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書有感》這首詩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通過寫池水清如許是因為

2021-03-18 23:40:23 字數 4974 閱讀 7688

1樓:

朱熹的《觀書有感》一詩主要運用借喻的修辭手法,把書比作「半畝方塘」,比作「鑑」.

寫池水清如許是因為源頭不斷有活水來,知識在不斷地增長

2樓:匿名使用者

《觀書有感》 [ 宋 ]朱熹

半畝方塘一鑑開, 天光雲影共徘徊。

問渠哪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活水來。

[ 賞析 ]

朱熹(1130.9.15~1200.

4.23) 字元晦,一字仲晦,號晦庵、晦翁、考亭先生、雲谷老人、滄洲病叟、逆翁。漢族,南宋江南東路徽州府婺源縣(今江西省婺源)人。

這首詩是朱熹訪問佔儀之時所寫的。佔儀之是浙江人,南宋紹興二十一年考取了進士。他後來在瀛山書院(今浙江省淳安縣)讀書研究學問。

朱熹與佔儀之很友好,他們常常在一起討論問題,研究學問。詩中所說的方塘在瀛山腳下。這口塘是方形的,面積有半畝大,所以人們稱它為「半畝方塘」。

後來人們為了紀念朱熹,還在「半畝方塘」邊建了一個亭子,叫「得源亭」。

有一年秋天的一個傍晚,朱熹站在屋簷下,望著飄落的梧桐葉子,想到自己頭髮都白了,還有很多書沒來得及讀,很多事沒來得及做,不禁感慨萬千,惋嘆人生易老,歲月流逝。這時,院外突然傳來一陣少年打鬧的嬉笑聲。「年輕人太不懂得珍惜時間,不知道認真讀書了。

」朱熹十分嘆息,自然詩興不禁油然而生。他低頭沉思片刻,接著吟道:「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

」朱熹吟罷,連忙回到書房把詩記在紙上。

朱熹不只寫詩勸喻人家要珍惜時間,認真讀書,事實上他自己平時就很抓緊時間讀書,每有心得體會還寫詩著文加以記述,《觀書有感》就是詩人用詩的形式所寫的一篇讀後感。

《觀書有感》這首七言絕句就字面來看,作者寫的是池塘、藍天和白雲,給我們描繪的是一幅令人心曠神怡的秀麗風景圖畫。詩的意思是說:藍天白雲及其在水中的倒影互相映襯,飄忽移動。

要問池塘為什麼會有這樣清澈見底,只因為源頭有活水不斷地向池塘時流來。詩中的「鑑」即鏡子;「開」古代的鏡子不用時用布蓋上,用時才開啟。詩中用一「開」字,指池塘像開啟的鏡子;「徘徊」意思是來回移動;「渠」詩中指方塘;「那得」怎麼會的意思 ;「清如許」即這樣清澈;「為」因為。

其實,就《觀書有感》的內容來說,作者所要表達的不只是活潑潑的流泉、清亮亮的池水,以及藍天白雲與其在水中的倒影,而是採用比興的手法,意在表達自己看書之後的感受,說明一個讀書學習和做學問的哲學道理。在詩中,詩人是用「半畝方塘」來比喻所讀的書,用水中的「天光雲影」來比喻書的內容精彩和形式的完美,那不斷流來的「源頭活水」則象徵著書的作者的思想和造詣,明確地指出自己所讀的書之所以內容和形式都很精美,其根源就因為書的作者有著精湛的思想和高深的造詣。

《觀書有感》一詩表達了詩人對所讀之書及其作者的讚美,說出了自己在讀書過程中的深刻感受,強調要寫出好的著作,就必須有深厚的基礎。《觀書有感》一詩關於池水和源頭關係的比喻,除了能使人們領會到讀書學習與做學問的關係,還能啟示人們:源頭活,則池水清;根本固,則枝葉榮。

無論做什麼事都要從根本「源頭」上解決問題,切記正本清源的道理。「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這兩句既有詩情又富有哲理的詩,是千百年來膾炙人口的不朽佳句。

3樓:匿名使用者

其實,就《觀書有感》的內容來說,作者所要表達的不只是活潑潑的流泉、清亮亮的池水,以及藍天白雲與其在水中的倒影,而是採用比興的手法,意在表達自己看書之後的感受,說明一個讀書學習和做學問的哲學道理。在詩中,詩人是用「半畝方塘」來比喻所讀的書,用水中的「天光雲影」來比喻書的內容精彩和形式的完美,那不斷流來的「源頭活水」則象徵著書的作者的思想和造詣,明確地指出自己所讀的書之所以內容和形式都很精美,其根源就因為書的作者有著精湛的思想和高深的造詣。

