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wyp駱遙
萬有引力是來自牛頓的萬有引力定
律,不屬於牛頓三大定律。
1、2023年牛頓發現萬有引力定律,任何物體之間都有相互吸引力,這個力的大小與各個物體的質量成正比例,而與它們之間的距離的平方成反比。
2、萬有引力定律出現後,才正式把研究天體的運動建立在力學理論的基礎上,從而創立了天體力學。 地球的質量產生的引力足夠把地球上的東西全部抓牢。
2樓:**襪
樓上正解。
牛頓第一定律又叫慣性定律:一切物體都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不變,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變這種狀態為止。
牛頓第二定律又叫加速度定律:物體的加速度與合外力成正比,與物體的質量成反比,即a=f/m。
牛頓第三定律又叫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定律:物體間的作用力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
3樓:匿名使用者
萬有引力定律和牛頓3大定律沒有關係。
4樓:山口之風
萬有引力定律雖是牛頓的發明,主要是區分開普勒定律的,但至今未命名是牛頓的第幾定律。
5樓:月光裡的鼬
三定律裡沒有萬有引力
牛頓三大定律和萬有引力定律 20
6樓:mynameis小澤
在牛頓的經典力學中確實有一個重要的定律涉及到具體的力,
那就是萬有引力定律。
突然出現在牛頓的頭腦裡的。依據了布拉赫的天文觀察資料和開普勒的分析,應用了牛頓三大定律(公
理);牛頓才得出了萬有引力定律。或者說,也正是依據了牛頓三大定律(公理)
,牛頓概括了蘋果從樹
上下落,
月亮圍繞地球的運動和行星圍繞太陽的運動等,
從而使構築行星運動的萬有引力定律成為可能。
顯然,單從公理是不可能給出萬有引力定律這樣的結果的。因此,為了得到有用的定律的表述,必須具
有觀察和實驗的資訊,具有來自真實世界的知識,而公理正是在這些基礎上執行才能體現出它的作用。
例如,為了分析一個物體的運動狀態及其變化,首先需要測量或分析該物體受到其他物體產生的引力所
形成的合力的作用,然後應用第二定律確定物體產生的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進而得出物體運動的速度
和位移等
不是如果是的話
牛頓何必要第一定律
如果這一點包含第二定律中,
牛頓為什麼要引入第一定律呢?前面已經論證,
第一定律的重點在於
揭示了物體具有固有的屬性—慣性,
並隱含著定義絕對慣性系的前提。
正是在第一定律需要的慣性系中,
一個物體受到淨力為零的物體將作勻速直線運動。但是也可以找到這樣的參考系,在這個參考系中物體
雖然受到的淨力為零,物體卻並不作勻速直線運動。例如,以一個表面無摩擦力的旋轉的圓盤作為參考
系,對一個木塊給以一個衝擊力,使它沿著圓盤表面運動。顯然,沿圓盤表面方向,物體受到的淨力是
零,但是對圓盤參照系,
這個木塊並不作勻速直線運動。
因為圓盤是一個加速參考系,
不是一個慣性系。
當然如果假設地面是慣性系,可以認為它相對於地面慣性系作勻速直線運動,也正是在這個地面慣性系
內才可以判定圓盤作加速運動。因此,牛頓定律在加速系中是不適用的,必須先有第一定律成立的慣性
系,才有第二定律的成立。第一定律不是第二定律的特例。
萬有引力定律是什麼
7樓:我是大角度
萬有引力定律的定義:
任意兩個質點有通過連心線方向上的力相互吸引。該引力大小與它們質量的乘積成正比與它們距離的平方成反比,與兩物體的化學組成和其間介質種類無關。
萬有引力定律是艾薩克·牛頓在2023年於《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上發表的。
萬有引力定律的發現是近代經典物理學發展的必然結果。科學史上普遍認為,這一成果應該歸功於偉大的牛頓。
其他傑出的科學家如胡克、哈雷等在這一方面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貢獻。但與牛頓相比,他們的觀點和研究方法總是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缺陷,最終與跨時代的科學發現失之交臂。
牛頓在推出萬有引力定律時,沒能得出引力常量g的具體值。g的數值於2023年由卡文迪許利用他所發明的扭秤得出。卡文迪許的扭秤試驗,不僅以實踐證明了萬有引力定律,同時也讓此定律有了更廣泛的使用價值。
8樓:叫那個不知道
萬有引力定律是艾薩克·牛頓在2023年於《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上發表的。牛頓的普適的萬有引力定律表示如下:
