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號
首先這個功課是參考**的內容?有相關的**指導麼?還是自己隨意搭配的**和遍數?
如果只是自己隨意搭配的,就需要斟酌了。因為**雖然都是好的,但不一定適合每個人,就好比藥一樣,每種藥針對的疾病不一樣,不能亂吃藥。我跟我**學了好多年了,我知道該念什麼**,暫時不能念什麼**,遍數什麼也不是隨意增加,所以最好有一個**來指導,這樣可以少走彎路。
佛教《心經》中"空「的含義
2樓:匿名使用者
這個空是對『有』來說的。譬如,我們看到的這個物質世界,都是能夠看得見,摸得著的,叫做『有』。如果要您拿出您的能思維的意識『心』,您是拿不出來的,也看不見(就如靈魂、神識)。
佛教就是指的本性、真如,因為是看不見,摸不著的。為了針對『有』,就名為『空』。
心經破五蘊,是說一切有相(物質)及精神(受想行識)——能所,皆是無明幻化的,無自性的,在本性、真如(空)那裡是沒有的。
3樓:匿名使用者
依文解經,三世佛冤。感悟雖淺,共同切磋。我執已盡,敬請直言斧正——五蘊皆空:是「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照見」到的一種境界。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此空不是什麼也沒有的「頑空」,而是「生萬有」的「真空」。
諸法空相:諸行無常,諸法無我。
空中無色:進入絕對境界,見諸相非相。
4樓:貞勝一明
心經: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宇宙永珍一切法,都是空有其相。下面是對於空的解釋,本沒有生也沒有滅,而不妨礙生滅。
楞嚴經:於無生滅中妄見生滅。
本沒有染汙,也沒有清淨;而不妨礙垢與淨。染汙是六道凡夫。清淨是羅漢緣覺菩薩。
本不曾增加不曾減少,在聖不增,在凡不減,而不妨礙增減。
一切法從心想生,法身隨緣變現一切。
真空妙有,妙有真空。
這個空是指法身,他普遍存在於一切現象中,而無形無相。
他不是有,也不是無。
兩邊不住,中道不著。
不可思議,乃稍見之。
楞嚴經:見見之時,見非是見;見猶離見,見不能及。
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印光大師是禪宗高手,可以參看印光法師文鈔,網上搜。
5樓:匿名使用者
1、<心經>乃至於一切佛經所言之"空",無二無別,實乃指稱修行人依「般若智慧」所照見的「諸法實相」。
2、一切眾生若能「勤修戒定慧」,以「熄滅貪嗔痴」,皆能契入此一「諸法實相」境界。
3、依第2義而言,可知此一「空」字乃可指稱「妄心之消亡」,亦復指稱「真心之復現」也。
6樓:匿名使用者
空就是不存在。
你認識的一切都不是你所認為的那個樣子。
任何一個事物都是多方面的,所包含的資訊是無限的,人所能瞭解的只是其中極小的幾個片面,是無限集中有限的幾個元素。
從時間上看,你所認為的那個樣子其實也已經成為過去了,因為事物每時每刻都在變化。
所以人不要以為自己了不起,不要以為自己都是對的別人都是錯的,其實大家都不是完全正確的,此刻正確,瞬間就變得不正確了。
所以不要「執著」、不要自大。也不需自卑,因為比你強的人其實也強不了多少。
7樓:莫極
「空」是相對於「有」而言,但卻不可以按字面去理解。
所謂「有」,即是恆常的、不變的實體。而「空」則是指變異的、不恆常的。因為一些名色法皆是「相續流」,時時刻刻在生滅。
只是速度十分之快,令人難發覺。正如雨水打在雨傘上,雨傘會變形,而實際上是無數雨滴打在雨傘上,並沒有讓雨傘變形的「雨」。
8樓:匿名使用者
個人的理解是:空是妄念,有是執著。凡事事來即應,事過即休,就是所謂的兩邊不住。如此生活,即是修行。
9樓:大阿彌佗佛
沒有形象,沒有實體。像虛空一樣真實存在。
阿彌陀佛
10樓:匿名使用者
諸法真常寂靜、自性涅槃,無我無生亦無滅 。無從所來,無從所去。當知「我」即「如來」
11樓:忘歌柏
空是沒有了 空氣也沒有了 意識也沒有了 思想也沒有了
佛教心經是什麼意思
12樓:匿名使用者
《心經》,全稱《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略稱《般若心經》。
《心經》是闡述大乘佛教中空和般若思想的經典,是所有佛經中翻譯次數最多,譯成文種最豐富,並最常被唸誦的經典。有廣本及略本兩種本子。漢傳佛教通行版為玄奘譯。
這部經在佛教三藏中的地位殊勝,就相當於釋迦牟尼佛的心臟一樣。收於大正藏第八冊。
【名稱釋義】
摩訶,梵文,我國名為大智慧。因為中國文字難盡其義,所以仍用原文,並且尊重這幾個字,所以不譯。
般若,是智慧的意思,全是說心的妙用。
波羅蜜,是到彼岸的意思。
多,定也。
心,指心臟,含有精要、心髓等意。本經系將內容龐大之般若經濃縮,成為表現『般若皆空』精神之簡潔經典。全經舉出五蘊、三科、十二因緣、四諦等法以總述諸法皆空之理。
經,徑也。
13樓:匿名使用者
昨天2023年12月最後一天,我上班時領悟到:《心經》的一個詞語——以無所得故。並以這個詞返觀心經的內容,當返觀到——空即是色這個詞時。
一個全新的概念浮現出來。「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這個空就是你當下所得到的,你所得到的到底是什麼呢?
