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劇的介紹

2021-03-06 07:42:18 字數 4581 閱讀 1485

1樓:sunny柔石

川劇由崑曲、高腔、胡琴、彈戲、燈調五種聲腔組成,主要流行於四川中東部、重慶及貴州、雲南部分地區。川劇是漢族戲曲劇種之一,是我國戲曲表演藝術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歷代川劇藝人共同創造並傳承下來的藝術瑰寶。

川劇大約是在明末清初發展起來的。當時,北邊的甘肅、陝西和南方的湖北、湖南、廣西等省的大量移民流入四川,隨之帶來了具有各地鄉土氣息的戲曲藝術。這些各地植入四川並慢慢發展起來的戲曲藝術經過與四川本地戲曲藝術的交流、融合,逐漸形成了一種有別於其它戲曲藝術的劇種——川劇。

拓展資料:

經過世代川劇藝人的傳承和創造,川劇藝術完整的一套表演程式逐漸成形,劇本的文學價值也逐漸提高。川劇表演真實細膩,幽默機趣,富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因此為廣大群眾所喜愛。有的演員還創造了不少絕技,如託舉、開慧眼、變臉、鑽火圈、藏刀等。

川劇演員們善於利用絕技塑造人物形象,更生動地表現出人物性格特點,使川劇不僅故事扣人心絃,表演技術也十分令人歎為觀止。

2樓:尤晨的小

川劇俗稱川戲,主要流行於中國西南地區川渝雲貴四省市的漢族地區,是融匯高腔、崑曲、胡琴(即皮黃)、彈戲(即梆子)和四川民間燈戲五種聲腔藝術而成的傳統劇種。[1]

川劇,是中國傳統戲曲劇種之一,流行於四川東中部、重慶及貴州、雲南部分地區。川劇臉譜,是川劇表演藝術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是歷代川劇藝人共同創造並傳承下來的藝術瑰寶。川劇由崑腔、高腔、胡琴、彈戲、燈調五種聲腔組成。

川劇分小生,鬚生,旦,花臉,丑角5個行當,各行當均有自成體系的**程式,尤以「三小」,即小丑,小生,小旦的表演最具特色,在戲劇表現手法、表演技法方面多有卓越創造,能充分體現中國戲曲虛實相生、遺形寫意的美學特色。[2]2023年5月20日,川劇經***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中文名稱川劇

3樓:雨抹城南

川劇,是中國漢族戲曲劇種之一,流行於四川東中部、重慶及貴州、雲南部分地區。川劇臉譜,是川劇表演藝術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是歷代川劇藝人共同創造並傳承下來的藝術瑰寶。川劇由崑曲、高腔、胡琴、彈戲、燈調五種聲腔組成。

川劇是我國戲曲寶庫中的一顆光彩照人的明珠。它歷史悠久,儲存了不少優秀的傳統劇目,和豐富的樂曲與精湛的表演藝術。它是四川、雲南、貴州等西南幾省人民所喜見樂聞的民族民間藝術。

在戲曲聲腔上,川劇是由高腔、崑腔、胡琴腔、弱腔等四大聲腔加一種本省民間燈戲組成的。這五個種類除燈戲外,都是從明朝末年到清朝中葉,先後由外省的戲班傳入四川。

4樓:

川劇在**唱腔方面的最大特點在於,它是由崑腔、高腔、胡琴、彈戲、燈戲五種不同聲腔組成的,這在中國劇種中都是十分罕見的。

崑腔的唱腔基本上保持原「蘇崑」的特點:腔調曲折婉轉,節奏較緩慢,特別講究發音吐字的準確性。伴奏樂器以笛為主,打擊樂中必須加上蘇鑼、蘇鈸。

唱腔的曲牌尚存一百多支,如[點絳脣]、[香柳娘]等,絕大多數與高腔曲牌名稱相同,但曲調不同。曲牌運用時,以多支組合的套曲為主,川劇呼之為「成堂曲牌」。

高腔是川劇中最有特色、最有代表性的一種聲腔形式,主要特點是:行腔自由,為徒歌式,不用伴奏,只用一副拍板和鼓點調劑節奏高腔的唱腔高昂響亮,婉轉悠揚,鏗鏘有力,並有幫腔和之。打擊樂採用大鑼大鼓,貫穿於曲牌始終,使幫、打、唱三者緊密結合在一起。

在演唱過程中,宣敘調與詠歎調交替使用,幫腔與唱腔互為增輝,加之以密鑼緊鼓的配合,能使舞臺氣氛變化無窮。

高腔的曲牌十分豐富,據傳約三百多支,常用曲牌亦有近百支左右。曲牌的結構,包括起腔、立柱和掃尾三部分。另外,高腔曲牌中還有所謂「重腔」、「犯腔」、「鑽腔」、「滾腔」、「飛腔」、「咿腔」、「嗚腔」、「啊腔」的區分。

