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為什麼吃月餅,中秋節吃月餅的由來,有什麼含義嗎

2021-03-22 04:36:34 字數 5512 閱讀 3877

1樓:匿名使用者

我們都知道月餅是中秋的節令食品。但為什麼要在中秋這天吃月餅呢?有人說,因為月餅是圓形的,象徵天上的圓月;也有人說,圓圓的月餅應和天上的月亮,反映了人們期盼團聚的美好願望。

月餅,又稱胡餅、宮餅、小餅、月團、團圓餅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沿傳下來,便函形成了中秋吃月餅的習俗。

月餅,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據史料記載,早在殷、周時期,江浙一帶就有一種紀念太師聞仲的邊薄心厚的「太師餅」,是我國月餅的「始祖」。漢代張騫出使西域時,引進芝麻、胡核,為月餅的製作增添了輔料,這時便出現了以胡桃仁為餡的圓形餅,名曰「胡餅」。

唐代,民間已有從事生產的餅師,京城長安也開始出現糕餅鋪。據說,有一年中秋之夜,唐太宗和楊貴妃爺望皎潔的明月,心潮澎湃,隨口而出「月餅」,從此「月餅」的名稱便在民間逐漸傳開。

北宋皇家中秋節喜歡吃一種「宮餅」,民間俗稱為「小餅」、「月團」。蘇東坡有詩云:「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怡。

」宋代的文學家周密,在記敘南宋都城臨安見聞的《武林舊事》中首次提到「月餅」之名稱。到了明代,中秋吃月餅才在民間逐漸流傳。當時心靈手巧的餅師,反嫦娥奔月的神話故事作為儀器藝術圖案印在月餅上,使月餅成為更受人民青睞的中秋佳節的必備食品。

中秋節吃月餅據說始於元代,當時,朱元璋領導漢族人民反抗元朝**,約定在八月十五日這一天起義,以互贈月餅的辦法把字條夾在月餅中傳遞訊息。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便在民間傳開來。英語拼寫為:

mooncake(月亮蛋糕)。

後來,朱元璋終於把元朝推翻,成為明朝的第一個皇帝,雖然其後清朝人入主中國,但是人們仍舊慶祝這個象徵推翻異族統治的節日。

相傳我國古代,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在民間,每逢八月中秋,也有左右拜月或祭月的風俗。「八月十五月兒圓,中秋月餅香又甜」,這句名諺道出中秋之夜城鄉人民吃月餅的習俗。

月餅最初是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後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嚐月餅,作為家人團圓的象徵,慢慢月餅也就成了節日的禮品。

月餅,最初起源於唐朝軍隊祝捷食品。唐高祖年間,大將軍李靖征討匈奴得勝,八月十五凱旋而歸。

當時有人經商的吐魯番人向唐朝皇帝獻餅祝捷。高祖李淵接過華麗的餅盒,拿出圓餅,笑指空中明月說:「應將胡餅邀蟾蜍」。說完把餅分給群臣一起吃。

南宋吳自牧的《夢粱錄》一書,已有「月餅」一詞,但對中秋嘗月,吃月餅的描述,是明代的《西湖遊覽志會》才有記載:「八月十五日謂之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遺,取團圓之義」。到了清代,關於月餅的記載就多起來了,而且製作越來越精細。

月餅發展到今日,品種更加繁多,風味因地各異。其中京式、蘇式、廣式、潮式等月餅廣為我國南北各地的人們所喜食。

中秋節吃月餅的起源與含義

2樓:匿名使用者

秋節吃月餅據說始於元代,當時,朱元璋領導漢族人民反抗元朝**,約定在八月十五日這一天起義,以互贈月餅的辦法把字條夾在月餅中傳遞訊息。

後來,朱元璋終於把元朝推翻,成為明朝的第一個皇帝,雖然其後清朝人入主中國,但是人們仍舊慶祝這個象徵推翻異族統治的節日。

中秋節吃月餅可以加深團圓的氣氛,中秋節,習慣上又把它叫團圓節。因為每月的十五日月最圓,八月十五又時值秋高氣爽,這天夜間月又最亮。

八月十五叫中秋節是因為

七、八、九三個月為一年四季的秋季,八月十五正好是時間的一半,是秋季的正中,所以謂之中秋節,是流行於中國眾多民族與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

