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課文《雨巷》裡最後一段把「逢著」改為「飄過」的用意是什麼

2021-04-26 10:17:35 字數 2146 閱讀 1894

1樓:離ゃ開

飄過--形容姑娘形象的似有若無,既實又虛,稍縱即逝,空留下無限的依戀和滿腹的憂傷。

2樓:匿名使用者

繼續追尋著丁香一樣的姑娘。就算希望難以實現,但仍然懷著對理想的追求和憧憬。

3樓:匿名使用者

作者寫作的動機之一是為了表達一種自己對於美好社會的憧憬。「丁香姑娘」的指代意象之一便是如此。而文末之所以用「飄過」是暗示了作者一是對這樣的憧憬社會已不抱太大的希望了。

雨巷 作者在最後一節把第一節的逢著改為飄過有什麼作用

《雨巷》中「逢著」改為「飄過」說明了什麼心態特徵?

4樓:匿名使用者

「逢著」改為「飄過」說明了詩人並沒有完全放棄希望,讓人感到詩人得希望越來越渺茫,渲染詩人理想破滅而又無法挽回的苦悶

5樓:罹凝寒默

「逢著」改為「飄過」表現了詩人並沒有完全放棄希望,讓詩人的希望越來越渺茫,渲染詩人因理想破滅而又無法挽回的苦悶

戴望舒:《雨巷》第一節和最後一節把希望逢著改為飄過,表達了怎養的情感????

6樓:cathy卡西

首尾呼應,聯想全詩,讓人更加感動,詩人情感上的表達,餘音繞樑,令人回味無窮,作者先是滿懷希望,希望逢著丁香一樣的姑娘,有著美好的理想,但這理想稍縱即逝,只留作者獨自彷徨,在最後一節用「飄過」更令人回味,體現出作者的惆悵,傷感,寂寞

7樓:哇哎西西

1,「逢著」改為「飄過」說明了詩人並沒有完全放棄希望,讓人感到詩人得希望越來越渺茫,渲染詩人理想破滅而又無法挽回的苦悶

2,飄過--形容姑娘形象的似有若無,既實又虛,稍縱即逝,空留下無限的依戀和滿腹的憂傷。

3,繼續追尋著丁香一樣的姑娘。就算希望難以實現,但仍然懷著對理想的追求和憧憬。

《雨巷》是中國詩人戴望舒2023年創作的一首現代詩。詩中描寫了抒情主人公「撐著油紙傘」,獨自彷徨在悠長而又寂寥的雨巷。他懷著一種縹緲的希望,希望逢著「一個丁香一樣地結著愁怨的姑娘」,這個姑娘有著丁香一樣的顏色與芬芳,而她的內心卻結著憂愁、哀怨。

他逢著了這樣的姑娘,然而轉瞬即逝,「像夢中飄過」,她的顏色、芬芳、「太息般的眼光」以及「丁香般的惆悵」統統消散在「雨的哀曲裡」。他依舊「撐著油紙傘」,獨自彷徨在悠長而又寂寥的雨巷,依舊懷著希望,希望飄過「一個丁香一樣地結著愁怨的姑娘」。

《雨巷》中,詩人用象徵性的意象及意象群來營建抒情空間,傳達內心情感,並且融會了中國古代詩歌,尤其是晚唐五代纖弱婉約詩詞的藝術營養。不僅如此,這首詩在藝術上的成功之處還在於它的和諧的音律美。

8樓:蕾bo娃娃

表達了作者對理想的執著追求

在《雨巷》中,第一節與最後一節大體相同,在最後一節詩人為什麼把「逢著」改為「飄過」

9樓:百度使用者

在整個過程中的階段不同

10樓:百度使用者

逢著」改為「飄過」說明了詩人並沒有完全放棄希望,讓人感到詩人得希望越來越渺茫,渲染詩人理想破滅而又無法挽回的苦悶

雨巷中作者為何把逢著改為飄過

11樓:匿名使用者

飄過一詞 表現了女郎走過時輕盈的姿態

還帶有毫無留戀的感**彩 就像過客般的形態就我個人而言理解就是用飄過的話更適合這個意境逢著是你主動去逢

而飄過就是姑娘主動了

緩緩飄來

在一個深夜的雨巷

是這樣的意境

12樓:爝燰

「飄過」與第一節中的「逢著」既是照應又有語意上的遞進,拓展了詩歌的意境。「逢著」強調了實際中的接觸,理想化程度更高;「飄過」雖然也有理想化成分,但有現實了些,詩人知道丁香姑娘是可望而不可即的。(注*這裡丁香姑娘指的是理想)

《雨巷》中首句的「逢著」,在尾節為何改為「飄過」?

13樓:匿名使用者

本身無望的期待已破滅,又何必再去向往。「逢著」本身帶有認識的意味,而「飄過」只是說那種希望的轉瞬即逝,是不可得的。

14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姑娘走了。當然不是 逢著。

《好夥伴》最後一段,課文《好夥伴》的最後一段是什麼?

馬哈多是一名護林員,他養著一隻獵狗。有一次,他帶著獵狗上山巡邏。在一處草叢中,獵狗咬住馬哈多的衣角,汪汪汪地叫起來。馬哈多向前走了幾步,撥開草叢,發現地上躺著一隻受傷的烏鴉。馬哈多把烏鴉帶回家,給它抹藥,幫它養傷。烏鴉的傷很快就好了。從此,烏鴉成了馬哈多和獵狗的小夥伴。馬哈多和獵狗外出護林時,烏鴉就...

秋天的雨課文最後一段話抒發了作者對秋天什麼的感情

這是一篇抒情意味很濃的散文,名為寫秋雨,實際在寫秋天。課文的內容豐富多彩,作者抓住秋天的特點,從秋天的到來寫起,寫了秋天繽紛的色彩,秋天的豐收景象,還有深秋中各種動物 植物準備過冬的情景。表 達了作者對秋天的 喜愛和讚歎之情。秋天的雨還把什麼顏色給了誰呢請仿照文中的句子寫一句話 秋天的雨把粉色給了犀...

說說風箏這篇課文最後一段有什麼用意

魯迅先生的 風箏 這篇課文最後一段的意思是 我 要討弟弟的寬恕,撫平他精神的創傷,而弟弟卻全然忘卻,毫無怨恨,精神 殺而不自知,我 沉重的心情因無法補過而只能一直沉重下去,這種悲哀是出乎意料的,所以說 無可把握的悲哀 想擺脫而不得。想 躲到肅殺的嚴冬中去 就是不要望見春天,不要望見風箏,這才能忘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