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長江後浪推浪
在家唸佛,只要依據淨土三經:
《佛說阿彌陀經》《無量壽佛經》《佛說觀無量壽佛經》即可,這是修唸佛的最根本依據,也是最可靠的依據。其他人的說法,無非是解釋這三部經的內容,加上自己的理解,如果能讀懂原文的,當然還是原文最可靠。
唸佛要怎樣念,每天念多少
2樓:引經據典正法
「故本經曰」,《無量壽經》上說的,「發一念心,念於彼佛,定生彼國」,這是《無量壽經》上的**。「又《彌陀要解》謂」,這是蕅益大師的開示,「十念乃至一念往生,但約臨終時,亦與此無違」。《要解》上講到十念、一念,關鍵時候是往生最後一念,最後一念是阿彌陀佛,他決定往生,都是就臨終時候講的,與我們現在念佛也沒有違背。
「若於平時能發一念清淨心」,關鍵是一念清淨心,「冥契理體,入於一念。則因此一念之力,臨終必仍能有十念或一念也」。平常我們唸佛能夠與彌陀的本願相應,與淨宗的教義不違背,這個唸佛不在乎多少,在乎什麼?
在乎是你清淨心,一念清淨心,也就是說你念佛這一念或者十念裡頭,決定沒有妄想、沒有雜念,萬緣真放下,這個功夫就得力。一句佛號功德就不思議,何況十句!
這是為一切工作繁忙的人,他沒有時間唸佛,在寺廟裡面做執事的,方丈、住持、監院、知客這些,他們沒有這個時間,修十念法,早晚用這個十念,功德跟一天到晚唸佛的人沒有兩樣。執事是**,哪些人出來做**?過去是修行證果的人,他來護持,他已經開悟,他已經萬緣放下,大公無私來護持,做得周到。
現在出家人福報很薄,沒有菩薩來**,沒有羅漢來**,所以**出事情,常常做得不如法。真正有修行人的時候,所感得的,佛菩薩來**,他們為我們示現的。用這種修行方法,在家人最合適,工作繁忙,早晚十念。
這個十念要真誠清淨心,真誠心、清淨心、恭敬心,決定沒有自私自利的念頭起來。念十聲佛號,或者是古大德教給我們,一口氣做為一聲,念十口氣,一口氣裡面念多少佛號不拘,沒關係,念十口氣。我在一九九九年,在新加坡教同學是一天九次,一次就是十句佛號,也有很大的效果。
東南亞一帶很多人用這個方法,在美國、加拿大也不少人用這個方法。這個更簡單,也不過
二、三分鐘,不耽誤你事情。早晨一次,晚上一次,就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十聲,不一定要一口氣,就十聲,這個十聲裡面沒有妄想、沒有雜念。我們要做到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
十念,早晨一次,晚上一次,這兩次,每天三餐飯,吃飯之前不要念供養咒,念十聲佛號,就五次,在工作,上午你上工、放工,下午工作的時候上下班,四次,一共九次。養成習慣,到時候佛號就起來了,它會起很大的作用。
第一個,佛號從心裡面生出來,口裡念出來,念得清清楚楚,再從耳朵聽進去,聽誰呢?聽自己唸佛的聲音,所以唸佛的速度不要快。印光大師唸佛,一個字一個字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一個字一個字很清楚,字字聽清楚。
第三個,每一句佛 號知道是在十句裡面的第幾句,一點都不會錯亂。只記十,用心記,不要有痕跡,從第一到第十,唸到第十然後再從一念到十,我這一句佛號是這十聲佛號裡頭的第 幾聲,念得清楚,聽得清楚,記得清楚。不可以阿彌陀佛一,阿彌陀佛二,這就錯了,不可以這樣念法。
連心裡記都不要,練習到連心裡也不要有這個痕跡,阿彌陀 佛,好像心裡有個
一、有個二,都不要,心裡頭都沒有,心裡只有阿彌陀佛四個字。
這個記得清楚是叫你攝心,你的妄念生不起來。如果說是念得清楚,聽得清楚,不用去記,還會有妄念滲透進來,妄念夾雜進來。要用記得清楚,妄念就不會生起。
開始比較難,唸到一個星期、兩個星期就習慣了。這個方法好!不但自己可以把煩惱念掉,雜念念掉,這是我們得生淨土必須要具備的條件。
淨空法師:唸佛要怎樣念 每天念多少
3樓:曉秋槓槓
唸佛要怎樣念 每天念多少?淨空老法師說:
盡一口氣念十句,一口氣叫一念,十口氣,一天念九次,一次只要一分鐘。
念十句阿彌陀佛,一句接著一句,裡面決定沒有妄想,不夾雜、不間斷,這就是大勢至菩薩所講的淨念相繼。唸的時間短,一分鐘的時間,心決定是清淨的;時間太長,妄念就起來了。
唸佛的方法是:早晨起來一次,早飯一次,上午工作前後各一次,中午吃飯一次,下午工作前後各一次,晚上吃飯一次,晚上睡覺前一次,一天九次。這個方法很有效果。
淨空法師還說,家裡有佛像,就合掌對著佛像念;沒有佛像,就面向西方合掌念。唸佛的次數愈多愈好,要趁早養成唸佛的習慣。唸佛最要緊的,就是決定不夾雜,就是裡頭沒有妄念、沒有妄想。
唸佛時應念什麼?南無觀世音菩薩和南無阿彌陀佛可以嗎?
