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修辭學的區別與聯絡是什麼,中西方修辭學的區別與聯絡是什麼?

2021-03-23 06:36:17 字數 5568 閱讀 9666

1樓:匿名使用者

1、記憶不同:在早期的西方修辭傳統中,記憶曾得到重視。它位列修辭學創造、排列、風格、記憶和傳達這五個組成部分中的第四個。

西塞羅認為,演講者必須具備這五項能力。他將記憶定義為大腦中保留的事件、詞彙以及排列。根據西塞羅的理論,有兩種型別的記憶:

自然的和人工的。自然的記憶存在於我們的大腦中,和思想同時產生。

而人工的記憶則是經過訓練體系訓練而形成的。(卡普蘭,1989)西塞羅認為,自然的記憶必須經過訓練加強,從而變得超常。

2、修辭手法不同:中國人通常缺乏西方人的口才和辯論概念,因在他們的修辭史中沒有演說傳統。然而,修辭絕不僅侷限於口頭形式。

比如,詩歌就是「某些演講分支的特殊模式或形式。不管是敘事詩中渲染夢境,還是悲情詩中充滿激情,詩歌在某種程度上就是演講的終點或目的,有時是即興或既定目的」(坎貝爾,1992)。

然而,西方修辭學的發展環境鼓勵直接的、對抗的、論爭的交流;儘管如此,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採用類比論證和其他間接方法。

聯絡:從緣起和發展比較中西修辭學傳統可知,兩者都有悠久的歷史和實用價值。

從哲學上講,中國修辭對於記憶的強調是由於中國文化反對個人主義所造成的。儒家學說認為個人應服從集體,道家學說認為集體應服從自然,佛教則否認自我存在。

中國「極左派」排斥並譴責資產階級個人主義。因此,中國人所能做的,就是通過背誦在心理上適應他人,從而使自己的行為和思考方式符合社會規範和政治標準,而這種行為正好與西方修辭中宣揚的創意和個性背道而馳。

2樓:娜莉

a.修辭學是研究在交際活動中如何提高語言表達效果的規律規則的科學.修辭學內部的語言修辭學和言語修辭學都是語言應用的原理原則和言語領域規律技巧的科學.

研究的是語言的應用和理解,但重在應用,重在總結一系列能增強語言表達效果的原理原則,規律和技巧;在研究理解時,不僅注重語言的字面意義,還注重語言的言外之義.

b.語用學從說話人和聽話人的角度,把人們使用語言的行為看作各種規約制約的社會行為,研究特定情景中的特定話語,從而發現語用規律.它不是從語言系統內部(語音、語法、語義)去研究語言本身表達的意義,而是根據語境研究話語的真正含義,解釋言下之意、弦外之音.

其研究的主要內容包括:語境、指示詞語、會話含義、預設、言語行為、會話結構六個方面.語用學研究語言的應用和理解,重在理解,重在語言的使用時,很注意語言的策略和場合要求向對方做出順應,而在研究理解時十分注意交際的認知關係.

但在整個交際活動過程中,語用學既研究編碼,也研究解碼過程,更側重於研究在不同的語言環境中如何理解和運用語言.

c.言語交際學則主要從言語的外部行為過程出發,通過對人類運用和交際間的各種關係的**,分析進行言語交際得失的原因,從而得出言語交際的一般規律.換句話說,語言交際學就是在「交際過程中」把握語言的特性與運用,即著重研究語言的動態運用.

教育和學習的區別

3樓:匿名使用者

任何人在工作過程中,總會遇到自己無法解決的問題,因此培訓就成為員工和管理者職業生涯發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培訓不僅教導員工和管理者該怎樣做,還為其解釋他們自己為什麼不會做,所以培訓是公司管理者非常重要的一種管理手段。

培訓、教育、學習的關係

培訓是側重於專業性和實踐性的培養訓練,它尤為重視知識與實際應用的關係。

從師生佔用課堂時間的比例方面去區分培訓和教育,在小學、中學、大學教育中,老師佔用的比例是90%以上,學生佔用的時間幾乎是零。此時的教育是較長時期內(小學、中學,甚至大學)接受的教導培育。成熟的教育重視理解,通過交流、理解力求永遠記住。

學習相對前兩者而言則是比較廣義的概念,通過任何途徑獲取知識都叫做學習。

表1-1

培訓與教育的區別

教育(教導培育、填鴨教育)

形式內容

重點教學過程

演講知識

培訓者演示內容

評估結果

培訓(重視理解、互動溝通)

內容重點

過程培訓

技巧培訓者學員

演示內容

教學員做

觀察學員

指導提高

【表析】

教育的內容側重於知識,而培訓的內容側重於技巧;教育活動的主角是教師(培訓者),而培訓講究培訓者和學員的互動,其重點角色既是培訓者又是學員;從過程來說,教育的過程主要是演示,而培訓除了演示之外還有教習和指導。