——就是色、受、想、行、識。若果你當下的色、受、想、行、識是空的,就如同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的五蘊皆空,才算是證入心經的般若。」簡而言之:
有所得的般若都是愚昧的,無所得的(空的)般若才是《心經》的般若。般若是梵語音譯,意思是智慧。但他同時包含三種中文含義——文字智慧,觀照智慧,實相智慧,所以又不同於中文的「智慧」,古人便不用智慧一詞取而代之,沿用音譯「般若」一詞。
但我知道,這個領悟亦只不過是心經智慧解讀中的冰山一角。~~~~~如果你由此而有所覺悟歡迎**。
14樓:引經據典正法
首先我們看經題。
【般若 波羅密多 心 經】
整個經題八個字,可以把它分為四個段落來看。「般若」是第一段,「波羅密多」是第二段,「心」是第三段,「經」是第四段。
「般若」是梵語,也就是古印度的言語,翻成中國的意思是智慧。我們為什麼當年譯經不把它直接翻成智慧。這是在翻經體例裡面有所謂**翻。
這個**翻,第一個是祕密。我們看到佛經裡面許多的咒語,都是音譯的,沒有把它的意思翻出來,這是第一種。
第二種是含多義。在我們中國找不到適當的詞彙,我們就用音譯,然後再加以解釋,像薄伽梵這個意思,這個名相里面含著有很多的意思。
第三種,中國沒有的,譬如經上講的閻浮提,閻浮提是樹的名稱,是樹木的名稱。這個樹木這個植物中國沒有,所以呢就用這個音譯。
第四是順古,第五種是屬於尊重。「般若波羅密」是屬於尊重不翻。
在這個講義裡面有一個表解,簡單的解釋「般若」這個名相的含義。通常說般若有三個意思:第一個是「實相」。
相是相狀,實相就是真實的樣子。第二種是「觀照般若 」,也就是實相之用。第三種是「文字般若」。
在佛經裡面,可以說是整個經典的文字都是屬於文字般若,他的別名很多,像經上講的真性、實相、自性、清淨心、如來藏、如如、實際、一乘、法性、首楞嚴、中道、畢竟空等等。為什麼一樁事情,佛要說出這麼許多的名字呢?這是佛陀說法的善巧方便。
佛告訴我們,最重要的的是要我們會通佛說法的逸趣,不可以執著名相,名相只是工具、手段而已。因此佛說出許許多多的名相,讓我們在名相當中體會真實的逸趣。智度論上說了一句偈子非常好:
「般若是一法,佛說種種名,隨諸眾生類,為之立名字」,這首偈子非常重要!使我們瞭解,佛為一切眾生說經,建立許許多多名詞術語的因由。通常我們用智慧來譯這個般若。
「智」是照見的意思,「慧」是簡別的意思。所以智也有決斷;智慧斷,慧能解,照了一切法,實實在不不可得,通達一切法,確實無有障礙,這是真正的智慧。 「般若波羅密多」,後面這一句「波羅密多」,這也是梵語音譯。
「波羅」翻作彼岸,「密多」翻作到,合起來是「彼岸到」,這是外國的文法,按照中國的文法來說,應該倒過來講,就是 「到彼岸」。他們說「彼岸到 」。
這一句話的意義,與我們中國成語裡面所謂的「到家」這個意思很接近。中國人凡是一樁事情做的非常純熟,非常圓滿的時候,都說「到家」了。譬如:
畫畫的功夫成熟了,我們說畫家,他的功夫到家了;烹飪,我們說炒個菜,他的菜炒得也到家了,功夫到家了。換一句話說,這是 「波羅密多」的意義啊!就是我們常講的「究竟圓滿」。
「般若波羅密多」合起來講,就是究竟圓滿的智慧,可見得這個與一般智慧是有差別。梵文裡面這個「到彼岸」,它到底包含那些意思?古人批註裡面有說:
把生死比作此岸,將涅盤比作彼岸。那麼換一句話說,我們用般若的這個究竟圓滿的智慧,才能夠離開生死,證得大涅盤的彼岸。在佛法修學過程當中,佛在經論上裡面常常說到:
凡夫修行成佛,需要經過三大阿僧只劫。這個數字,要用現代人的說法呢?說是天文數字,時間不是用年、月、日來計算的,是用 「劫」來計算的,要三個阿僧只劫。
佛在經上常說:我們每一位同修,過去生中無量劫來,都曾經聞法修行,所以才有這樣殊勝的善根、福德、因緣,能聞到世尊在一生當中,所說究竟圓滿的**。那麼既然過去生中無量劫的修行,為什麼我們還沒有成佛呢?
