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和心理健康有什麼關係,以人格健全與心理健康對人生的意義

2021-03-03 20:27:05 字數 4699 閱讀 9764

1樓:匿名使用者

人格影響心理健康,心理健康反映一個人的人格如何,兩者是密切聯絡,相輔相成的。

2樓:匿名使用者

健全的人格對心理健康有很好的裨益,如果一個人的人格缺失那麼就會影響自身的行為和認知,沒有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就會曲解正確的方向,容易迷失,所以健全的人格有助於形成良好的心理健康,使人全面健康的發展。

以人格健全與心理健康對人生的意義

3樓:匿名使用者

心理素質是一個人素質構成的重要內容,高校要實施素質教育,就必須加大對大學生心理素質培養和訓練的力度。目前許多高校頻頻發生的大學生違法犯罪、精神失常、輕生等案例表明,大學生的心理狀況不容樂觀,不少同學存在著不同程度的不良心理,甚至一些同學存在著嚴重的心理疾患,這些由生理疾病的後遺症引起的「機體性失常」而導致的行為不正常或心理性的「機能性失常」而引起的行為異常,心理學上稱之為「心因性疾患」。如:

神經症(包括神經衰弱、焦慮性神經症、強迫性神經症、恐怖性神經症、疑病性神經症、抑鬱性神經症)、人格障礙與性**。這些心理疾患已成為影響大學生們健康成長的巨大心理障礙。

4樓:放飛

一個人的人格會影響自身的行為和認知,當人格不健全時,他的行為和認知會出現偏差,當這種情況嚴重的話會出現錯誤的行為,這就不僅影響到他自身的生活也可能影響到他人的生活,我覺得有一個健全的人格不僅是自身的一種幸福,也能給周圍的人帶來歡樂,所以說健康的人格對自身還是有著一種深遠的影響。什麼樣的人格會影響他的判斷能力和選擇,有一個健全的人格可以做出最適合人生的選擇,它關係自身的心理健康,希望每個人都有一個健全的人格,開展他美麗的人生吧!

身心健康與身體健康的關係

5樓:匿名使用者

心理健康與身體健康   現在,我們對健康、身體健康、心理健康的含義有了一些認識。那麼,它們之間有什麼內在聯絡呢?   一言以蔽之,身體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基礎和載體,心理健康又是身體健康的條件和保證。

人是由大腦皮層統一指揮、各生理系統協調活動的有機體,生理活動與心理活動是互相聯絡、互相影響、互相制約的。積極健康的心理狀態,有益於身體健康;消極不健康的心理狀態,使人容易患生理疾病。同樣,生理機能的異常狀態也會導致心理的變化。

我們討論的是心理對生理的影響,所以我們暫且來看一看它們之間的關係。   研究表明,很多生理疾病是與心理因素密切相關的。   冠心病和a型行為之間有著密切的關係。

美國醫學家弗裡德曼和羅森曼把人的行為型別分為a型和b型。a型的人急躁,沒耐性,爭強好勝,易激動,行動快,做事效率高,整天忙忙碌碌,經常感到時間不夠用。b型的人則剛好相反,悠閒自得,不好爭強。

結果表明,在排除了食物、年齡、吸菸等干擾因素的情況下,a型組的冠心病發病率明顯高於b型組,而且容易**,死亡率也大大高於b型組。   原發性高血壓則主要與情緒狀態和人格特點有密切關係。長時間的焦慮、緊張、恐懼、憤怒、敵意和抑鬱都能導致血壓升高,其中與高血壓症關係最密切的是焦慮、憤怒和敵意等情緒狀態。

早在20世紀60年代,我國學者認為,高血壓病人大多有容易焦慮、易於激動、行為帶有衝動性、求全責備、刻板主觀等性格特點。現在西方學者也有人認為,原發性高血壓症的病人具有與冠心病病人類似的性格特點,如有雄心、好高騖遠、好活動、樂於競爭、為取得工作成績而常常感到壓力等。   導致消化性潰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刺激性食物、飲食無規律、遺傳因素等,但不良情緒起了重要作用。

有人發現,該種病人一般表現為不好交往,行為上總是因循守舊,被動,順從,依賴性強,缺乏創造性,情緒不穩定,而且過分關注自己。   偏頭痛是一種比較嚴重的慢性頭痛病,這種病人的人格特徵一般表現為敏感多疑,固執己見,謹小慎微,很容易煩惱,習慣於把憤怒、敵意或怨恨壓抑在心裡。   臨床醫學實踐發現,近五十年來人類十大死因的前三位不知不覺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從20世紀70年代中期以來,死亡率最高的三大疾病都是心因性疾病,即腦血管病、心血管病、癌症,其比例分別佔死亡人數的22.56%、21.13%、21.

