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北京創典文化
我們中華民族祭祀活動源遠流長。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有了祭祀黃帝的活動。據有關史書記載,戰國初期,公元前422年,開始恢復祭祀黃帝。
這是軒轅黃帝在歷史上第一次由神的地位改為人的祖先。
秦統一六國後,開始大規模修建黃帝陵園。同時規定天子的墳墓一律稱作「陵」,一般庶民墳都稱作「墓」。黃帝陵古稱橋陵。
是因為,沮河水由西向東呈半圓形繞此山而過,東邊有河,西邊亦有河,就像水從山底穿過,故此山名叫橋山。陵因山而得名,叫橋陵。通往黃帝陵的神道,也叫登道,為石頭鋪就。
該石登道共229級,長250米,寬2.53米,途中有道彎4處,面積不等的平臺26處。石登道兩旁有1.
08米高的護欄,370個高1.34米的柱頭分別雕有各種形狀的石雕。後經過重修,石登道就由陵道和神道兩部分組成了,總長455米,寬5米,其中陵道長260米,神道長195米。
全用花崗岩條石鋪築。石登道採用形斷而意連、曲不離直的手法構建,共277個臺階。
陵道兩側古柏參天,翠色長駐。陵道盡頭,就是陵區。陵區四周,順依山勢,修有綿亙不絕的青磚圍牆,高1.
6米,塗以紅色,象徵至尊至偉。牆頭為紅椽綠瓦,古色古香。封土前方有一祭亭,飛簷起翹,氣宇軒昂。
陵園區內選用5000塊大型河卵石鋪砌,巧妙地象徵著中華民族的五千年文明史。
黃帝陵陵園內北端為軒轅橋,寬8.6米、長66米、高6.15米,全橋共9跨,有石樑121根,橋面設護欄,欄板上均雕有古典圖案花紋。
橋山古柏,倒映池中,與白雲藍天交相輝映,為黃帝陵平添了無限靈氣。軒轅橋北端為龍尾道,共設95級臺階,象徵黃帝「九五之尊」至高無上的寓意。
北面為誠心亭。面闊五間。進深一間。
祭祀**至此須整飾衣冠,靜心淨面,方可進入大殿祭祀。再北為碑亭,面闊五間,進深一間,捲棚頂。亭內立有「祭黃帝陵文」和「黃帝陵」碑石。
在軒轅廟內一塊約一米見方的青石上,印記著黃帝的腳印。凡是來黃帝陵謁陵拜祖的人,幾乎都要到軒轅廟院內看一看黃帝的腳印。關於黃帝的這雙腳印,還流傳著一個故事:
相傳黃帝時期,沒有衣帽,更沒有鞋襪,人們不是用樹葉遮體,便是以獸皮纏腰。黃帝也和其他的人一樣,腰間纏著獸皮,光著腳板,長年累月奔走各地,為民造福。每到冬天,天寒地凍,黃帝出外奔走時只好光著雙腳。
後來,有人給黃帝做了一雙木屐,穿起來雖比光著腳板走路好多了,但行動卻有些不便,他出外巡察,或上山狩獵仍不能穿。
有年冬天,黃帝出外回來,腳凍爛了。穿木屐不方便,黃帝身邊一位名叫素雀的人偷偷用麻布給黃帝縫了個布筒。黃帝在腳上試了試,太短小了,根本穿不上。
即使如此,黃帝也不見怪,還表揚了素雀的創造精神,素雀卻十分難過。有一天,素雀去河邊擔水,發現黃帝獨自一人從河灘走過,留下了深深的腳印,素雀仔細一看,心裡亮了。原來黃帝的腳特別大,如果按腳印做,鞋就不會再小了。
於是素雀擔完水,取來石刀,在黃帝腳印四周的膠泥上劃了四方格,晒乾後,捧回家,放在石板上,然後按尺寸做成了一雙軟木作底、麻布作幫的高筒靴子。黃帝試穿後,覺得很滿意。他十分珍愛這雙靴子,平時捨不得穿它,只是遇到節日或開慶功會時才穿上它。
而這塊石板就被儲存下來了。
祭拜黃帝陵是每年都要舉行嗎?有何意義?
