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論語十則 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yuè)乎?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yùn),不亦君子乎? 孔子說:
"學習了(知識),經常去實習(溫習)它,不也是高興嗎 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處(到這裡)來,不也是快樂嗎 人家不瞭解我,我卻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嗎 " 知識點:「說」通「悅」 意思:高興
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曾子說:"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別人辦事是不是盡心竭力呢 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誠實呢 老師傳授的知識是不是複習過了呢 "
3.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孔子說:"在溫習舊知識後,能有新體會,新發現,就可以當老師了."
4.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孔子說:"只讀書卻不思考,就會迷惑而無所適從;只是空想卻不讀書,就會(對自己)有害
5.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孔子說:"由,教給你對待知與不知的態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才是聰明(的做法)."
知識點:「女」通「汝」意思:你
是知也的「知」通「智」意思:聰明智慧。(其他知不變)
6.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孔子說:"見到賢人,要想著向他看齊,看見不賢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沒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說:"幾個人一同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師,我要選擇他們的長處來學習,看到自己也有他們那些短處就要改正."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曾子說:"士人不可以不胸懷寬廣,意志堅定,因為他肩負著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遙遠.把實現'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嗎 到死為止,不也很遙遠嗎 "
9.子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孔子說:"(碰上)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樹是最後落葉的."
10.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子貢問道:"有沒有一句可以終身奉行的話 "孔子說:"那大概是'恕(道)'吧!自己所討厭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別人身上."
不亦樂乎的「樂」應該讀le去聲,不應該讀yue去聲。
因為這個成語最早出自《論語》第一篇第一章:「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朱熹的註釋是:說,同悅;樂,音洛。
《論語 雍也》中還有一句孔子的話:「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朱熹註釋也是:
好,去聲;樂,音洛。按今天的讀音,「洛」字音luo,去聲。但在古代,作為快樂的「樂」和「洛」都屬於入聲「十一藥」韻部(見《平水韻》),可見「洛」、「樂」的韻母一樣,加上聲母都是l,當然完全是同音字了。
這在南方人是比較容易理解的,因為南方方言保留更多的古音,例如在福建的方言裡,「洛」和「樂」發音完全一樣,都讀成lok。所以今天用普通話讀,「不亦樂乎」中的「樂」也應該和「快樂」中的「樂」字一樣,都讀成le去聲。
「樂」是多音字,除了讀yue去聲(**)、le去聲(快樂)外,在《論語 雍也》篇中還有一處也有很多人讀錯:「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
知者樂,仁者壽。」朱熹的註釋是:知,去聲。
樂,上二字並五教反,喜好也。下一字音洛。「五教反」是指我國傳統的拼音方法——「反切法」:
取上一字的聲母(也叫「聲紐」,「五」字的聲母是「疑」,相當於今天的y) ,與下一字的韻母(即「教」的韻母iao)拼讀成yao。可見,在「知者樂水,仁者樂山」二句中,「樂」字作為「喜愛、喜歡」的意思時應該讀yao。
歸納起來,「樂」在古書中的讀音主要有三種:(1)作名詞用的意思是「**、樂器、樂工」等,音yue,去聲。(2)作形容詞用的意思是「喜悅、快樂」,音le,去聲。
(3)作動詞用的意思是「喜愛、喜歡」,音yao,去聲。
應該差不多了 能出的就這些了
論語十則的考題
2樓:匿名使用者
《論語e68a84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332643331》十則
第一部分: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6分)
論語()不亦說乎()不慍()
三省()罔()殆()
2.填空:(5分)
《論語》是記錄()的一部書。是()家經典著作之一。孔子,()時期魯國人,我國古代偉大的()、()。
3.解釋下列詞語的意思:(8分)
⑴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說:)
⑵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三省:)
⑶與朋友交而不信乎(信:)
⑷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新:)
⑸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罔:殆:)
⑹不知①為不知②,是知③也(知③:)
⑺見賢思齊焉(齊:)
⑻士不可以不弘毅(弘毅:)
4.翻譯下列句子:(4分)
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已任,不亦重乎?