《觀書有感》一詩表達了詩人對所讀之書及其作者的讚美,說出了自己在讀書過程中的深刻感受,強調要寫出好的著作,就必須有深厚的基礎。《觀書有感》一詩關於池水和源頭關係的比喻,除了能使人們領會到讀書學習與做學問的關係,還能啟示人們:源頭活,則池水清;根本固,則枝葉榮。

無論做什麼事都要從根本「源頭」上解決問題,切記正本清源的道理。「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這兩句既有詩情又富有哲理的詩,是千百年來膾炙人口的不朽佳句。

觀書有感的第幾句是寫景的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寫出了什麼

4樓:匿名使用者

朱熹的《觀書有感》一詩,第一

二句是寫景,主要運用借喻的修辭手法.

在詩中,回

詩人是用「半答畝方塘」來比喻所讀的書,用水中的「天光雲影」來比喻書的內容精彩和形式的完美,那不斷流來的「源頭活水」則象徵著書的作者的思想和造詣,明確地指出自己所讀的書之所以內容和形式都很精美,其根源就因為書的作者有著精湛的思想和高深的造詣。

《觀書有感》一詩表達了詩人對所讀之書及其作者的讚美,說出了自己在讀書過程中的深刻感受,強調要寫出好的著作,就必須有深厚的基礎。《觀書有感》一詩關於池水和源頭關係的比喻,除了能使人們領會到讀書學習與做學問的關係,還能啟示人們:源頭活,則池水清;根本固,則枝葉榮。

無論做什麼事都要從根本「源頭」上解決問題,切記正本清源的道理。「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這兩句既有詩情又富有哲理的詩,是千百年來膾炙人口的不朽佳句。

神奇的書,這首詩運用了哪種修辭手法是怎樣寫的

5樓:南瓜蘋果

手法:這首詩運用對比和比喻的修辭手法,突出的書的神奇。

前面二段都是用對比,把戰艦、坐騎和書進行對比,突出書比戰艦更能帶給人們浩瀚的天地,書比坐騎更能帶領人們領略人世的真諦。

第三段進一步寫出,在書的王國裡遨遊是不受金錢限制的。

第四段把書比喻成車騎,外表質樸無華,內心卻充實美麗。

擴充套件資料

《神奇的書》是一首外國的兒童詩,它借詩歌的形式,用富含哲理的語言。介紹了書帶給人們的是樂無窮,它是知識的海洋,給予人世的真諦、淨化人的心靈。全詩共有4個小節。

作者簡介

艾米莉·狄金森(emily dickinson)在一八八六年與世長辭;而她深鎖在盒子裡的大量創作詩篇,則是她留給世人的最大厚禮。縱然在她有生之年,她的作品未能獲得當時的青睞,然而周遭眾人對她的不解與誤會,卻絲毫無法低損她豐富的創作天分。

根據現存作品,艾米莉驚人的創作力為自己,也為世人留下一千八百首詩,包括了定本的一千七百七十五首與新近發現的二十五首。

6樓:佳人醉月

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

神奇的書

沒有一艘非凡的戰艦,

能想一冊書籍,

把我們帶到浩瀚的天地.

也沒有一匹神奇的坐騎,

能像一頁詩扉,

7樓:戶文靜姜釗

no,應該是:運用了比喻修辭手法,把非凡的戰艦比一冊書,把一首詩比作神奇的駿馬。

8樓:米古月餘水

神奇的書,這首詩運用對比和比喻的修辭手法,突出的書的神奇。前面二段都是用對比,把戰艦、坐騎和書進行對比,突出書比戰艦更能帶給人們浩瀚的天地,書比坐騎更能帶領人們領略人世的真諦。第三段進一步寫出,在書的王國裡遨遊是不受金錢限制的,第四段把書比喻成車騎,外表質樸無華,內心卻充實美麗。

神 奇 的 書

[美國] 狄金森

沒有一艘非凡的戰艦

能像一冊書籍

把我們帶到浩瀚的天地;

也沒有一匹神奇的坐騎

能像一頁詩句

帶我們領略人世的真諦;

即令你一貧如洗

也沒有任何柵欄能阻擋

你在書的王國遨遊的步履。

多麼質樸無華的車騎!

可是它卻裝載了

人類靈魂中全部的美麗!

