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東村m崼毣紩岃
(1)飲食是造血的原料
中醫學早就有「人以水谷為本」的說法。人體所攝入的食物,經過胃腸的腐熟消化,取其精微化生而為血。早在兩千多年前我國中醫最早的經典著作《內經》就已指出:
「五穀入於胃也,其糟粕、津液、宗氣分為三隧……營氣者,泌其津液,注之於脈,化以為血。」明末清初醫家喻嘉言更直截了當地說:「蓋飲食多自能生血,飲食少血不生。
」這些認識都闡明瞭飲食的數量和質量與生血有著密切的關係,飲食是造血的原料,飲食的精微物質經過臟腑的作用化生為血。
(2)血的生成與五臟六腑密切相關
血的生成是在五臟六腑共同作用下完成的,需要臟腑之間的相互配合,決不是一髒一腑所能完成的。題名華佗所著的《中藏經》借用五行理論,以心、脾、肺、腎、肝的母子關係來說明五臟在血生成上的內在聯絡。如「心生血,血為肉之母;脾生肉,肉為血之舍;肺屬氣,氣為骨之基;腎應骨,骨為筋之本;肝系筋,筋為血之源。
」為什麼怎麼說呢?因為飲食入胃,是經過五臟各自的功能和相互配合作用才完成的。
①心在血生成中的作用:
中醫學中的心包括解剖學上的心臟,如「心主身之血脈」和中樞神經系統,「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 。與造血有關主要為前者。「心生血」的過程,唐容川已有解釋:
「食氣入胃,脾經化汁,上奉心火,心火得之,變化而赤是為血」。可見飲食經過脾胃的消化吸收過程後,其精微物質,再通過「心」對造血器官的作用變成血液。
②肺在血生成中的作用:
《內經》指出:「此所受氣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於肺脈,乃化而為血。」說明肺參與造血活動,而且肺所朝的百脈為造血提供了場所。
③脾胃在血生成中的作用:
中醫認為,血主要由營氣和津液組成。而營氣和津液都是來自於所攝入的飲食物,經過脾和胃的消化吸收而生成水谷精微,所以脾胃是氣血生化之源。《內經》指出:
「中焦受氣,取汁變化而赤是謂血。」明代皇甫中《明醫指掌》指出:「血者,水谷之精也,生化於脾。
」 這裡的氣主要指水谷之氣,汁指水谷中的精微物質。中焦接受水谷之氣與精微物質,變化而赤,造成血液。中焦指的是脾胃,兩者功能失調,可以影響造血。
可見,脾胃與血的生成有密切關係。脾胃功能失調可以影響血液的生成,出現血虛之證。
④腎在血生成中的作用:
中醫認為營血的生成不僅源於後天脾胃的生化,還須賴腎精作為生化之本。腎主骨,藏精生髓,與血的生成非常密切。《內經》載有「腎生骨髓」,「骨者髓之府」,「腎者主水,受五臟六腑之精而藏之」。
明代《類經》指出:「精髓同類」。中醫自古即認為精血同源,精與血可互相轉化。
如隋代《諸病源候論》指出:「腎藏精,精者,血之所成也。」說明血可化為精。
清·張志聰《侶山堂類辨》說:「腎為水髒,主藏精而化血」。說明精可化為血。
所以,明代張景嶽《類經》指出:「腎之**入心化赤而為血」。總之,中醫認為,腎為先天之本,精血之髒,主藏精生髓,精髓同源。
所以腎臟功能的盛衰直接影響著血的虛實。
中醫認為,「腎藏精、主骨、生髓」、「血為精所化」、「骨者髓之府」、「髓者骨之充也 」、「骨髓堅固,氣血皆從」、「五穀之**,和合而為血者,內滲於骨空,補益腦髓」。這些記載,說明了腎、骨髓、血液三者之間的關係。骨髓與造血有直接關係。
骨髓藏於骨,又為腎所主,腎之功能強弱與否,可以影響骨髓生精造血。
⑤肝在血生成中的作用:
中醫認為,肝藏血在血生成過程中也佔有重要地位。《內經》指出:「食氣入胃,散精於肝,淫氣於筋」,意思是說飲食物經脾胃的腐熟消化吸收後,其精微物質進入肝臟而化氣血。
清代張璐《張氏醫通》說得更明白:「氣不耗,歸精於腎而為精,精不洩,歸精於肝而化清血。」中醫認為,「肝者……以生氣血」,說明肝與造血有關。
因為肝能儲藏食物中的精微物質,作為造血原料。
根據以上認識,心、肝、脾、肺、腎等臟腑都與造血有關,其中任何一種功能失調,都可影響造血。血的生成須經過上焦心肺,中焦脾胃,下焦肝腎的共同作用來完成。但五臟之中最為重要的是腎和脾,腎和脾在造血中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中醫對血與五臟的關係是怎樣認識的?
