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散文的分類及藝術術特徵

2021-03-04 09:31:49 字數 5343 閱讀 7910

1樓:匿名使用者

一、散文的定義

現代散文,是指與**、詩歌、戲劇並列的一種文學體裁,對它又有廣義和狹義兩種理解。

廣義的散文,是指詩歌、**、戲劇以外的所有具有文學性的散行文章。除以議論抒情為主的散文外,還包括通訊、報告文學、隨筆雜文、回憶錄、傳記等文體。隨著寫作學科的發展,許多文體自立門戶,散文的範圍日益縮小。

狹義的散文是指文藝性散文,它是一種以記敘或抒情為主,取材廣泛、筆法靈活、篇幅短小、情文並茂的文學樣式。

二、散文的分類

散文具有記敘、議論、抒情三種功能,與此相應,散文可分為記敘性散文、抒情性散文和議論性散文三種。

⒈記敘散文

以記敘人物、事件、景物為主的散文,稱為記敘散文。

記敘散文敘事較完整,寫人人物形象鮮明,描寫景物傾注作者的情感。這類散文與短篇**相似,但又有明顯的區別。就敘事而言,散文所述的事件不要求情節完整,更不追求曲折變化,而**對敘事的要求要較散文高得多;另外,散文在敘事的時候需要飽蘸情感,**的情感則主要由人物體現出來,不須作者明確抒發。

就寫人而言,**要求努力塑造典型人物形象,典型人物是作者虛構出來的。而散文中的人物則是在真人真事的基礎上,進行某些剪裁加工,注重對人物進行寫意式的描繪。

根據該類散文內容的側重點不同,又可將它區分為記事散文和寫人散文。

偏重於記事的散文以事件發展為線索,偏重對事件的敘述。它可以是一個有頭有尾的故事,如許地山的《落花生》,也可以是幾個片斷的剪輯,如魯迅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在敘事中傾注作者真摯的感情,這是與**敘事最顯著的區別。

偏重於記人的散文,全篇以人物為中心。它往往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徵作粗線條勾勒,偏重表現人物的基本氣質、性格和精神面貌,如魯迅《藤野先生》。人物形象是否真實是它與**的區別。

另外,這類散文中還有一種偏重於描寫景物的一類,這種散文描寫一地的景物,除一些風土誌以外,主要是遊記性散文。它的內容十分廣泛,山川景色、風俗民情、名勝古蹟都屬記遊範圍。遊記散文最主要的特點是:

作品所描寫的景物必須完全真實,不允許誇飾和虛構;但又不是照相似的實錄,而是作者融情於物,達到情景交融。

⒉抒情性散文

主要用以抒發作者主觀情感的散文叫抒情散文。

富有情感是所有散文的共同特徵,但與其他散文相比,抒情散文情感更強想象更豐富,語言更具有詩意。

抒情散文主要用象徵、比興、擬人等方法,通過對外在形象的描繪來傳達作者的情思,因此借景抒情和託物言志是這類散文最常用的手法。而直抒胸臆的方法,在文章中可以出現,但通篇用此一法者並不多見。

託物言志式散文,即象徵性散文,作者將情感融於某個具有象徵意義的具體事物,藉助象形聯想或意蘊聯想把主觀情感表現出來。如楊朔的多數散文,矛盾的《白楊禮讚》等。

借景抒情的散文,將感情寓於景物之中,賦景物以生命,明寫景,暗寫情,做到情景交融,情景相生。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劉白羽的《日出》等。

⒊議論性散文

以發表議論為主的散文稱為議論散文。

它與抒情散文一樣注重情感的抒發,不同的是議論散文重於理智,抒情散文重於感情。

它又不同於一般的議**,用事實和邏輯來說理,而主要用文學形象來說話,是一種文藝性的議**。

它既有生動的形象,又有嚴密的邏輯;既要以情動人,又要以理服人;融形、情、理於一爐,合政論與文藝於一體。魯迅先生的雜文、陶鑄的《松樹的風格》等都是典型的議論散文。

三、散文的特徵

⒈較強的紀實性

散文具有較強的紀實性質。但對紀實性的理解,至今仍有較大分歧,比較有代表性的意見有三種。

一是主張絕對真實:「描述真人真事,是散文的首要特徵。散文家們要靠旅行訪問,調查研究了積蓄豐富的素材,要把事件的經過,人物的真實,場地的實景,審察清楚了,然後才提筆伸紙。

散文特寫決不能仰仗虛構。它和**、戲劇的主要區別就是在這裡。」(周立波《散文特寫選·序》,《散文特寫選(1959-1962)人民文學出版社2023年)

二是主張「大實小虛」:「散文寫作,在選材上也並不是絕對地排斥任何虛構的。也就是說,在保持題材上大體真實(請注意,這裡的概念並不等同於文學科學中的『真實性』的含義,故稱之為『題材的紀實性質』)的前提下,某些細節的虛構,乃至某個次要人物的虛擬,不但在創作實踐上是有成例的,被允許的,而且有時甚至是很必要的。

……關鍵則是要『大實小虛』。」(韓少華《散文散論》,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寫作論》)

