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武昌起義是指2023年10月10日(農曆辛亥年八月十九)在湖北武昌發生的一場旨在推翻清朝統治的兵變,也是辛亥革命的開端。黃花崗起義失敗後,以文學社和共進會為主的革命黨人決定把目標轉向長江流域,準備在以武漢為中心的兩湖地區發動一次新的武裝起義。通過革命黨人的努力,終於在2023年(清宣統三年)10月10日成功地發動了具有劃時代意義武昌起義。
起義的勝利,逐步使清朝走向滅亡,並建立起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中華**,是亞洲和中國走向民主共和的開端,在中國歷史中具有里程碑意義。武昌起義軍事總指揮為蔣翊武,參謀長為孫武,總理為劉公。起義軍掌控武漢三鎮後,湖北軍**成立,黎元洪被推舉為都督,改國號為中華**,並號召各省民眾起義響應辛亥革命。
武漢辛亥革命軍**舊址現為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
武昌起義50字簡介故事主要內容
2樓:匿名使用者
武昌起義,又稱辛亥首義、武漢首義,是指2023年10月10日(農
歷辛亥年八月十九)在湖北武昌發生的一場旨在推翻清朝統治的兵變,也是辛亥革命的開端。[1]
黃花崗起義失敗後,以文學社和共進會為主的革命黨人決定把目標轉向長江流域,準備在以武漢為中心的兩湖地區發動一次新的武裝起義。通過革命黨人的努力,終於在2023年(清宣統三年)10月10日成功地發動了具有劃時代意義武昌起義。起義的勝利,逐步使清朝走向滅亡,並建立起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中華**,是亞洲和中國走向民主共和的開端,在中國歷史中具有里程碑意義。
武昌起義軍事總指揮為蔣翊武,參謀長為孫武,總理為劉公。起義軍掌控武漢三鎮後,湖北軍**成立,黎元洪被推舉為都督,改國號為中華**,並號召各省民眾起義響應辛亥革命。武漢辛亥革命軍**舊址現為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
名稱武昌起義
地點武漢武昌
時間2023年10月10日
參戰方清軍,革命黨人
結果革命黨人獲勝
快速導航
起因經過結果影響歷史遺蹟紀念活動評價
背景思想條件
19世紀末,何子淵、丘逢甲等人開風氣之先,排除頑固守舊勢力的干擾,成功創辦新式學校。隨後清**迫於形勢壓力,對教育進行了一系列改革,於2023年末頒佈新學制,廢除科舉制,並在全國範圍內推廣新式學堂。2023年,地方科舉考試停止以後,西學逐漸成為學校教育的主要形式。
亦正是教育方式的這一根本性轉變,為後來風起雲湧的辛亥革命和國家建設培養造就了大批思想進步銳意創新的寶貴人才。
共18張
武昌起義
社會條件
辛亥武昌起義前夕,由於中國的各種社會矛盾不斷激化,人民群眾的反抗鬥爭持續不斷,革命黨人不斷髮動武裝起義。2023年,清廷丟擲「預備立憲」,其實質卻是加強了皇族的權力,廣大立憲派對此極為不滿;2023年慈禧太后與光緒皇帝相繼去世,年僅3歲的宣統皇帝愛新覺羅·溥儀即位,其父載灃攝政。[2]
共8張武昌起義世紀回眸
2023年5月,清**公佈的內閣名單中滿族人有九名(其中七名是皇族),漢族有四名。被人稱為「皇族內閣」。立憲派對此大失所望,有少數人蔘加了革命黨。
為取得外國的支援,以維護其統治,清廷將廣東、四川、湖北、湖南等地的商辦鐵路收為國有,然後再賣給外國,掀起了全國大規模的人民反抗運動——保路運動。[2]
文學社和共進會兩個革命團體在湖北新軍中開展革命宣傳工作,在新軍中發展革命力量,積極準備起義。2023年初,兩團體領袖見面祕談,準備起義,文學社社長蔣翊武為革命軍臨時總司令,共進會孫武為參謀長,以文學社的機關為臨時總司令部。[2]
起因保路運動亦稱「鐵路風潮」。2023年(宣統三年)5月,清**以鐵路國有之名,將已歸民間所有的川漢、粵漢鐵路築路權收歸「國有」,馬上又出賣給英、法、德、美4國銀行團,激起湘、鄂、粵、川等省人民的強烈反對,掀起了保路運動。運動在四川省尤其激烈,各地紛紛組織保路同志會,推舉立憲黨人蒲殿俊、羅綸為正副會長,以「破約保路」為宗旨,參加者數以十萬計。
清**下令鎮壓。[3]
四川保路同志會報告
2023年9月7日,四川總督趙爾豐逮捕羅綸、蒲殿俊等保路同志會代表,槍殺數百**群眾。第二天又下令解散各處保路同志會。激起四川人民更大憤怒,將各處電線搗毀,沿途設卡,斷絕官府來往文書。