任意兩個質點有通過連心線方向上的力相互吸引。該引力大小與它們質量的乘積成正比與它們距離的平方成反比,與兩物體的化學組成和其間介質種類無關。
擴充套件資料
牛頓的猜想
地球與太陽之間的吸引力與地球對周圍物體的引力可能是同一種力,遵循相同的規律。
猜想的依據
(1)行星與太陽之間的引力使行星不能飛離太陽,物體與地球之間的引力使物體不能離開地球;(2)在離地面很高的距離裡,都不會發現重力有明顯的減弱,那麼這個力必然延伸到很遠的地方。
檢驗的思想
如果猜想正確,月球在軌道上運動的向心加速度與地面重力加速度的比值,應該等於地球半徑平方與月球軌道半徑平方之比,即
。檢驗的結果
地面物體所受地球的引力,與月球所受地球的引力是同一種力。
9樓:0熊小乖
任何物體之間都有相互吸引力,這個力的大小與各個物體的質量成正比例,而與它們之間的距離的平方成反比。如果用m1、m2表示兩個物體的質量,r表示它們間的距離,則物體間相互吸引力為f=(gm1m2)/r^2,g稱為萬有引力常數。
萬有引力定律是牛頓在2023年出版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一書中首先提出的。牛頓利用萬有引力定律不僅說明了行星運動規律,而且還指出木星、土星的衛星圍繞行星也有同樣的運動規律。他認為月球除了受到地球的引力外,還受到太陽的引力,從而解釋了月球運動中早已發現的二均差,出差等。
兩個可看作質點的物體之間的萬有引力,可以用以下公式計算:f=g·m₁·m₂/r^2。即萬有引力等於引力常量乘以兩物體質量的乘積除以它們距離的平方。
其中g代表引力常量,其值約為6.67×10^-11 n·㎡ /kg^2,為英國物理學家、化學家亨利·卡文迪許通過扭秤實驗測得。
17世紀早期,人們已經能夠區分很多力,比如摩擦力、重力、空氣阻力、電力和人力等。牛頓首次將這些看似不同的力準確地歸結到萬有引力概念裡:蘋果落地,人有體重,月亮圍繞地球轉,所有這些現象都是由相同原因引起的。
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簡單易懂,涵蓋面廣。
萬有引力的發現,是17世紀自然科學最偉大的成果之一。它把地面上的物體運動的規律和天體運動的規律統一了起來,對以後物理學和天文學的發展具有深遠的影響。它第一次揭示了自然界中一種基本相互作用的規律,在人類認識自然的歷史上樹立了一座里程碑。
10樓:匿名使用者
萬有引力定律:自然界中任何兩個物體都是相互吸引的,引力的大小與兩物體的質量的乘積成正比,與兩物體間距離的平方成反比。
公式表示: f=g*m1m2/(r*r)
(g=6.67×10^-11n•m^2/kg^2)f: 兩個物體之間的引力
g: 萬有引力常數
m1: 物體1的質量
m2: 物體2的質量
r: 兩個物體之間的距離
依照國際單位制,f的單位為牛頓(n),m1和m2的單位為千克(kg),r 的單位為米(m),常數g近似地等於6.67×10-11次方n·m2㎏-2次方(牛頓米的平方每千克的平方)。
11樓:匿名使用者
萬有引力
定律:屬於自然科學領域定律,自然界中任何兩個物體都是相互吸引的,引力的大小跟這兩個物體的質量乘積成正比,跟它們的距離的二次方成反比。
萬有引力定律是牛頓在2023年出版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一書中首先提出的。牛頓利用萬有引力定律不僅說明了行星運動規律,而且還指出木星、土星的衛星圍繞行星也有同樣的運動規律。他認為月球除了受到地球的引力外,還受到太陽的引力,從而解釋了月球運動中早已發現的二均差,出差等;另外,他還解釋了彗星的運動軌道和地球上的潮汐現象。
根據萬有引力定律成功地預言並發現了海王星。
萬有引力定律出現後,才正式把研究天體的運動建立在力學理論的基礎上,從而創立了天體力學。 簡單的說,質量越大的東西產生的引力越大,這個力與兩個物體的質量均成正比,與兩個物體間的距離平方成反比。地球的質量產生的引力足夠把地球上的東西全部抓牢。
萬有引力定律傳入中國:《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牛頓最重要的著作,2023年出版。該書總結了他一生中許多重要發現和研究成果,其中包括上述關於物體運動的定律。
他說,該書「所研究的主要是關於重、輕流體抵抗力及其他吸引運動的力的狀況,所以我們研究的是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該書傳入中國後,中國數學家李善蘭曾譯出一部分,但未出版,譯稿也遺失了。現有的中譯本是數學家鄭太樸翻譯的,書名為《自然哲學之數學原理》,2023年商務印書館初版,1957和2023年兩次重印。
牛頓三大定律和萬有引力定律的內容是什麼?牛頓學說的產生有何意義?