3樓:犬瘟熱

中秋節是遠古天象崇拜――敬月習俗的遺痕。據《周禮?春官》記載,周代已有「中秋夜迎寒」、「中秋獻良裘」、「秋分夕月(拜月)」的活動;漢代,又在中秋或立秋之日敬老、養老,賜以雄粗餅。

晉時亦有中秋賞月之舉,不過不太普遍;直到唐代將中秋與儲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楊貴妃變月神、唐明皇遊月宮等神話故事結合起,使之充滿浪漫色彩,玩月之風方才大興。

《西湖遊覽志》稱:「民間以月餅相饋,取團圓之義。」東坡以「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來讚譽月餅 。

相傳我國古代,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在民間,每逢八月中秋,也有左右拜月或祭月的風俗。「八月十五月兒圓,中秋月餅香又甜」,這句名諺道出中 秋之夜城鄉人民吃月餅的習俗。

月餅最初是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後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嚐月餅,作為家人團圓的象徵,慢慢月餅也就成了節日的禮品。

農曆八月十五日是中秋節。相傳,元朝末年,人們忍受不了蒙古人的統治奴役,紛紛想要起義抗元,卻苦於無法傳遞訊息。此時宰相劉伯溫心生一計,要大家買月餅來吃以避瘟疫;大家買了月餅切開一看,裡面卻藏了紙條,號召八月十五夜起義,民眾紛紛響應,便一舉推翻了元朝,月餅也因此成為中秋節的應景食物。

4樓:愛新覺羅_緣

中秋節的傳統食品是月餅,月餅是圓形的,象徵團圓,反映了人們對家人團聚的美好願望。中秋節吃月餅據說始於元代,當時,朱元璋領導漢族人民反抗元朝**,約定在八月十五日這一天起義,以互贈月餅的辦法把字條夾在月餅中傳遞訊息。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便在民間傳開來。

英語拼寫為:mooncake(月亮蛋糕)。

後來,朱元璋終於把元朝推翻,成為明朝的第一個皇帝,雖然其後清朝人入主中國,但是人們仍舊慶祝這個象徵推翻異族統治的節日。

相傳我國古代,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在民間,每逢八月中秋,也有左右拜月或祭月的風俗。「八月十五月兒圓,中秋月餅香又甜」,這句名諺道出中秋之夜城鄉人民吃月餅的習俗。

月餅最初是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後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嚐月餅,作為家人團圓的象徵,慢慢月餅也就成了節日的禮品。

月餅,最初起源於唐朝軍隊祝捷食品。唐高祖年間,大將軍李靖征討匈奴得勝,八月十五凱旋而歸。

當時有人經商的吐魯番人向唐朝皇帝獻餅祝捷。高祖李淵接過華麗的餅盒,拿出圓餅,笑指空中明月說:「應將胡餅邀蟾蜍」。說完把餅分給群臣一起吃。

南宋吳自牧的《夢粱錄》一書,已有「月餅」一詞,但對中秋嘗月,吃月餅的描述,是明代的《西湖遊覽志會》才有記載:「八月十五日謂之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遺,取團圓之義」。到了清代,關於月餅的記載就多起來了,而且製作越來越精細。

月餅發展到今日,品種更加繁多,風味因地各異。其中京式、蘇式、廣式、潮式等月餅廣為我國南北各地的人們所喜食。

月餅象徵著團圓,是中秋佳節必食之品。在節日之夜,人們還愛吃些西瓜等團圓的果品,祈祝家人生活美滿、甜蜜、平安。

5樓:匿名使用者

lv.2 2013-03-27

古代月餅被作為祭品於中秋節所食。據說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於唐朝開始。北宋之時,該種餅被稱為「宮餅」,在宮廷內流行,但也流傳到民間,當時俗稱「小餅」和「月團」。

