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9點說史
出處:《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是唐代文學家劉禹錫創作的一首七律。
全詩如下:
巴山楚水淒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譯文:巴山楚水淒涼之地,二十三年默默謫居。只能吹笛賦詩,空自惆悵不已。
回來物是人非,我像爛柯之人,沉舟側畔,千帆競發;病樹前頭,萬木逢春。今日聽你高歌一曲,暫借杯酒振作精神。
擴充套件資料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是顯示自己對世事變遷和仕宦升沉的豁達襟懷,表現了詩人的堅定信念和樂觀精神,同時又暗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將取代舊事物。
劉禹錫這首酬答詩,接過白居易詩的話頭,著重抒寫這特定環境中自己的感情。白的贈詩中,白居易對劉禹錫的遭遇無限感慨,最後兩句說:「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一方面感嘆劉禹錫的不幸命運,另一方面又稱讚了劉禹錫的才氣與名望。
這兩句詩,在同情之中又包含著讚美,顯得十分委婉。因為白居易在詩的末尾說到二十三年,所以劉禹錫在詩的開頭就接著說:「巴山楚水淒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自己謫居在巴山楚水這荒涼的地區,算來已經二十三年了。一來一往,顯出朋友之間推心置腹的親切關係。
接著,詩人很自然地發出感慨道:「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說自己在外二十三年,如今回來,許多老朋友都已去世,只能徒然地吟誦「聞笛賦」表示悼念而已。
此番回來恍如隔世,覺得人事全非,不再是舊日的光景了。後一句用王質爛柯的典故,既暗示了自己貶謫時間的長久,又表現了世態的變遷,以及迴歸之後生疏而悵惘的心情,涵義十分豐富。
2樓:l壞壁
王質爛柯,典故,常被用來表示「滄桑鉅變所帶給人的恍如隔世的感覺」。
出處《列仙全傳》、《述異記》
原文「柯」的古意指斧柄。據《列仙全傳》記載:王質,晉時衢州(今浙江省內)人,入山伐木,至石室見二位老者弈棋,便置斧旁觀。
老人與之食,似棗核,吮其汁便解飢渴。後老人對王質說:「你來已久,可回去了。
」王質取斧,柄已盡爛。遂歸家,已歷數百年。親人無復存世,後入山得道。
譯文晉朝時有一位叫王質的人,有一天他到信安郡的石室山(今浙江省衢qu縣)去打柴。看到兩個小孩子在溪邊大石上正在下圍棋,於是把砍柴用的斧子放在溪邊地上,駐足**。小孩把一個形狀像棗核一樣的東西給王質 ,他吞下了那東西以後,竟然不覺得飢餓了。
看了多時,小孩說「你該回家了」,王質起身去拿斧子時,一看斧柄(柯)已經腐朽了,磨得鋒利的斧頭也鏽的凸凹不平了。王質非常奇怪。回到家裡後,發現家鄉已經大變樣。
無人認得他,提起的事,有幾位老者,都說是幾百年前的事了。原來王質石室山打柴誤入仙境,遇到了神仙,仙界一日,人間百年。
後來,後人就把「爛柯」作為圍棋的一個別名。
唐代詩人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出逢席上見贈》中 "到鄉翻似爛柯人"一句,就引用了這個典故。詩人用王質自比,表達了他遭貶離開京城二十多年後,人事的滄桑鉅變所帶給他的恍如隔世的感覺。
3樓:金坷垃的手札
劉禹錫的《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4樓:朕心悅兮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誰幫我找找成語故事
5樓:匿名使用者
破釜沉舟」出自《史記·項羽本紀》。公元前209年,我國歷史上爆發了陳勝吳廣領導的農民起義。陳勝吳廣犧牲後,劉邦和項羽率領的兩支軍隊逐漸壯大起來。
公元前207年,項羽的起義軍與秦將章邯率領的秦軍主力部隊在鉅鹿(今河北邢臺地區)大戰;項羽不畏強敵,引兵渡漳水(由鉅鹿東北流向東南的一條河)。渡河後,項羽命令全軍:「皆沉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
」鉅鹿一戰,大破秦軍,項兵威震諸侯。
這就是歷史典故「破釜沉舟」的由來。現在人們常用這個成語比喻戰鬥到底的決心。
一首英文歌女生唱的開頭很甜翻譯開頭就是說 你想不想知道祕密 我愛你然後就開始唱了求助
the 1975 somebody else ebony day girl version cover so i said i loved you one more time in case that would change your mind.一首英文歌女生唱的開頭很甜翻譯開頭就是說 你想不想知...
以彩虹為題寫一首詩,以彩虹說為題寫一首詩
暴雨初停烏雲散 彩缸如橋架天邊 繽紛七彩多夢幻 欲想跨上觀九天 彩虹,彩虹 你為什麼這麼美 你是天地的顏色 你是萬物的彙集 彩虹啊彩虹 你真美我有幸在今天看見你 忍不住高歌一曲。呵呵,看到你的bai問題,du我想起了戴 望舒的一zhi首迴文詩,給你看看dao 內我不敢說出你的名字 容 原名煩憂 戴望...
古詩畫這是一首什麼詩,詩的題目就是這首詩的什麼
古詩畫這是一首描寫意境的詩,詩的題目就是這首詩的意境。畫 王維 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譯文遠看高山色彩明亮,走近一聽水卻沒有聲音。春天過去,可是依舊有許多花草爭奇鬥豔,人走近,可是鳥卻依然沒有被驚動。鑑賞看遠處的山往往是模糊的,但畫上的山色卻很清楚,在近處聽流水,應當聽到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