情、誤導更加重了她的精神負擔,使她欲生不能,尋死又不敢。
二、 從藝術構思上看,祥林嫂是一個生命裡沒有春天的苦命人兒。
祥林嫂從來就沒有獲得過春天般的溫暖,她喪夫、再嫁、失子、死去幾個關鍵情節都是在春天發生的。
1、麗春之日,丈夫夭折。「她是春天沒了丈夫的」。在封建社會裡,婦女地位最低,而一個寡婦的處境更艱難,更何況「她家裡還有嚴厲的婆婆」。
由於丈夫「比她小十歲」,沒有留下後代,「夫死從子」之路與她無緣。再說婆婆也不會把她這個「剋星」留在家裡,無子守寡,此路不通,擺在祥林嫂面前的是一條受人唾棄的改嫁之路。但「生為夫家人,死為夫家鬼」不能自作主張。
只能由夫家人任意擺佈,即象商品一樣被賣掉。看來春天是不屬於祥林嫂的,春天也不會帶給她溫馨與柔情,在封建禮教的摧殘下,她的一生裡將是沒有春天的一生。
2、孟春之日,被迫再嫁。祥林嫂在生命和「名譽」之間,它依然選擇了「名譽」,即永遠的有祥林名譽權的「不嫁二夫」的寡婦,於是她逃到魯家後,非常勤快,然而 「新年剛過」的一天,祥林嫂到河邊去洗米時,突然被婆家人用極其野蠻的手段,像對待牲畜一樣,生擒死拖,把她搶了回去,從衛婆子口裡我們知道「她婆婆來抓她回去的時候,是早已許給了賀老六」,回家之後,不幾天,也就裝在花轎裡抬去了,不難看出她是在春天被迫再嫁的。儘管當時她一路的嚎哭、叫罵,「喉嚨哭啞了」,「頭上碰了一個大窟窿」,「拜不成天地」,可結果還是被他們「七手八腳得將她和男人反關在新房裡」。
在祥林死後的第一個春天,祥林嫂被迫改嫁。春天,對於她簡直就是災難,春天,帶給她的是瘋狂的人格侮辱,春天,使她心靈備受摧殘。
3、暮春之日,痛失愛子。祥林嫂被迫改嫁後,幸運的做了母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祥林嫂有了兒子,便取得了做人的權利。可「天有不測風雲」,賀老六不久 「斷送在傷寒上」第二次喪夫又給她精神上一個沉重的打擊。
「幸虧有個兒子」這唯一的的親骨肉,是她生命裡僅存的一絲春光。但「禍不單行」、「春天快要完了」的一天,孩子竟「給狼銜去了」,命運之神不公平的從她懷裡奪走了僅有的一絲春光。兒子死了,「大伯來收屋,又趕她,她真是走投無路了,只好來求老主人」。
這個悲慘的情節再次發生在春天,而且隨著「春天快要完了」,她的生命也將結束。
4、迎春之日,悽慘死去。祥林嫂再次來到魯家,是想做奴隸而不得,四嬸四叔柳媽對她的態度完全變了,淪為乞丐後,她的遭遇更是悽慘,常常連飯也要不到,最後帶著對生的痛苦,對死的恐怖,在魯鎮祝福聲中,在遭受了一連串的致命打擊、**、摧殘之下悽然死去。四叔的「不早不遲,偏偏要在這時候」,這時候正是萬家歡樂、全家團圓的時候,而祥林嫂在生命的最後一刻竟連春意都未來得及享受,便悄無聲息地退出了人生的歷史舞臺,貧窮懸殊,反差巨大,這一結局的安排是祥林嫂的悲劇更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三、 從道具、服飾上看,「開裂的竹竿,破碎的心」,「白頭繩,表孝心」。
魯迅的作品,道具設定是非常獨特的。祥林嫂一出場,一股濃濃的悲劇情調沉重的襲人心鼻。除了得力於作者細緻的肖像描寫之外,還要歸功於作者精心製作的道具:
竹籃、破碗、裂竿,「他一手提著竹籃,內中一個破碗,空的;一手拄著一支比她更長的竹竿,下端開了裂」。這個形象鮮明獨特,極具個性化,人們的腦海裡不由得會浮現出悽苦的乞丐形象,極其簡單的道具,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碗「破而空」生活淒涼可想而知,竹竿下端「開了裂」可見淪為乞丐的歲月之長,讀罷,怎能不讓人心碎悲傷、憐憫。
祥林嫂在魯鎮一露面:「頭上扎著白頭繩」,第二次:「她仍然頭上扎著白頭繩……」藉此,我們很容易看出她的寡婦身份,表明她是死去的祥林的妻子,這一定位十分重要。
頭上的白頭繩,把她的悲劇命運揭示出來了,註定了祥林嫂一生將在這個名份下生活,丈夫死了,本不是祥林嫂的錯,可她卻要紮上白頭繩向世人宣告自己是個災星,被人認為不吉祥。她本來是遵照封建禮教的規矩「餓死事小,失節事大」「好女不嫁二男」,可是偏偏有個婆婆不讓她守節,又偏偏有人嘲笑她,歧視她,說她「不乾不淨」。她苦苦蓄錢捐了門檻,可仍然消除不了白頭繩帶給她的災難,帶給她心靈的創傷,這樣一位婦女,活著毫無自主權,死了還要受人唾棄,生得痛苦,死得恐怖——多麼悲慘的命運啊。
這一細節是對封建禮教吃人的有力控訴。
四、 從再現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上看,祥林嫂是一個時代悲劇。
祥林嫂生活在清末,祥林嫂的悲劇是那個時代的悲劇,也是那個時代千千萬萬個勞動婦女的悲劇。