三是供實用的散文,要嚴格地寫實;供欣賞的散文,允許有虛構的成分存在:「談散文創作,我們還不能不談虛構。虛構是文藝創作普遍採用的一種方法,它對於概括社會生活、塑造典型形象、突出作品主題均有不容忽視的作用。

散文創作也不一味地排斥這種方法。具有寫實特點的散文體裁之所以不排斥虛構,是因為人們寫散文,自古以來就有供實用和供欣賞的分別。供實用的散文,只能嚴格地寫實,不允許有任何虛構;而供欣賞的散文,在寫實上就不那麼嚴格,允許有虛構成分存在。

」(冠顯《散文寫實說》)

在這三種意見中,我們認為第二種意見是可取的。首先,「大實小虛」說在實踐上反映了散文創作的客觀實際。以冰心《小桔燈》為例,據散文家韓少華說:

「前不久,在拜訪冰心同志的時候,得到了她的指教,得知文章中的小孩一家,以及作者同他們的接觸,包括女孩父親的姓氏都是確鑿的,是實有其人、實有其事的。」「只是在個別次要之處做了一點虛構。」冰心在《漫談〈小桔燈〉的寫作經過》一文中,對該文「個別次要之處做了一點虛構」作了補充說明,即「我的朋友」這個次要人物是虛構的。

「大實小虛」說在理論上也是順理成章的,散文是文學作品,而虛構是文學作品常用的一種手法,所以散文不可能與虛構無關,但這種虛構又不能破壞散文的紀實性原則,所以它只能是「大實小虛」了。

儘管散文的細節可以虛構,但散文中的情感是絕對真實的,這一點也應該是散文真實性的一個重要側面。

⒉取材的廣泛性。

散文的取材範圍十分廣泛,大千世界幾乎無不可寫,所以郁達夫說:「散文清淡易為,並且包括很廣,人間天上,草木蟲魚,無不可談。」(《<達夫自選集>》魯迅說,散文的「題材應聽其十分自由選擇,風景靜物,蟲魚,即一花一葉均可。

」(《致羅清楨》,《魯迅書信》p241),人民文學出版社2023年版)周立波說:「舉凡國際國內大事,社會家庭的細故,掀天之浪,一物之微,自己的一段歷史,一絲感觸,一撮悲歡,一星冥想。往日的悽惶,今朝的歡快,都可以移於紙上,貢獻讀者。

」(《散文特寫選·序言》)駱文說,散文「作為一種文體,好處甚多。一石之嶙,可以為文。一水之波,可以寫意。

一花之瓣,可以破題。實在自由。」(《我的散文觀》)

正因如此,有人講散文作者「觸目聞聲,隨處可感。魯迅目閱白雪紛飛而抒懷,形成《雪》的精魂;茅盾見白楊挺拔而命筆,致成《白楊禮讚》;巴金觀朝暾乍湧而心吟,因有《海上的日出》;吳伯蕭憶紡車聲韻而揮毫,寫下名篇《記一輛紡車》;楊朔賞茶花絢麗引起創作衝動,留下膾炙人口的《茶花賦》。總之,一個作者的所見所聞,所知所感,都有可能被取來作為寫散文的材料。

」(漢基《關於散文取材種種》))。

散文的內容涉及自然萬物、各色人等、古今中外、政事私情……可以說是無所不包、無所不 有的。可以寫國內外和社會上的矛盾、鬥爭,寫經濟建設,寫文藝論爭,寫倫理道德,也可 以寫文藝隨筆,讀書筆記,日記書簡;既可以是風土人物誌、遊記和偶感錄,也可以是知識 小品、文壇軼事;它能夠談天說地,更可以抒情寫趣。凡是能給人以思想啟迪、美的感受、 情操的陶治,使人開闊視野,豐富知識,心曠神怡的,都可選作散文的題材。

在取材領域上,**、戲劇、詩歌都不能與散文相比。**的題材,要有完整的故事情節,鮮明生動的人物形象。戲劇的題材,要有激動人心的矛盾衝突。

詩歌的題材,要有深鬱的情韻。而散文卻沒有這些限制,可以寫**、戲劇、詩歌的材料。都可以寫散文,不可寫**、戲劇、詩歌的題材,亦可寫散文。

取材廣泛,首先表現在它選擇題材可以不分古今,不分中外,不分大小上下,凡能給人以知識、美感,陶冶人的情操的東西都可信手寫來,綴成優美的篇什。其次,表現在寫作散文時,可以在一個主題的統率下選取不同時間、空間的材料,十分自由。如秦牧的《土地》。

我們承認和強調散文取材的廣泛性,但也不是說什麼東西都可寫成散文。那種不分青紅皁白,挖到籃裡就是菜的做法是行不通的。寫散文要選取揭示「人類

那種崇高感和莊嚴感」的材料,要選取反映具有「超世俗的審美理想、審美情趣」的材料。

3.形式的靈活性

散文取材廣泛,內容豐富,為其服務的形式也靈活多樣,不拘一格。

①結構多種多樣

首先散文的結構中心多樣。既可以用人物為結構中心,如《藤野先生》;可以用典型的細節為結構中心,朱自清《背影》;可以用景物為結構中心,郁達夫《故都的秋》;也可以用某一象徵事物作結構中心,如《茶花賦》。