4樓:匿名使用者
唸佛時可以念「南無觀世音菩薩」也可以念「南無阿彌陀佛」。
《無量壽經》說: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只念阿彌陀佛四個字就可以,加南無是恭敬、歸依的意思。
如果著重在求福報,或者消災,而不想這一生脫離生死輪迴,念觀音菩薩也很好,觀音菩薩是西方三聖之一,是阿彌陀佛的助教。念觀音也是和極樂世界結緣。
《無量壽經》說:若有急難恐怖,但自歸命觀世音菩薩,無不得解脫者。念觀音時可以念「南無觀世音菩薩」,也可以念「南無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或者去掉南無兩個字,直接念名號。
擴充套件資料
唸佛心不動是得一心,得一心即可見佛。得理一心生實報莊嚴土,得事一心生方便有餘土;二六時中心中常有阿彌陀佛,即能帶業往生,生凡聖同居土。現在念佛人多,往生人少,是打妄想的時間多,唸佛的時間少。
故經雲:「若能唸佛心不動,則常睹見無量佛。」
唸佛人講求一心不亂,一心即是心中沒有念,亦即是一真法界;諸佛菩薩弘法利生,並未動心起念,凡夫把動念與不動念分為兩個,而佛是無住生心,所生之心統是無住,所動之念統是無念,生心與無住不二,生心與無住同時,即無分別,能所均斷,才能唸到一心不亂,即是見性。
5樓:引經據典正法
專一念南無阿彌陀佛的佛號就可以,如果念觀世音菩薩感覺更能得清淨心,就專一念觀世音菩薩,唸完後把功德迴向給一切眾生,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問:以前聽從印光祖師、廣欽老和尚等都勸人持念「南無阿彌陀佛」,本也想立定志向,不換題目,就學老太婆們專持這一聲佛號到底。但最近又聽聞其他法師說,六字大明咒、南無觀世音菩薩、南無地藏王菩薩種種功德利益,遂使**心起無明,無從遵循。
雖也曾經聽其他法師說道,持哪一種都一樣,只要有緣就好,**咸認為只要利益大,能事半功倍的,埋頭一路念下去,終有感應道交時。故請法師慈悲,**應如何對治?
淨空法師答:你的業障很重,重在什麼地方?見異思遷。
聽一個人跟一個人學,聽兩個人又想跟那個人學,天天在換題目,恐怕到老都一事無成,總想找一個快的方法,有效的方法,你已經找到了,你不相信有什麼法子?諸佛如來都說,念阿彌陀佛功德第一。我們在慈雲灌頂法師,這是乾隆年間我們佛門有位大德,他的著作非常多,大概有四十多種,都收在日本《續藏經》裡頭,了不起的一位大德。
他曾經說過,這個話在《觀無量壽佛經疏鈔》裡頭,那書是他作的,他在裡面講過這麼一句話:你所犯的罪業極重,所有經懺(這個懺悔)都懺不了的業,沒有辦法,什麼都失效了,最後有一樣東西可以把它懺掉,什麼東西?一句阿彌陀佛,這一句阿彌陀佛的力量超過所有一切的經懺佛事。
你看你遇到了印光法師、廣欽老和尚不是教給你了嗎?你不相信,這是你業障深重!你還要改唸其他的,念阿彌陀佛怕得罪觀世音菩薩,怕得罪地藏王菩薩。
其實觀音菩薩、地藏菩薩都念阿彌陀佛,你不曉得這個道理。所以一定要有信心,不能夠隨便聽別人的話,隨便聽人家話,你一定走錯路子,這也就是沒有遇到好老師。那我們過去遇到的老師,你看跟老師頭一個條件就是不可以聽別人的話。
我到臺中去見***,想做他的學生,三個條件,第一個條件只可以聽我講經說法,任何就是法師大德、在家居士講經,一律不準聽,頭一條。第二條從今之後看的書,不管是佛書、是世間書,都要得他同意,他要不同意不可以看。你們能遇到這種老師嗎?
看起來這個老師好像很跋扈,其實有大道理在。你跟這一個人學,又聽別人的,人家怎麼教你?這個講師承,能不能成就,你自己要百分之百的服從,老師對你負完全責任。
你要不聽話,去亂聽亂學,老師不負責任。所以這是師生之道
6樓:明因妙音
《無量壽經》說: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只念阿彌陀佛四個字就可以,加南無是恭敬、歸依的意思。
如果你是著重在求福報,或者消災,而不想這一生脫離生死輪迴,念觀音菩薩也很好,觀音菩薩是西方三聖之一,是阿彌陀佛的助教,念觀音也是和極樂世界結緣。《無量壽經》說:若有急難恐怖,但自歸命觀世音菩薩,無不得解脫者。
念觀音時可以念「南無觀世音菩薩」,也可以念「南無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或者去掉南無兩個字,直接念名號。
7樓:李善傑
可以 這兩句是最常用的
請問,我平時清淨下來念佛,要念哪佛號?請問念哪個好,求懂得大師解答不勝感激,功德功德
首先,初學你對哪個生起極大信心,就念哪個,先入門,這個是很關鍵的。信心是基礎,沒有正信,下面別談。佛說阿彌陀佛經告訴我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既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
佛教唸佛怎麼念,佛教唸經都是怎麼唸的
一 帶著放下六道輪迴的決心去念佛,這不叫妄想。相反,這種決心叫出離心,是學佛的基礎。若為了六道中的事,比如人天福報,這就叫妄想,因為六道之事皆是虛妄的 無常的 生滅的有為法。二 今 在 心 上為念,念念保持阿彌陀佛的意境,方為念佛。阿彌陀佛的意境是什麼呢?個人理解就是 平等一如 好比左手與右手,站在...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的無怎麼念念佛念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和南無阿彌陀佛哪個好些呢?
讀m 無,有兩個讀音m w 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的 無 讀w 讀作m 是佛教用語,南無 表示對佛尊敬或皈依,這裡的無讀作m 早期佛教經論中所說的無,是指相對於 有 之 非有 亦即相對於 存在 之 非存在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的 無 字念m 無比 w b in parable unparalle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