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曰天命豈非人事哉是什麼意思,盛衰之理雖曰天命豈非人事哉什麼意思啊

2021-03-03 22:20:43 字數 4110 閱讀 1867

1樓:匿名使用者

(盛衰的道理),雖說是天命決定的,難道說不是人事造成的嗎?

盛衰之理 雖曰天命 豈非人事哉 什麼意思啊

2樓:對面包的愛

盛衰之理,雖曰天命,豈非人事哉的大意為盛衰的道理,雖說是天命決定的,難道說不是人事造成的嗎?出自宋代歐陽修的《五代史伶官傳序》。

原文:嗚呼!盛衰之理,雖曰天命,豈非人事哉!原莊宗之所以得天下,與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晉王之將終也,以三矢賜莊宗而告之曰:「樑,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與吾約為兄弟;而皆背晉以歸樑。此三者,吾遺恨也。

與爾三矢,爾其無忘乃父之志!」莊宗受而藏之於廟。其後用兵,則遣從事以一少牢告廟,請其矢,盛以錦囊,負而前驅,及凱旋而納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組,函樑君臣之首,入於太廟,還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氣之盛,可謂壯哉!及仇讎已滅,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亂者四應,倉皇東出,未及見賊而士卒離散,君臣相顧,不知所歸。

至於誓天斷髮,泣下沾襟,何其衰也!豈得之難而失之易歟?抑本其成敗之跡,而皆自於人歟?

譯文:唉!盛衰的道理,雖說是天命決定的,難道說不是人事造成的嗎?推究莊宗所以取得天下,與他所以失去天下的原因,就可以明白了。

世人傳說晉王臨死時,把三枝箭賜給莊宗,並告訴他說:「樑國是我的仇敵,燕王是我推立的,契丹與我約為兄弟,可是後來都背叛我去投靠了樑。這三件事是我的遺恨。

交給你三枝箭,你不要忘記你父親報仇的志向。」

莊宗受箭收藏在祖廟。以後莊宗出兵打仗,便派手下的隨從**,用豬羊去祭告祖先,從宗廟裡恭敬地取出箭來,裝在漂亮的絲織口袋裡,使人揹著在軍前開路,等打了勝仗回來,仍把箭收進廟。

當他用繩子綁住燕王父子,用小木匣裝著樑國君臣的頭,走進祖廟,把箭交還到晉王的靈座前,告訴他生前報仇的志向已經完成,他那神情氣概,是多麼威風!

等到仇敵已經消滅,天下已經安定,一人在夜裡發難,作亂的人四面響應,他慌慌張張出兵東進,還沒見到亂賊,部下的兵士就紛紛逃散,君臣們你看著我,我看著你,不知道**去好;到了割下頭髮來對天發誓,抱頭痛哭,眼淚沾溼衣襟的可憐地步,怎麼那樣的衰敗差勁呢!

難道說是因為取得天下難,而失去天下容易才像這樣的嗎?還是認真推究他成功失敗的原因,都是由於人事呢?

3樓:證道之聲

解釋:盛衰的道理,雖說是天命決定的,難道說不是人事造成的嗎?

出自;——歐陽修 《伶官傳序》

賞析:作者引《尚書》之語與史實相對照,將人的作為和國運盛衰之間的關係歸結為「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這是對中心論點的精闢闡釋,末尾進一步將這番道理推而廣之:「夫禍患常積於忽微,而智勇多因於所溺」,從伶人說開去,從更廣的範圍給人以啟示。

啟示:當今知識經濟時代,社會飛速發展,無論國家或個人,要想獲得發展和成功,立於不敗之地,必須常常以這些格言警示自己,要不斷地努力拼搏,居安思危,不驕不躁,謙虛謹慎。

4樓:匿名使用者

盛衰的道理,雖說是天命決定的,難道說不是人事造成的嗎?

