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八年級上冊 語文作業本答案
2樓:匿名使用者
30詩 四 首1.(1)扛著 (2)只要 (3) 飄飛的蓬草 (4) 愛 (5) 緩慢 (6) 登樓 2.(1) 白頭弔古風霜裡 (2)大漠孤煙直 長河落日圓 (3)山隨平野盡 江入大荒流 3.(1) 王昌齡 (2)陶淵明 4.晨興理荒穢 帶月荷鋤歸 5.「帶月荷鋤歸」,勞動歸來的詩人雖然獨自一人,卻有一輪明月陪伴。月下的詩人,肩扛一把鋤頭,穿行在齊腰深的草叢裡,這是一幅多麼美好的月夜歸耕圖啊!其中 洋 溢 著 詩 人 心 情 的 愉 快 和 歸 隱 的 自 豪。
6. 按 照 自 己 的 意 願 生活,不想在那汙濁的現實世界中失去自我,即使做一個農夫也比在官場「為五斗米折腰」強。 7.①「更」是「再」的意 思,寫 出 了 詩 人 要 友 人 多 喝 一 杯 又 一 杯,表 現 了 詩 人 對 朋 友 的 依 戀 之 情。②一個「合」字,寫出了綠樹環抱相擁的情態,突出了村邊綠樹繁茂,風光無限美好,表現了詩人對農家生活環境的喜愛之情。
單元複習1.b 2.(1)這 (2)消散 (3)考慮 (4)畫文彩 (5)幾乎 (6)酒杯 3.a d 4.(1)長河落日圓 (2)江入大荒流 (3)水中藻、荇交橫 5.(1)《陶庵夢憶》 《東坡志林》 (2)酈道元 陶淵明 6.略 7.(1)快 (2) 延長 8.(1) 若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時候,連太陽和月亮都看不見。 (2)在秋天,每到初晴的時候或下霜的早晨,樹林和山澗顯出一片清涼和寂靜。 9.連綿不斷,遮天蔽日。
10.(1) 水流湍急。 (2) 江水澄澈,風光嫵媚。 (3)猿鳴幽悽,山谷空曠。
11.a b 12.b 13.(1) 你莫非是偷來欺騙我的吧?/你難道不是偷竊來欺騙我的嗎? (2) 這不是你的錢,一定是上天賞賜給這位 賢 良的母親養老 的。
14. 不 貪 財;正 義 不 徇 情;重 視 子 女 品 質 的 培 養。 15. 多、密。 16.寫出了蝴蝶飛來飛去捨不得離開、黃鶯自由自在地歌唱的美好景象;表達了作者因萬紫千紅的春花而流連忘返,心中充滿無限歡樂的情感。
八年級上冊語文第30課《詩四首》課後練習題答案
3樓:我餓小童鞋
人教版初二語文上冊第30課,<詩四首>的課後練習題答案
4樓:白練千錘
歸園田居
南山坡下有我的豆地,雜草叢生,豆苗長得很稀。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清晨我下地鬆土除草,星月下我扛著鋤頭回家歇息。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草木覆蓋了狹窄的歸路,夜露打溼了我的粗布上衣。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
衣服溼了又有什麼可惜,只求我那心願至死不移。
(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
使至塞上
一隨輕車簡從,將去宣慰將士護疆守邊,奉使前行啊,車輪轆轆輾過居延。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恰是路邊的蓬草,隨風飄轉出了漢朝的世界,又如那天際的大雁,翱翔北飛進入胡人的穹天。
(徵蓬出漢塞,歸雁入吳天。)
只見——燦黃無限的沙漠,挺拔著一柱,灰黑直聚的燧煙,橫臥如帶的黃河,正低懸著一團,落日火紅的蒼涼與渾圓。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行程迢迢啊,終於到達蕭關,恰逢偵察騎兵稟報——守將正在燕然前線。
(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渡荊門送別:
詩人乘舟順流而下,經過漫長的水路,來到荊門之外。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
山已經到了盡頭,江水就在這大荒野地上奔流,浩浩漫漫。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皎潔的明月在空中流轉,如同飛在空中的明鏡。雲氣勃鬱,在大江面上變幻莫測,如同海市蜃樓一般。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
雖然進入異地,我仍然依戀著故鄉的水水山山,不遠萬里,一直伴著我這位遊子。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陳與義 (其一)
洞庭之東江水西,簾旌不動夕陽遲。
登臨吳蜀橫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時。
萬里來遊還望遠,三年多難更憑危。
白頭弔古風霜裡,老木蒼波無限悲。
巍巍岳陽樓矗立在洞庭之東長江之西,夕陽黃昏,沒有晚風捲起,樓閣上的旌旗靜止
我登臨的地方,讓吳國和蜀國在這裡分開。
我徘徊的時刻,使洞庭湖與君山籠罩在暮靄裡
為避戰亂我奔波三年 行程萬里 今日登高遠望是什麼心緒?
