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地理位置,都江堰的地理構造

2021-05-02 06:42:35 字數 5203 閱讀 5268

1樓:匿名使用者

都江堰是世界文化遺產(2023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世界自然遺產(四川大熊貓棲息地)、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都江堰位於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始建於秦昭王末年(約公元前256~前251) ,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鱉靈開鑿的基礎上組織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由分水魚嘴、飛沙堰、寶瓶口等部分組成,兩千多年來一直髮揮著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為水旱從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國",至今灌區已達30餘縣市、面積近千萬畝,是全世界迄今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無壩引水為特徵的巨集大水利工程,凝聚著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勤勞、勇敢、智慧的結晶。

都江堰風景區主要有伏龍觀、二王廟、安瀾索橋、玉壘關、離堆公園、玉壘山公園、玉女峰、靈巖寺、普照寺、翠月湖、都江堰水利工程等。

2樓:匿名使用者

都江堰在現在的都江堰市的城西,距都江堰市區大約1.5公里。都江堰市位於成都西北60公里。

都江堰位於岷江從山區瀉入成都平原之處,它巧妙的**了奔騰咆哮的岷江,使得成都平原成為旱澇保收的天府之國,距今已經有2000多年的歷史,是目前世界上唯一還在使用的古代水利工程。

都江堰的中心,位於北緯30°59′34〃,東經103°37′23〃

都江堰的地理構造

3樓:愛

一、地理位置

都江堰市位於成都平原與川西高原的過渡地帶,地處岷江上游和中游結合部位。都江堰市屬四川省成都市所轄,東鄰彭州市、郫縣、溫江區,南連崇州市,西、北接汶川縣(圖0.2-1),南距成都市市區48km。

地理座標:東經103°25′42″~103°47′00″,北緯30°44′54″~31°22′09″。市域南北長68.

4km,東西寬34.0km,面積1208km2。

二、地形地貌

境內總體地勢北西高、南東低,跨成都平原與龍門山兩個不同的自然地理區域,高山、中山、低山、丘陵和平原呈階梯狀分佈。區內最高峰為北端的光光山頂,海拔4582m,最低點位於南端柳街鎮清涼村的三滴水,海拔592m,相對高差3990m。

高山區(海拔3500m以上)面積104.6km2,佔全區面積的8.66%,分佈在虹口鄉和龍池鎮;中山區(海拔1000m~3500m)面積429.

6km2,佔全區面積的35.58%,分佈在虹口鄉、向峨鄉、龍池鎮、玉堂鎮和中興鎮;低山丘陵區(海拔722m~1000m)面積258.9km2,佔全區面積的21.

44%,分佈在平原的邊緣,多呈帶狀蜿蜒起伏的低山以及零散孤立的饅頭狀小丘;平原區面積414.4km2,佔全區面積的34.32%。

都江堰市市域內的地貌特徵明顯地反映出受到地層巖性和地質構造的控制,按其成因和形態可分為侵蝕堆積地貌、構造侵蝕地貌、構造侵蝕溶蝕中山地貌等三大類。

三、地層巖性

都江堰市地層屬揚子地層區龍門山及四川盆地分割槽,地層除缺失奧陶系外,從元古界到第四系均有出露。市域內的東南部成都平原為全新統衝洪積和更新統冰磧、冰水堆積砂卵石土及砂質粘土;北部高中山、高山區為侵入火成岩體,為塊狀結構,連續分佈面積大,多屬無人區;在中部和西部低山、低中山、中山區為震旦系至第三系的碎屑岩沉積,巖體為不等厚的層狀結構,巖性砂岩、泥岩、頁岩(或碳質頁岩夾煤層)、礫岩等。

四、地質構造

都江堰市市域在地質構造體系上為龍門山構造帶的中南段,屬華夏構造體系。在大地構造上分別屬揚子準地臺和青藏地槽區,地質構造複雜。

褶皺構造:區內的褶皺構造有彭灌復背斜、懶板凳—白石飛來峰、懶板凳向斜、趙公山向斜、青城山向斜和背斜、戴家溝向斜和石板灘背斜等,褶皺軸向多沿北東向展布。

斷裂構造:從晉寧運動開始至喜山運動,本區經歷了岩漿侵入和斷裂大規模活動,東南部成都平原下沉,北部前震旦系古生界老地層向東南推覆於中生界新地層之上,中間為龍門山構造帶,形成一系列北東向壓性、壓扭性斷

裂,近南北向、東西向的扭性斷裂和北西—南東向的張性、張扭性斷裂。龍門山構造帶在區內西北綿延長50km,寬20~50km,呈北東40°~50°方向展布,有兩條北東向壓扭性大斷裂橫穿本區。

虹口映秀斷裂:為龍門山**北川—映秀斷裂的一部分。為北東向壓扭性深大斷裂。

分佈於虹口鄉和龍池鎮北部,境內長40km,斷層面向北西傾斜,傾向300°~330°,傾角50°~60°。在龍池的乾溝,破碎頻寬達30m。該斷裂是彭灌雜巖邊緣一條分界和控制性斷層,具明顯壓扭性特徵和多期活動性,其為活動性斷裂,該斷裂是本次「5.

