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病害的發生必須具有哪些病變過程

2021-03-03 20:36:37 字數 3586 閱讀 2779

1樓:中國農業出版社

植物病害的發生必須具有病理變化過程(簡稱病變),即植物遭受到有害生物的侵襲或不良環境的影響,往往是先引起生理機能的改變,如細胞死亡、組織壞死和形態改變等,最後在外部出現不正常狀態,如斑點、腐爛、萎蔫等。植物病害的重要特點是植物與病原相互作用的持續性,即有一個病變的過程,如風、雹、昆蟲等機械損傷造成的傷害是突發的,不能稱為病害。從生態和經濟觀點出發,植物生病後給人類帶來了經濟上的損失,才算是植物病害。

有些植物由於有害生物的侵襲或不良環境的影響,儘管發生了某些病變,但卻增加了它的價值,這些不能稱之為植物病害。如花葉狀的鬱金香是在感染病毒後成為一個有觀賞價值的品種,茭白由於感染黑粉菌而莖部膨大才成為人們餐桌上的佳餚,韭黃是在弱光下栽培的蔬菜,雖然這些都是「病態」植物,但卻提高了他們的經濟價值。

植物病害的侵染過程有哪些時期?

2樓:奶思呀呀

初侵染時期、再侵染時期、越冬階段時期等。

植物侵染性病害的發生發展包括以下三個基本的環節:

病原物與寄主接觸後,對寄主進行侵染活動(初侵染病程)。

由於初侵染的成功,病原物數量得到擴大,並在適當的條件下傳播(氣流傳播、水傳播、昆蟲傳播以及人為傳播)開來,進行不斷的再侵染,使病害不斷擴充套件。

由於寄主組織死亡或進入休眠,病原物隨之進入越冬階段,病害處於休眠狀態。到次年開春時,病原物從其越冬場所經新一輪傳播再對寄主植物進行新的侵染。

3樓:中國農業出版社

病原物從侵染到寄主植物病狀出現的過程,簡稱病程,侵染程式一般分為以下3個時期:

植物病害的症狀有哪些?

4樓:冬天的娃娃的家

植物發生病害有一定的病理變化程式,即病變過程,無論是非侵染性或侵染性病害都是先在受害部位發生一些外部觀察不到的生理活動的變化,產生生理病變。隨後細胞和組織也發生病變,最後發展到從外部可以觀察的兵變,因此,植物病害表現的症狀是植物內部發生了一系列變化的結果。症狀是植物和病原物兩者的綜合反映。

一般把植物本身的病變稱為病狀,把病原物在植物發病部位所形成的有一定特點的結構稱為病症。所以,一般所說的症狀包括了這兩者。植物病害的症狀可分為許多型別。

根據植物發生的病理變化,在病狀方面,大致可分為下列五種型別: (1)變色植物受害後區域性或全株失去正常的綠色稱為變色。如葉綠素的形成受到抑制,造成葉綠素減少而出現褪綠,葉綠素減少到一定程度時葉片發黃,表現為黃化。

花青素過盛時葉片發紅或呈紅色。另一種形式是葉片不是均勻地變色,而是深綠或黃色部分相間,則稱為花葉。 (2)壞死植物的細胞和組織死亡而造成壞死,壞死是在葉片上表現為葉斑和葉枯。

葉斑形狀、大小和顏色不同,但輪廓都比較清楚。葉斑的壞死組織有時可以脫落而形成穿孔葉斑症狀,有的葉或果上的病斑圓形或有綸紋或呈角形,可按斑的形狀稱為圓斑、綸紋斑、角斑等。較大面積的枯死,便造成葉枯、芽枯、莖枯等症狀。

(3)腐爛是植物組織較大面積的分解和破壞。植物的根、莖、花、果都可以發生腐爛,幼嫩或多肉的組織則更容易發生。腐爛有時與壞死很難區別,一般講,腐爛是整個組織和細胞受到病原物的破壞和分解,而壞死則多少還保持原有組織和細胞的輪廓。

腐爛可分幹腐、溼腐和軟腐等,根據腐爛的部位又可分根腐、莖腐、基腐、花腐、果腐等,幼苗的根或莖腐爛,幼苗直立死亡稱為立枯,幼苗倒伏,稱為猝倒。 (4)萎蔫是指植物失水而發生凋萎。萎蔫有各種原因,典型的萎蔫症狀是植物的莖或根的維管束受病原物侵害,菌體堵塞導管或產生毒素,阻礙或影響水分的輸送。

這種萎蔫是不能恢復的。此外根或莖的進一步壞死和腐爛或土壤缺水也可使植株萎蔫。 (5)畸形畸形的種類很多,增生性的畸形有枝條不正常地增加、產生叢枝、區域性細胞增生形成腫瘤、根的過度增多形成髮根等,抑制性的畸形有葉變小、葉缺、植株矮小、節間縮短等。

病部組織發育不均衡時出現扭曲、皺縮、卷葉等。

5樓:中國農業出版社

作物病害的症狀是指作物受病原物或不良環境因素的侵擾後,內部的生理活動和外觀的生長髮育所顯示的某種異常狀態。作物病害的症狀由病狀和病徵兩部分構成。病狀是指作物受病後本身所表現的反常狀態,病徵是指引起作物發病的病原物在病部表面所構成的特徵。

現代植物病害發生的**有哪些?