2023年榮縣獨立,榮縣成為全中國第一個脫離清王朝的政權。把保路運動推向高潮,成為武昌起義的先聲。[4]
經過前夕策動
清朝廷為撲滅四川的人民起義,派出大臣端方率領部分湖北新軍入川鎮壓,致使清軍在湖北防禦力量減弱,革命黨人決定在武昌發動起義。
武昌起義一呼百應
2023年9月14日,文學社和共進會在同盟會的推動下,建立了統一的起義領導機關,聯合反清。並決定請黃興、宋教仁或譚人鳳來鄂作起義指揮,主持大計。
2023年9月24日,兩個革命團體召開聯席會議,決定10月6日發動起義。各標營黨人代表均參加,通過「人事草案」和「起義計劃」,軍事總指揮為蔣翊武,參謀長為孫武,總理為劉公。
南湖炮隊黨人暴動未果。炮隊事件後,清湖北當局下令收繳新軍部隊子彈,同時增強市面軍警力量,盤查甚嚴。當局召集官長會議,決定軍隊提前過中秋節,八月十五日不放假。
2023年9月28日,湖南黨人焦達峰函告武昌起義指揮部,10月6日起義湖南準備未足,請展期10天。再加上同盟會的重要領導人黃興、宋教仁等未能趕到武漢。起義指揮部決定10月16日湘鄂兩省同時發難。
臨時決定
2023年10月9日,孫武等人在漢口俄租界配製炸彈時不慎引起**。**巡捕聞聲而至,搜去革命黨人名冊、起義文告、旗幟等,祕密洩露。並拘捕劉同等6人,隨即引渡湖北當局。
湖廣總督瑞澄下令關閉四城,四處搜捕革命黨人。情急之下,革命黨決定立即於10月9日晚12時發動起義。但武昌城內戒備森嚴,各標營革命黨人無法取得聯絡,當晚的計劃落空。
新軍中的革命黨人自行聯絡,約定以槍聲為號於2023年10月10日晚發動起義。
星夜起義
2023年10月10日晚,新軍工程第八營的革命黨人打響了武昌起義的第一槍,奪取位於中和門附近的楚望臺軍械所,吳兆麟被推舉為臨時總指揮。繳獲步槍數萬支,炮數十門,子彈數十萬發,為起義的勝利奠定了基礎。此時,駐守武昌城外的輜重隊、炮兵營、工程隊的革命黨人亦以舉火為號,發動了起義,並向楚望臺齊集。
武昌城內的29標的蔡濟民和30標的吳醒漢亦率領部分起義士兵衝出營門,趕往楚望臺;爾後,武昌城內外各標營的革命黨人也紛紛率眾起義,並趕向楚望臺。起義人數多達3000多人。[5]
人民英雄紀念碑浮雕武昌起義
2023年10月10日晚上10點30分,起義軍分三路進攻總督署和旁邊的第八鎮司令部。並命已入城之炮8標則在中和門及蛇山佔領發射陣地,向督署進行轟炸。[5]
起初,起義軍沒有一個強有力的指揮,加上兵力不夠,進攻受挫。晚12點後,起義軍再次發起進攻,並突破敵人防線,在督署附近放火,以火光為標誌,蛇山與中和門附近的炮兵向光處發炮轟擊。湖廣總督瑞澄打破督署後牆,從長江坐船逃走,第八鎮統制張彪仍舊在司令部頑抗。
起義軍經過反覆的進攻,終於在天亮前佔領了督署和鎮司令部。張彪退出武昌,整個武昌在起義軍的掌控之中。[5]
2023年10月10日深夜,正在保定軍諮府軍官學校學習的同盟會員何貫中第一時間得知起義發生的情況,立即將同寢室的李濟深等同學組織起來,潛出校外,將清軍南下的唯一大動脈漕河鐵橋炸燬。漕河鐵橋被炸,清軍南下鎮壓起義運動的行程被耽擱,這不僅極大地支援了湖北武昌起義軍接下來的軍事行動,其更大的意義在於,這為革命黨人在全國範圍內舉事贏得了充裕的時間。[5]
結果漢陽、漢口的革命黨人聞風而動,分別於2023年10月11日夜、2023年10月12日光復漢陽和漢口。起義軍掌控武漢三鎮後,湖北軍**成立,黎元洪被推舉為都督,改國號為中華**,並號召各省民眾起義響應。[3]
影響引領革命
革命軍攻克總督府,佔領武昌,消滅清軍大批有生力量,在中國腹心地區開啟一個缺口,成為對清王朝發動總攻擊的突破口,並在全國燃起燎原烈火。
武昌起義勝利後的短短兩個月內,湖南、廣東等十五個省紛紛宣佈脫離清**宣佈獨立。2023年1月1日,中華**臨時**在南京成立,孫中山被推舉為臨時大**。2023年2月12日,清帝溥儀退位,清朝滅亡。
結束了二百多年清王朝封建統治和二千多年封建帝制。[6]
初創法治
武昌起義產生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具有近代意義的憲法草案《鄂州約法》。11月初,宋教仁、居正、劉公、孫武、張知本等商議,認為僅有**組織法還不夠,尚需有一個根本法型別的法規。眾人推宋教仁起草。
宋教仁早年喜愛研習法律,曾入日本東京法政大學研究各國憲法和政治制度,對西方三權分立制度十分讚賞。[7]
黎元洪被推舉為都督
