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董dǒng
動詞義:
1、形聲字。從艸重聲。①本義:草名,即鼎蕫。②督察。
2、監督;督察。
董之用威。——《書·大禹謨》。傳:「董,督也。」
董逋逃。——《左傳·文公六年》
董之以武師。——《左傳·昭公十年》
出則監察而董是非。——《後漢書·陳忠傳》
雖董之以嚴刑,振之以威怒,終苟免而不懷仁,貌恭而不心服。——唐·魏徵《諫太宗十思疏》
3、統率。如:董一(統一主持;一統);董率(董帥。統率;領導);董督(統率)等。
4、主持;主管。如:董成(主持和談)。
5、正;守正。
董,正也。——《爾雅·釋詁》
隨人使少師董成。——《左傳·桓公六年》
而辱使董振擇之。——《左傳·昭公三年》
餘將董道而不豫兮,固將重昏而終身。——《楚辭·屈原·涉江》
名詞義:
1、古地名。春秋時晉地,在今山西省萬榮縣境。
讓在文言文中的解釋結合例子
2樓:瀛洲煙雨
1、責問;責備。
《左傳·僖公二十四》:「寺人披請見,公使讓之,且辭焉。」
寺人披請求進見,文公令人責問他,並且拒絕接見。
2、讓給;讓位給。
《五蠹》:「夫古之讓天子者,是去監門之養而離臣虜之勞也。」
譯文:古代把天子的位置讓給別人,不過是逃避看門奴僕般的供養,擺脫奴隸樣的繁重苦勞罷了
3、推舉
哥哥三打祝家莊身亡之後,眾兄弟讓我為頭領。—— 李致遠《還牢末》楔子4、推辭;拒絕。
《諫逐客書》:「是以太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
譯文:泰山不拒絕細小的土石,所以能那麼高。
5、讓開;躲開。
《唐翁獵虎》:「虎撲至,側首讓之。」
譯文:老虎撲過來,轉過頭躲開。
文言版《說文解字》:讓,相責讓。從言,襄聲。
白話版《說文解字》:讓,相互責難。字形採用「言」作邊旁,採用「襄」作聲旁。
相關詞彙解釋:
1、推讓[tuī ràng]
由於謙虛、客氣而不肯接受(利益、職位等)。
2、出讓[chū ràng]
出賣或轉讓(個人自用的東西):出讓傢俱。
3、割讓[gē ràng]
由於外力威脅或戰爭失敗,被迫把一部分領土讓給別國。
4、退讓[tuì ràng]
向後退,讓開路:退讓不及,讓車撞倒。
5、互讓[hù ràng]
彼此謙讓:同學之間要互讓。
3樓:匿名使用者
①《動》責問;責備。《左傳?僖公二十四》:「寺人披請見,公使~之,且辭焉。」
②《動》謙讓;禮讓。《鴻門宴》:「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
③《動》讓給;讓位給。《五蠹》:「夫古之~天子者,是去監門之養而離臣虜之勞也。」
④《動》亞於;比……差。《西廂記諸宮調》:「此個閣兒雖小,其間趣不~林泉。」
⑤《動》推辭;拒絕。《諫逐客書》:「是以太山不~土壤,故能成其大。」
⑥《動》讓開;躲開。《唐翁獵虎》:「虎撲至,側首~之。」
在文言文中,既字有多少種意思
4樓:匿名使用者
【既】 jì
本義:吃罷,吃過。
〈動詞〉
既,小食也。——《說文》。羅振玉曰:「即,象人就食;既,象人食既。許訓既為小食,義與形不協矣。」
君既食。——《禮記·玉藻》
不拜既爵。——《義禮·鄉飲酒禮》
食盡。指日全食或月全食。
秋,七月,壬辰,朔,日有食之,既。——《春秋·桓公三年》。杜預注:「既,盡也。」
其合相當如襲闢者,日既是也。——漢· 王充《論衡》
完畢,完了。
既而曰。——《公羊傳·宣公元年》。注:「事畢也。」
