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該怎麼過,清明節一般怎麼過的

2021-03-03 21:37:02 字數 5289 閱讀 9609

1樓:匿名使用者

陪孩子盪鞦韆,放風箏;準備酒菜,祭奠逝去的親人;到烈士陵園掃墓;吃雞蛋;踏青;也可以植樹、種菜;插柳;踢球;打馬球等。

2樓:匿名使用者

掃墓、外出踏青,放風箏

3樓:匿名使用者

上午,去掃墓(烈士林園)。 中午,去買黃桃罐頭,送給孩子。

下午,回老家去看望家人,

4樓:2011崔果果

去曲阜拜祭一下孔子好了,又能學習知識,又可以旅遊放鬆一下。

5樓:

看mm 看gg 看天 看水 看草 踏青 登山 掃墓 放風箏 玩遊戲 聽** 上網 看電影 野營 野炊 聊天 走朋友 找工作 坐公交車 坐火車 購物 看東西 網購 嘮嗑 吃東西 去吃東西 逛街 唉祝你節日快樂 哈哈

清明節一般怎麼過的

6樓:可愛的皇帝豆豆

1:植樹。

清明節萬物復甦,植樹正是時候,每年這個時候我國很多地方都會開展植樹活動,我們也應該積極參與,為綠化荒山和美化環境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

2:掃墓。

清明節掃墓是我國的傳統,每逢清明節人們都會到先人的墳墓去祭掃、填土等等,以示對逝去的親人的懷念。

3:春遊。

清明時節春回大地,到處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我們郊外遊玩的好時光。

4:放風箏。

清明時節放風箏在我國民間十分盛行。這個時候天氣氣溫溫和草長鶯飛,人們玩的時候心情也非常舒暢。

5:插柳枝。

清明節插柳也是我國的傳統習俗,柳樹生命力十分旺盛,插到**都可以活,而且柳在民間有辟邪之說,在此柳枝發芽的時候我們可以插一些柳條沾點祥氣。

6:祭拜先烈。

清明節學校和一些單位都會去革命烈士公墓祭拜為了解放新中國、為了和平獻出生命的革命先烈,緬懷他們的英雄事蹟。

7樓:

清明節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它不僅是人們祭奠祖先、緬懷先烈的節日,也是中華民族認祖歸宗的紐帶,更重要的是認識先輩。看自己的不足,修正自己,帶動後人。

感悟人生的價值,去除先輩遺留的乾枝枯葉,保留可借鑑的新芽,弘揚正能量。世世代代,清清楚楚的修正日,每年陽曆4月4-5日。

清明節習俗

掃墓祭祖

中國歷史上,寒食禁火,祭奠先人,早已蔚為習俗。唐朝之後,寒食節逐漸式微,於是清明節掃墓祭祖成了此後持續不斷的節俗傳統。唐朝大詩人白居易《寒食野望吟》詩云:

"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風吹曠野紙錢飛,古墓累累春草綠。棠梨花映白楊樹,盡是生死離別處。

冥漠重泉哭不聞,蕭蕭暮雨人歸去。"宋朝詩人高菊卿也曾於《清明》一詩中描寫道:"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

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日落狐狸眠冢上,夜歸兒女笑燈前。人生有酒須當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就是到了今天的社會,人們在清明節前後仍有上墳掃墓祭祖的習俗:剷除雜草,放上供品,於墳前上香禱祝,燃紙錢金錠,或簡單地獻上一束鮮花,以寄託對先人的懷念。

踏青清明之時,正是春回大地,人們乃因利乘便,掃墓之餘亦一家老少在山鄉野間遊樂一番,回家時順手摺幾枝葉芽初綻的柳枝戴在頭上,怡樂融融。也有的人特意於清明節期間到大自然去欣賞和領略生機勃勃的春日景象,郊外遠足,一抒在嚴冬以來的鬱結心胸,這種踏青也**遊,古代叫探春、尋春。其含義,就是腳踏青草,在郊野遊玩,觀賞春色。