1.操作方法

一直以來,企業培訓存在問題的根源在於沒有正確地理解培訓的含義及其科學的操作方法:

æ 教育要素

教育的要素是考試、作業、老師,其中考試是衡量教育水平的一個最主要的手段。

æ 培訓要素

培訓的特徵是訓練,它是與實際應用緊密相連的。

æ 學習要素

學習的概念更加廣泛,「活到老,學到老」,生活中無處不可以成為學習的課堂。

2.針對層面

這三個概念的共同點是能夠幫助一個人不斷地提升和進步。但是,這三個概念之間又有著本質的不同:

æ 教育

解決被教育者如何做人與做事的問題。

æ 培訓

解決如何將事情做得更為專業。

æ 學習

從學習者的角度來解決自我完善和充實提高的問題。

培訓是學習的一種手段,學習是教育的一種方式,教育也是培訓的一種形式。培訓的人數沒有嚴格的界限,但是一定會有一個度的限制,過了這個度就不叫培訓了。ibm把培訓部叫做教育部,其中就融合了一些本質性和專業性的認識。

【自檢1-1】

你要給公司的新員工做一次培訓,這是你第一次在公司做培訓,同時也是領導對你的信任,你很想把這次培訓做好,努力達到領導設定的培訓目標。為了將達到培訓目標你會採取哪些方法?(

)(a)產品知識

(b)商務禮儀

(c)團隊合作

教育的特徵與方法

æ 教育的特徵

教育的特徵是考試,老師與學生之間是不平等的關係,老師具有約束和要求學生的權力。老師對學生擁有某種權力,這種權力可以要求學生不遲到,可以決定學生學習的內容,可以要求學生學到什麼水平,考試是體現這種權力的一種手段。

æ 教育的方法

實踐證明,對公司員工或管理人員培訓,採取教育這種師生不平等模式是行不通的,但是企業培訓卻可以採取考試的制度來督促員工強制記憶,從而提高其專業水平。這是因為記憶是枯燥的事情,沒有一定的強迫力量是不能夠取得明顯效果的。

【案例】ibm的考試製度

ibm的員工手冊明文規定:公司為了保證員工培訓的效果,每次培訓之後要進行考試,第一次沒及格,允許補考一次,補考不及格者予以開除,結果沒有一個員工不及格。

所以一個成功的公司,一定要有非常好的制度保障。公司培訓用了教育的某些特徵,其優勢是督促員工對專業知識強制記憶;但是也有不足之處:講授的知識越多,員工的學習氛圍就越沉默,課堂氣氛越枯燥。

4樓:月似當時

教育和培訓的本質區別導致兩者存在很大的不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中心點的區別

教師、學員和管理者都是教育和培訓活動的主體,但教育和培訓的中心點是不一樣的。教育強調的是教師傳授知識,學生獲取知識,課程和教學內容是學校規定好的,教師教什麼,學生就學什麼,因此,教育的中心是教師。

在培訓活動中參訓者都是成年人,他們都有一定的教育背景和工作經驗,他們之所以參加培訓不只是為了獲取資訊,更重要的是為了提高能力和提升發展空間。對他們來說培訓活動強調的是參訓者需要什麼,參訓者能夠通過培訓真正學到什麼,培訓師就應該傳授什麼,而不是培訓師願意教什麼就教什麼,因此,培訓的中心是學員。

二、學習內容的區別

教育提供的教學內容強調的是培養學生基礎理論知識的掌握與運用。培訓強調的則是與企業工作密切相關的知識和技能的掌握和運用。

三、過程的區別

教育的過程是一個以個人為導向的過程,個人在接受教育前對學什麼專業和畢業後做什麼會有很多選擇,在接受教育的過程中也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張揚自己的個性。

培訓的過程則是一個以企業工作和任務為導向的過程,你一旦進入特定的企業之後,企業會要求你在某個工作崗位上在一段時期內保持相對的穩定,並要求你與企業目標保持一致,與企業規範保持統一,認同企業文化和價值觀。你不可再率性而為,你的個性可能會相對受到制約,你的特長也可能會在一段時期內得不到發揮,你需要去適應新的環境並很快地融入到企業生活中。

培訓就是培養+訓練。就是通過培養加訓練使受訓者掌握某種技能的方式。目前,國內培訓主要以技能培訓為主,側重於行為之前。

為了達到統一的科學技術規範、標準化作業,通過目標規劃設定、知識和資訊傳遞、技能熟練演練、作業達成評測、結果交流公告等現代資訊化的流程,讓受訓者通過一定的教育訓練技術手段,達到預期的水平提高目標,提升戰鬥力,個人能力,工作能力的訓練都稱之為培訓!