2樓:卸下偽裝忘勒傷
每年都要舉行。帝陵祭祀是華夏子孫流行幾千年的最嚴肅莊重的最大傳統民俗及國家行為,黃帝陵祭典是在長期的實踐中已形成一定的規模格式和祀典禮儀,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自2023年開始,公祭軒轅黃帝典禮在新落成的黃帝陵祭祀廣場舉行,清明公祭黃帝陵活動無論從規模上、規格上,還是內容上、形式上都有了較大的提升。
意義:每年的清明公祭典禮,都有國家領導人和**國家有關部委、兄弟省市區代表,港澳同胞、臺灣同胞、海外華人華僑代表萬餘人蔘加。
黃帝陵祭典活動實現了與對臺工作相結合,與弘揚中華文化相結合,與團結、凝聚海外同胞相結合,突出了民族認同、國家統
一、文明傳承、自強創新的主題,昭示了中華民族同根共祖、復興發展的理念。
3樓:流年絮日
黃帝陵祭祀是華夏子孫流行幾千年的最嚴肅莊重的最大傳統民俗及國家行為;不是想將日期定在什麼時候都行的。每年清明是公祀和私祭的固定時間,其它私祭是隨人心意的,沒有固定時間。。
黃帝、炎帝是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黃帝陵和炎帝陵被稱為「中華第一陵」「神洲第一陵 」。千百年來,到炎黃陵拜謁祭陵的人絡繹不絕,黃帝陵、炎帝陵已成華夏兒女尋根認祖的聖地。
新中國建立後,每年清明、重陽節均在此進行祭祀典禮。大規模的祭祖儀式每年共有兩次。一次是清明節時的國家公祭;另一次是重陽節時的民間祭祖。
祭祀黃帝陵、炎帝陵已成為炎黃子孫舉辦的盛大文化活動。 作為炎黃子孫,我們拜祭炎黃陵就是祭拜我們的祖先,就是要懂得自己的根在那裡,要知道我們的歷史,崇尚和繼承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
4樓:打架要用磚
每年,尋根問祖,同根同源,加強民族團結和認同感
5樓:京浩傳媒
重視祭祀禮儀蘊涵的人文精神,在中國古代綿延不絕,形成了悠久的傳統,這種具有人文精神的祭祀原則到後來一直延續下來,也可以說是後人祭祀黃帝的精神基礎.我們也可以說「黃帝」概念包含著豐富的中華人文精神內涵,黃帝祭祀也是如此.黃帝之所以被後人尊為人文初祖,一直享受後人的祭祀,與黃帝時代所取得的巨大文明成就有密切關係,與黃帝時代中華先民們所立的大功大德緊密相連.
黃帝時代開始馴養和使用牛馬,發明了車、船,學會了打井、養蠶和繅絲,在戰爭中開始使用銅製兵器;發明了文字,製造了曆法和甲子,發展了原始農業,美術、**和舞蹈創作也繁榮起來;創制冠冕衣裳,開始設區治民,在制度文明建設方面邁出了重要一步.因此,自古以來人們就推崇黃帝,充分肯定黃帝時代在中華文明開創史上的地位.
6樓:等的不過是時間
每年的,就跟上墳一樣,習俗,還有就是給領導更多標籤
7樓:鄭清君
答:炎帝和黃帝都被稱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初祖」,我們要認祖歸宗,知道我們的歷史,繼承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
黃帝陵歷代是怎樣加強修建與祭祀?