清明前後正是踏青的好時光,所以成為清明節俗的一項重要內容。古時婦女平日不能隨便出遊,清明掃墓是難得的踏青的機會,故婦女們在清明節比男人玩得更開心,民間有「女人的清明男人的年」之說。

插柳清明節是楊柳發芽抽綠的時間,民間有折柳、戴柳、插柳的習俗。人們踏青時順手摺下幾枝柳條,可拿在手中把玩,也可編成帽子戴在頭上,也可帶回家插在門楣、屋簷上。諺語有「清明不戴柳,紅顏成皓首」「清明不戴柳,死後變黃狗」的說法,說明清明折柳在舊時是很普遍的習俗。

據說柳枝具有辟邪的功用,那麼插柳戴柳不僅是時尚的裝飾,而且有祈福辟邪之效了。清明插柳也可能跟過去寒食節以柳枝乞取新火的的習俗有關。今天看來,隨意折取柳枝是對樹木的一種損害,是不宜提倡的。

清明節插柳植樹的風習,據說是紀念發明各種農業生產工具並曾"嘗百草"的神農氏;另一說是介子推死時所抱的柳樹後來復活,晉文公賜名為清明柳,並折柳成圈戴在頭上,此習俗後傳入民間。雖然有著不同的典故源流,但這些風俗仍不離人們對春回大地的喜悅。

牽鉤「牽鉤」是古稱,其實就是現代的拔河運動。據說春秋時,楚國為了進攻吳國,以牽鉤這種運動來增強人民的體質。它主要是以一根麻繩,兩頭分為許多小繩,比賽時,以一面大旗為界,一聲令下,雙方各自用力拉繩,鼓樂齊鳴,雙方助威吶喊,熱鬧非凡。

放風箏放風箏是清明節人們最喜愛的活動之一。古人相信若某人生病可將其病況寫或畫於扎制的風箏上,用線繫著風箏在空中放飛,讓它飛至高空就拉線剪斷,疾病災難便會隨著風箏一起飛走。後來,風箏亦逐漸發展成廣為流行的郊遊娛樂活動。

清人潘榮陛所著《帝京歲時紀勝》記載:「清明掃墓,傾城男女,紛出四郊,提酌挈盒,輪轂相望。各攜紙鳶線軸,祭掃畢,即於墳前施放較勝。

」古人還認為清明的風很適合放風箏。《清嘉錄》中說:「春之風自下而上,紙鳶因之而起,故有『清明放斷鷂』之諺。

」在古人那裡,放風箏不但是一種遊藝活動,而且是一種巫術行為:他們認為放風箏可以放走自己的穢氣。所以很多人在清明節放風箏時,將自己知道的所有災病都寫在紙鳶上,等風箏放高時,就剪斷風箏線,讓紙鳶隨風飄逝,象徵著自己的疾病、穢氣都讓風箏帶走了。

盪鞦韆鞦韆最早叫"千秋",相傳鞦韆為春秋時齊桓公從北方民族山戎所傳入,漢以後成為清明及其它如端午節、寒食節等節日的民間遊戲。鞦韆最初是用一根繩子,以手抓繩而蕩,後發展成於木架上懸掛兩繩,下拴橫板而成。

鞦韆之戲在南北朝時已經流行。《荊楚歲時記》記載:「春時懸長繩於高木,士女衣彩服坐於其上而推引之,名曰打鞦韆。

」唐代盪鞦韆已經是很普遍的遊戲,並且成為清明節習俗的重要內容。由於清明盪鞦韆隨處可見,元明清三代定清明節為鞦韆節,皇宮裡也安設鞦韆供皇后、嬪妃、宮女們玩耍。

射柳射柳是一種練習射箭技巧的遊戲。據明朝人的記載,就是將鴿子放在葫蘆裡,然後將葫蘆高掛於柳樹上,彎弓射中葫蘆,鴿子飛出,以飛鴿飛的高度來判定勝負。

蹴鞠清明節除了祭祖掃墓之外,還有各項戶外活動,像踏青、郊遊、盪鞦韆等等,在祭奠追思的感傷之餘,還融合了歡樂賞春的氣氛。在這些活動中,「蹴鞠」就是一項十分有趣的活動。蹴鞠,就是現在足球的前身,球皮是用皮革做成,球內用毛塞緊。