2樓:愛夏
中醫認,血液與人體五臟的關係是非常密切的,具體表現在血的生成、執行、貯藏、統攝等各方面 (1)血與心 血液具有營養作用,脈是血行的隧道,心臟則是血行的動力。心臟和血脈相互聯絡,互相貫通,互相配合,共同完成血液的正常執行。血液循著脈管執行不息,從而將血液中的營養物質不斷地輸送到全身,以供給機體生理活動的需要。
雖然血液迴圈是心與血脈共同的活動,但心臟是起主導的、主要的作用。《內經》雲:「心主身之血脈」,「諸血者皆屬於心」。
血液是營養機體的主要物質,營養的好壞直接影響著人體包括心臟功能的活動。中醫認為,心臟與血脈功能狀況可以通過面部色澤來表現,所以臨床上醫生可以從病人面部的色澤來判斷心臟和血脈的情況。《內經》說:
「心者,生之本,神之變也,其華在面,其充在血脈」,「心之合脈也,其榮色也」。正常時,心脈充盛,則面色紅潤光澤。如果心與血脈虛弱,則面色蒼白無華;心氣衰竭,則血行無以推動,必致氣血瘀滯,面色灰黯或青紫;血虛,則心血不足,心脈空虛,而見面無血色, 白光 白無華,脈或結代,怔忡驚悸。
可見,心、血、脈三者,在生理上是互相聯絡,密不可分的。在病理上則又是互相影響的,其中任何方出現異常,就可發生有關疾病。 (2)血與肺 血與肺關係也頗為密切。
由中焦脾胃吸收轉化而成的精微物質,需「上注於肺脈乃化為血」,說明肺臟亦參與血的生成。 中醫有「肺朝百脈」之說,意思是說人體所有血脈都會集於肺臟,血液在流經肺臟時,將其中殘存的廢物通過肺的呼吸而排出體外,又通過肺的作用將新鮮空氣吸入體內,匯入血中。可見,肺的吐故納新作用保持著血液的清新,新鮮的血液在宗氣的推動下,再循行於血脈,溫養著五臟六腑、四肢百骸。
血液是在「宗氣」的推動下循著血脈迴圈不息的。宗氣,是水谷精氣與吸收自然界的新鮮空氣相結合而成,聚集於胸中。宗氣是心氣與肺氣的共同作用。
宗氣充足,則能促進心臟推動血液執行,血循正常,脈搏和順;宗氣不足,則血行無力,脈搏微弱,甚至出現氣滯血瘀。 (3)血與肝 中醫認為,肝藏血。唐代王冰解釋說:
「肝藏血,心行之。人動則血運於諸經,人靜則血歸於肝。何者?
肝主血海故也。」意思是說,肝臟具有貯藏血液和調節血量的功能。當人體在勞作或情緒激動時,機體各部的需血量增加,迴圈血量也須相應增加,時肝臟就把貯藏的血液排出來,以供機體活動的需要;當人在休息或情緒安定時,全身活動量減少,機體所需血量亦減少,部分血液便貯存於肝臟。
如果肝臟有病,藏血的功能失常,既影響人體的正常活動,亦可出現血液方面的病變。若肝血不足(肝血虛),不能滋養於目,則兩目昏花、乾澀、夜盲;不能濡養於筋,則筋肉拘急,屈伸不利;不能充盈血海,則婦女月經量少,甚至閉經;若是肝失疏洩而肝氣逆亂,則藏血不固,易引起出血病變,如**、嘔血、衄血,婦女月經過或崩漏等。 肝主疏洩,又主藏血。
血的執行有賴於氣的推動。當肝臟疏洩功能正常時,則氣機條達舒暢,血隨氣行亦通暢無阻。若疏洩不及,肝鬱氣滯,可導致血瘀,出現胸脅刺痛等證。
若疏洩太過,氣機逆亂,則藏血不固而引起出血病變。 (4)血與脾 中醫認為,脾為後天之本,能納谷受氣,取水谷之精微化生為血液。血的生成與脾臟的關係最為密切。
脾臟不但與血生成有密切的關係,而且脾能統血。所謂統血,是指脾有統攝血液在脈管中正常執行而不溢位脈外的功能。我國早期的醫學著作《難經》指出:
「脾裹血,溫五臟」,裹的意思就是統攝。而脾的統血功能,全賴脾氣的作用。清代沈目南說:
「五臟六腑之血,全賴脾氣統攝。」後來唐容川也說:「經雲脾統血,血之執行上下,全賴於脾,脾陽虛,則不能統血」,「人身之生,總是以氣統血」。
可見,血液的執行,除依賴於心臟的推動、肝臟的調節之外,還必須有脾臟的統攝。明代武之望《濟陰綱目》說:「血生於脾,故曰脾統血。