後來演變成圓形,寓意團圓美好。

6樓:其實我很愛他

月餅傳說

月餅象徵團圓,是中秋祭月和拜土地公的必備祭品。而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是由元朝末年流傳下來的。

元朝末年,漢人打算團結起來反抗蒙古人的統治,卻苦於無從傳遞訊息。後來劉伯溫想出一條計策,到處散佈流言,說有冬瘟流行,除非家家戶戶都在中秋節買月餅來吃,才能避免。人們買了月餅回到家中,發覺裡面藏著紙條,上面寫著:

「中秋夜,殺韃子,迎義軍!」 於是眾人紛紛起義反抗統治者,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就是這樣留下來的。

無錫人中秋早晨一般都吃紅燒玫瑰糖芋頭,據說也與此有關。相傳蒙古滅宋之後,民族壓迫深重,漢人時刻都想反抗。有一年,大家約好中秋之夜一齊動手。

為了厭勝,人們要吃紅燒芋頭,象徵「韃子」人頭落地,這就是現在中秋節吃糖芋頭的來歷。

這個傳說在潮汕各地則變異為:當時元朝統治者規定,每戶潮人家都要住一個蒙古兵,受漢人供養,監視漢人的行動,並且只允許三家共用一把菜刀。老百姓恨極了,便趁著中秋節吃月餅的機會,把相約舉事的紙條,放在月餅餡子裡。

潮人取芋頭與「胡頭」諧音,且形似人頭,因此每至中秋,則以芋頭來祭奠祖先,歷代相傳,至今猶存。

廣東各地有中秋節吃芋頭的習俗,據說是紀念元末殺韃子的歷史故事。中秋節殺韃子後,便以其頭祭月,後來改以芋頭代替。至今廣東人剝芋皮時仍稱為「剝鬼皮」。

吃月餅我國城鄉群眾過中秋都有吃月餅的習俗,俗話中有:「八月十五月正圓,中秋月餅香又甜」。月餅最初是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月餅」一詞,最早見於南宋吳自牧的《夢樑錄》中,那時,它也只是象菱花餅一樣的餅形食品。

後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嚐月餅結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團圓的象徵。

月餅最初是在家庭製作的,清袁枚在《隋園食單》中就記載有月餅的做法。到了近代,有了專門製作月餅的作坊,月餅的製作越越來越精細,餡料考究,外型美觀,在月餅的外面還印有各種精美的圖案,如「嫦娥奔月」、「銀河夜月」、「三潭印月」等。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以餅之圓兆人之常生,用月餅寄託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都成為天下人們的心願,月餅還被用來當做禮品送親贈友,聯絡感情。

7樓:秒兔**

中秋節是團圓佳節,月餅象徵團圓,意味著一家人團團圓圓。

8樓:you不離不棄

中秋吃月餅的來歷 我們中華民族有許多傳統節日,每一個節目都有美麗的傳說。這些節日的習俗和慶祝方式表現了我們中國悠久的歷史文化和傳統。 農曆八月十五是我國民間傳統節日——中秋節。

中秋節的一項重要活動是賞月。這天夜晚,皓月當空,秋風送爽。辛勤勞作了一年的人們,看著豐收在望的莊稼,心中充滿喜悅。

全家人聚在一起,賞月、吃月餅慶祝中秋佳節。 關於中秋節的起源,專家們認為,這是由古代祭祀先農的典禮演變而來的。一年豐收了,收穫莊稼之前要先祭祀先農。

後來出現了許多關於中秋節的傳說,流傳最廣的是「嫦娥奔月」的故事。古時人們把明月看作吉祥團圓的象徵。因此,中秋節又稱團圓節。

由於農曆八月十五這一天正好在秋季的中間,所以稱中秋節。 嫦娥奔月的傳說 在很久很久以前,天上有十個太陽。它們把土地晒得冒煙,把莊稼烤得枯焦,老百姓也熱得活不下去了。