高腔**最有特色的還是它的幫腔。建國前,川劇的幫腔主要是由鼓師領腔,其它樂工人員幫腔。建國後,專門配備了嗓音較好的女幫腔隊。

幫腔可起到定調,描述環境,製造舞臺氣氛,提示劇中人物的內心感情,代表第三者對劇中人物的評價等作用。

胡琴腔分二黃和西皮兩大類,伴奏樂器以小提琴和川二胡為主,並有嗩吶和笛子的吹奏,適於表現各種情緒。

彈戲是一種唱梆子腔的聲腔,包括情緒極不相同的兩類曲調:一類叫「甜平」,表現欣喜、歡樂的感情。一類叫「苦平」,表現悲哀、悽苦的感情。

板式有「一字」、「二流」、「三板」、「垛板」、「倒板」等。

燈戲**稱為「燈調」。樂曲一般比較短小,節奏鮮明,旋律明快,聽來有輕鬆活潑的感覺,長於表現詼諧風趣的喜劇場面。燈調在運用時,也採用曲牌相連線的形式,但因樂曲比較短小,一般只四句、六句或上下句,所以演唱時,一首(段)樂曲大多配上若干不同的唱詞反覆地唱。

曲牌(調)較多。伴奏樂器主要是「大筒筒胡琴」,這種胡琴的琴桿粗而短,琴筒較大,音略帶「嗡」音,建國後加進了川二胡之類的絃樂器。

川戲鑼鼓在川劇**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除在戲中起伴奏作用外,還直接表現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常用的小鼓、堂鼓、大鑼、大鈸、小鑼(兼鉸子)統稱為「五方」,加上弦樂、嗩吶為六方,由小鼓指揮。演唱時,由於鑼鼓貫穿其間,使唱、做、念、打幾方面能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形成川劇藝術特有的風格。

同時,川劇鑼鼓在整個川劇舞臺藝術中起著特殊重要的作用,僅鑼鼓曲牌就有三百支左右。川劇鑼鼓還常用作為音響效果,行船時雙槳划動的聲音、潺潺的流水聲、嘩嘩奔流的灘聲、颯颯的風聲和灑灑的雨聲,以及搬動沉重物體的撞擊聲等,都能比較真實生動地表現出來。

此外,川劇的表演還有一項絕技--變臉。川劇的臉譜能不停地變化十幾種,而其它劇種的變臉一次只能變一到兩個臉譜。川劇中的變臉是由特殊的機關和演員的技藝結合在一起的,真正達到了不留痕跡的境界,在所有的變臉技藝中川劇當屬最高超的。

在長期發展過程中,由於各種聲腔流行的地區和藝人師承關係的不同,在表演方面形成了川劇的幾種流派,有旦行的浣(花仙)派、醜行傅(三乾)派、曹(俊臣,武生、武丑,有「曹大王」的贊稱)派等,主要以傑出藝人稱派。同時,還有因河道,也就是流行地區不同而被分為:川西派(以高腔、燈戲為主)、資陽河派(以高腔為主)、川北派(以唱彈戲為主)、川東派(以唱胡琴為主)四派,就是川劇界所謂的「四條河道」。

川西派(又稱「成都河」或「中河道」),活動以成都為中心的川西壩子和綿陽地區與成都交界的部分縣,原以唱高腔和燈戲為主,先後出現的著名演員中有蔣蘭亭、康子林、蕭楷成、周慕蓮等。清末民初,外省的京戲和漢劇流傳成都演唱,不少「玩友」下海專習胡琴腔,兼之一些文人(如黃吉安)參與創作和修改劇本,使川西派的胡琴腔也逐漸興盛起來,形成具有獨特風格的所謂「壩調」,有「川胡琴正宗」之稱。所謂劇目多「列國戲」、「三國戲」,文辭典雅,唱腔圓潤而華麗;在打擊樂方面多加「花鑼鼓」,打得較緊湊多采。

資陽河派,包括資中、資陽、自貢、內江、瀘州等地,擅長高腔,同時兼唱崑腔。在藝術上從**到表演都嚴格謹遵川劇的傳統要求。尤其是幫腔,毫不馬虎,不但「頭子」要幫完,「犯腔」、「掃腔」也要幫夠,幫腔時從不亂加「呵、呃」之類的虛字,而且音隨字轉。

講白乾淨利落,並十分考究音韻和諧。在打擊樂方面,堅決反對使用「花鑼鼓」(不按多餘的鑼鼓),講求鑼鼓的韻味,三眼一板很嚴格;對鑼鼓的緊、鬆、快、慢和音響的輕重都很注重。

川北河派的戲路範圍包括以南充為中心的西充、三臺、遂寧、閬中等地。由於川北與陝西連界,陝西的地方戲如秦腔、漢調二黃等常在這一帶演出,對川班影

5樓:木南花香

川劇是我國戲曲寶庫中的一顆光彩照人的明珠。它歷史悠久,儲存了不少優秀的傳統劇目,和豐富的樂曲與精湛的表演藝術。它是四川、雲南、貴州等西南幾省人民所喜見樂聞的民族民間藝術。