既者,盡也。有繼之辭也。——《穀梁傳》
董澤之蒲可勝既乎。——《左傳·宣公十二年》
藪澤肆既。——《國語·周語》
吾與汝既其文,未既其實。——《莊子·應帝王》
既濟(六十四卦之。離下坎上。意指萬事皆濟)
既冠之後(成年之後。古代男子二十歲行加冠禮,表示已成年)
〈副詞〉
已經。既來之,則安之。——《論語·季氏》
既祖,取道。(祭過路神,就要上路。祖,臨行祭路神,引申為餞行送別。)——《戰國策·燕策》
既其出。——宋· 王安石《遊褒禪山記》
既加冠。——明· 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既成(已經完成)
既位(已就其位)
既醉以酒,既飽以德(賓客稱主人優厚待客的客氣話)
不久,隨即。
楚成王以商臣為太子,既欲置公子職。——《韓非子·內儲說下》
昔李斯與 包丘子俱事 荀卿,既而 李斯入 秦。——《鹽鐵論·毀學》
〈連詞〉
「則」、「就」、「那麼」相呼應,相當於「既然」。
既定策則僕須急歸營。——梁啟超《譚嗣同傳》
既以(既然已經)
既不沙(既不阿,既不呵,既不唦,既不是呵,既不索。都表示:既然不是這樣,如果不是這樣,不然的話)
跟「且」、「又」、「也」、「還」等詞配合,表示同時具有兩種情況。
屈平既嫉之。——《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既高且大
既快又好
既堅持原則,又靈活運用。等等
文言文「以」字意思歸納和示例
5樓:枕邊吹風會
主要是以下的意思。
1.用,拿,把,將:~一當十。~苦為樂。~身作則。~鄰為壑。~訛傳訛。~往鑑來。
2.依然,順,按照:~時啟閉。物~類聚。
3.因為:~人廢言。勿~善小而不為。不~物喜,不~己悲。
4.在,於(指時日):「子厚~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卒,年四十七」。
5.目的在於:~待時機。~儆效尤。
6.文言連詞,與「而」用法相同:夢寐~求。
7.用在方位詞前,表明時間、方位、方向或數量的界限:~前。~內。
8.用在動詞後,類似詞的字尾:可~。得~。
9.古同「已」,已經。
10.太,甚:不~急乎?
11.及,連及:富~其鄰。
6樓:姬運寧悅喜
搜一下:文言文「以」字意思歸納和示例
150個常用文言文字詞意思解析
7樓:匿名使用者
一百五十個常用文言文詞語的詞語的意思解析到書店去查一下或者到網上進入查
8樓:錛堭煒嗭級
汝:你吾:我
跑:走走:跑
......我盡力了
9樓:匿名使用者
女:同「汝」意思是你
10樓:的我很隨便
龘靐龗齾齫爩虌黭灩韊
文言文中何以解釋為為什麼的用法的例子
11樓:文以立仁
「何bai以」在文言文du中,有「用
什麼」和「為什zhi麼」兩種情況。dao
表示用回什麼時,相當於「以何」。如:答何以安身?相當於以何安身。
何以表示為什麼,通常用於疑問句或感嘆句,何以如此為?或,何以如此哉!《荀子·大略》中,湯王祈雨的禱告連用了三個「何以」,反覆問天為什麼不下雨:
湯旱而禱曰:「政不節與?使民疾與?何以不雨至斯極也!宮室榮與?婦謁盛與?何以不雨至斯之極也!苞苴行與?讒夫興與?何以不雨至斯極也!」
大意是:湯王因為天旱而祈禱說:「政事不協調嗎?
役使百姓過分了嗎?為什麼這麼久不下雨呢?宮室太華麗了嗎?
婦人請託太多了嗎?為什麼這麼久不下雨呢?賄賂盛行了嗎?
誹謗發生了嗎?為什麼這麼久不下雨呢?」
文言文中「而」和「之」的用法(舉例)有哪些?