5樓:匿名使用者

就強盛與衰弱的道理而言,雖然可以說是天註定的,難道人不可以改變它嗎?主要意思還是說做什麼事情還得靠自己,提倡人的主動性

嗚呼!盛衰之理,雖日天命,豈非人事哉!翻譯成現代文是什麼

6樓:無所不覽

為你解答。

譯文:唉!興盛和衰落的道理雖說是由上天註定的,但何嘗又不是因為人的行為所造成的呢!

7樓:匿名使用者

唉!盛衰的道理,雖說是天命決定的,難道說不是人事造成的嗎?

伶官傳序 歐陽修   嗚呼!盛衰之理,雖曰天命,豈非人事哉!原莊宗之所以得天下,與其所以失之者,

8樓:百度使用者

1.c2.d

3.a4.(1)請出他父親留下的箭,用錦囊盛放著,揹著它走在前面。

(2)或是推究他成功與失敗的事蹟,都是由於人事呢?

文言文閱讀(17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題。 嗚呼!盛衰之理,雖曰天命,豈非人事哉! 原莊宗之所

9樓:百度使用者

小題1:d

小題1:c

小題1:d

小題1:(1)**莊宗得到天下,和他失去天下的原因,就可以知道這個道理了。

(2)憂患辛勞可以使國家(自己)興旺發達,安逸享樂可以讓自己喪失性命(讓國家滅亡),這是非常明白的道理。

小題1:本,**根源

小題1:語氣副詞,一定/代詞,它;a項主謂間,取消句子獨立性;b項為介詞,用;d項為連詞,表承接關係

小題1:「豈獨伶人也哉?」,使人沉溺的東西還有很多,為國者都應引以為戒

小題1:(1)給分點:「原、所以、其」各1分,句子通順1分(2)給分點:「興、亡、也」各1分,句子通順1分

【參考譯文】

唉!國家興盛與衰亡的道理,雖然說是天命,難道不是由於人為的嗎?推究莊宗得天下和他失天下的原因,就可以知道這個道理了。

世人說晉王將死的時候,拿三枝箭賜給莊宗,告訴他說:「樑王,是我的仇敵;燕王,是我扶持建立起來的;契丹與我訂立盟約,結為兄弟,他們卻都背叛晉而歸順樑。這三者,是我的遺恨;給你三枝箭,你一定不要忘記你父親的願望。

」莊宗接了箭,把它收藏在祖廟裡。此後出兵,就派隨從**用豬、羊各一頭到祖廟去祭告,請下那三枝箭,用錦囊盛著,揹著它走在前面,等到凱旋時再把箭藏入祖廟。

當莊宗用繩子**著燕王父子,用木匣裝著樑君臣的首級,進入太廟,把箭還給先王,向先王稟告成功的時候,他意氣驕盛,多麼雄壯啊。等到仇敵已經消滅,天下已經平定,一個人在夜間呼喊,作亂的人便四方響應,他匆忙向東出逃,還沒有看到叛軍,士卒就離散了,君臣相對而視,不知回到**去。以至於對天發誓,割下頭髮扔在地上,大家的淚水沾溼了衣襟,又是多麼衰頹啊。

難道是得天下艱難而失天下容易嗎?還是說推究他成功與失敗的事蹟,都是由於人為的呢?《尚書》上說:

「自滿招來損害,謙虛得到好處。」憂慮辛勞可以使國家興盛,安閒享樂可以使自身滅亡,這是自然的道理。

因此,當莊宗強盛的時候,普天下的豪傑,沒有人能跟他抗爭;等到他衰敗的時候,幾十個伶人圍困他,結果自己喪命,國家滅亡,被天下人譏笑。禍患常常是從細微的事情積累起來的,有智慧、有勇氣的人常常會因為沉溺某事物不能自拔而陷入困境,難道只是伶人嗎?