12樓:匿名使用者
牛頓三大定律是力學中重要的定律,它是研究經典力學的基礎。
1.牛頓第一定律
內容:任何物體都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的狀態,直到受到其它物體的作用力迫使它改變這種狀態為止。
說明:物體都有維持靜止和作勻速直線運動的趨勢,因此物體的運動狀態是由它的運動速度決定的,沒有外力,它的運動狀態是不會改變的。物體的這種性質稱為慣性。
所以牛頓第一定律也稱為慣性定律。第一定律也闡明瞭力的概念。明確了力是物體間的相互作用,指出了是力改變了物體的運動狀態。
因為加速度是描寫物體運動狀態的變化,所以力是和加速度相聯絡的,而不是和速度相聯絡的。在日常生活中不注意這點,往往容易產生錯覺。
注意:牛頓第一定律並不是在所有的參照系裡都成立,實際上它只在慣性參照系裡才成立。因此常常把牛頓第一定律是否成立,作為一個參照系是否慣性參照系的判據。
2.牛頓第二定律
內容:物體在受到合外力的作用會產生加速度,加速度的方向和合外力的方向相同,加速度的大小正比於合外力的大小與物體的慣性質量成反比。
第二定律定量描述了力作用的效果,定量地量度了物體的慣性大小。它是向量式,並且是瞬時關係。
要強調的是:物體受到的合外力,會產生加速度,可能使物體的運動狀態或速度發生改變,但是這種改變是和物體本身的運動狀態有關的。
真空中,由於沒有空氣阻力,各種物體因為只受到重力,則無論它們的質量如何,都具有的相同的加速度。因此在作自由落體時,在相同的時間間隔中,它們的速度改變是相同的。
3.牛頓第三定律
內容:兩個物體之間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在同一條直線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說明:要改變一個物體的運動狀態,必須有其它物體和它相互作用。物體之間的相互作用是通過力體現的。
並且指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有作用必有反作用力。它們是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另需要注意:
(1)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沒有主次、先後之分。同時產生、同時消失。
(2)這一對力是作用在不同物體上,不可能抵消。
(3)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必須是同一性質的力。
(4)與參照系無關。
定律內容:
自然界種任何兩個物體都是相互吸引的,引力的大小與兩物體的質量的乘積成正比,與兩物體間距離的平方成反比。
萬有引力定律
公式表示:
f=g*m1m2/(r*r) (g=6.67×10^-11n•m^2/kg^2) 可以讀成f等於g乘以m1m2除以r的平方商
f: 兩個物體之間的引力
g: 萬有引力常數
m1: 物體1的質量
m2: 物體2的質量
r: 兩個物體之間的距離
依照國際單位制,f的單位為牛頓(n),m1和m2的單位為千克(kg),r 的單位為米(m),常數g近似地等於6.67 × 10−11 n m2 kg−2(牛頓米的平方每千克的平方)。
可以看出排斥力f一直都將不存在,這意味著淨加速度的力是絕對的。(這個符號規約是為了與庫侖定律相容而訂立的,在庫侖定律中絕對的力表示兩個電子之間的排斥力。)
意義:萬有引力定律的發現,是17世紀自然科學最偉大的成果之一。它把地面上物體運動的規律和天體運動的規律統一了起來,對以後物理學和天文學的發展具有深遠的影響。
它第一次解釋了(自然界中四種相互作用之一)一種基本相互作用的規律,在人類認識自然的歷史上樹立了一座里程碑。
萬有引力定律揭示了天體運動的規律,在天文學上和宇宙航行計算方面有著廣泛的應用。它為實際的天文觀測提供了一套計算方法,可以只憑少數觀測資料,就能算出長週期執行的天體運動軌道,科學史上哈雷彗星、海王星、冥王星的發現,都是應用萬有引力定律取得重大成就的例子。利用萬有引力公式,開普勒第三定律等還可以計算太陽、地球等無法直接測量的天體的質量。
牛頓還解釋了月亮和太陽的萬有引力引起的潮汐現象。他依據萬有引力定律和其他力學定律,對地球兩極呈扁平形狀的原因和地軸複雜的運動,也成功的做了說明。
牛頓三大定律和萬有引力定律,牛頓三大定律和萬有引力定律
在牛頓的經典力學中確實有一個重要的定律涉及到具體的力,那就是萬有引力定律。突然出現在牛頓的頭腦裡的。依據了布拉赫的天文觀察資料和開普勒的分析,應用了牛頓三大定律 公 理 牛頓才得出了萬有引力定律。或者說,也正是依據了牛頓三大定律 公理 牛頓概括了蘋果從樹 上下落,月亮圍繞地球的運動和行星圍繞太陽的運...
以下說法正確的是A牛頓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並通過實驗
選b,a牛頓沒有測出引力常量,是卡文迪許測的 c是地心說內容,是錯的 d太陽並不是不動,只是它的環繞恆星很遠,太陽系被它整個帶著繞轉,我們無法察覺,但可以通過觀測證明,求採納 a 牛copy頓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許bai通過實驗測出了du萬有引力常量.故a錯誤zhi b 開普勒發現了dao 行...
如何推出萬有引力定律,萬有引力定律是怎麼樣推到出來的
開普勒有三大天文定律 都是針對行星繞太陽運動的 行星運動第一定律 橢圓定律 所有行星繞太陽的運動軌道是橢圓,太陽位於橢圓的一焦點上。行星運動第二定律 面積定律 聯接行星和太陽的直線在相等的時間內掃過的面積相等。行星運動第三定律 調和定律 行星繞太陽運動的公轉週期的平方與它們的軌道半長徑的立方成正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