」說明脾臟的統攝作用,與脾為氣血生化之源有密切關係。 脾氣虛弱,失去統攝血液的功能,造成血液溢位脈外而引起各出血。清代多位醫學家著書立說,對這一問題皆有論說。
尤在涇說:「脾統血,脾虛則不能攝血;脾化血,脾虛則不能運化,是皆血無所主,因而脫陷妄行」。夏鼎說:
「營血者,水谷之精氣也。脾胃有傷,營衛虛弱,故血失常道而妄行 」。張志聰說:
「有因腹滿而便血、**者,此因脾傷不能統攝其血也」。臨床上,可見到再生障礙性貧血等因脾虛不能統血而引起出血證。對於這類出血證的**,清代李用粹認為:
「故血證有脾虛者,當補脾以統其血」,即採用健脾益氣攝血法。 (5)血與腎 中醫認為,腎藏精,精生髓,髓化血。同時,腎中命門為原氣之所繫,十二經之根,生化之源,也是溫煦、促進血液生化的原動力之所在。
可見,腎是形成血液的主要臟器之一,故中醫有「生血根本在於腎」的說法。而血之精華又可化為腎精。如隋代巢元方《諸病源候論》說:
「腎藏精,精者血之所成也」。清代唐容川說:「腎藏精,然精雖以腎為主,而合心血之所化」。
意思是說,精血同源,是可以互相轉化的。因此,**上常精血並補。如再生障礙性貧血,用健脾補腎法往往能取得較好的生血效果。
同樣,腎精虧虛者在用補腎藥的同時,亦給以補氣血之品,有助生精補髓。
中醫對血與五臟的關係是怎樣認識
3樓:百度使用者
中醫認為,血液與人體五臟的關係是非常密切的,具體表現在血的生成執行貯藏統攝等各方面(1)血與心
血液具有營養作用,脈是血行的隧道,心臟則是血行的動力心臟和血脈相互聯絡,互相貫通,互相配合,共同完成血液的正常執行血液循著脈管執行不息,從而將血液中的營養物質不斷地輸送到全身,以供給機體生理活動的需要雖然血液迴圈是心與血脈共同的活動,但心臟是起主導的主要的作用內經雲:心主身之血脈,諸血者皆屬於心
血液是營養機體的主要物質,營養的好壞直接影響著人體包括心臟功能的活動中醫認為,心臟與血脈功能狀況可以通過面部色澤來表現,所以臨床上醫生可以從病人面部的色澤來判斷心臟和血脈的情況內經說:心者,生之本,神之變也,其華在面,其充在血脈,心之合脈也,其榮色也正常時,心脈充盛,則面色紅潤光澤如果心與血脈虛弱,則面色蒼白無華;心氣衰竭,則血行無以推動,必致氣血瘀滯,面色灰黯或青紫;血虛,則心血不足,心脈空虛,而見面無血色,白光白無華,脈數或結代,怔忡驚悸可見,心血脈三者,在生理上是互相聯絡,密不可分的在病理上則又是互相影響的,其中任何一方出現異常,就可發生有關疾病(2)血與肺血與肺關係也頗為密切由中焦脾胃吸收轉化而成的精微物質,需上注於肺脈乃化為血,說明肺臟亦參與血的生成
中醫有肺朝百脈之說,意思是說人體所有血脈都會集於肺臟,血液在流經肺臟時,將其中殘存的廢物通過肺的呼吸而排出體外,又通過肺的作用將新鮮空氣吸入體內,匯入血中可見,肺的吐故納新作用保持著血液的清新,新鮮的血液在宗氣的推動下,再循行於血脈,溫養著五臟六腑四肢百骸
血液是在宗氣的推動下循著血脈迴圈不息的宗氣,是水谷精氣與吸收自然界的新鮮空氣相結合而成,聚集於胸中宗氣是心氣與肺氣的共同作用宗氣充足,則能促進心臟推動血液執行,血循正常,脈搏和順;宗氣不足,則血行無力,脈搏微弱,甚至出現氣滯血瘀(3)血與肝中醫認為,肝藏血唐代王冰解釋說:肝藏血,心行之人動則血運於諸經,人靜則血歸於肝何者?肝主血海故也意思是說,肝臟具有貯藏血液和調節血量的功能當人體在勞作或情緒激動時,機體各部的需血量增加,迴圈血量也須相應增加,這時肝臟就把貯藏的血液排出來,以供機體活動的需要;當人在休息或情緒安定時,全身活動量減少,機體所需血量亦減少,部分血液便貯存於肝臟
