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法門佛菩薩還受不受因果報應

2021-03-03 21:06:55 字數 3017 閱讀 7577

1樓:海印放光

《八識規矩頌》裡面有一句經

文:」金剛道後異熟空「。這句**的意思就是等覺菩薩之專後成佛,就

屬不再有因果報應了,異熟空,就是指異熟果報沒有了。成佛之前,還存在因果報應。

不過,菩薩都是因為精進修行才成為菩薩的,他們在長期精進修行過程中,業障已經基本消除乾淨,而且已經不在生死輪迴中,唯有變易生死,所以即使還存在輕微的業障,也不會有重的惡報。

如果能往生西方淨土,菩薩在西方淨土,因為沒有惡緣,當然也就沒有惡報。這一點,正是西方極樂淨土的殊勝之處。

佛說煩事有因必有果,種善因得善果。

2樓:莫文靈雲南

《佛說無量壽經》雲:善人行善,從

明得明,惡人行惡,從苦得苦,從冥得冥。。就是說:行善的人,一定會得善的【好的】果報,,行惡,必定得惡果,,這是自然規律,因果報應,通三世,絲毫不差。

**********************************

因會結成果,就好比種子,果又成為新的因,再結新果,果實又成為種子,這樣因果就迴圈不止;報應,報是指果報,也就是結果,應是感應,其實也是結果,不爽是指不錯,報應不爽是指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是不會出錯的。

「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

南無阿彌陀佛

***********************************

問:「佛菩薩還受不受因果報應?」

答:這個問題,過去百丈大師遇到老狐狸曾經問過,問的話就是「大修行人還落不落因果」,跟你這話的意思完全相同。老狐狸過去生中是講經說法的法師,有人問他這句話,他答錯了,他說:

「不落因果。」結果墮到畜生道,去作狐狸,做了五百年,五百年他練成一個人形,遇到百丈大師,問他怎麼能脫離畜生道,向百丈法師請教。百丈法師說:

「明天我上堂說法,你把從前那個人問你的問題,你重複的來問我。」到第二天,這個老人大家都認識,他是個狐狸精,這個老人出來向法師行個禮,然後恭恭敬敬向他請法,提出這個問題:「大修行人還落不落因果?

」百丈法師答覆他,「不昧因果」,改一個字,他明白了,第二天他就死了,脫離狐狸身。到第二天百丈大師帶著一些人到後山,把狐狸找到了,已經死了,把他埋葬,告訴大家這個狐狸就是昨天來問我話的老人。所以錯下一個字的轉語,墮五百世的野狐身,這個故事就是從這兒來的。

「不昧因果」是什麼?對於因果報應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他說「不落因果」,就是沒有果報,這就錯了,這個字答錯了,是「不昧因果」;就是諸佛菩薩到世間來受不受果報?

受果報,雖受果他清楚、他明瞭。這個果報是什麼原因,是哪一世、哪一生、哪一劫造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雖受果報,也不起心、也不動念,這是大修行人。

不像我們,我們受苦報不甘心、不情願,怨天尤人,罪上加罪。他們受果報無所謂,知道前因後果,這是跟凡夫不相同的地方。(淨空法師《佛學問答》)

成佛以後也要受報嗎?

是的,成佛以後也要受報,這從世間的聖人和偉人來看,也都有許多的不如意事可知。比如耶穌被他的門徒出賣,最後釘死於十字架;孔子絕糧於陳、蔡;文天

祥受誅;美國的林肯和印度的甘地被刺身死;中山先生在倫敦蒙難等。因此,在釋迦牟尼佛成佛前後,也有好多魔難,比如六年的雪山修行以及最後的樹下降魔;另外託缽不得食,風寒而背痛,女人誣陷,他的**提婆達多落石傷其足;以釋迦族遭受滅亡而頭痛;臨涅槃前因誤食有毒的野菌而腹痛如絞等。佛的**更不用說,證得阿羅漢以後,也有受報的記錄,如神通第一的目犍連尊者和蓮花色比丘尼都是被人活活打死。

這從東西方的宗教看,各有其理論和說法,所以聖人受難,正表現其偉大人格和偉大事業的成就之不易;**教說耶穌是為了人類贖罪,佛教則有不同的理論依據。這可以從兩個方向說:一是法身示現,以做為凡夫的榜樣,表示凡夫也能成佛。

佛由人成,所以,人類所有的苦、樂、禍、福,示現為人間身的佛,也同樣有;雖他自己本身沒有苦、樂、禍、福的障礙,為了誘導正在苦、樂、禍、福中的眾生走上修行佛法的大道,所以,方便示現同於一般的人類。

人在人間必定有他的身體,有身體必定會遇到身體的所需和所忌,兩者產生衝突,就會發生魔難。所以,孟子說:『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

』如果不假辛勞而獲得佛果,不遇魔難而成為佛,那就沒有修行的必要,也顯現不出聖人之偉大。所以,在佛成道之後,雖具足六通,圓證三明,他還是在人間託缽、遊行,他的衣、食、住、行,完全同於人,生活所需也同於人,**向佛問訊的時候,也會說到:『眾生難度嗎?