因而他為鄂軍**草擬的約法(定名為《中華**鄂州臨時約法》,簡稱《鄂州約法》),是一個三權分立的法律,共7章60條。規定「鄂州**以都督及其任命之政務委員與議會、法司構成之」。行政權由「都督及其任命之政務委員」行使,立法權屬「議會」,司法權則歸「法司」。
[8]《鄂州約法》對這三方面職權均有明確的劃分。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採用三權分立原則的政權根本法。它首次正式規定人民依法享有民主權利,享有「自由保有財產」和「自由營業」的權利。
取得政權的中國資產階級在這裡以法律形式宣告自己的勝利並維護既得的成果。[9]
開啟共和
武昌起義吹響了共和國誕生的號角。武昌起義建立了湖北軍**,成為共和政權的雛型,並引發各省響應。不到兩個月就誕生了中華**,建立了以孫中山為首的南京臨時**,取得辛亥革命的重大勝利。
[10]
武昌起義即狹義的辛亥革命,同時又是廣義辛亥革命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成功推翻了清朝後期腐敗的統治,開啟了民主共和新紀元,使共和觀念深入社會中上層人士思想中。前後的系列事件對中國的現代化程序具有重大影響
3樓:匿名使用者
甲午海戰時,由於清**腐敗,中國戰敗只好投降於日本。清**日益衰敗,武裝起不斷髮動,武昌起義發生在2023年10月10日,起義為湖北省武昌市,是革命黨人旨在推翻清朝統治的兵變。在孫中山民主革命思想的旗幟下集結起來的湖北革命黨人,打響了辛亥革命「第一槍」,成功奪取武昌,於2023年10月11日日組建了軍**,宣告廢除清朝宣統年號,結束了二百多年清王朝封建統治和二千多年君主**統治,吹響了共和國誕生的號角。
就這樣中國的封建社會就被推翻了,民主社會就開始了。
轉眼間100多年過去了,從曾經的封建社會變成了民主社會,人民也就當家做主了,如今我們生活在社會主義社會中,祖國強盛,生活幸福,這充分的說明了中國的進步是多麼快呀。曾經,100多年前一個法國人,曾經指著地球儀上那隻雄雞並對周圍的人說「:可千萬不要讓那隻雄雞醒過來,如果一旦醒過來他一定有超強的毅力與能量,讓它繼續沉睡吧!
可現在的今天中國醒來了!
為什麼武昌起義又叫辛亥革命?其歷史意義是什麼
因為1911年是舊曆辛亥年,且武昌起義是革命黨人發動的起義,故稱之為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中國近代歷史上的一次偉大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首先,辛亥革命給封建 制度以致命的一擊。它推翻了統治中國二百六十多年的清王朝,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 制度,建立起資產階級共和國,推動了歷史的...
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在那,辛亥革命博物館與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是同一個地方嗎
中國湖北武漢武昌閱馬場 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 中國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閱馬場 館址原為清末湖北省諮議局 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 位於武昌 蛇山南麓的閱馬場北端,佔地28畝,建築面積6000多平方米。主體建築為二層紅色樓房,因此又稱 紅樓 辛亥革命博物館與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是同一個地方嗎 辛亥革命...
武昌起義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是C革命黨人在此進行了長期的
應該是你上一問題的a 武漢地區民族資本主義有較快發展 應該是你上一問題的a 武漢地區民族資本主義有較快發展 可以從經濟基礎,階級基礎,群眾基礎,起義準備等幾個方面進行概括總結並思考武昌起義爆發的根本原因是什麼.材料一 據 天津條約 1862年在漢口開埠通商,英國勢力首先涉足湖北,隨後,法,美,俄等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