12樓:各種怪
一、而1、表示對稱或領有,相當於「你」、「你的」
予豈不知而作。——西周佚名《詩經·大雅·桑柔》
譯文:朋友你啊可嗟傷,豈不知你裝模樣。
2、表示指示,相當於「這樣,此」
同是被逼迫,君而妾亦然。——《玉臺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譯文: 都是被逼迫的,君是這樣妾我也是這樣。
3、表示並列關係,相當於「和」、「與」。
永州之野產異蛇,黑質而白章。——唐· 柳宗元《捕蛇者說》
譯文:永州的野外出產一種奇異的蛇:(它)黑色的質地白色的花紋。
4、表示承接關係,相當於「就」、「才」。
餘方心動欲還,而大聲發於水上。——宋· 蘇軾《石鐘山記》
譯文:我正心驚想要回去,忽然巨大的聲音從水上發出。
5、表示轉折關係,相當於「卻」、「但是」。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戰國荀子《荀子·勸學》
譯文:靛青是從藍草裡提取的,可是比藍草的顏色更深;冰是水凝結而成的,卻比水還要寒冷。
二、之1、動詞,到,往。
嘗與人傭耕,輟耕之壟上。——西漢·司馬遷《史記·陳涉世家》
譯文:曾同別人一起被僱傭給人耕地,停止耕作走到田埂高地上休息。
2、代詞。第三人稱代詞,譯為「他」(他們)、「它」(它們)。作賓語或兼語,不作主語。
彼竭我盈,故克之。——春秋時期左丘明《曹劌論戰》
譯文:他們的士氣已經消失而我軍的士氣正旺盛,所以才戰勝了他們。
3、指示代詞,這。
均之二策,寧許以負秦曲。——西漢·司馬遷《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譯文:衡量一下兩種對策,寧可答應,而讓秦國承擔理虧的責任。
4、活用為第一人稱,我。
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西漢司馬遷《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譯文:想不到將軍的胸懷如此寬大啊!
5、助詞。結構助詞,相當於「的」。
近塞上之人,死者十九。——漢朝劉向《塞翁失馬》
譯文:靠近邊境一帶的人,絕大部分都死了。
13樓:
一、「之」作代詞用 「之」作代詞的用法在教材中有很多,如下列加點的「之」字: 1、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
」(《馬說》) 2、名之者誰?山之僧智仙也。(《醉翁亭記》) 3、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小石潭記》) 4、聞水聲,如鳴佩環,心樂之。(《小石潭記》) 5、撤屏視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 6、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
(《曹劌論戰》) 分析以上例子可以看出,當「之」用在動詞的後面,「之」的用法為代詞,作它前面動詞的賓語。
二、「之」作動詞用 請看下面的例子: 1、吾欲之南海,何如?(《勸學》) 2、送孟浩然之廣陵(《送孟浩然之廣陵》) 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嘗與人傭耕,輟耕之壟上。
(《陳涉世家》) 分析以上例子,我們知道「之」用作動詞也是有規律可循的。動詞「之」的後面一般會跟一個地點名詞,如例句中的「南海」、「廣陵」、「蜀州」、「壟上」;前面有人名或人稱代詞,如例句中的「吾」、「孟浩然」、「杜少府」,例4中雖沒直接出現人名,但很明顯是承前省略了陳涉。整個句子合起來應為「某人去某地」的句式。
三、「之」作助詞用 「之」作助詞的用法比較複雜一些,在初中階段出現的大致有以下三種: 1、「之」作結構助詞「的」解。 如:
①見藐小之物必細察其紋理,故時有物外之趣。(《童趣》) ②以殘年餘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③關關雎鳩,在河之洲。
(《關雎》) ④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曹劌論戰》) ⑤公輸子之意不過欲殺臣。(《公輸》) ⑥寡人慾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許寡人!