8樓:北京創典文化
劉邦建立大漢後,又規定天子陵旁必設廟。漢朝初期就在橋山西麓建起了「軒轅廟」。整個陵園,南北約210米,東西約72米。
陵園有兩個門,分立東西兩側。從東門進入陵園區,有一櫺星門,門兩旁是仿製的漢代石闕。從西門而入,步行數步,左側是一座高24米的夯築高臺,臺旁立一石碑,上書「漢武仙台」4字,為後來明代嘉靖七年閏七月所立,落款為「滇南唐琦書」。
此臺距陵墓45米,兩條石砌曲徑通向臺頂,四圍古柏環抱,臺頂高達林梢,有「登臺一次,增壽一年」之說。此臺始建於公元前110年。據《史記•孝武本紀》記載:
漢武帝劉徹「北巡朔方,勒兵十餘萬,還,祭黃帝冢橋山」。
漢武帝劉徹勒兵10萬人,號稱18萬大軍,北征朔方,凱旋後,他看到高大雄偉的黃帝陵,立即停止行軍,備禮致祭。為了誇耀武功,祭告祖先,便於歸途經黃帝陵時,停兵祭祀。同時為了使自己長壽成仙,漢武帝又令18萬兵士於此起20米高土築臺,後人因此稱此臺為祈仙臺。
祈仙臺距陵墓45米,兩條石砌曲徑通向臺頂,土臺邊緣由古柏環抱。據說,漢武帝修建起九轉祈仙臺的第二天,旭日東昇。於是漢武帝命令18萬大軍列隊,分佈在馬家山,印臺山,橋山,三山軍隊面向黃帝陵,俯首默祭。
軍樂四起,滿山旌旗迎風飄展。漢武帝卸下盔甲,掛在一棵柏樹上,然後獨自登上祈仙臺祈禱祭祀。保佑漢室江山永保平安,他自己也想早日成仙,像黃帝一樣變龍**。
而被漢武帝掛過盔甲的這棵柏樹,周身上下,斑痕密佈,縱橫成行,柏液從中流出,似有斷釘在內,枝幹皆然。這就是橋山柏中獨一無二的「掛甲柏」。每到清明時節,這棵古柏枝幹上流出的柏液就會凝結為球狀,像掛滿了珍珠寶石一般閃閃發光,晶瑩奪目,經陽光反射後尤為壯觀。
在漢武仙台之旁,在橋山之巔,便是黃帝陵冢。陵冢位於橋山山頂正中,坐北面南,高3.6米,周長48米,面積約200平方米。
陵冢為土冢,扁球狀,直徑為16米。土冢下部築方形墓臺,以烘托陵墓的神聖感。方臺與圓冢相結合,上圓下方,具有「天圓地方」與「天地相合」的象徵意義。
唐代宗時期,又對軒轅廟進行了歷時兩年的重修擴建,並栽植柏樹1140多棵。
969年,因沮河水連年侵蝕,橋山西麓經常發生崖塌水崩,威脅廟院存亡,地方**上書朝廷,宋太祖趙匡胤降旨,將軒轅廟由橋山西麓遷移橋山東麓黃帝行宮。這就是後來人們拜謁的軒轅廟。
黃帝陵千百年來流傳在當地民謠說:漢朝立廟唐擴建,到了宋朝把廟遷,不論誰來坐皇帝,登基都不忘祖先。
蒙古族問鼎中原建立元朝後,曾經頒佈過一道森嚴的保護黃帝陵廟的法令。
2023年,泰定皇帝也孫鐵木耳收到陝西中部縣的狀子一案,狀告軒轅廟保生宮火燒一案。泰定帝大怒,立即召集宮內文武**上殿議論。泰定帝說:
黃帝軒轅氏,乃我中華民族元祖,不論漢、滿、蒙、回、藏,還是苗、瑤、彝、黎、藩,都要敬護我元祖陵寢,如有人放火燒宮,破壞陵廟,實屬不赦。泰定帝說罷,由他親自口授,命身邊文官,用漢字寫了一份蒙語聖旨,立即派臣騎日夜程,送往陝西中部縣。
在明朝的時候,明朝廷也十分重視黃帝陵的祭拜。大明開國皇帝朱元璋,在2023年,他委派身邊重臣管勾甘帶上他親筆寫的祭黃帝「御製祝文」前到黃帝陵祭祀。朱元璋還規定,今後祭黃帝祭文必須由皇帝本人執筆,並將每次祭陵「御製祝文」刻石留存。
在距黃帝陵約200米的道旁,有一座豎立的下馬石,上面寫著「文武**至此下馬」,意思是「不論大小文武**,到此必須下馬」。這塊石碑是明太祖洪武年間由皇帝朱元璋設立的,目的是用來提醒前來謁陵拜祖的人,在祖先陵前一定要莊重嚴肅。古代山路崎嶇,謁祖祭陵者多騎馬坐轎,但行至此處,均下馬落轎,整理衣冠,平靜心情,恭行至陵前。