當時封建禮教仍在吞噬著人們,二十六七歲的祥林嫂嫁給了十六七歲的祥林,這是一種落後而殘酷的畸形婚俗,江浙一帶稱之為等郎媳,正象當時民謠所說的那樣: 「二十歲大姐十歲郎,夜夜睏覺抱**。說他夫來年太小,說他兒來不喊娘。
」可以看出等郎媳是多麼的尷尬和辛酸,祥林嫂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使得「她不很愛說話,別人問了才回答,答得也不多」,只能用無盡勞動為自己透一口氣。當時的人們冷漠、麻木、自私、愚昧。祥林嫂不被魯鎮所接納,也是由於當時被封建禮教嚴重毒害的人們的存在,「夫為妻綱,好女不嫁二男」的夫權思想,可容忍貞潔的寡婦,但卻不能容忍再嫁的女人。
足以看出當時病態的社會,病態的人們釀造了祥林嫂的悲劇。這就是祥林嫂所生活的環境,這種環境也是祥林嫂悲劇的一個根本原因。
總之,在教學中要充分挖掘**的情感因素,要善於尋找巧妙的切入點,教師用自己的真情去撥動學生心靈的「情」弦,一旦學生心靈的「情」弦鳴響,情感的火苗燃起的語文課堂就迸射出生命的活力。無疑學生從感情上就會走進祥林嫂。
4樓:朵兒
創作背景及時代意義
《祝福》寫於2023年2月7日,最初發表在2023年3月15日《東方雜誌》第21卷第6號上,後收入作者的第二個**集《彷徨》,是《彷徨》的第一篇。20世紀20年代,正是中國新文化運動的發展時期。新文化運動的口號是「民主、科學」,而阻礙中國進入民主、科學時代的最大障礙,就是中國兩千多年遺留下來的腐朽、愚昧的封建思想。
婦女則是中國封建思想最大的受害者。魯迅選擇婦女題材,是為了深刻揭露封建思想文化的流弊和餘毒。
作者批判的封建思想觀念
1.貞節
從宋代起,中國封建社會走向衰落,封建思想越加保守、僵化、反動。此時理學出現了,主張「存天理,滅人慾」。夫權自然是「天理」,而寡婦再嫁,就是以正常的「人慾」破壞了這個「天理」。
理學提倡婦女守節,「餓死事小,失節事大」,寡婦再嫁當然不可以,就連未婚夫死了,也要為他守一輩子。最後更殘忍地提出婦女要為死去的丈夫甚至未婚夫自殺殉葬,併為這樣的婦女立牌坊。封建思想已經發展到滅絕人性的地步。
2.秩序
封建思想的核心是維護封建秩序,講「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任何人都不允許破壞封建社會的尊卑秩序。在魯四老爺這樣的理學擁護者看來,像康有為那樣的改良,都是洪水猛獸,更不要說變革了。祥林嫂的再嫁,破壞了封建夫權秩序,魯四老爺自然是無比仇恨,斥為「謬種」。
3.婦女的「三從」
封建秩序對婦女的壓迫尤為深重,婦女沒有人身權利。「未嫁從父,既嫁從夫,夫死從子」。違背這一秩序的婦女,都被視為「罪人」。
4.封建祭祀
對祖先的崇拜,也是封建思想文化的一個方面。血緣制也是封建秩序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魯四老爺對祭祀非常重視,像已經是「罪人」的祥林嫂這種人,不配在儀式中扮演哪怕是最小的角色。
祥林嫂的人生悲劇
快樂與幸福 苦難與不幸
逃出婆家在魯四老爺家做工
滿足,有笑影,白胖了
被婆家賣掉
拼死反抗
再婚:沒婆婆,丈夫有力氣
有自己的房子
生了兒子
胖了丈夫死了,兒子被狼吃了
她又流落到魯四老爺家做工
被魯鎮的人歧視(阿毛、額頭上的疤)
被魯四老爺鄙視
對地獄的恐懼
捐門檻贖罪
神氣很舒暢,眼光也分外有神
參加祭祖儀式被拒絕
惴惴的,頭髮也花白了,最終
被趕出魯家,淪為乞丐
帶著疑問和恐懼貧困而死
魯迅 《祝福》」的解讀,關於魯迅 《祝福》的賞析
祝福 一直以來都被認為是一篇描寫舊中國農村婦女苦難命運的作品,通常人們對其主旨內涵的解讀不外如下 真實地描繪了勞動婦女祥林嫂在舊社會的悲慘遭遇。作品通過封建禮教吃人的血淋淋的事實,譴責了以魯四老爺為代表的這個制度和社會,也批判了周圍群眾所施於祥林嫂的冷漠 歧視和嘲弄。就 所敘述的主體內容而言,這樣的...
關於魯迅的文章《祝福》,關於魯迅 《祝福》的賞析
魯迅作為一個以筆作 的民主戰士,他用他那犀利的目光審視這個社會,用他那尖銳的筆觸撕裂著社會的黑暗。面對當時的社會現實和對民主文學人士的 作者很可能用 中的人物來影射現實中存在的人,這一點,是 中慣用的手法,也許不是完全的記實性文學,加入了作者的想象與評價,但應該不會是憑空捏造的。祥林嫂是當時社會貧困...
魯迅的《祝福》原文是什麼,誰能找到魯迅先生《祝福》原文
7.4 魯迅 祝福 誰能找到魯迅先生 祝福 原文 原文 舊曆的年底畢竟最像年底,村鎮上不必說,就在天空中也顯出將到新年的氣象來。灰白色的沉重的晚雲中間時時發出閃光,接著一聲鈍響,是送灶的爆竹 近處燃放的可就更強烈了,震耳的大音還沒有息,空氣裡已經散滿了幽微的火藥香。我是正在這一夜回到我的故鄉魯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