其次,散文的結構形式不拘一格:有的按時間發展先後順序或以空間轉移為序組織材料,如《小桔燈》和《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有的以作者的思想認識和感情變化為序,如張潔《挖薺菜》和楊朔《荔枝蜜》;有的以某一思想為統帥,把材料分別組織在幾個不同的側面之內,如《土地》。

②表達方式自由靈活。

散文可以自由地使用敘述、描寫等五種最基本的表達方式,也可使用暗示、象徵、比興、聯想等手法。記敘散文以敘述、描寫和議論;議論散文以議論為主,間用敘述、描寫和抒情。

③語言運用自如。

現代散文的語言主要是現代漢語,但有時為了表達的需要,可以借用文言詞語和用法,方言俚語、歌謠諺語等語言形式。文言語辭如陶鑄《松樹的風格》中:「松樹的生命力可謂強矣!

松樹要求於人的可謂少矣。」用歌謠諺語的如:朱可楨《大自然的語言》中引用了「阿公阿婆,割麥插禾。

」酈道元《巫峽》中「長江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⒋詩意濃郁。

散文不象**、戲劇靠虛構的故事情節、矛盾衝突和塑造的人物形象吸引讀者,而是靠濃郁的詩意和理趣來感染讀者。在抒情、敘事類散文中要追求詩意。有的散文家說,真正的散文是充滿詩意的,就象蘋果飽含果汁一樣。

毫無詩意的散文是沒有生命力的。因此,散文作者努力在生活中尋求詩意,並使自己的作品富有詩意。楊朔說:

「不要從狹義方面來理解詩意兩個字,杏花春雨,固然有詩,鐵馬金戈的英雄氣概更富有詩意。你在鬥爭中,勞動中,生活中時常會有些東西觸動你的心,使你激昂,使你歡樂,使你憂愁,使你深思……凡是遇到這種動情的事,我就要反覆思索,到後來往往形成我文章裡的思想意境。」「我在寫每篇文章時,總是拿著當詩一樣寫。

」「總要象寫詩那樣,再三剪裁材料,安排佈局,推敲字句。」(《<東風第一枝>小跋》,轉引自《現代散文序跋選》p190,百花文藝出版社1983)

散文的詩意與它是一種長於抒情的文體分不開的,其詩意的濃度同作者感情的深度總是成正比的。為什麼散文長於抒情呢?因為:

a、散文一般採用第一人稱,寫「我」的所見所聞所感。無論寫到什麼,其目的都是為了抒發作者的生活感受和思想見解,帶有濃烈的感**彩,是「作者心靈的歌聲」(高爾基)。b、散文有自己特殊的筆調,即所謂散文筆調。

散文筆調,首先是語言凝練,優美富有文采;其次是筆法靈活疏放,揮灑自如。

議論性散文中,追求文章的理趣也是散文富有詩意的一種表現。朱自清評魯迅的雜感說:「這裡吸引我的,一方面固然也是幽默,一方面還有別的,那就是傳統的理趣,現在我們可以說是理智的結晶,而這也是詩。

」這類文章讓我們為作者深邃的思想所震撼,被其中精闢的論辯所折服。如韓愈的《馬說》,朱自清的《匆匆》。散文的說理與議**不同,它必須藉助形象來說理(蘇軾《赤壁賦》),將情與理交融起來,使之「既表現人們的感情,也表現人們的思想。

」(普列漢諾夫語)

震顫有哪些分類,手抖震顫的分類 臨床特徵及如何鑑別

肢體震顫主要有三種型別 第一種是靜止性震顫,患者在休息的時候肢體抖動比較明顯,活動時減輕,睡眠時消失。這種情況最常見於帕金森病,患者還會出現運動遲緩,肌張力增高,面具臉等相關的臨床症狀,需要給患者服用抗帕金森病的藥物進行 第二種型別是姿勢性震顫,患者在維持一種姿勢的時候震顫明顯,比如雙手舉起的時候,...

古埃及的藝術表現是怎樣的,古埃及藝術特徵及形成原因?

在古代埃及人的生活中佔據著支配地位的是宗教,埃及文明中的幾乎每一個領域都帶有濃重的宗教色彩。它的統治是神權統治,以大量的人力 物力和財力用於修建大型金字塔陵墓和神廟 它的藝術也是表現宗教象徵的手段,文學和哲學中也充滿了宗教說教和對神的讚頌。五絃豎琴 古埃及藝術特徵及形成原因?1 古埃及藝術特徵 風格...

隋唐時期陵墓建築的主要代表及藝術特徵

第一期 隋代 主要有李和 李靜訓 田德元 劉世恭。墓葬絕大多數是單室土洞墓。第二期 唐高祖 唐太宗 這一時期與隋代相近。第三期 唐太宗 唐玄宗 大型墓室為雙室磚墓,中型墓室為方形單室磚墓,小型墓室為單室土洞墓。第四期 唐肅宗 唐末 這一時期為長方形單室土洞墓或方形單室磚墓。主要帝王陵代表有 昭陵 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