諸位要明瞭一個事實,佛法裡面所講的三大阿僧只劫,要知道它從那裡算起。那麼換句話說,雖有修行,而沒有證得初果,那都不算,這樣我們才真的恍然大悟。因為我們無量劫一直到今天,雖然果劫修行,可是從來沒有一次證得了初果,為什麼呢?
假如證得初果,你就決定不會退轉了。
初果叫「位不退」。所以從這天開始算起,經歷三大阿僧只劫成就佛道。這表解裡面也列得很詳細,三賢歷一個阿僧只劫,三賢是說的十住、十行、十回向,菩薩這三十個位次。
這是道力微,伏煩惱,道力微被煩惱伏住!這叫 「遠波羅密」,距離究竟圓滿的智還遠。為什麼?
因為煩惱把智慧障礙住了。智慧雖然本有,因為有煩惱,所以智慧不能現前。第二個阿僧只劫,是從初地到七地,這個道力增長,有能力伏煩惱了。
所以叫作 「近波羅密」,對於究竟圓滿的智慧,愈來愈接近。那麼到八地、九地、十地這三個位次,也要經歷一個阿僧只劫,禪定、智慧力量都很強,所以能夠把煩惱伏斷,這個叫作 「大波羅密」。
表解裡所列的這個三大阿僧只劫,菩薩的位次,在四教裡面這是屬於別教,經題第三個第三段是「心」,這個字是中文,自古以來,解釋這個字的意思很多,而是以六百卷的精要,這個說法比較圓滿。
在世尊所說一切經裡面,大般若經份量相當重,譯成中文的總共有六百卷,在中文所譯一切經中,它的份量最大。這一部心經,就是六百卷的精要,六百卷的綱領,六百卷的經華。所以這是大般若經的中心,也比喻人的心臟,心臟在整個人 的身體裡面,它的地位非常重要,心臟要停止跳動了,這個人就宣告死亡了,也有比喻的意思。
末後這個「經」字,這是通題,前面七個字是別題,這是通題。佛說一切經都稱之為經,梵語稱為「修多羅」,簡單的解釋,這也就是自古以來注經的大德、講經的大德們最常用的是 「貫攝常法」;「貫」是貫穿所說的義理,「攝」是攝持所化的眾生。貫這一個字,世間裡面好的文字,可以說都能夠做到。
譬如我們中國人常讀的古文觀止,這是古人的著作,經選三百篇,編成這個集子,這面所經選的文章,對於 「貫」這個字確實都做到了,但是攝就比較難了,「攝」這個意思是使讀者百讀不厭,欲罷不能,像這個磁鐵吸 針一樣,有這種力量。
我現在要每天早中晚都念三遍心經,早中晚都念108遍文殊心咒,還有稱念彌勒菩薩。請教我念經和唸咒分別
如果真來想考的好 你還是源把唸經的時間 用來看書做題 你覺得菩薩為什麼保佑你 你長得帥他看上你?因為你信他 那你信我好了我來保佑你 其次他通過什麼方式來保佑你呢?菩薩希望你能把用來念經的時間用來讀書 心中有他就好 祝你能去理想的學校 我每天念心經和文殊心咒,我又想念綠度母咒,念這些雜嗎?綠度母咒的話...
請問金剛薩埵心咒要念多少遍可以消除罪業
不如安排功課 大部分空閒時間用於修行 逐漸佛力加持 改變不難e68a84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337383866 磕頭拜懺 磕頭為主 其他為輔 磕大頭 五體投地 拜懺,了業最快了!比你念什麼都快很多了!一般最少要磕10萬個!磕頭懺悔 每念一聲佛號磕頭一次 念阿彌陀佛就...
阿彌陀佛有師兄念綠度母心咒一萬遍半個小時能唸完嗎
只念 阿彌陀佛,四個字,半小時也念不了1萬遍 何況念 唵w ng 達d 咧li 都d 達d 咧li 都d 咧li 莎su 哈h 10個字?各位師兄好 只念阿彌陀佛四個字一直念,念1000萬遍可以做到不念自念嗎?功夫成片 不念自念 事一心 理一心 黃念祖大德上師 功夫成片 唸佛唸到一心不亂很難,首先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