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山山大俠
「斜」現在的音讀[xié ],古音讀[xiá]。
例證1:古詩中的「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 霜葉紅於二月花。」杜牧《山行》
可以從韻腳的「斜」、「家」、「花」可以推測他們所押的共同的韻[iá]可以推測看出。
例證2:《望海樓晚景》宋代·蘇軾
橫風吹雨入樓斜,壯觀應須好句誇。
雨過潮平江海碧,電光時掣紫金蛇。
可以從韻腳「斜」、「誇」、「蛇」推測他們共同的押的[á]韻。
例證3:《西歸出斜谷》唐代·雍陶
行過險棧出褒斜,出盡平川似到家。
萬里客愁今日散,馬前初見米囊花。
可以從韻腳「斜」、「家」、「花」推測他們共同的押的[á]韻。
2樓:婉約清韻
有古音念xiá,在部分古詩中使用古音以求押韻。如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
「斜」字在古詩中怎麼讀
3樓:福雲德休碧
斜現代語音:xié
特殊讀音:xiá
yéchá
xiá:斜在中國古代時期的讀音為xiá,所以現在的古體詩詞以斜作韻腳時都念xiá,比如:遠上寒山石徑斜、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
qiá:古語延續、現蘇北地區方言,如地名:角斜(gaqiá),用於讀部分古詩詞則非常押韻、朗朗上口,如"過故人莊"。
yé:終南山山谷名。在陝西省褒城縣東北境內。
chá:人名,[伊稚斜]也作"伊樨(木字旁改為禾字旁)斜"。漢代匈奴單于名。
對於中國歷史長河中的人名、地名、官名如果有案可查、有根有據。還是還其以本來讀音為好,切不可以今律古。
4樓:冷眼觀娛樂圈
「斜」字在古詩中的讀音有:xié、xiá。
一、釋義:
(一)、動詞:
1.舀出
斜,抒也。——《說文》
2.側著移動,向偏離正中或正前方的方向移動飛騰暮景斜。——《杜位宅守歲》
(二)、形容詞:
1.不正,歪斜
明月斜掛。——清· 薛福成《觀巴黎油畫記》
2.不正當,不正派 。
如:斜局(指行止心態不正常);斜氣(邪氣,不正之氣)3.不專誠
又想:「**萬一心斜,走到西方,亦無用處。」——《西遊記》
(三)、名詞:
巷長安有狹斜,狹斜不容車。——古樂府《長安有狹斜行》
二、片語:
1.斜線[xié xiàn] 象棋或跳棋棋盤方格中的對角線2.斜射[xié shè] 射擊方向與目標縱長成角度的射擊3.
斜陽[xié yáng] 黃昏前要落山的太陽4.傾斜[qīng xié] 歪斜;偏斜
5.攲斜[qī xié] 傾斜;歪斜
6.斜暉[xié huī] 亦作「 斜輝 」。指傍晚西斜的陽光。
7.斜面[xié miàn] 力學名詞。傾斜的平面8.
斜率[xié lǜ] 由一條直線與x軸形成的角的正切9.乜斜[miē xie] 亦作「乜邪」。 眼睛眯成一條縫。
5樓:匿名使用者
而《古代漢語詞典》第1731頁則指出,「斜」字有三種讀音:①xié;②xiá;③yé,陝西終南山山谷名。根據其註解,「斜」舊讀「xia」。
也就是說,「斜」字在古時候讀「xiá」。
我舉兩首古詩中出現了「斜」字的讀音:
一首是唐代詩人李嶠的《風》。詩的原文是這樣的:
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
另一首是唐代詩人杜牧的《山行》。詩的內容是這樣的: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6樓:虎畫美學研究
xiá斜的讀音是xié,是指不正,跟平面或直線既不平行也不垂直的。
另有古音念xiá,在部分古詩中使用古音以求押韻。
關於「斜」在古詩中的讀音
7樓:自家喵
「斜」字在古詩詞裡的讀音
《現代漢語詞典》第1507頁指出,「斜」字只有一個讀音,但有三種意思:①形容詞,跟平面或直線既不平行也不垂直的;②動詞,傾斜;③姓。
而《古代漢語詞典》第1731頁則指出,「斜」字有三種讀音:①xié;②xiá;③yé,陝西終南山山谷名。根據其註解,「斜」舊讀「xia」。
也就是說,「斜」字在古時候讀「xiá」。