11%,主要原因是:心理壓力大,不良情緒體驗多,長期處於應激狀態中,導致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影響生理功能而產生障礙。   這三大疾病中,癌症的發病率仍在不斷上升,已成為人類生命的大敵。

在探索癌症**的過程中,人們發現經常產生較強烈的不良情緒,如焦慮、憤怒、憂愁、悲傷等,並過度地壓抑這些不良情緒,使其不能得到合理疏洩的人,容易患癌症。有人發現,癌症有自愈現象。癌症之所以會自愈,是因為病人體內的免疫功能大大增強所致。

免疫力的增強可以阻止癌細胞的生長,並逐漸由正常細胞取代癌細胞,或者造成癌細胞無法適應的狀態,使癌細胞轉化為正常細胞。免疫力的增強與心理因素有密切關係。抑鬱消沉的人,通過複雜的神經—體液調節機制會使免疫力顯著下降,從而促使癌症日趨惡化;而樂觀的人則會通過相同的途徑使免疫力提高,從而抑制癌細胞的生長,使癌症自愈。

這可能就是一部分人得知自己患了癌症後,精神全面崩潰,不日撒手人寰,而另一部分人遭遇同樣疾病,卻可以笑對病魔,不僅堅強地活下去,而且還能繼續為人類作出貢獻的主要原因!   古人云:喜傷心,悲傷肝,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

也就是說,喜、怒、哀、樂、思、憂、恐是人類最基本的情緒情感體驗,但如果太過於強烈,都會傷及身體。   美國新奧爾良的奧施納診所曾做過統計,發現500個連續求診入院的腸胃病人中,因情緒不好而致病者佔74%。   美國耶魯大學醫學院門診部統計,求診病人中因情緒緊張而致病的佔76%。

  美國哈佛大學一些學者用了40年時間,對204位成年人作了跟蹤調查,發現在21~46歲之間過著舒暢精神生活的59人中,只有2人在53歲時得了重病,其中1人死亡;在同一時期內,得不到舒暢精神生活的48人,都在55歲以前死去。   美國生理學家愛爾馬為了研究心理狀態對健康的影響,設計了一個很簡單的實驗:把一枝枝玻璃試管插在有冰水的容器中,然後收集人們在不同情緒狀態下的「汽水」。

結果發現,當一個人心平氣和時,撥出的氣溶於水後是澄清透明的;悲痛時水中有白色沉澱;生氣時有紫色沉澱。他把人在生氣時撥出的「生氣水」注射在大白鼠身上,幾分鐘後大白鼠就死了。由此他分析:

生氣十分鐘會耗費人體大量精力,其程度不亞於參加一次300米賽跑。生氣的生理反映十分強烈,分泌物比任何情緒時都複雜,都更具有毒性。因此動不動生氣的人很難健康。

所以他告誡:人儘量不要生氣,母親切勿在生氣時或剛生完氣時給孩子餵奶,因為這時母體分泌的乳液是有毒的。   現在,讓我們來想一想,在所有職業中,哪些職業的從業人員最容易生氣?

  教師肯定是其中之一。   社會心理學研究表明,凡是對他人高度負責的角色,都要經受相當多的內心衝突和不安。教師除了腦力勞動強度較高之外,還要對社會、對家長、對年輕一代的成長高度負責,每天都要接觸帶有情緒色彩的活動,體驗情緒上的緊張與痛苦,由於種種原因,廣大教師承受著巨大的壓力,常常累得心力交瘁;又由於恨鐵不成鋼,往往氣得七竅生煙而又無可奈何,這也許就是他們心情不愉快,以致早衰的重要原因!

