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到底是真的沒有千里馬呢,還是根本不懂千里馬呢?
引申:是真的沒有人才呢,還是根本不懂如何選用人才呢?
2樓:匿名使用者
簡單來說「難道真的是沒有人才嗎?其實是不會發現人才而已」。
3樓:匿名使用者
對統治者不能識辨人才,摧殘人才,埋沒人才的強烈憤慨,
韓愈《馬說》中最後一句「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中「其」是什麼意思?
4樓:地之驕子
第一個其:難道
第二個其:表疑問,大概
老師剛講過
5樓:海蔘燉黃瓜
第一個「其
」的意思是馬,第二個「其」的意思是人。
一、出處
唐代韓愈的《馬說》
二、原文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三、釋義
世上(先)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經常有,但是伯樂不常有。所以即使有名貴的馬,只是辱沒在僕役的手中,(跟普通的馬)一同死在槽櫪之間,不以千里馬著稱。
(日行)千里的馬,吃一頓有時能吃完一石糧食。餵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而(像普通的馬一樣)來餵養它。
這樣的馬,即使有日行千里的能力,卻吃不飽,力氣不足,它的的才能和好的素質也就不能表現出來,想要和普通的馬一樣尚且做不到,怎麼能夠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不按照(驅使千里馬的)正確方法鞭打它,餵養它卻不能竭盡它的才能,聽千里馬嘶鳴,卻不能通曉它的意思,拿著鞭子面對它,說:「天下沒有千里馬!」唉!
難道果真沒有千里馬嗎?大概是真的不認識千里馬吧!
擴充套件資料
作品賞析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是從正面提出問題,「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從反面議論。說明千里馬和伯樂的信賴關係是如此的密切。在韓愈看來,世上缺乏的不是人才,而是發現人才的人。
所以說課文中流露的是作者懷才不遇之情和對統治者埋不摧殘人才的憤懣和控拆。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一開篇就奇峰突起,發人之所未發,點明全文主旨。這句話還包含著一個反題,即「無伯樂,則無千里馬」,說明千里馬的命運與伯樂的依賴關係。
換句話說,就是除伯樂而外沒有人能識別千里馬。
「祗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具體地描繪了千里馬沒有遇見伯樂的可悲的遭遇。字裡行間充滿了作者的痛惜之情。
「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這兩句揭示了千里馬的才能為何被埋沒的根本原因。「不知」,這正是問題的要害。
一天能跑千里的馬,一頓有時會吃光一石小米。是說才能、本領特殊,食量也特殊。餵馬的人不懂得它能一天跑上千裡而一般地餵它,怎麼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且欲與常成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通常數量的餵養,常馬吃飽了而千里馬遠沒有吃飽;沒吃飽的當然比不上吃飽的,本領自然發揮不出來。這正是說明,千里馬餵養不得法,便無法顯示它的本領。
這一句描述了千里馬因肚飢而無法發揮才能的痛苦。
文章寫到這裡,作者還覺得不夠,又接著用「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從「人」的方面再做深入一層的刻畫。使文章生動深刻,也表現出作者的憤激。作者並沒有立即譴責這種不識馬的「人」,反而讓他面對著千里馬不懂裝懂,還說「天下無馬」。
意思是說,這樣的「人」在主觀動機方面還是不錯的,他並非不想選拔人才,並非沒有求賢用賢之心,無奈賢人賢才太「少」了。明明是「人」的主觀上出了問題,卻把這種局面的形成推給客觀條件的不如意、不理想。
眼前就是一匹千里馬,食馬者卻對著千里馬發出了「天下無馬」的慨嘆,認為這不過是一匹連常馬也不如的馬。這是作者的諷刺。文章寫至此處,作者立即點明主題,用嗚呼!