⑵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⑶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
⑷其恕乎!已所不欲,勿施於人。
5.所選10章,有三個方面的內容:⑴關於學習的態度和方法;⑵關於思想品德修養;⑶關於孔子思想體系的核心:"仁"的概念。請分別就三個方面各舉一則。(5分)
第一方面:
第二方面:
第三方面:
6.試將本文中的成語舉出三例,並加以解釋。(3分)
7.宋開國丞相趙普曾說:"半部《論語》治天下。"這句話是什麼意思?有什麼目的?(5分)
8.在關於學習方法和學習態度方面,你還積累了哪些名言警句,請舉出兩例。(4分)
第二部分:
⑴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學而》)
⑵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不習乎?"(《學而》)
⑶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為政》)
⑷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為政》)
⑸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為政》)
⑹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里仁》)
⑺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⑻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泰伯》)
⑼子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子罕》)
⑽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已所不欲,勿施於人。"(《衛靈公》)
9."而"的用法有:表並列、錶轉折、表承接,請解釋下列句子中"而"的意思:(6分)
⑴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⑵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⑶與朋友交而不信乎()
⑷溫故而知新()
⑸學而不思則罔()
⑹擇其善者而從之()
10.《論語》十則告訴我們,學習必須。(3分)
11.第一則講了三個方面的內容,即、、。(3分)
12.曾子經常反思的一些事是什麼?(5分)
13."溫故"和"知新"是不是兩件並列的事?該如何理解?(5分)
14.課文中強調學習與思考必須結合起來的一則是。(4分)
15."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這一則是為了告誡**。(4分)
16.孔子曾說過:"善人,不善人之師;不善人,善人之資(資:這裡有借鑑的意思)。"用課文中的話說就是。(4分)
17."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這是借松柏之後凋比喻什麼社會現象?(5分)
18.翻譯下列句子:(4分)
⑴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⑵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⑶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⑷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19、"士不可以不弘毅"的原因是。(用原文句子填寫)(5分)
20、第八則中"重"和"遠"分別表現在哪些地方?(4分)
21、揭示儒家所倡導的待人接物的處世之道的句子是。(4分)
22、下列句子中詞語運用不正確的一項是()(4分)
a、又要編雜誌,又要跑發行,老李整天忙得不亦樂乎。
b、王明的幾次考試成績都不理想,老師指出他基礎不牢固,教導他學習應該常溫故知新。
c、驕傲自滿是求知的大敵,學而不厭才是學習的正確態度。
d、武斌同學學習成績一直遙遙領先,這歸功於他經常向老師和同學請教,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勤奮好學。
答案:1.略2.孔子和他的**言行;儒;春秋;思想家;教育家3.⑴說:通"悅",愉快⑵三省:
多次進行自我檢查⑶信:真誠,誠實⑷新:這裡指新的理解與體會⑸罔:
迷惑。殆:有害或疑惑⑹知☆:
通"智",聰明⑺齊:相同⑻弘毅:強毅4.⑴士人不可以不胸懷寬廣、意志堅定,因為他肩負著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遙遠。
把實現"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嗎?⑵(碰上)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樹是最後落葉的。⑶有沒有一句可以終身奉行的話?
⑷那大概是"恕(道)"吧!自己所討厭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別人身上。5.略6.成語:
溫故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師、擇善而從、任重道遠、死而後己等,解釋略7.這句話的意思是說精通《論語》就可以治理天下。這句話道出了《論語》在修身、治國方面的作用。意思相近即可8.略9.⑴表並列⑵錶轉折⑶表並列⑷表承接⑸錶轉折⑹表承接10.要有正確的方法和態度11.學習方法;學習的樂趣;為人的態度即個人修養12.替別人辦事是不是盡心竭力、跟朋友往來是不是誠實、老師傳授的學業是不是複習過。
13.並非平列的兩件事,關鍵在於要"知新",這就需要獨立思考了。14.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15.言行要謹慎,不要誇大自己的知識和本領。
16.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17.君子的風度和才能只有在大難的時候才能體現出來。意思相近即可18.⑴人家不瞭解我,我卻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嗎?
⑵只讀書卻不思考,就會迷惑而無所得;只是空想卻不讀書,就有(陷入邪說的)危險。⑶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就是聰明智慧。⑷看見賢人要想著向他看齊,看見不賢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沒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19、任重而道遠20、"重"表現在"仁以為己任"上;"遠"表現在"死而後已"上。21、己所不欲,勿施於人。22、d
論語十則的翻譯,論語十則原文及翻譯
子曰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 y n 不亦君子乎?學而 孔子說 學習後,經常去複習,不是一件很愉快的事嗎?有朋友從遠方來,不應該高興嗎?別人不瞭解我,我卻不生氣,難道不是君子嗎?曾子曰 吾 w 日三省 x ng 吾 w 身 為 w i 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
論語十則的翻譯,論語十則翻譯
孔子說 學習了知識,然後按一定的時間去溫習它,不也高興嗎?曾子說 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 替被人辦事是不是盡心竭力呢?跟朋友往來是不是誠實呢?老師傳授的學業是不是複習過了呢?孔子說 在溫習就知識後,能有新體會,新發現,就可以當老師了。孔子說 只讀書卻不思考,就會迷惑而無所得,只是空想卻不讀書,就有危險。...
初一論語十則的注音,《論語十則》注音
子曰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 yue 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 le 乎?人不知而不慍 yun 不亦君子乎?曾子曰 吾 wu 日三省 xing 吾身 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子曰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yi 子曰 學而不思則罔 wang 思而不學則殆 dai 子曰 由,誨 hu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