艾米莉·狄金森於2023年12月10日生於馬薩諸塞州阿默斯特鎮,祖父是阿默斯特州學院的創始人。父親是該鎮的首席律師,思想保守。狄更生從小受到正統的宗教教育,因而青少年時代的生活既平靜又單調,平常很少外出,只旅行過一次。

狄金森沒有受到高深的教育,只在阿默斯特附近的一所女子學校讀過一年書。她是一個反應機敏、說話幽默、思路開闊的少女。離校回家後,狄更生仍然住在當時她出生的房子裡,艾米莉·狄金森的人生大都是在她出生的房子裡度過的,這棟磚造房屋是由她的祖父在緬恩街上所建造。

因為經濟上的困難,狄金森家在2023年賣了這棟房子,移到北歡樂街的房子住了十五年,後來愛德華·狄金森在2023年又把這棟房子買回來。艾米莉最喜歡這棟房子的地方,就是東邊的溫室,她在那裡種了許多冬天能開花的植物,並且在窗戶邊的小書桌上,她寫了許多詩,過著孤寂隱居的生活。她認為世界如此喧鬧不安,她要遠離開它,退避到用自己的靈魂建築的小天地裡。

她20歲時開始寫詩,早期的詩大都已散失。2023年以後,她閉門不 出,70年代幾乎不出房門,文學史上稱她為"阿默斯特女尼"。她在孤獨中寫詩,共寫詩1775首,但生前只有七首詩被朋友從她的信件中抄錄出去發表。

狄金森的青年時代,有兩個人對她的生活產生過影響,一個是阿默斯特學校的校長納德·漢弗萊,另一個是在她的父親律師事務所任職的青年律師本明傑·牛頓。他們對她的學習給予了很大的幫助,尤其是牛頓經常指導她應該讀些什麼書和怎樣讀書,啟發她認識和諧和完整的自然界蘊含的美。牛頓還經常為她宣講加爾文派的宗教思想,使她接受了加爾文派的內視思想以及關於天性美和世界冷酷的觀念。

這些思想成了她生活的信條並後來形象地反映在她的全部詩作裡。

狄金森於2023年5月15日逝世。她的親友曾編選她的遺詩,於19世紀末印出三集。2023年,狄更生的115首詩發表了,後來又出版了兩部詩集和兩部書信集。

2023年,狄更生更多的詩被整理出版問世,從而奠定了她作為女詩人在文學史上的地位。2023年,哈佛大學買下了她詩歌的全部版權。2023年,狄更生全集出版,共有3卷詩歌和3卷書信。

池水清清的,像一面鏡子(用相同修辭手法寫一個新句子)怎麼寫?

9樓:pinku目玉

仿寫:青山高高的,像一個巨人。

或,天空藍藍的,像一塊絲綢。

10樓:匿名使用者

掛在枝頭的杮子像一盞盞小燈籠。

11樓:匿名使用者

青山高高的,像一個巨人。

12樓:匿名使用者

高高的山綠綠的像綠色的顏料。

13樓:匿名使用者

月亮彎彎的,像一根香蕉

觀書有感前兩句詩是什麼意思,《觀書有感》這首詩的最後兩句是什麼意思

半畝大小的方形池塘裡的水光明澄清澈像一面開啟的鏡子,藍天和白雲的影子倒映在池面上,彷彿悠閒自在地來回走動。它怎麼會這樣清澈?因為發源處不斷有活水流下來。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俳徊。觀書有感 朱熹 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半畝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鏡子一樣展現在...

觀書有感這首詩,前兩句描寫了什麼景色 採用了什麼和什麼的修辭手法,後兩句以什麼入室採用了什麼的修

觀書有感 其一 朝代 南宋 詩人 朱熹 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其一 這是一首極其有藝術哲理性的小詩。人們在品味書法作品時,時常有一種神采飛揚的藝術感覺,詩中就是以象徵的手法,將這種內心感覺化作可以感觸的具體形象加以描繪,讓讀者自己去領略其中的奧妙。所謂 源頭...

馬詩這首詩的一二句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把什麼比作雪把什麼比作

馬詩這首詩的一二句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把沙比作雪把明月比作鉤,這樣寫的好處 這2個句子對偶.對偶是指2個句子的字數相等,結構相似,來表現相關或相反的意思,從而加強語言效果.大漠 對 燕山 沙如雪 對 月似鉤 同時各句中分別用了比喻.將大漠的沙比作雪,燕山的月比作鉤.使得句子更加生動形象.馬詩一詩,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