我舉兩首古詩中出現了「斜」字的讀音:
一首是唐代詩人李嶠的《風》。詩的原文是這樣的:
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
另一首是唐代詩人杜牧的《山行》。詩的內容是這樣的: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以前的詩集註解中曾有特別提示,為了押韻,詩中的這個「斜」字可以讀「xiá」,但是近年來可能是出於「規範字音」的需要,「xiá」的讀音便被取消了,以致於連《現代漢語詞典》這樣權威的工具字典中都顯示「斜」字只有「xié」的讀音。但是,即便是為了「規範讀音」,我仍認為這種改法有待商榷,理由如下:
其一,古詩文不單純是一種知識,更重要的是一種民族的優秀文化,而這一民族文化的突出特徵就是韻律感強,讀起來琅琅上口,聽起來特別富有感染力。上邊的兩首古詩都是押「a」的韻,若把「斜」字讀成「xié」的音,整篇古詩的韻味便大大降低。
其二,從不少古詩的遣詞規律來看,「斜」字在我國古代應該存在「xiá」的讀音。如唐代詩人韓翃(音hóng)的《寒食》一詩中就有這樣的一個「斜」字,這首詩是這樣寫的: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再如唐代詩人劉禹錫的《烏衣巷》一詩中也有一個「斜」字: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這兩首詩同樣都是押「a」的韻,「斜」字也都正好出現在詩的「韻角」
一、二、四句最後一個字的位置被稱為「韻角」,而這兩首詩的作者都是當時著名的詩人,他們怎麼可能連韻律都不講究呢?倘若當時「斜」字不是「xiá」的讀音,詩人怎麼可能把它用到這樣的位置上去呢?
但「斜」字在古詩詞裡並非只有「xiá」音,《古代漢語詞典》第1731頁中就有舉例,如杜牧的詩《懷鐘陵舊遊》中「斜斜更落西山影,千步虹橋氣象兼」;張志和的詞《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中的「斜」字都念「xié」。因此,要判斷在古詩詞中「斜」字讀「xié」還是「xiá」,應該結合整首詩或詞連看,看有沒有涉及到押韻的問題。
若涉及到押韻,一般發「xiá」音,若不涉及押韻,則一般發「xié」。
8樓:英州散人
其實呢,還有其他讀音,qia 2聲。各種看官請看我個人總結的發音,我已經用拼音標在字的背後(),本來想打音標的,當時更加不方便打字,所以放棄了。歡迎交流指正。
我認為讀qia比 xia押韻的跟好,如果如果用xia,尾音拖沓,總是感覺不舒服。
魏晉時期的斜
張華《輕薄篇》是一首長篇的五言詩,老街節選了八句:
三雅來何遲?耳熱眼中花(fa1聲)。盤案互交錯,坐席鹹喧譁(fa2聲)。簪珥或墮落,冠冕皆傾斜(qia 2聲)。酣飲終日夜,明燈繼朝霞(ha2聲)。
這是老街能找到的較早用」斜「為韻腳的詩。這八句有四個韻腳,花、譁、斜、霞。魏晉時的發音與隋唐差不太多,後來的唐宋韻中這幾個字都在【麻】韻裡,按照今天拼音來看,韻母都是a。
南北朝時期的斜
庾信是南樑的詩人,後來奉命出使西魏後,留在了北方。這個時期永明體的格律化已經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庾信這首《見遊春人詩》就有了五言律詩的雛形:
長安有狹斜(qia 2聲),金穴盛豪華(fa2聲)。連杯勸上馬(ma1聲),亂菓擲行車(cha1聲)。深紅蓮子豔,細錦鳳凰花(fa1聲)。那能學噀酒,無處似欒巴(ba1聲)。
這首詩首句即開始押韻,有五個韻腳:斜、華、車、花、巴。這五個字也都是【麻】韻中的字,其中車是多音字,也屬於【麻】韻。
9樓:東方尋龍
遠上寒山石徑斜(讀sha廈)
白雲深處有人家
「斜」,在詩句中句末大多是名詞,意思是一層的棚戶房,讀sha通「廈」。
古代「高樓大廈」是高的樓和大的棚房兩種建築。歷經宋朝後戰亂,中原無數城市村落淪陷、殘民南逃,中原很多文化丟失沒落?比如詩歌斷代,女書失傳等。「斜」字通廈的叫法也流失了。
斜(sha)名詞已經被「廈」取代。但南方民間還有建造一層偏房,叫偏廈(斜sha).