相傳蹴鞠早於商代已有,戰國時期流入民間,至漢代更成了軍中用以練身習武,並列於兵書。

「蹴鞠」就是用腳踢球,起源於春秋戰國時期的齊國故都臨淄,唐宋時期最為繁榮,經常出現「球終日不墜」,「球不離足,足不離球,華庭觀賞,萬人瞻仰」的情景,《宋太祖蹴鞠圖》描繪的就是當時情景。杜甫的《清明》詩中寫到,「十年蹴鞠將雛遠,萬里鞦韆習俗同」,也說明了當時蹴鞠活動的普及。在講求「中庸」的傳統文化背景下,蹴鞠逐漸由對抗性比賽演變為表演性競技。

到了清代,在史籍上有關蹴鞠活動的記載,就寥寥無幾了。

蹴鞠的發源地山東淄博又興起蹴鞠熱,許多市民參與其中,既鍛鍊了身體,又傳承了兩千多年的民俗。

鬥雞古代清明盛行鬥雞遊戲,鬥雞由清明開始,鬥到夏至為止。我國最早的鬥雞記錄,見於《左傳》。到了唐代,鬥雞成風,不僅是民間鬥雞,連皇上也參加鬥雞。如唐玄宗最喜鬥雞。

蠶花會蠶花會,「蠶花會」是蠶鄉一種特有的民俗文化,過去清明節期間,梧桐、烏鎮、崇福、洲泉等地都有此項民俗活動。其中以洲泉的馬鳴廟和青石的雙廟諸的蠶花會尤為精彩隆重。馬鳴廟位於洲泉鎮西,在當地有「廟中之王」之稱,每年蠶花會人山人海,活動頻繁,有迎蠶神、搖快船、鬧臺閣、拜香凳、打拳、龍燈、翹高竿、唱戲文等十多項活動。

這些活動有的在岸上進行,絕大多數在船上進行,極具水鄉特色。近幾年烏鎮香市活動中的蠶花會,僅有迎蠶神、踏白船、翹高竿等幾個專案,大有潛力可挖。

植樹清明節植樹,清明前後,春陽照臨,春雨飛灑,種植樹苗成活率高,成長快。因此,自古以來,中國就有清明植樹的習慣。有人還把清明節叫作「植樹節」。

植樹風俗一直流傳至今。清明節植樹的習俗,發端於清明戴柳插柳的風俗。關於清明戴柳插柳,有三種傳說。

最古老的傳說,是說為了紀念教民稼穡耕作的祖師—神農氏,後來由此發展出祈求長壽的意蘊。再晚點的傳說與介子推有關。據說晉文公率眾臣登山祭奠介子推時,發現介子推死前曾經靠過的老柳樹死而復活,便賜老柳樹為「清明柳」。

更晚點的傳說是唐太宗給大臣柳圈,以示賜福驅疫。

清明節禁忌

1、 清明祭祀為何說「清明拜山」

此處的清明拜山指的是掃墓的意思,江南及南方諸多墓園在山上,故稱為拜山。

北方通稱為掃墓或上墳。含義都是一樣的,即祭祀逝者的一種活動。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寫出了清明節的特殊氣氛。在中國,祭祖是和孝道繫結在一起的。若是不參加祭祖,就是一個不孝順的人,一個忘記祖先的人。

