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孟飛
所有含雜質的物質都比原來的純淨物質熔點低,比如溶液、固體、合金都是如此。
雜質對有機化合物的熔點有何影響?
2樓:不是苦瓜是什麼
雜質會破壞物質間的結合力,所以熔點就會降低。當含雜質時(假定兩者不形
成固溶體),根據拉烏耳(raoult)定律可知,在一定的壓力和溫度條件下,在溶劑中增加溶質,導致溶劑蒸氣分壓降低,固液兩相交點即代表含有雜質化合物達到熔點時的固液相平衡共存點,顯然較純粹者低。
如果雜質熔點高於被測晶體,一般熔點會上升,如果是水或者其他熔點較低的雜質則熔點會下降。
不純的物質熔程(熔點的範圍)也一定會加大。
因為有機物是分子晶體,有固定的熔點,而一旦混入雜質,熔點就會下降,熔程就會拉長,所以可通過測定有機物的熔點判斷有機物的純度.
對於有機物來說,雜質對熔點的影響比較大,所以測定熔點有助於鑑定化合物的純度,不過這隻能對小分子化合物而言,分子量較高的化合物可能因為高溫而變壞,不會去測其熔點。
3樓:★夏ぜ醉雷
當含雜質時(假定兩者不形成固溶體),根據拉烏耳(raoult)定律可知,在一定的壓力和溫度條件下,在溶劑中增加溶質,導致溶劑蒸氣分壓降低,固液兩相交點即代表含有雜質化合物達到熔點時的固液相平衡共存點,顯然較純粹者低.
如果雜質熔點高於被測晶體,一般熔點會上升,如果是水或者其他熔點較低的雜質則熔點會下降.
不純的物質熔程(熔點的範圍)也一定會加大.
原因:當含雜質時(假定兩者不形成固溶體),根據拉烏耳(raoult)定律可知,在一定的壓力和溫度條件下,在溶劑中增加溶質,導致溶劑蒸氣分壓降低,固液兩相交點即代表含有雜質化合物達到熔點時的固液相平衡共存點,顯然較純粹者低.
有機化合物
狹義上的有機化合物主要是由碳元素、氫元素組成,是一定含碳的化合物,但是不包括碳的氧化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碳酸鈣及其鹽、氰化物、硫氰化物、氰酸鹽、金屬碳化物、部分簡單含碳化合物(如sic)等物質。但廣義化合物可以不含碳元素。有機物是生命產生的物質基礎,所有的生命體都含有機化合物。
脂肪、氨基酸、蛋白質、糖、血紅素、葉綠素、酶、激素等。生物體內的新陳代謝和生物的遺傳現象,都涉及到有機化合物的轉變。此外,許多與人類生活有密切相關的物質,如石油、天然氣、棉花、染料、化纖、塑料、有機玻璃、天然和合成藥物等,均與有機化合物有著密切聯絡。
熔點物質的熔點(melting point),即在一定壓力下,純物質的固態和液態呈平衡時的溫度,也就是說在該壓力和熔點溫度下,純物質呈固態的化學勢和呈液態的化學勢相等,而對於分散度極大的純物質固態體系(奈米體系)來說,表面部分不能忽視,其化學勢則不僅是溫度和壓力的函式,而且還與固體顆粒的粒徑有關,屬於熱力學一級相變過程。
4樓:風舞輕衣
雜質會破壞物質間的結合力,所以熔點就會降低
5樓:匿名使用者
混合物的熔點比組分中熔點低的還要低
為什麼物體熔有雜質時熔點會降低 ?
6樓:匿名使用者
在純物質的正常凝固點(熔點)溫度下,固液兩相平衡共存,純物質在兩相的化學勢相等.而對於溶液而言,若溶質只溶解於液態溶劑而不溶解與固態溶劑時,少量溶質的存在使溶液的蒸汽壓降低,且使溶液中溶劑的化學勢小於固態純溶劑的化學勢,固態純溶劑因此熔融進入溶液中,從而改變溶液的濃度.同時固態溶劑熔融時吸熱,使體系的溫度下降,直至某一溫度時,固態純溶劑與溶液才達到兩相平衡.
這時候完全溶解,所以會降低。
7樓:世界魔神
飽和蒸汽壓下降了,所以熔點降低。大學的《物理化學》會學到。
8樓:匿名使用者
不是所有的都會,非金屬的就不是(陶瓷),至於合金嘛,我等有人回答了再來看。
測定熔點對確定化合物的純度和鑑定有機物有何意義
9樓:天蠍小灰馬
因為有機物是分子晶體,有固定的熔點,而一旦混入雜質,熔點就會下降,熔程就會拉長,所以可通過測定有機物的熔點判斷有機物的純度.
對於有機物來說,雜質對熔點的影響比較大,所以測定熔點有助於鑑定化合物的純度,不過這隻能對小分子化合物而言,分子量較高的化合物可能因為高溫而變壞,不會去測其熔點。
10樓:匿名使用者
有雜質有可能導致實驗失敗,錯誤;有機物一般是生物製造的,可以確定這個物質是否與生物相關
熔點是什麼含義
11樓:匿名使用者
熔點(melting point)
熔點是固體將其物態由固態轉變(熔化)為液態的溫度。進行相反動作(即由液態轉為固態)的溫度,稱之為凝固點。與沸點不同的是,熔點受壓力的影響很小。
晶體融化時的溫度叫做熔點。物質有晶體和非晶體,晶體有熔點,而非晶體則沒有熔點。晶體又因型別不同而熔點也不同.