閱讀下文,完成文後各題。五代史伶官傳序  歐陽修嗚呼!盛衰之理,雖曰天命,豈非人事哉!原莊宗之所以

10樓:百度使用者

小題1:a

小題2:b

小題3:d

小題1:a (原:

推究)小題2:b (a於:在/由  b而:但是  c之:代指「天下」/結構助詞「的」 d其:表祈使語氣,「千萬」/代詞,那)

小題3:d(a「與天命無關」錯。b「殺父之仇」錯。c「所有仇人」錯)

文言文譯文:

唉!盛衰的道理,雖說是天命決定的,難道說不是人事造成的嗎?推究莊宗所以取得天下,與他所以失去天下的原因,就可以明白了。

世人傳說晉王臨死時,把三枝箭賜給莊宗,並告訴他說:「樑國是我的仇敵,燕王是我推立的,契丹與我約為兄弟,可是後來都背叛我去投靠了樑。這三件事是我的遺恨。

交給你三枝箭,你不要忘記你父親報仇的志向。」莊宗受箭收藏在祖廟。以後宗莊出兵打仗,便派手下的隨人**,用豬羊去祭告祖先,從宗廟裡恭敬地取出箭來,裝在漂亮的絲織口袋裡,使人揹著在軍前開路,等打了勝仗回來,仍舊把箭收進宗廟。

當他用繩子綁住燕王父子,用小木匣裝著樑國君臣的頭,走進祖廟,把箭交還到晉王的靈座前,告訴他生前報仇的志向已經完成,他那神情氣慨,是多麼威風!等到仇敵已經消滅,天下已經安定,一人在夜裡發難,作亂的人四面響應,他慌慌張張出兵東進,還沒見到亂賊,部下的兵士就紛紛逃散,君臣們你看著我,我看著你,不知到**去好;到了割下頭髮來對天發誓,抱頭痛哭,眼淚沾溼衣襟的可憐地步,怎麼那樣的衰敗差勁呢!難道說是因為取得天下難,而失去天下容易才象這樣的嗎?

還是推究他成功失敗的原因,都是由於人事呢?《尚書》上說:「自滿會招來損害,謙虛能得到益處。

」憂勞可以使國家興盛,安樂可以使自身滅亡,這是自然的道理。

因此,當他興盛時,普天下的豪傑,沒有誰能和他相爭;到他衰敗時,數十個樂官就把他困住,最後身死國滅,被天下人恥笑。禍患常常是由一點一滴極小的錯誤積累而釀成的,縱使是聰明有才能和英勇果敢的人,也多半沉溺於某種愛好之中,受其迷惑而結果陷於困窮,難道僅只是溺愛伶人有這種壞結果嗎?於是作《伶官傳》。

「盡人事,安天命」這句話指的是什麼意思

盡,盡心誠意 人事,人在一生中所碰到的各種事情,包括 事君 待人 接物 等。盡人事,就是說要盡心誠意地對待一個人一生中所碰到的每一件事情。知天命,意指天命可畏,非敬不可,不可逆天行事。原文 2 4 子曰 吾十有 1 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 2 四十而不惑 3 五十而知天命 4 六十而耳順 5 七十而從...

人會自知各安天命是什麼意思各安天命,安之若素什麼意思。

1 人會自知,各安天命 的意思是 一個人有自知之明很難得,各人要正確的看待自己的生活,找準自己的位置,放正態度過日子。自知,意思是自我瞭解。天命,意思是天道的意志。各自安守天命,不強求,不妄為,順其自然,順勢而為。2 人貴自知 出處 清代印光大師 復王子立居士書 提到 人貴自知 此語出現極早,應是從...

退之立馬久之,謂島曰敲字佳 之句話是什麼意思

意思是韓愈停下車馬思考了好一會,對賈島說 用 敲 字好。這句話出自典故賈島推敲,原文 賈 島初赴舉,在京師。一日於驢上得句雲 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又欲 推 字,煉之未定,於驢上吟哦,引手作推敲之勢,觀者訝之。時韓愈之權京兆尹,車騎方出,島不覺行至第三節,尚為手勢未已。俄為左右擁止尹前。島具對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