登樓憑弔古人 我自己已是兩鬢如霜看著遠山的古樹青蒼中隱含無限的傷悲
5樓:林乃樺
二、仔細體會這四首詩,回答下列問題。
1.《歸園田居》中「但使願無違」的「願」具體指什麼?
2.「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寫了什麼樣的景象?
3.《遊山西村》中哪兩句流傳最廣?你是怎樣理解這兩句詩的?
設題意圖是考查學生對詩的思想和內容的理解程度。第1題設題重點在於對陶淵明思想的認識,第2題是一道開放性的題目,設題的目的是讓學生張開想像的翅膀,對詩中描寫的景色作出有個性化的描述。答案不強求一致。
參***:
1.這裡的「願」,除了可按課文註釋理解外,也可引導學生廣泛討論。教師不妨把《歸園田居》中另外四首詩介紹給學生,特別是「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更可以看出作者當時的心情。可以引導學生根據這些內容進一步理解本詩。
2.這兩句描寫舟過荊門時所見的景色。用遊動的視角來描寫景物的變化,船由蜀地到荊門,兩岸的地勢由山脈過渡到平原,山巒從作者的視野中一點點的消失,江水衝下山巒向著廣闊的原野奔騰而去。
3.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寫山西村山環水繞,柳暗花明,一派花團錦簇的景象,用來說明困境中仍然蘊含著希望。
6樓:匿名使用者
第二大題
1。不與汙濁的社會同流合汙
2。青山的盡頭出現平原,江水沿著廣闊無際的原野奔流3。抒發了作者輾轉江湖,顛沛流離之苦,以及老大傷悲的落寂情懷我們老師說的
7樓:tk的微笑
我也在要呢 有誰知道的 啊
初二語文人教版上第30課《詩四首》課文的內容?
8樓:匿名使用者
30 詩四首
歸園田居(其三)
陶淵明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興理荒
回穢,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答,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
使至塞上
王維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徵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渡荊門送別
李白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遊山西村
陸游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
從今若許閒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9樓:匿名使用者
最新版的人教版教材中這課的內容有所調整,目前這四首詩是30 詩四首內
《歸園田居
》(其三容) 陶淵明
《使至塞上》 王 維
《渡荊門送別》 李 白
《登岳陽樓》(其一)陳與義
最後這一首是變動的一首,它的全文是
《登岳陽樓》(其一)陳與義
洞庭之東江水西,簾旌不動夕陽遲。
登臨吳蜀橫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時。
萬里來遊還望遠,三年多難更憑危。
白頭弔古風霜裡,老木滄波無恨悲。
10樓:匿名使用者
《歸園田居》(其三)
《遊山西村》陸游
《使至塞上》 王維
《渡荊門送別》李 白
八年級上語文作業本第五課答案,八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第五課答案,急啊!
去這個 看吧 希望滿意 八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第五課答案,急啊!50 因為自控能力較低,基礎差 所以就非常會依賴答案,在網上是問不到答案的哈 這種情況反而要更需要獨立思考 學習才能進步 數學要答案就算了 語文你也要答案 八下語文作業本第5課答案 5 再塑生命 1 企衍簇徙覓冥2 1 概慨 2 猶油 3...
八年級上冊語文課堂作業本第1課答案
1 1 殲 2 竄 3 纖 4 洩 5 塞 6 遏 2 1 文中指敵軍潰敗退卻。專2 文中指人民解放軍銳屬利無比,不可抵擋。3 1 阻遏 2 阻隔 4 不能去掉。因為 至發電時止 說明該路解放軍還在繼續渡江,人數在不斷增加,體現了新聞語言的準確性。5 指 我西路軍當面之敵亦紛紛潰退,毫無鬥志,我軍所...
八上英語作業本答案,八年級上冊英語作業本參考答案
去買一本吧,分給我行不?這還不簡單 向同學抄一下嘛 你要幾單元 我可能可以幫你 八年級上冊英語作業本參 file c documents 20and 20settings administrator my 20documents m 20 20y 英語.mht 我是平衡老師 tfc之tres 全品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