黃帝陵前立有一塊石碑,上書「橋山龍馭」4字,意為黃帝馭龍**之處。落款為「大明嘉靖丙申十月九日滇南唐琦書」,就是2023年書寫的。
2023年,清聖祖康熙親筆用滿文寫了一份祭黃帝祭文。身邊大臣看後,建議康熙譯成漢文,康熙皇帝接受了這個建議。漢滿文字一併刻立在一通石碑上,後來放在軒轅廟碑廊裡。
有一通古碑上書「古軒轅黃帝橋陵」,是清代陝西巡撫畢沅在2023年所立,後碑石遺失了。後來,黃帝陵又進行了大整修,整修範圍包容了黃帝陵所在的橋山及其周圍山水、城鎮,面積達3.24平方千米,整修目標是以黃帝陵、黃帝廟深刻的內涵為基礎,通過整修黃帝陵使之成為弘揚中華民族文化,增強民族精神凝聚力的聖地。
同時保護好文物古蹟和古柏林,為古柏林的生長提供良好環境。還有就是讓建築與山川水勢相結合,融陵、山、水、城於一體,體現出「雄偉、莊觀、肅穆、古樸」的氣勢。
在整修過程中,吸收了傳統思想的精華,追求漢代更古樸和更粗獷的建築風格,並使所有建築風格形象力求統一。整修以黃帝陵、軒轅廟為重點,總體結構包括廟前區、廟宇、功德場及神道、陵區和外圍景觀等區域。形成了祭祀謁陵完整的建築結構形態。
其中廟院廣場以五千年文明文化的系列石雕石刻加以點綴。整修黃帝陵是全體炎黃子孫智慧的結晶和力量的凝聚點,增強了人們對先祖的崇敬和對文明古國曆史文化的自豪感。
我國歷朝歷代都十分重視黃帝陵的祭祀。祭奠儀式共有七項議程,即全體肅立,擊鼓鳴鐘,敬獻花籃,恭讀祭文,向黃帝像行三鞠躬禮,樂舞告祭,瞻仰祭祀大殿,拜謁黃帝陵。祭奠開始時「鳴鐘九響,擊鼓三十四咚」,前者象徵著中華民族傳統中的最高禮數,後者則代表著我國廣大的地區。
在整個祭典禮中,場面最壯觀的是祭祀歌舞,氣勢恢巨集、震撼人心。
整個祭祀歌舞分為「雲紀」:表現黃帝的恩德像雨露一樣;「夔鼓」:表現黃帝部落的征戰操練以及中華民族的最後統一;「瑞德」:
表現黃帝時期人們耕作以及幸福的情景;「馭龍」:表現中華民族永遠祭奠黃帝,希望華夏兒女永遠聯絡在一起,以及我國人民生生不息的精神與對黃帝的崇敬心情。
軒轅黃帝是我們中華民族人文始祖,他的陵墓「黃帝陵」被稱為「中華第一陵」。多少年來,到陝西黃陵橋山拜謁黃帝陵的人絡繹不絕,黃帝陵已成為我們華夏兒女尋根認祖的「聖地」。
炎帝陵一角
黃帝陵的特點是什麼,黃帝陵的具體特點是什麼
此陵位於陝西黃陵。關於黃帝,相傳他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祖先,又叫軒轅氏,姓姬。歷史上說他率領諸部落打敗了炎帝和蚩尤,於是在中華大地上才有了安定團結。不過這些都是傳說,只是後來的一些史書上都有記述,所以黃帝才被公認為我們的祖先,黃帝陵也是後來修造的。黃帝陵在城北橋山上,山上古柏森森,山下有沮水縈繞其間,景...
請問,炎帝和黃帝出現的時間是什麼時候
炎帝所處時代為新石器時代,炎帝故里目前有六地之爭,分別是 陝西寶雞 湖南會同縣連山 湖南株洲炎陵縣 湖北的隨州 山西高平 河南柘城。炎帝部落的活動範圍在黃河中下游,在姜水 一說是今寶雞市渭濱區的清姜河,一說是今寶雞市岐山縣的岐水。一帶時部落開始興盛,最初定都在陳地,後來又將都城遷移到曲阜。炎帝,中國...
秦始皇是什麼時候修建萬里長城,秦始皇修建萬里長城的目的是什麼?
長城建造花了282年才完成。長城又稱 萬里長城 是中國古代在不同時期為抵禦塞北遊牧部落聯盟侵襲而修築的規模浩大的軍事工程的統稱。長城始建於春秋戰國時期,始修於燕王,歷史長達2000多年。長城發展起源 春秋戰國時期,燕趙國諸侯為了防禦別國入侵。修築烽火臺,並用城牆連線起來,形成了最早的長城。根據歷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