6樓:中國農業出版社

**即病害發生的原因,是構成植物病害最活躍的因素。研究病原的學科稱為病原學(etiology)。植物病害的病原分為生物和非生物兩類。前者引起侵染性病害,後者引起非侵染性病害。

1.非生物因素

非生物因素引起的病害無侵染過程,不能相互傳染,稱為非侵染性病害(noninfectiousdisease)或生理性病害。植物生長髮育需要良好的環境條件,條件不適宜甚至有害,會影響植物正常發育,導致病害發生。如養分不足或不均衡、水分**失調、溫度過高或過低、土壤中鹽分過多、空氣中有毒氣體的存在、農藥使用不當等都會影響植物正常生長髮育。

以上各種因素又常常相互影響,情況比較複雜。非侵染性病害的田間分佈與造成病害的某類條件的影響範圍是相一致的。

2.生物因素

由生物因素引起的病害能夠互相傳染,有侵染過程,稱為傳染性病害或侵染性病害(infectiousdiseases)。它和非侵染性病害的最大區別是具有傳染性,病害發生後不能恢復。它在田間的分佈是以侵染性病原物的**和傳播特性為轉移的。

侵染性病害具有獨特的傳染規律和防治策略,是植物病理學研究的主要物件。引起侵染性病害的病原生物簡稱病原物(pathogen),包括真菌、原核生物(包括細菌、植原體、螺原體、放線菌)、病毒、線蟲和寄生性植物等。

病理學中也將這類病原物(真菌、細菌)稱為病原菌。按照引起侵染性病害的病原物種類不同,植物病害可以分為真菌病害、細菌病害、病毒病害、線蟲病害等。

病原物所致的病害,在症狀表現、侵染過程、傳播途徑上各具特點。植物病害發生髮展的特點,常與病原物的生理、生態特性密切相關。如黑粉病的土壤傳染問題,主要由黑粉菌在土壤中的存活能力所決定,其存活能力又與黑粉菌冬孢子的萌發特性直接相關。

小麥鏽病的高空遠距離傳播的特點與鏽菌夏孢子的數量、存活力以及單孢子的侵染力有關。掌握植物病害的發生發展規律,在很大程度上要從揭示病原物的特性中去獲得。

病理學重點?

7樓:匿名使用者

請劃重點:

【精選】最新《病理學》各章複習重點+同步試題(全文共計35頁)

現代植物病害的概念是怎樣的?

8樓:中國農業出版社

病害是一較難定義的術語,其英文單詞disease(dis-ease)就有隱含缺乏健康、舒適,即與正常功能相背離之意。對於植物病害,許多學者從不同角度加以定義,較為常見的有:

①植物在環境因素的有害作用下,其生理程式的正常功能偏離到不能或難以調節復原的程度,從而導致一系列生理病變、組織病變和形態病變,生長髮育失常或受害,最終使人類所需產品的產量和品質受到損失,這便是植物病害。

②由於一種致病生物或環境因素的連續刺激而使寄主細胞和組織發生障礙,並導致病症的發展稱為植物病害。

③植物由於受到病原生物或不良環境條件的持續干擾,其干擾強度超過了植物本身能夠忍耐的程度,使植物正常的生理功能受到嚴重影響,在生理上和外觀上表現出異常,這種偏離了正常狀態的植物就是發生了病害。

雖然不同學者對此解釋不一,但其含義確有相似之處:與植物生長和繁殖功能衰退有關;植物生理功能存在缺陷:降低了植物賴以生存和維持其生態小生境的能力。

植物病害發生的要素是什麼,植物病害發生的三個要素是什麼?

原生物 寄主植物和環境 條件為病害的三要素。植物病害發生需要有三者互相配合。環境條件不僅本身可引起非傳染性病害,同時又是傳染性病害的重要誘因,非傳染性病害降低寄主植物的抗病性,促進傳染性病害的發生。二者相互促進,往往導致病害加重。植物病害發生的環境條件包括哪些方面?植物病害發生的環境條件包括自然條件...

常見的植物病害症狀有哪些,植物病害病毒引起植物病害症狀有哪些

作物病害的常見病狀歸納起來有五大類,即變色 壞死 萎蔫 腐爛和畸形。1 變色作物患病後區域性或全株失去正常的綠色。如葉綠素受抑制或破壞,出現褪綠和黃化 花青素形成過盛,葉片變紅或紫紅,呈現紅葉 有的葉片黃綠相間,呈現花葉等。2 壞死作物的細胞組織或器官受到破壞而死亡。作物發病後最常見的壞死是病斑。病...

植物病害檢測注意哪些問題,如何進行植物病害診斷和鑑定

最簡單的診斷方法是看,看病部症狀,有黴層孢子的是真菌病害 無黴層有菌膿或異味的是細菌 個別植株嫩葉片花葉皺縮,是病毒病 生理病害引起的發生面積比較大。基本上先看症狀,確定是侵染性或者非侵染性的,生理性的或者病原性的。病原性的一般真菌 病毒 細菌 線蟲 草寄生都有相關的症狀。然後確定病原,這個一般要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