  做教師的一定要明白,我們要為黨和人民努力工作,這是師德的基本要求。但是,健康的身體是革命的本錢,一旦我們失去了這個本錢,任何人都回天無力,就連自己的親人也也無能為力。所以必須珍惜自己,保重自己,使自己過得幸福快樂,才能健康長壽。

  人要想健康長壽,光靠有錢,能吃好穿好住好,生活舒適是不夠的,光靠補充營養、服用藥物或體育鍛煉也是不夠的,能對健康長壽發生影響許多重要的因素中,最重要的是心理因素和生活方式。   俄羅斯的茲馬諾夫斯基經過長期研究,給我們列出了一個健康公式:   分子部分是健康長壽的三要素,其中情緒穩定位居其首;分母部分是健康三殺手,其中懶惰首當其衝。

  要讓自己健康、快樂、幸福、長壽,很重要的一條就是及時調節心態,保持情緒穩定,愉快地面對學生,自覺維護心理健康。   http://****

pep.***.**/200406/ca449815.

htm   什麼是心理健康   健康是人類生存極為重要的內容,它對於人類的發展,社會的變革,文化的更新,生活方式的改變,有著決定性的作用。那麼,一個人怎樣才算健康呢? 2023年世界衛生組織明確規定:

健康不僅是身體沒有疾病,而且應當重視心理健康,只有身心健康、體魄健全,才是完整的健康。可見心理健康是人的健康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   心理健康就是指一個人的生理、心理與社會處於相互協調的和諧狀態,其特徵如下:

  智力正常   人的智力分為超常、正常和低常三個等級。正常智力水平,是人們生活、學習、工作、勞動的最基本的心理條件。   情緒穩定與愉快   情緒穩定與心情愉快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標誌,它表明一個人的中樞神經系統處於相對的平衡狀態,意味著機體功能的協調。

如果一個人經常愁眉苦臉,灰心絕望,喜怒無常,則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現。   行為協調統一   一個心理健康的人,其行為受意識支配,思想與行為是統一協調的,並有自我控制能力。如果一個人的行為與思想相互矛盾,注意力不集中,思想混亂,**支離破碎,做事雜亂無章,就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現。

  良好的人際關係   人生活在社會中,就要善於與人友好相處,助人為樂,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人的交往活動能反映人的心理健康狀態,人與人之間正常的友好的交往不僅是維持心理健康的必備條件,也是獲得心理健康的重要方法。   良好的適應能力   人生活在紛繁複雜、變化多端的大千世界裡,一生中會遇到多種環境及變化,因此,一個人應當具有良好的適應能力,無論現實環境有什麼樣的變化,都將能夠適應,這也是心理健康的標誌之一。

  以上是心理健康的主要特徵,但是心理健康並非是超人的非凡狀態,一個人的心理健康也不一定在每一個方面都有表現,只要在生活實踐中,能夠正確認識自我,自覺控制自己,正確對待外界影響,使心理保持平衡協調,就已具備了心理健康的基本特徵。   http://****

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的關係,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有什麼關係?

人類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有著密切的聯絡。當今世界,人們處在一個生活節奏不斷加快,知識不斷更新,和競爭不斷加強的緊張社會生活情境之中,自然環境也遭到嚴重汙染。然而,這些又常常被人們忽視。所以,我們定下了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這個課題。一查資料 我們查了 健康心理學 快樂人生 和 情緒和生活脫序 等書。通過...

如何理解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的關係

心與身的關係問題是一個古老的哲學問題,也是現代健康教育必須明確的一個基本的觀念問題。早在公元前三百年前後,我國古代唯物主義思想家荀子就在 天論 中提出了 形具而神生 的唯物主義觀點,成為我國中醫理論 形神合一 學說的指導思想之一。我國中醫理論認為 形者神之體,神者形之用 無神則形不可活,無形則神無以...

心理健康有什麼好處,心理健康對我們有什麼好處?

能正確的面對生活,有一個積極向上的人生觀,正確的價值觀和世界觀。在日常生活中,避免走彎路,積累經驗,對自己充滿信心對生活也充滿可望 總之心理健康對我們是很重要的。社會變革引起了人際關係生活節奏的改變,心理壓力 心理危機成為困擾當今大回學生的重要問題。為 答豐富廣大同學的課餘生活,關注大學生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