其真無馬邪(yé)?其真不知馬也!結束,把「無馬」和「不知馬」這一矛盾形成一個高潮。
這是韓愈凝聚濃縮手法的結果。
6樓:西伯利亞的狼
「其……,其……」解作「是……,還是……」
原句解作:是真的沒有好馬,還是真的不知道有好馬。
7樓:獨立寒冬
「其」字在古漢語中大概有5種用法:
(1)第三人稱代詞。表示領有。相當於「他的」、「她的」、「它的」、「他們的」。還相當於相當於「他」、「她」、「它」、「他們」。
(2)指示代詞。相當於「那」、「那些」。又有「其中的」的意思。
(3)連詞,相當於「如果」、「假使」。
(4)句中語氣詞。表示揣測、反問、期望或命令。
(5)形容詞詞頭。
在《馬說》中,最後一句「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中,共有兩個「其」字,第一個同「豈」,表示疑問反詰,相當於「難道」,屬第3種義項。
第二個,表猜測的語氣,可譯為「大概」,也屬第三種義項,可見兩個同為連詞,用法也相同,只是表意不同。
另:「邪」同「耶」,語氣詞,表疑問。
也許不一定對,但是期望您能思考一下
8樓:匿名使用者
第一個其的意思是:難道
第二個其的意思是:可能
9樓:
第一個 難道
第二個 恐怕
10樓:小蚊子
不對,第一個是難道,第二個是恐怕
11樓:匿名使用者
共有兩個「其」字,第一個同「豈」,表示疑問反詰,相當於「難道」,屬第3種義項。第二個,表猜測的語氣,可譯為「大概」,也屬第三種義項,可見兩個同為連詞,用法也相同,只是表意不同。
12樓:崇拜
\"其真無馬耶\"的\"其\"是\"難道,表疑問(反問)語氣\";\"其真不知馬也\"的\"其\"是\"大概,表猜測語氣\".
注:我剛剛學完這一課!~正確率99.9%
13樓:匿名使用者
1,語氣助詞,表反問
2,語氣助詞,表推測
14樓:幻藍の夢
第一個「其」:難道
第二個「其」:大概
翻譯: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15樓:姐的
唉!難道真的沒有千里馬嗎?恐怕是真的不能識別千里馬吧!
16樓:山上的丫頭
難道真的沒有千里馬嘛?恐怕只是他們不能真的識別千里馬罷了。
17樓:文焰
是韓愈《馬說》裡的:
這是真的沒有千里馬麼?
還是真的沒有像伯樂一樣通曉千里馬的人呢?
18樓:愛沒事亂折騰
難道世上真的沒有千里馬麼?恐怕是他們不認識千里馬吧!
19樓:帝王阿軒
是真的沒有好馬嗎?其實是他們真不認得千里馬啊!
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的翻譯
20樓:匿名使用者
唉!難道果真沒有千里馬嗎?恐怕是他們真不識得千里馬吧!
《馬說》是唐代文學家韓愈的一篇借物寓意的雜文,屬論說文體,原為韓愈所作《雜說》的第四篇,「馬說」這個標題為後人所加。
此文作於貞元十一年(795年)至十六年(800年)間。「說」是「談談」的意思,是古代一種議**體裁。這篇文章以馬為喻,談的是人才問題,流露出作者憤世嫉俗之意與懷才不遇的感慨與憤懣之情。
表達了作者對封建統治者不能識別人才、不重用人才、埋沒人才的強烈憤慨。
擴充套件資料
1、伯樂:春秋時期秦穆公時人,本名孫陽,擅長相馬。現指能夠發現人才的人。
2、祇:只是。辱:這裡指受屈辱而埋沒的才能。
3、奴隸人:古代也指僕役,這裡指餵馬的人。
4、駢(pián)死:並列而死。駢:兩馬並駕。
5、槽(cáo)櫪(lì):喂牲口用的食器。 櫪:馬棚、馬廄。
6、不以千里稱也:不以千里馬被稱道。以,按照,介詞。稱,稱頌,稱道。
7、馬之千里者:馬(當中)能行千里的。之,助詞。此句「馬」和「千里者」是部分復指關係。
8、一食(shí):吃一次食物。或:有時。
9、盡粟(sù)一石(dàn):吃盡一石粟。盡,這裡作動詞用,是「吃盡」的意思。石,十鬥為一石,一石約為120斤。
10、食(sì):通「飼」,餵養。以下除「食不飽」的「食」念shí,其餘的「食」都念sì。
11、其:指千里馬,代詞。能千里:能走千里。
12、是:這,指示代詞。
13、能:才能。
14、才美不外見(xiàn):才能和長處不能表現在外。見,同「現」,表露。
15、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且:猶,尚且。欲:想要,要。等:相當。不可得:不可能。得,能,表示客觀條件允許。
16、安:怎麼,**,疑問代詞。
17、策之不以其道:策:鞭打。之,指千里馬,代詞。以其道:用(對待)它的辦法。
21樓:殉道者殉天者
嗚呼:唉
第一個其:難道
第二個其:其實
唉,難道真的沒千里馬了嗎?其實是他不知道千里馬吧。
22樓:匿名使用者
翻譯:唉!難道真的沒有千里馬嗎?其實是他們真的不能識得千里馬啊!
23樓:匿名使用者
唉,難道是真的沒千里馬了嗎?其實是他們不知道千里馬吧。
24樓:軍團戰爭
唉!難道真的沒有千里馬嗎?其實是他們真的不能識得千里馬啊!
