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不可失》文言文告訴了我們什麼道理

2021-03-04 04:24:31 字數 1795 閱讀 9963

1樓:星空矅

一個在平時生活中始終信守諾言的人,永遠會得到別人的尊重.魏文侯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與他言必行,行必果的優秀品質有關。本文講述了魏文侯不因客觀因素為由守信赴約的事,它告誡世人:

做人要守信用。文章雖短小精悍,但人物情狀呼之欲出,「天雨」兩字作環境烘托,更見人物精神。

2樓:匿名使用者

告訴了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要向文中魏文候那樣信守承諾,始終不爽約,始終尊重別人

狼 這則文言文告訴我們怎樣的道理

3樓:116貝貝愛

清·蒲松齡《狼》告訴人們的道理為:對待像狼一樣的惡人,不能妥協退讓,而要像屠夫一樣勇敢鬥爭、善於鬥爭,這樣才會取得勝利。

原文:一屠(tú)晚歸,擔(dàn)中肉盡,止有剩骨。途中兩狼,綴行甚遠。

屠懼,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復投之,後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盡矣,而兩狼之並驅如故。

屠大窘(jiǒng),恐前後受其敵。顧野有麥場,場主積薪其中,苫(shàn)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擔持刀。狼不敢前,眈(dān)眈相向。

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於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數刀斃之。

方欲行,轉視積薪後,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後也。身已半入,止露尻(kāo)尾。屠自後斷其股,亦斃之。

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

狼亦黠(xiá)矣,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

白話釋義:

一個屠戶傍晚回來,擔子裡的肉已經賣完了,只剩下骨頭。屠戶半路上遇到兩隻狼,緊跟著(他)走了很遠。

屠戶感到害怕,把骨頭扔給狼。一隻狼得到骨頭就停止了,另一隻狼仍然跟從。屠戶再次扔骨頭,較晚得到骨頭的狼停住了,之前獲得骨頭的狼又跟上來了。

骨頭已經沒有了,可是兩隻狼像原來一樣一起追趕屠戶。

屠戶感到處境危急,擔心前面後面受到狼攻擊。他往旁邊看了看發現田野中有個麥場,麥場的主人把柴草堆積在裡面,覆蓋成小山似的。屠戶於是跑過去倚靠在柴草堆下,卸下擔子拿起屠刀。

兩隻狼不敢上前,瞪眼朝著屠戶。

一會兒,一隻狼徑直走開了,另一隻狼像狗一樣蹲坐在前面。過了一會兒,蹲坐在那裡的那隻狼的眼睛好像閉上了,神情悠閒得很。屠戶突然跳起來,用刀砍狼的頭,又連砍了幾刀把狼殺死。

他剛剛想離開,轉身看柴草堆後面,另一隻狼正在挖洞,想要從柴草堆中打洞來從後面攻擊屠戶。狼的身體已經鑽進去一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戶從後面砍掉了狼的後腿,這隻狼也被殺死了。

他才領悟到前面的狼假裝睡覺,原來是用來誘引敵人的。

狼也是狡猾的,而眨眼間兩隻狼都被殺死了,禽獸的欺騙手段能有多少啊!只是增加笑料罷了。

寫作背景:

康熙十八年(2023年),作成狐鬼**初步結集,定名《聊齋志異》。高珩為之作序。《聊齋志異》是蒲松齡的代表作,在他40歲左右已基本完成,此後不斷有所增補和修改。

「聊齋」是他的書屋名稱,「志」是記述的意思,「異」指奇異的故事。

文章賞析:

寫屠戶殺狼,表現屠戶的勇敢鎮定和狼的狡猾貪婪,這是故事的高潮和結局。

「一狼徑去」,另有圖謀;「犬坐於前」(這裡的「犬」是名詞活用作狀語,像狗一樣),牽制屠戶,更見出狼的狡詐。

「目似瞑,意暇甚」,演得逼真,氣氛似有所緩和。「暴起」、「刀劈」、「斃之」,屠戶不為假象迷惑,抓住時機,當機立斷敢於鬥爭,取得了一半的勝利。

「轉視積薪後」說明屠戶已深刻認識到狼的本性,變得警覺。

「一狼洞其中」終將狼的本性暴露無遺,再點狼的狡詐陰險,「乃悟」說明鬥爭使屠戶對狼的奸詐有了深刻認識。

4樓:夢蝶卓羲

屠夫:當我們遇到像狼這樣狡猾的壞人,我們要像屠夫一樣,敢於面對,善於鬥爭

狼文言文告訴了我們什麼道理,狼 文言文告訴了我們一個什麼道理

狐狸再狡猾也鬥不過好獵手。狼 文言文告訴了我們一個狐狸再狡猾也鬥不過好獵手的道理 狼 這篇文言文告訴了我們一個什麼道理 形象地揭露狼的吃人本質,狡詐的特性,表現了對豺狼不能抱有幻想,不能怯懦退縮,只能用人勇敢機智把它們殺死的道理。狼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麼道理?文言文 從狼的角度出發 像狼一樣的惡人不...

有什麼文言文告訴我們不要溺愛孩子

犬人 慈善鳥 還有古文鑑賞 教子勿溺愛,子墮莫棄絕 原文 子弟天性未漓,教易入也,則體孔子之言以勞之 愛之能勿勞乎 勿溺愛以長其自肆之心。子弟習氣已壞,教難行也,則守孟子之言以養之 中也養不中,才也養不才 勿輕棄以絕其自新之路。譯文 當子弟的天性還未受到汙染時,教導他比較容易,那麼應該按照孔子所說的...

文言文戴高帽告訴了我們什麼道理,文言文戴高帽告訴了我們一個什麼道理

生活中,我們要學會不去聽那些阿諛奉承的虛假的話,要知道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1 人們大多喜歡聽順耳的話,不喜歡聽逆耳的話,所以能聞過則喜的人是值得稱頌的。2 愛聽好話,喜歡奉承是人們的通病。不要只聽那些虛偽對我們沒好處的話,要知道只有那些逆耳的良藥才是真正的忠言 這個故事說明當局者迷。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