如果肝臟有病,藏血的功能失常,既影響人體的正常活動,亦可出現血液方面的病變若肝血不足(肝血虛),不能滋養於目,則兩目昏花乾澀夜盲;不能濡養於筋,則筋肉拘急,屈伸不利;不能充盈血海,則婦女月經量少,甚至閉經;若是肝失疏洩而肝氣逆亂,則藏血不固,易引起出血病變,如**嘔血衄血,婦女月經過多或崩漏等
肝主疏洩,又主藏血血的執行有賴於氣的推動當肝臟疏洩功能正常時,則氣機條達舒暢,血隨氣行亦通暢無阻若疏洩不及,肝鬱氣滯,可導致血瘀,出現胸脅刺痛等證若疏洩太過,氣機逆亂,則藏血不固而引起出血病變(4)血與脾中醫認為,脾為後天之本,能納谷受氣,取水谷之精微化生為血液血的生成與脾臟的關係最為密切
脾臟不但與血生成有密切的關係,而且脾能統血所謂統血,是指脾有統攝血液在脈管中正常執行而不溢位脈外的功能我國早期的醫學著作難經指出:脾裹血,溫五臟,裹的意思就是統攝而脾的統血功能,全賴脾氣的作用清代沈目南說:五臟六腑之血,全賴脾氣統攝後來唐容川也說:
經雲脾統血,血之執行上下,全賴於脾,脾陽虛,則不能統血,人身之生,總是以氣統血可見,血液的執行,除依賴於心臟的推動肝臟的調節之外,還必須有脾臟的統攝明代武之望濟陰綱目說:血生於脾,故曰脾統血說明脾臟的統攝作用,與脾為氣血生化之源有密切關係脾氣虛弱,失去統攝血液的功能,造成血液溢位脈外而引起各種出血清代多位醫學家著書立說,對這一問題皆有論說尤在涇說:脾統血,脾虛則不能攝血;脾化血,脾虛則不能運化,是皆血無所主,因而脫陷妄行夏鼎說:
營血者,水谷之精氣也脾胃有傷,營衛虛弱,故血失常道而妄行張志聰說:有因腹滿而便血**者,此因脾傷不能統攝其血也臨床上,可見到再生障礙性貧血等因脾虛不能統血而引起出血證對於這類出血證的**,清代李用粹認為:故血證有脾虛者,當補脾以統其血,即採用健脾益氣攝血法(5)血與腎中醫認為,腎藏精,精生髓,髓化血同時,腎中命門為原氣之所繫,十二經之根,生化之源,也是溫煦促進血液生化的原動力之所在可見,腎是形成血液的主要臟器之一,故中醫有生血根本在於腎的說法而血之精華又可化為腎精如隋代巢元方諸病源候論說:
腎藏精,精者血之所成也清代唐容川說:腎藏精,然精雖以腎為主,而合心血之所化意思是說,精血同源,是可以互相轉化的因此,**上常精血並補如再生障礙性貧血,用健脾補腎法往往能取得較好的生血效果同樣,腎精虧虛者在用補腎藥的同時,亦給以補氣血之品,有助生精補髓
中醫如何看癲癇的病因病機,中醫是如何認識痛經病因病機的?
中醫學稱癲癇為癇證。其 病機與風 火 痰 瘀 虛和心 肝 脾 腎有關,若因七情不遂 氣機不暢而致肝鬱 肝鬱克脾,脾虛生痰,痰迷清竅,痰可化熱,熱盛化火,火極生風。或因母胎驚恐而傷腎,遺傳下代,幼歲即發病。或大腦損傷,血瘀心竅而發癇證。古今醫鑑 記載 夫癇者 原其所由,或為七情之氣鬱結 或受大驚恐神氣...
中醫是如何認識手汗症的,多汗症中醫是如何辯證的?
對於手汗症,在早期的發現與 是非常重要的。越晚發現後果越嚴重,的過程越困難。接觸這方面的知識是非常有好處的。手汗症是因緊張 興奮 壓力或夏天高溫時,交感神經機能亢進造成手掌排汗異常增加所致。手汗症不分男女都有可能發生,在東方民族的年輕人中相當常見 約3 且可能有家族遺傳性 約12.5 手汗症的 方式...
談談對中醫飲食營養這門課的認識,談談對中醫護理學這門課的認識
中醫在飲食營養中強調的是食物的四氣五味,即溫 熱 寒 涼 辛 甘 酸 苦 鹹。對於寒性體質就用熱性食物,其他以此類推 對於臟腑的 可以根據辛入肺,甘入脾,用食物的不同味入不同髒的道理來改變相關臟腑的功能等,其他以此類推。中醫理論還有不同食物有不同的歸經。根據不同食物的歸經可以將歸某髒的食物用來改變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