一般來說晶體熔點從高到低為,原子晶體》離子晶體》金屬晶體》分子晶體。在分子晶體中又有比較特殊的,如水,氨氣等.它們的分子只間因為含有氫鍵而不符合"同主組元素的氫化物熔點規律性變化''的規律。
熔點是一種物質的一個物理性質。物質的熔點並不是固定不變的,有兩個因素對熔點影響很大。一是壓強,平時所說的物質的熔點,通常是指一個大氣壓時的情況;如果壓強變化,熔點也要發生變化。
熔點隨壓強的變化有兩種不同的情況.對於大多數物質,熔化過程是體積變大的過程,當壓強增大時,這些物質的熔點要升高;對於像水這樣的物質,與大多數物質不同,冰熔化成水的過程體積要縮小(金屬鉍、銻等也是如此),當壓強增大時冰的熔點要降低。另一個就是物質中的雜質,我們平時所說的物質的熔點,通常是指純淨的物質。但在現實生活中,大部分的物質都是含有其它的物質的,比如在純淨的液態物質中熔有少量其他物質,或稱為雜質,即使數量很少,物質的熔點也會有很大的變化,例如水中熔有鹽,熔點就會明顯下降,海水就是熔有鹽的水,海水冬天結冰的溫度比河水低,就是這個原因。
飽和食鹽水的熔點可下降到約-220℃,北方的城市在冬天下大雪時,常常往公路的積雪上撒鹽,只要這時的溫度高於-22℃,足夠的鹽總可以使冰雪熔化,這也是一個利用熔點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熔點實質上是該物質固、液兩相可以共存並處於平衡的溫度,以冰熔化成水為例,在一個大氣壓下冰的熔點是0℃,而溫度為0℃時,冰和水可以共存,如果與外界沒有熱交換,冰和水共存的狀態可以長期保持穩定。在各種晶體中粒子之間相互作用力不同,因而熔點各不相同。同一種晶體,熔點與壓強有關,一般取在1大氣壓下物質的熔點為正常熔點。
在一定壓強下,晶體物質的熔點和凝固點都相同。熔解時體積膨脹的物質,在壓強增加時熔點就要升高。
在有機化學領域中,對於純粹的有機化合物,一般都有固定熔點。即在一定壓力下,固-液兩相之間的變化都是非常敏銳的,初熔至全熔的溫度不超過0.5~1℃(熔點範圍或稱熔距、熔程)。
但如混有雜質則其熔點下降,且熔距也較長。因此熔點測定是辨認物質本性的基本手段,也是純度測定的重要方法之一。
測定方法一般用毛細管法和微量熔點測定法 。在實際應用中我們都是利用專業的測熔點儀來對一種物質進行測定。(右圖就是一臺顯微影象熔點儀)
鎢(w)是熔點最高的金屬,在2000℃-2500℃高溫下,蒸汽壓仍很低。鎢的硬度大,密度高,高溫強度好。
12樓:匿名使用者
晶體融化時的溫度叫做熔點。物質有晶體和非晶體,晶體有熔點,而非晶體則沒有熔點。
熔點是一種物質的一個物理性質。物質的熔點並不是固定不變的,有兩個因素對熔點影響很大。一是壓強,平時所說的物質的熔點,通常是指一個大氣壓時的情況;如果壓強變化,熔點也要發生變化。
熔點隨壓強的變化有兩種不同的情況.
加熱到120.5-121℃,所以只是該物質物理狀態的改變,只要它不分解或者發生化學變化,化學性質不會有太大的變化,
配成水溶液,加熱到120.5-121℃,是否變質?要看它能不能跟水反應,不反應的話你加熱到120.5-121℃,這時候水也被蒸發了,就只有它自己啦,就跟你上面的問題一樣啦
13樓:匿名使用者
熔點和溶點又有什麼不同啊
14樓:匿名使用者
加熱到120.5-121℃,其化學性質是否變化取決於它本身的化學性質,如加熱到120.5-121℃是否分解,是否與空氣中的物質反應等等,同時,也取決於你加熱操作的裝置。
建議結合該物質的理化性質及實際操作進行判斷。我很難給出明確答案。
配製成水溶液也是這樣,其性質是否變化取決於溶液、溶質、溶劑的理化性質。如密度,含量,沸點等等。同時,也取決於你加熱操作的裝置。
建議結合該物質的理化性質及實際操作進行判斷。我很難給出明確答案。
15樓:匿名使用者
熔點是凝固相開始轉變為液相的溫度點。
沒有溶點一說。
廚房中的有機物,廚房的有機化合物
醋 其中的成分是醋酸,其化學式為ch3cooh,為有機酸。燃氣灶使用的天然氣,其主要成分為甲烷,化學式為ch4 食物中的有機物就更多了,比如米飯中的澱粉,肉類中的蛋白質和脂肪 家中廚房裡哪些食品含有較多有機物?醋,裡面有醋酸ch3cooh,也就是乙酸,是有機物糖,葡萄糖c6h12o6,蔗糖c12h2...
有機化合物的鑑別, 有機物的鑑別方法
在藥品的生產 研究及檢驗等過程中,常常會遇到有機化合物的分離 提純和鑑別等問題。有機化合物的鑑別 分離和提純是三個既有關聯而又不相同的概念。分離和提純的目的都是由混合物得到純淨物,但要求不同,處理方法也不同。分離是將混合物中的各個組分一一分開。在分離過程中常常將混合物中的某一組分通過化學反應轉變成新...
什麼是有機化合物?組成有機物的元素有哪些
狹義上的有機化合物主要是由碳元素 氫元素組成,是一定含碳的化合物,但是不包括碳的氧化物 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 碳酸,碳酸鈣及其鹽 氰化物 硫氰化物 氰酸鹽 金屬碳化物 部分簡單含碳化合物 如sic 等物質。但廣義化合物可以不含碳元素。有機物是生命產生的物質基礎,所有的生命體都含有機化合物。脂肪 氨基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