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熙爺
1.什麼是限制因子?
定義:在眾多的環境因素中,任何接近或超過某種生物的耐受性極限而阻止其生存、生長、繁殖或擴散的因素,叫限制因子。
2. 利比希的「最小因子定律」
利比希是19世紀德國的農業化學家,他是研究各種因子對植物生長影響的先驅。他提出:「植物的生長取決於那些處於最少量狀態的營養成分」。
他的基本思想是,每種植物都需要一定種類和一定量的營養物質。如果環境中缺乏其中的一種。植物就會死亡,如果這種營養物質處於最少量狀態,植物的生長就最少。
這就是利比希的「最小因子定律」。
3.謝福爾德的「耐受性定律」
利比希只是提出因子處於最小量時可能成為限制因子。但事實上,因子過量時同樣可以成為限制因子。因此,每種生物對每一種環境因素都有一個能耐受的範圍,一個生態上的最低點和一個生態上的最高點。
最低點和最高點(或稱耐受性下限和上限)之間的範圍,就稱為生態幅或生態價。
耐受性定律 —— 耐受性定律任何一個生態因子在數量上或質量上的不足或過多,即當其接近或達到某種生物的耐受性限度時,就會使該種生物衰退或不能生存。
*生物種的耐受性限度***
4、限制因子概念的意義
生物與環境之間的關係時極端複雜的,要弄清所有的生態因子的作用是不可能也是不切實際的。從限制因子的概念中我們可以看到,對某種特定生物來說,各種可能的生態因子的重要性是不同的。所以,生態學家就可以從眾多的生態因子中找到可能的「薄弱環節」,從而把注意力集中在研究那些可能是限制因子的環境條件上。
(例如)
一般來說,若某生物對某種生態因子有較寬的耐受限度,而在環境中這種特定因子又相當穩定,量也適中,那麼,這個生態因子對該種生物就不大可能成為限制因子。相反,若某生物對某種生態因子的耐受能力有限,而在環境中又變化較大,它就有可能成為限制因子而應加以認真研究。
什麼是限制因子?它有何實際意義?
2樓:仰望超人會飛
收穫物的多少常決定於某種最低量的基本養分,因為儘管其他養分過量存在,也不可能代償這個基本養分的缺乏。所以,植物的生長取決於那些處於最少量因素的營養元素。限制因子概念的主要價值是使生態學家掌握了一把研究生物與環境複雜關係的鑰匙,因為各種生態因子對生物來說並非同等重要,生態學家一旦找到了限制因子,就意味著找到了影響生物存在和發展的關鍵性因子。
還可用耐性定律來解釋生物的自然分佈現象。生物對因子的耐性範圍往往對應於該因子覆蓋的一定地理範圍,但生物的最終分佈區域決定於該生物對多種因子的耐性範圍。僅對個體生態因子耐性範圍都較廣的生物,可能受其他因子制約,其分佈不一定廣。
如溫泉中的一些嗜溫細菌和藍綠藻只能在高溫下生存,而一般的陸生維管植物可以在很寬的溫度範圍內生長。有時,一個生物種對某一生態因子的適應範圍較寬,而對另一因子的適應範圍很窄,在這種情況下,生存範圍常常為後一生態因子所限制。生物的分佈範圍是生物長期進化中對多種環境因子綜合適應的結果。
生態學中限制因子?有何實際意義
3樓:翰林學庫
這時,生物體的生存和發展主要受這一因子的限制,這就是限制因子。例如,在乾旱地區,水是限制因子;在寒冷地區,熱是限制因子;在光能到達的海洋部分,礦物養分是限制因子等。任何生物體總是同時受許多因子的影響,每一因子都不是孤立地對生物體起作用,而是許多因子共同一起起作用。
因此任何生物總是生活在多種生態因子交織成的複雜的網路之中。但是在任何具體生態關係中,在一定情況下某個因子可能起的作用最大。
如何用限制性因子理論解釋生物的生態適應性
絕大多數生態因子都相互影響。例如溫度升高加強蒸發能導致土壤缺水,溫度過低凍結土壤水分也阻礙植物吸水。有些因子直接作用於生物體,如日照 溫度 水分等,稱為直接因子 有些則通過直接因子而間接作用於生物體,如地面坡向 坡度常影響日照和土壤含水量等,這些因子稱為間接因子。但坡向 坡度等因素有時也常直接影響生...
生態因子的作用原理,生態因子的作用方式
生態因子 的綜合作用規律 一 生態因子的綜合作用 任何一個生態環境,總是多個生態因子的綜合,生態因子不可能單獨存在。生物生存所必須的因子,對於生物的作用是同等重要的,具有不可代替性。例如,當水分缺乏到足以影響植物的生長時,是不可能通過調節溫度 改變光照條件和礦質營養等條件來解決問題的,唯獨只有增加水...
stata中因子旋轉矩陣中各因子的相關係數怎么看
kmo的值如果0.5,則說明因子分析的效度還行,可以進行因子分析 另外,如果巴特利檢驗的p0.001,說明因子的相關係數矩陣非單位矩陣,能夠提取最少的因子同時又能解釋大部分的方差,即效度可以.請教各位,如何用stata或者eviews來做出多個變數的相關係數矩陣啊?免費一次。stata的命令名是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