另外,各位可以去讀一些唐宋詩句有斜字結尾的,比如「潮退漁船隔岸斜」等。
其他文字詞句,很多也被忘了,丟失。有很多字詞被普通話的詞取代了。比如「歌」南方話普遍讀「鍋」!
還有其他很多字也是。有一個字還是提一下「曰」,普通話的「曰」讀yue和約、嶽、躍、樂是同音(或不同調),而南方話讀都是yo喲(第二聲)
記得讀很多解放時期的文字,有「拂曉」這個詞,如今誰會去用?
10樓:匿名使用者
古音就是xia,特別在格律詩中,讀xie就不押韻了。語言是演變很頻繁的交流工具,俗話說「三十年一變」,現代人交通便捷,讀音更替的緩慢些,古人環境比較閉塞,口語讀音更替很快,所謂「十里不同音」。唐詩古韻早已面目全非,如果你想知道唐朝人是怎麼說話的,粵語是儲存古音最多的,浙南、閩西北方言也大致是古音風貌。
11樓:匿名使用者
「斜」在古詩中讀xia第二聲,如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深處有人家。停車**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12樓:匿名使用者
遠看寒山石徑斜,白雲深處有人家,在這裡面度xia,二聲,小時候老師是這樣教的
13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現在掌握著編寫各類教科書的「專家」們他們讀的xie啊,所以就得讀xie。至於詩詞的押韻問題,那是詩人們水平不行,難道他們不知道換一個亙古韻律不變的字嗎?導致「專家」們有機可乘,在刷了一波存在感
14樓:匿名使用者
當時盛行洛陽方言 也就是說 洛陽方言是當時得標準國語 而按照洛陽方言許多讀音就和現在的普通話不同 比如斜在洛陽方言中就讀作xia 綠讀作lu 衰讀作cui
綠樹村邊合(hia) 青山郭外斜(xia)這是按照當時的標準讀音來押運的
15樓:匿名使用者
「斜」在古詩文中有時讀xiá
一點沒錯
16樓:回燕漾空
是xia 。
但有時讀xie,一般有註釋。
17樓:鬆間明月
古詩講究平仄,講究押韻,講究來聲去聲對稱.不光是斜字.還有些字都有兩個瀆聲
18樓:憑闌有所思
就是xie,最煩那些顧頭不顧腚的半吊子了,要臨時改讀xia強行押韻隨你的便,反正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中小學語文課也是這麼瞎教的,但非要胡扯什麼xia是「古音」可就真是裝x裝成傻x的典範了。
稍微讀過點語言學書的都知道,斜字的標準音從古到今從來不存在xia這種鬼扯讀法,你要復古也可以(不管你是全盤復還是隻在這一個字上覆),但是請讀正確,斜字的古音公認只有zia、sia,當聲母演變為x時,韻母早已成了ie。
說得再通俗點,讀xie的那是正常的現代人,讀zia、sia的可以視為真正好古的人,讀xia的除了說明喜歡裝x而文化水平又不夠之外什麼也說明不了。
斜字在古漢語中怎麼解釋,斜字在古代讀什麼
這個字比較特殊,非要解釋的話就是 什麼,啥 的意思。在古詩詞中的讀音也很有講究 斜字在古代讀什麼 斜 現在的音讀 xi 古音讀 xi 例證1 古詩中的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杜牧 山行 可以從韻腳的 斜 家 花 可以推測他們所押的共同的韻 i 可以推測看出。...
嗟字念什麼,嗟字的讀音是什麼?嗟字在古詩中怎麼讀?
嗟 讀音ji 最初一般為嘆詞,表示憂感。後一般用來泛指帶有侮辱性的施捨。如嗟來之食。忽魂悸以魄動,怳驚起而長嗟。嗟 字的讀音是什麼?嗟 字在古詩中怎麼讀?嗟這個字不是一個多音字,只有一個讀音 ji 在古詩中也讀 ji 嗟是一個漢字,最初一般為嘆詞,意思是表示憂感。後一般用來泛指帶有侮辱性的施捨。嗟字...
「日」字在古詩中當「白天」的意思講的詩句有什麼
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 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 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日長籬落無人過,惟有蜻蜓蛺蝶飛。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 南北朝 謝眺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唐 杜甫 遠路不須愁日暮,老年終自望河清 明 顧炎武 日 字在古詩中當 陽光 的意思講的詩句 十萬火急!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