12」**的發震斷裂。

灌縣斷裂(二王廟斷裂):系龍門山前山江油—灌縣斷裂的一部分。從彭州通濟場西南經寬河壩入境,又經洞壇口、懶板凳、都江堰火車站至二王廟,過岷江後南折,至泰安寺和兩河北部入崇慶縣境。

在區內長約50km,走向為北東30°~60°,平均約為45°,斷面傾向310°~330°,傾角45°~53°。屬壓扭性斷層。

五、**

都江堰市是一個**活動頻繁的地區,屬龍門山斷裂帶**活動區。

映秀斷裂:據**局2023年6月會議認為「中灘鋪(映秀)斷裂是彭灌雜巖邊緣一條分界和控制性斷層,具明顯壓扭性特徵和多期活動性,挽近活動也顯示,推斷為強震發生區」。該斷裂是 「5.

12」**的發震斷裂。

灌縣斷裂:也是「5.12」**的發震斷裂之一。

據灌縣**中心站定點水準測量,**後北西盤相對上升,8個月內上升0.5mm,小三角測量發現北西盤向西移動(即反扭),表明斷層至今仍在活動。

2023年3月19日,泰安鎮發生過4.0級**。龍門山**帶、松潘**帶及鮮水河**帶所發生的強震或中強震,對本區亦有明顯的震感和影響。

2023年「5.12」**,沿龍池—虹口(映秀—北川斷裂帶)3~5km寬頻狀區「5.12」**區最高烈度達ⅺ度,其餘山區**烈度ⅹ度,平壩區**烈度ⅸ度。

根據國家標準gb18306-2001 《中國**動引數區劃圖》第1號修改單(國標委服務函[2008]57號)對四川、甘肅、陝西部分地區**動引數的相關規定,都江堰市**動峰值加速度為0.20g,**動反應譜特徵週期為0.4s。

六、水文地質特徵

都江堰市水文地質條件受巖相建造、地質構造、地形地貌及氣象水文等因素影響和控制。按賦存介質和儲集特徵,地下水可分為四大型別:鬆散巖類孔隙水、碎屑岩類孔隙裂隙水、碳酸鹽巖巖溶水、基岩裂隙水。

都江堰的地理概況?

4樓:匿名使用者

2023年11月青城山—都江堰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遺產委員會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著名的古代水利工程都江堰,位於四川都江堰市城西,古時屬都安縣境而名為都安堰,宋元后稱都江堰,被譽為「獨奇千古」的「鎮川之寶」 。建於公元三世紀,是中國戰國時期秦國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眾修建的一座大型水利工程,是全世界至今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無壩引水為特徵的巨集大水利工程。2200多年來,至今仍發揮巨大效益,李冰治水,功在當代,利在千秋,不愧為文明世界的偉大傑作,造福人民的偉大水利工程。

是全世界至今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無壩引水為特徵的巨集大水利工程。是我國科技史上的一座豐碑。

都江堰水利工程最主要部為都江堰渠首工程,這是都江堰灌溉系統中的關鍵設施。渠首主要由魚嘴分水堤、寶瓶口引水工程和飛沙堰溢洪道三大工程組成。 寶瓶口引水口 離堆在開鑿寶瓶口以前,是湔山虎頭巖的一部分。

李冰根據水流及地形特點,在坡度較緩處,鑿開一道底寬17米的楔形口子。峽口枯水季節寬19米,洪水季節寬23米。據《永康軍志》載「春耕之際,需之如金,號曰『金灌口』」。

因此寶瓶口古時又名金灌口。寶瓶口是內江進水咽喉,是內江能夠「水旱從人」的關鍵水利設施。由於寶瓶口自然景觀瑰麗,有「離堆鎖峽」之稱,屬歷史上著名的「灌陽十景」之一。

飛沙堰是中段的洩洪道,有排洩洪水和沙石的功能,寶瓶口具有引水和控制進水的作用。因而,都江堰水利工程科學地解決了江水的自動分流、自動排沙、自動排水和引水的難題,收到了「行水灌田,防洪抗災的功效,是世界水利工程史上的一大奇觀。