培訓是給有經驗或無經驗的受訓者傳授其完成某種行為必需的思維認知、基本知識和技能的過程。基於認知心理學理論可知,職場正確認知(內部心理過程的輸出)的傳遞效果才是決定培訓效果好壞的根本。

學習教育。

5樓:不懂先生

高效的學習,首先要學會聽課:

1、有準備的去聽,也就是說聽課前要先預習,找出不懂的知識、發現問題,帶著知識點和問題去聽課會有解惑的快樂,也更聽得進去,容易掌握;

2、參與交流和互動,不要只是把自己擺在「聽」的旁觀者,而是「聽」的參與者,積極思考老師講的或提出的問題,能回答的時候積極回答(回答問題的好處不僅僅是表現,更多的是可以讓你注意力更集中)。

3、聽要結合寫和思考。純粹的聽很容易懈怠,能記住的點也很少,所以一定要學會快速的整理記憶。

4、如果你因為種種原因,出現了那些似懂非懂、不懂的知識,課上或者課後一定要花時間去弄懂。不然問題只會越積越多,最後就只能等著擁抱那「不三不四」的考試分數了。

其次,要學會記憶:

1、要學會整合知識點。把需要學習的資訊、掌握的知識分類,做成思維導圖或知識點卡片,會讓你的大腦、思維條理清醒,方便記憶、溫習、掌握。同時,要學會把新知識和已學知識聯絡起來,不斷糅合、完善你的知識體系。

這樣能夠促進理解,加深記憶。

2、合理用腦。所謂合理,一是要交替複習不同性質的課程,如文理交叉,歷史與地理交叉,這可使大腦皮層的不同部位輪流興奮與抑制,有利於記憶能力的增強與開發;二是在最佳時間識記,一般應安排在早晨、晚上臨睡前,具體根據自己的記憶高峰期來選擇。

3、藉助高效工具。速讀記憶是一種高效的閱讀學習方法,其訓練原理就在於啟用「腦、眼」潛能,培養形成眼腦直映式的閱讀學習方式,主要練習提升閱讀速度、注意力、記憶力、理解力、思維力等方面。掌握之後,在閱讀文章、材料的時候可以快速的提取重點,促進整理歸納分析,提高理解和記憶效率;同時很快的閱讀速度,還可以節約大量的時間,遊刃有餘的做其它事情。

具體學習可以參考《精英特全腦速讀記憶訓練軟體》。

學習思維導圖,思維導圖是一種將放射性思考具體化的方法,也是高效整理,促進理解和記憶的方法。不僅在記憶上可以讓你大腦裡的資料系統化、影象化,還可以幫助你思維分析問題,統籌規劃。不過,要學好思維導圖,做到靈活運用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需要花費很多時間的。

前面說的「精英特全腦速讀記憶訓練軟體」中也有關於思維導圖的練習和方法講解,可以參考。

最後,要學會總結:

一是要總結考試成績,通過總結學會正確地看待分數。只有正確看待分數,才不會被分數矇住你的雙眼,而專注於學習的過程,專注於蘊藏在分數背後的祕密。二是要總結考試得失,從中找出成敗原因,這是考後總結的中心任務。

學習當然貴在努力過程,但分數畢竟是知識和技能水平的象徵之一,努力過程是否合理也常常會在分數上體現出來。三是要總結、整理錯題,收集錯題,做出對應的一些解題思路(不解要知道這題怎麼解,還有知道這一型別的題要怎麼解)。四是要通過總結,確定下階段的努力方向。

東西方表現性的區別是什麼,中西方文化最大的差異是什麼

東方人的表copy現觀不同於西bai方。緣於古東方的精神世du界渾樸而靜觀 東方的思維zhi方式帶有dao神祕的直覺性 感悟性。這種思維方式的特點和長時間形成的民族文化心理,構成與西方不同的美學體系 藝術體系。西方美學和藝術體系長時期以再現性藝術占主導地位。古希臘 文藝復興 19世紀俄羅斯是西方再現...

說說你認為中西方神話故事的主要區別是什麼

西方神話有一個完整的體系,是中方神話所沒有的。中方的神是完美的,基本沒有瑕疵。而希臘羅馬神話中的神具有人性。中國神話是一群神化的人,希臘神話是一群神化的獸。西方主要是說教殘殺,中主要拼搏勇敢。真抄主本體的存在 很多bai人經常說這句話 人在做天du 在看 來闡述人們善惡良心的事zhi,來dao證實自...

中西方是什麼意思,中外是什麼意思,詞語中外的解釋,漢語詞典

西方,普遍指位於西半球 北半球的國家。指歐洲全境 美國 加拿大 澳大利亞和紐西蘭。中方 泛指東亞地區 中外是什麼意思,詞語中外的解釋,漢語詞典 中外 1 表裡 內心與外表。逸周書 諡法 行見中外,曰愨。孔晁注 表裡如一。2 宮內和宮外。管子 君臣下 是以中外不通,讒慝不生,婦言不及宮中之事,而諸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