(《唐雎不辱使命》) 由以上例子分析可知,當「之」後面的一個詞是名詞(如「趣」、「洲」、「獄」、「意」、「地」)或名詞性短語(如「一毛」)時,「之」作結構助詞「的」解。 2、「之」用於主謂之間,不譯。 如:
①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②徐公不若君之美也。(《鄒忌諷齊王納諫》) ③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莊子與惠子游於濠梁》) ④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⑤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岳陽樓記》) 從這些例子可以看出,當「之」用在一個名詞或代詞(主語)和一個動詞或形容詞(謂語)之間時,「之」不譯。
3、「之」起調節音節作用,不譯。 這種用法,在初中階段並不多見,如: ①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狼》) ②輟耕之壟上,悵恨久之。(《陳涉世家》)③④⑤⑥ 可以看出,這種「之」多用於時間副詞後面,作用為調節音節,不譯。 之 1.
用作代詞,又分幾種情況: (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稱。
譯為"他"(他們)、"它"(它們)。作賓語或兼語,不作主語。 例如:
作《師說》以貽之。(《師說》,代人,作賓語。) 輮使之然也。
(《勸學》,代物,作兼語。) 人非生而知之者。(《師說》,代事理,作賓語。
) (二)指示代詞,表近指。可譯為"這",通常作復指性定語。如:
均之二策。(《廉頗藺相如列傳》) 2.用作助詞,也分幾種情況:
(一)結構助詞,定語的標誌。用在定語和中心語(名詞)之間,可譯為"的",有的可不譯。如:
若能以吳、越之眾與中國抗衡。(《赤壁之戰》) 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師說》) (二)結構助詞,補語的標誌。用在中心語(動詞、形容詞)和補語之間,可譯為"得"。
如: 古人之觀於天地、山川、草木、鳥獸,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遊褒禪山記》) (三)結構助詞,賓語前置的標誌。
用在被提前的賓語之後,動詞謂語或介詞之前,譯時應省去。如: 宋何罪之有?
(《公輸》,即"宋有何罪") (四)結構助詞。當主謂短語在句中作為主語、賓語或一個分句時,"之"用在主語和謂語之間,起取消句子獨立性的作用,可不譯。譯時也可省去。
如: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
(《師說》) 悍吏之來吾鄉,叫囂乎東西。(《捕蛇者說》) 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隆中對》) (五)音節助詞。
用在形容詞、副詞或某些動詞的末尾,或用在三個字之間,使之湊成四個字,只起調整音節的作用,無義,譯時應省去。如: 頃之,煙炎張天。
(《赤壁之戰》) 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強於百萬之師。(《毛遂自薦》) 回答人的補充 2010-09-01 09:14 「而」在古漢語(文言文)中用法是比較複雜的,它有兩個讀音ér和néng;它在有的句子裡可以是實詞,在另一個句子裡又可以是虛詞;作實詞可以是名詞,可以是動詞,可以是代詞;作虛詞時可以是連詞,可以是助詞。
它的意思和用法大概有二十幾個。 下面我把古漢語首選的工具書——《辭源》上的解釋作依據,補充一些中學課本文言文課文中的句子作例句。一併打給你。
而一、ér 一頰毛,象毛之形。凡鱗毛之下垂者也稱而。例如:
《周禮·考工記·梓人》:「凡攫殺援噬之類,必深其爪,出其目,作其鱗之而。」[譯]:
「凡是捕殺他物持物而咬這一類的,一定深雕它的爪,突出它的眼睛,振起它的鱗與頰毛。」 二代詞。通「爾」汝,表示第二人稱。
可譯為「你(的)」、「你們(的)」。例如:《項脊軒志》:
「某所,而母立於茲。」[譯]:「這兒,你的母親曾經站立過」。
三連詞。 ⒈表示並列關係,所連兩項在意思上不分主次、輕重,而是並列、並重的關係,可譯為「和」、「及」、「又」、「並且」或不譯。例如:
《兩小兒辯日》:「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譯]:「這不是遠的小近的大嗎?