在戲曲聲腔上,川劇是由高腔、崑腔、胡琴腔、弱腔等四大聲腔加一種本省民間燈戲組成的。這五個種類除燈戲外,都是從明朝末年到清朝中葉,先後由外省的戲班傳入四川。

川劇,是四川文化的一大特色。成都,是戲劇之鄉。早在唐代就有「蜀戲冠天下」的說法。

清代乾隆時在本地車燈戲基礎上,吸收融匯蘇、贛、皖、鄂、陝、甘各地聲腔,形成含有高腔、胡琴、 崑腔、燈戲、彈戲五種聲腔的用四川話演唱的「川劇」。其中川劇高腔曲牌豐富,唱腔美妙動人,最具地方特色,是川劇的主要演唱形式。川劇幫腔為領腔、合腔、合唱、伴唱、重唱等方式,意味雋永,引人入勝。

川劇語言生動活潑,幽默風趣,充滿鮮明的地方色彩,濃郁的生活氣息和廣泛的群眾基礎。 常見於舞臺的劇目就有數百,唱、做、念、打齊全,妙語幽默連篇,器樂幫腔烘托, 「變臉」、「噴火」、「水袖」獨樹一幟,再加上寫意的程式化動作含蓄著不盡的妙味……。川劇為世人所喜愛並遠涉重洋傳遍世界。

川劇名戲《白蛇傳.金山寺》更是在國內外流傳甚廣。 川劇,流行於四川全省及雲南、貴州部分地區。

原先外省流入的崑腔、高腔、胡琴腔(皮黃)、彈戲和四川民間燈戲五種聲腔藝術,均單獨在四川各地演出,清乾隆年間(1736—1795),由於這五種聲腔藝術經常同臺演出,日久逐漸形成共同的風格,清末時統稱「川戲」,後改稱「川劇」。

高、昆、胡、彈燈在融匯成統一的川劇過程中,各有其自身的情況。崑腔,源自江蘇,流入四川,演變成具有本地特色的「川昆」。高腔,在川劇中居主要地位。

源於江西弋陽腔,明末清初已流入四川,楚、蜀之間稱為「清戲」。在保持「以一人唱而眾和之,亦有緊板、慢板」的傳統基礎上,又大量從四川秧歌、號子、神曲、連響中汲取營養,豐富和發展了「幫、打、唱」緊密結合的特點,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四川高腔。胡琴腔,又稱「絲絃子」,源於徽調和漢調,也吸收了陝西「漢中二黃」的成分,先後通過「做唱胡琴」和舞臺演出與四川方言和川劇鑼鼓相結合,在腔調與**過門上起了不少變化,形成具有四川風味的胡琴腔。

彈戲,即亂彈,又稱「蓋板子」、「川梆子」,因用蓋板胡琴為主奏樂器和以梆子擊節而得名,其源出於陝西的秦腔同州梆子。秦腔流入四川后,與川北的燈戲、高腔長期共處,互相融匯,又採用四川語言,便逐漸形成獨具風格的四川梆子--彈戲。

上述四種外地聲腔藝術在四川流行的過程中,相繼與四川語音及群眾欣賞習慣相結合,逐漸演變成後來川劇的昆、高、胡、彈、燈五種聲腔。

川劇變臉的歷史,川劇變臉的由來和歷史?

變臉之於川劇,有如噴火之於秦腔,皆屬招牌路數 看家絕技!說起變臉,有必要先到川劇那裡去溯一溯源頭。話說清乾隆 嘉慶年間,每至逢年過節之際,在四川鄉鎮村落碼頭處林立的廟堂都會搭起戲臺以作慶典,久而久之,川劇就在街頭巷尾之中漸成氣候。清代 兩湖填四川 為蜀地的文化帶來了諸多新元素,昆 高 胡 彈 燈,諸...

川劇變臉的原理,求「川劇變臉揭祕」的過程和原理!

川劇變臉總是讓人感覺神祕莫測,那一張張色彩斑斕的臉譜究竟是如何被一層一層揭開的呢?揭下來的臉譜又是如何被變走的?變臉是魔術嗎?還是絕技呢?變臉王 琢磨變臉絕技從學習製作臉譜和衣服開始。為了揭祕變臉,記者特意來到變臉的故鄉四川成都,找到現在川劇界最年輕的一位變臉王,他叫何洪慶,到了他的家裡,首先看到了...

描寫川劇變臉的句子

藍臉的竇爾敦盜御馬,紅臉的關公戰長沙 同學們一定對這首 說唱臉譜 很熟悉吧,沒錯這就是變臉。今天我就來到了變臉的起源地 四川。晚上7點整晚會正式開始了,每個節目都十分精彩,可我還是更期待壓軸戲 變臉。魔術 茶藝,還有武術和小品表演都讓每個人看的讚不絕口,尤其是小品 趴耳朵 的表演,更是讓人笑得合不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