250多年來,引水灌溉,才使蜀地有「天府之國」的美譽。都江堰是「天府」富庶之源,至今仍發揮著無可替代的巨大作用,灌溉良田1000多萬畝。

都江堰旅遊得天獨厚,有大型的水利工程--都江堰,有「人間仙境」--龍池國家森林公園,有道教名山--青城山,還有星羅棋佈的諸多人文景觀、名勝古蹟和現代化娛樂設施,地理位置優越,距成都僅48公里,國道213線穿行而過,是從成都前往黃龍、九寨溝的必經之路。

5樓:匿名使用者

都江堰坐落於四川省都江堰市城西,位於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都江堰水利工程建於公元前256年,是全世界迄今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無壩引水為特徵的巨集大水利工程。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都江堰附近景色秀麗,文物古蹟眾多,主要有伏龍觀、二王廟、安瀾索橋、玉壘關、離堆公園、玉壘山公園和靈巖寺等。

都江堰水利工程由建立時的魚嘴分水堤、飛沙堰溢洪道、寶瓶口引水口三大主體工程和百丈堤、人字堤等附屬工程構成。科學地解決了江水自動分流、自動排沙、控制進水流量等問題,消除了水患,使川西平原成為「水旱從人」的「天府之國」。兩千多年來,一直髮揮著防洪灌溉作用。

截至2023年,都江堰灌溉範圍已達40餘縣,灌溉面積達到66.87萬公頃。

魚嘴是修建在江心的分水堤壩,把洶湧的岷江分隔成外江和內江,外江排洪,內江引水灌溉。飛沙堰起瀉洪、排沙和調節水量的作用。寶瓶口控制進水流量,因口的形狀如瓶頸,故稱寶瓶口。

內江水經過寶瓶口流入川西平原灌溉農田。從玉壘山截斷的山丘部分,稱為「離堆」。

都江堰建成後,成都平原沃野千里,稱為「陸海」、「水旱從人,不知饑饉,時無荒年,謂之天府」。四川的經濟文化有很大發展,人民受益不淺。這項工程直到今天還在起作用。

同時,都江堰這一帶風景優美,有不少名勝古蹟,又是一處十分理想的遊覽勝地。都江堰一帶有二王廟、伏龍觀、安瀾索橋等名勝古蹟。

都江堰水利工程充分利用當地西北高、東南低的地理條件,根據江河出山口處特殊的地形、水脈、水勢,乘勢利導,無壩引水,自流灌溉,使堤防、分水、洩洪、排沙、控流相互依存,共為體系,保證了防洪、灌溉、水運和社會用水綜合效益的充分發揮。其最偉大之處是建堰兩千多年來經久不衰,而且發揮著愈來愈大的效益。都江堰的建立,以不破壞自然資源,充分利用自然資源為人類服務為前提,變害為利,使人、地、水三者高度協調統一。

都江堰工程至今猶存。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灌區範圍的擴大,從2023年開始,逐步改用混凝土漿砌卵石技術對渠首工程進行維修、加固,增加了部分水利設施,古堰的工程佈局和「深淘灘、低作堰」,「乘勢利導、因時制宜」,「遇灣截角、逢正抽心」等治水方略沒有改變,都江堰水利工程成為世界最佳水資源利用的典範。

根據聯合國《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第一條第二款有關文化遺產定義的規定:「建築物:從歷史、藝術或科學角度看在建築式樣、分佈均勻或與環境景色結合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意義價值的單體或連線的建築群」。

都江堰水利工程以歷史悠久、規模巨集大、佈局合理、執行科學,與環境和諧結合,在歷史和科學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價值,2023年聯合國世界遺產委員會第24屆大會上都江堰被確定為世界文化遺產。

都江堰的主要標誌,都江堰的主要標誌

大型水利工程,被譽為 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 是全國著名的旅遊勝地。那肯定是幾千年來都一直在造福人類的 都江堰水利工程 和道教發源地 青城山 啊。都江堰的景區有哪些 256年左右256年左右 都江堰有哪些看點 都江堰的構造 都江堰水利工程由建立時的魚嘴分水堤 飛沙堰溢洪道 寶瓶口引水口三大主體工程和百丈...

都江堰到成都怎麼坐車,成都到都江堰怎麼坐車

娛樂君 1 可以坐汽車,從都江堰到成都坐汽車的話需要1.5個小時,早上06 00第一班車,下午17 30最後一班車 2 可以坐火車,從都江堰坐火車到成都需要20分鐘,07 05最早一班列車發車,最晚一班列車是22 16發車。擴充套件資料 都江堰是世界文化遺產 2000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 世界文...

都江堰旅遊介紹,都江堰一日遊攻略?

都江堰是世界文化遺產 2000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 世界文化遺產 名錄 世界自然遺產 四川大熊貓棲息地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都江堰位於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始建於秦昭王末年 約公元前256 前251 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