」 ⒉表示承接關係,所連兩項在時間、動作或事理上承接,可譯為「就」、「然後」、「來」、「便」等,或不譯。例如:《論語·為政》「溫故而知新」 [譯]:
「溫習學過的知識進而知道新的道理」。 ⒊表示遞進關係,後項意思比前項意思更近一層,可譯為「而且」、「並且」等。例如:
《論語·學而》「學而時習之」 [譯]:「學了知識而且按一定的時間去複習」。 ⒋表示修飾關係,前項修飾後項,連線狀語和中心語,可不譯。
例如:《愚公移山》:「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譯]:
「河曲有個智叟笑著勸阻愚公說」。 ⒌表示轉折關係,所連兩項在意思上相對或相反,可譯為「卻」、「但是」、「可是」等。例如:
《狼》:「後狼止而前狼又至」 [譯]:「後面跟他的狼停住了,可是前面的那隻狼又追上來了」。
⒍表示假設關係,常連線分句中的主語和謂語,可譯為「如果」、「假如」、「倘若」等。例如:《少年中國說》:
「使舉國之少年而果為少年也」 [譯]:「假使全國的青年人如果真的都成為有為的青年」。 ⒎ 因而、所以。
例如:《荀子·勸學》:「玉在山而草木潤,淵生珠而崖不枯。
」 [譯]:「玉石在山上所以草木潤澤,深水潭生長珍珠因而山崖上草木不枯萎。」 ⒏ 如果。
例如:《論語·八佾》:「管氏而知禮,孰不知禮?
」 [譯]:「如果說管仲懂得禮,那還有誰不懂得禮呢?」 四助詞,跟「上」、「下」、「來」、「往」等方位詞連用,表示時間或範圍等,可譯為「以」。
例如:《圖畫》:「故中國之畫,自肖像而外,多以意構。
」 [譯]:「所以中國的畫,在肖像畫以外,多半用想象構成圖畫的內容」。 ⒈相當於「之」。
例如:《論語·憲問》:「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
」[譯]:「君子以說的多做的少為恥。」注:
「言而」即「言之」。 ⒉表語氣。略近於「兮」。
例如:《論語·微子》:「已而!
已而!今之從政者殆而!」[譯]:
「算了吧,算了吧!現在黨政的那些人危險極了!」 五 通「如」、如同、好像。
例如:《詩經·小雅·都人士》:「彼都人士,垂帶而厲。
彼君子女,捲髮如蠆。」[譯]:「那些都城的人士,衣帶下垂飄左右,那些貴族的女兒,發如蠍尾翅在首。」
凡在文言文中有哪幾種解釋,凡字在文言文中有哪幾種解釋?
1平庸,尋常.如 巨是凡人,偏在遠郡.2宗教 神話等指人世間.如 仙女下凡.3一切,凡是.如 凡永嘉山水,遊歷殆遍.4總共.如 因為長句,歌以贈之,凡六百一十二言,命曰 琵琶行 5大概,要旨.如 請略舉凡,而客自覽其切焉.凡 字在文言文中有哪幾種解釋?基本釋義 1.平常的,不出奇的 平 庸。夫俗子。...
文言文中斯的解釋,「斯」在文言文中有幾種意思?
1,這,這個,這裡2,乃,就3,劈4,同 廝 卑賤。5,同 澌 盡。6,連詞,那麼 就 7,句中句末語氣詞 斯 在文言文中有幾種意思?動 1.會意。從斤,其聲。其所 斯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代詞 他 例如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助詞 無實際意義 斯s 代 斯 假借為 此 這,這個 斯,此也 爾雅 釋詁 斯...
在文言文中命字有幾種解釋,在文言文中的「請」字有哪幾種解釋
在文言文 bai中 命 du字有6種解釋 在文言文中,命字zhi主要dao有以下用法專 動詞 差使 命令。屬歸去來兮辭 或命巾車,或棹孤舟。名詞 命令。陳情表 臣以供養無主,辭不赴命。名詞 命運 天命。論積貯疏 大命將泛,莫之振救。論語?顏淵 死 生有命,富貴在天。名詞 生命。陳情表 母孫二人,更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