』『身體健康嗎?』確少見到佛陀使用神通來解決眾生及自己在現實生活中的問題;只是用智慧,以人間通用的方式,解決人間的問題。

二是從最後身的菩薩或最後身的羅漢來講,他們從此以後,不再受到三界中生死的約束和苦難的左右,因此,必須要把無始以來凡夫位中所造的一切不善業全部清理償還。這也等於佛世的時代,規定俗人,若發心出家,必須在清償了所有一切債務、責任和義務之後;若是犯罪、負債、父母不允、妻子或丈夫不許者,均不得出家。到目前為止,要來我們寺院出家的人,也要求他們首先把所有一切世俗的錢財關係、感情關係,徹底清理之後,才可進入我們的寺院,而成為走上出家身分的第一步。

所以,在成佛之前的最後身菩薩,固然要接受往昔的業報,初成佛時,雖然心得自在,不再受到煩惱的困擾和苦樂的影響,但是他在沒有進入稱為無餘涅槃之前的身體,還是在人間活動,還是會受到物質世界的影響,那就是最後果報的承受。

不過心得解脫的佛,身體雖然跟一般的常人一樣地受到痛、養等種種反應,但是不會因此而生起喜、怒、哀、樂的煩惱,所以,佛的受報和常人的受報迥然不同;受報是對因果負責,解脫是從煩惱得到自在。如果大乘羅漢、菩薩以及諸佛,乘願來到世間救濟眾生,那是化現,不是受報,從凡夫看他們,也有生、死、衰、老、病痛等的現象,他們卻未受到這些現象的困擾。(聖嚴法師著《學佛群疑》)

問:昔日世尊敲魚頭三下,成佛之後還要頭昏三天。請問成佛之後,業障能消除嗎?這個公案應如何理解?

答:這是講因果報應,佛是不是能真正消除?能,為什麼這樣做?

做給大家看的。告訴你冤冤相報,成了佛還是要受,何況你還沒有成佛,你就要好好謹慎。但是成佛之後報就很輕,不重,沒有成佛報得就很重,要懂這個道理。

世尊是示現給我們看,定業佛都不能消除,這是特別強調不可以造惡業。(淨空法師·答香港參學同修之五十九 2007/1/19)

3樓:匿名使用者

起善念如同種下了一顆善果,善行即是為其澆水施肥,以後必然結出善果!

佛菩薩對眾生為什麼這麼慈悲,淨土法門 佛菩薩對眾生為什麼這麼慈悲

1 佛法講大慈大悲,大慈大悲是 真誠 清淨 平等 的愛心,這個愛心是以智慧為基礎的,不是感情的。佛菩薩在什麼地方現身,在什麼地方說法,是依什麼?依感應,眾生有感,佛就有應。2 什麼叫感?依教修行。這個地方依教修行的人多,佛菩薩自然就來了,不請他就來了。無量壽經 上說菩薩作一切眾生 不請之友 不必要請...

淨土法門念阿彌陀佛什麼壞命運都能轉過來

淨空法師 念這一句阿彌陀佛,什麼樣的壞命運都能轉過來,我們每個人內在一生當容中,有五年最好的運,也有五年最壞的運。所以年輕的時候運氣不好,要能扛得住 好運要是早享掉了,晚年享壞運,那就很悲慘 說實在的話,真正要想命好,就要修德。積功累德,決定可以改造命運。命是自己造的,命自己可以改,要找別人來給你改...

淨土法門佛法是唯心主義嗎

與哲學中的 唯心主義 是不同的。因為哲學的 唯心主義 的心,是指第六意識心。佛教講的一切唯心造,這個心是指八識心 阿賴耶識 即自性本心,所以二者是決然不同的。唯心抄和唯物是馬克思對哲學的襲劃分,bai在社會主義意識形態以外du的國家是完全不zhi被認可的。我認dao為哲學按世界觀不同分為三類 1.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