2、 清明節掃墓有民族之分嗎

清明掃墓,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是我國最大的祭祖和掃墓的日子。因此我國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也有些民族會在其他日子裡進行類似活動。

3、 清明拜山的通常程式如何

按照習俗,祭掃的順序是首先要先掃墓,就是將墓園打掃乾淨。

其次是祭祀,這一程式很關鍵,一是寄託哀思,二是與先人相感。

掃墓時,人們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修整墳墓,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還要在上邊壓些紙錢,讓他人看了,知道此墳尚有後人,然後叩頭行禮祭拜。也可放風箏,甚至互相比賽,進行相關活動。婦女和小孩們還要就近折些楊柳枝,將撤下的蒸食供品用柳條穿起來。

基本上的程式可以概括為:修正墓地——上香——上肉——敬酒——拜祭——送別…

4、 清明拜山越早越好嗎

不是,需要根據自己情況。古時提倡最好是在早晨5-7點,即寅時。當然,現在通常不會那麼早,但是,提醒朋友們,最好在下午日落前完成清明拜山活動,因為早春晝夜溫差較大,注意不要在郊野著涼。

5、 清明節可以在家拜祖先嗎

清明祭掃儀式本應親自到墓地去舉行,但由於種種原因,很多人不能回鄉參加清明拜山活動,那麼也可以在家拜祖先。方法是在家裡陽臺或客廳,朝家鄉方向,擺上祭拜用的食品,燒上三支香,鞠躬三次,默唸相關禱詞,寄託哀思。

6、清明節悼念逝者買什麼花合適

通常是菊花,因為我國古代把菊花當作寄託之花,有思念和懷念的含義。白色菊花是最適合的,也可以搭配一些綠草,如百合,綠葉,康乃馨等,會更漂亮。

7、掃墓之前需禁食嗎

掃墓之前最好禁食:當你動身開始掃墓,就最好不吃食物或食素了,衣著整齊,以表示對先人的禮貌和尊重。

8、掃墓時為何不得嘻笑怒罵

因為墓地是逝者的安居之所,故不可跨過墳墓及供品,大聲喧譁、嘻笑怒罵,汙言穢語,亂跑亂碰,隨處小便,這樣做是對自己的先人不尊敬,也對其他祭掃的人構成滋擾。更不能踐踏別家墳墓或對墓穴設計評頭品足,會被視之為褻瀆,非常不禮貌。

9、 為何要謹慎在先人墓地照相

在中國,祭祖並不只是紀念祖先,而是明顯地帶著向亡靈敬拜,祈求的意思,所以一般不宜隨意拍照留念。

清明節應該怎樣過,清明節應該怎樣過?

懷念祖先,期盼新生,這就是清明節的含義。個人覺得出去踏青或者掃墓都不錯。在家看電視,和朋友一起出去爬山 燒烤 放風箏!汗 清明就是給老輩 燒燒紙什麼的,你們都怎麼過清明節,有什麼習俗?清明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他大約始於周代,已有兩千五百多年的歷史了。清明節最開始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溫升...

清明節什麼天氣,清明節一般氣溫多少度

內容來自使用者 樂圖資料 清明節氣溫 篇一 清明節的氣候特點 清明節氣溫 是什麼清明節的氣候特點是什麼 清明是表徵物候的節氣,含有天氣晴朗 草木繁茂的意思。常言道 清明斷雪,穀雨斷霜。時至清明,華南氣候溫暖,春意正濃。但在清明前後,仍然時有冷空氣入侵,甚至使日平均氣溫連續3天以上低於12 造成中稻爛...

清明節作文開頭,清明節作文開頭怎麼寫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業已熟念的這首詩,藉此清明時節又讓我的心情無端多了幾分傷感。清明節作文開頭怎麼寫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正如唐代大詩人杜牧的名詩一樣,每年的清明都是伴著濛濛細雨而至,它給人的感覺總是憂愁的。這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