42熱心網友2019-05-29
25樓:愛我一家人
唉,難道真的沒千里馬了嗎?其實是他不知道千里馬吧。
26樓:張玉
唉!難道果真沒有千里馬嗎?恐怕是他們真得不識得千里馬啊!
出自 韓愈《馬說》
參考資料
【注】這裡的「其」表示推測,要翻譯成:恐怕!
27樓:匿名使用者
第一個「其」是難道的意思第二個「其」表示揣測。
28樓:
其...邪 其...也。 是固定句式 解釋為是真的沒有千里馬了呢?還是不知道是好馬呢!
29樓:莫莫大俠同志
唉,是果真沒有馬嗎?還是(他們)真的不識得千里馬?
30樓:匿名使用者
啊!難道真的沒有千里馬嗎?恐怕他真的不認識千里馬。
31樓:匿名使用者
唉,難道真的沒千里馬了嗎?是他們真的不懂馬吧
32樓:great中西部
alas, its really no horse evil? i really do not know their ma ye
33樓:血衣聖
哎,其實真的是沒有千里馬嘛?其實真相是他們認不出千里馬。
34樓:顛覆所有人
唉,難道真的沒有千里馬嗎?恐怕是真不認識千里馬吧.
35樓:湖岸明珠小區
唉,難道真的沒有千里馬嗎?大概是不知道千里馬把
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的翻譯
36樓:匿名使用者
唉!難道果真沒有千里馬嗎?恐怕是他們真不識得千里馬吧!
《馬說》是唐代文學家韓愈的一篇借物寓意的雜文,屬論說文體,原為韓愈所作《雜說》的第四篇,「馬說」這個標題為後人所加。
此文作於貞元十一年(795年)至十六年(800年)間。「說」是「談談」的意思,是古代一種議**體裁。這篇文章以馬為喻,談的是人才問題,流露出作者憤世嫉俗之意與懷才不遇的感慨與憤懣之情。
表達了作者對封建統治者不能識別人才、不重用人才、埋沒人才的強烈憤慨。
擴充套件資料
1、伯樂:春秋時期秦穆公時人,本名孫陽,擅長相馬。現指能夠發現人才的人。
2、祇:只是。辱:這裡指受屈辱而埋沒的才能。
3、奴隸人:古代也指僕役,這裡指餵馬的人。
4、駢(pián)死:並列而死。駢:兩馬並駕。
5、槽(cáo)櫪(lì):喂牲口用的食器。 櫪:馬棚、馬廄。
6、不以千里稱也:不以千里馬被稱道。以,按照,介詞。稱,稱頌,稱道。
7、馬之千里者:馬(當中)能行千里的。之,助詞。此句「馬」和「千里者」是部分復指關係。
8、一食(shí):吃一次食物。或:有時。
9、盡粟(sù)一石(dàn):吃盡一石粟。盡,這裡作動詞用,是「吃盡」的意思。石,十鬥為一石,一石約為120斤。
10、食(sì):通「飼」,餵養。以下除「食不飽」的「食」念shí,其餘的「食」都念sì。
11、其:指千里馬,代詞。能千里:能走千里。
12、是:這,指示代詞。
13、能:才能。
14、才美不外見(xiàn):才能和長處不能表現在外。見,同「現」,表露。
15、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且:猶,尚且。欲:想要,要。等:相當。不可得:不可能。得,能,表示客觀條件允許。
16、安:怎麼,**,疑問代詞。
17、策之不以其道:策:鞭打。之,指千里馬,代詞。以其道:用(對待)它的辦法。
圍繞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發表議論
世界上不是沒有千里馬,而是缺少賞識人才的伯樂。從兩個方面 我們應該善於發現他人的閃光點,善於挖掘他人潛能才華。同樣,得不到別人的欣賞也不應氣餒,是金子總會發光。就按照這個主題就差不多吧?茫然,我瞎說的,說錯別打我 抱頭防禦 我咋感覺和有篇文章相似。好像是伯樂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賞析 其...
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中兩個其的意思
原句 嗚呼 w h 其真 無馬邪 y 其真不知馬也。譯句 唉 難道真的沒有千里馬嗎?其實是真的不認識千里馬啊 字詞 嗚呼 表示驚歎,相當於 唉 其 難道,表示反問語氣 邪 邪 通 耶 表示疑問,相當於 嗎 其 其實,表示推測 知 認識 也 用於句尾,表示肯定語氣。馬說 中 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
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嗎也運用了什麼修辭,抒發什麼情感
自問自答 是設問手法 抒發了對不知馬人的感慨 也有些許無奈 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這句話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有什麼作用 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這句話運用了設問的修辭手法,作用是 諷刺了 食馬者 的平庸愚妄。反問。強調,加強語氣。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這句話的意思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