那時候,有個名字叫羿的人。他的力氣特別大,能夠拉開萬斤寶弓,射死大蛇猛獸。並很同情受難的百姓,他用足力氣彎弓搭箭,一口氣射下了九個太陽。

最後一個太陽嚇得認了錯,羿才留下它,讓它早出晚歸,為百姓多做好事。 從那以後,羿的名字傳遍了天下。他成了人人敬仰的英雄。

後來,羿娶了一個名字叫嫦娥的姑娘做妻子,他們相親相愛,過著幸福的生活。 嫦娥美麗、勤勞,心地善良,她常把羿打獵射到的野獸,分給鄉親們。有一天,羿上山打獵,路上碰見一位道士。

道士對羿說:「你為百姓除害,立下了功勞。我送你一包神藥,要是吃上半包,就會長生不老;要是全都吃下去,就會成仙**。

」羿把神藥拿回家,交給嫦娥保管。他準備找個合適的時候,和嫦娥分吃這包神藥,夫妻長生不老,永不分離。 羿射太陽出名以後,有很多人向他學武藝。

他的徒弟裡有一個叫逢蒙的人,也向他學習射箭的本領。逢蒙表面對羿很恭敬,可是心腸很壞。他知道羿的家裡藏著神藥,就暗自想出壞主意。

這一年的八月十五,並帶徒弟出去打獵。 傍晚的時候,逢蒙一個人偷偷溜回來,闖進嫦娥的家裡,逼著嫦娥交出神藥。嫦娥大聲喊叫,可是羿打獵還沒有回來,**能聽見?

為了不讓神藥落到無恥的逢蒙手裡,嫦娥只好開啟藥包,把神藥全部吞進嘴裡。突然,嫦娥覺得自己的身子像燕子一樣輕,不由自主飛出視窗,飄飄蕩蕩飛上了天空。嫦娥捨不得離開自己的親人和家園,她就飛到離地面最近的月亮上去,住在廣寒宮裡。

羿回家後聽說這件事,趕緊追出門去,可是已經晚了!只見圓圓的月亮上,隱隱約約有嫦娥的影子。鄉親們說嫦娥還會回來,勸羿耐心等待。

第二年八月十五,羿想念嫦娥,就拿出嫦娥愛吃的水果,擺在院子裡,還做了圓圓的月餅,表示團圓的心意,盼望嫦娥回來。時間過了一年又一年,嫦娥還是沒有回來。慢慢地,人間也就有了過節的習慣,每到八月十五,都要準備月餅、水果等食品。

為什麼中秋節要吃月餅中秋節為什麼要吃月餅

相傳我國古代,帝王就有春天祭日 秋天祭月的禮制。在民間,每逢八月中秋,也有左右拜月或祭月的風俗。八月十五月兒圓,中秋月餅香又甜 這句名諺道出中秋之夜城鄉人民吃月餅的習俗。月餅最初是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後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嚐月餅,作為家人團圓的象徵,慢慢月餅也就成了節日的禮品。月餅,最初起源於唐...

中秋節吃月餅是怎麼來的,中秋節為什麼要吃月餅啊

melody姑娘天蠍 月餅象徵團圓,是中秋的必備食品。而中秋吃月餅的習俗,據說是由元末流傳下來的。相傳元朝時,中原廣大人民不甘受蒙古人的殘酷統治,紛紛起義抗元。朱元璋欲聯合反抗力量,但元官兵搜查嚴密,苦於無從傳遞訊息。所以劉伯溫便想出一計策,命王昭光製造餅子,將寫有 八月十五夜起義 的紙條藏入餅子裡...

吃月餅的由來,中秋節吃月餅的由來

樓上真墨跡,月餅,原本是祭月時供品的一種,以後成為民間互相饋贈的禮品。西湖遊覽志 稱 民間以月餅相饋,取團圓之義。東坡以 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 來讚譽月餅 相傳我國古代,帝王就有春天祭日 秋天祭月的禮制。在民間,每逢八月中秋,也有左右拜月或祭月的風俗。八月十五月兒圓,中秋月餅香又甜 這句名諺道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