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複習之修辭手法
修辭是修飾文字詞句,運用各種表現方式,使語言表達得準確,鮮明而生動有力。
我們在初中階段需要辨析、運用的修辭格有:比喻、擬人、誇張、排比、反覆、設問、反問等七種,教材中常出現的還有對偶、互文、借代、引用、反語等
中考連結
《考綱》:「藉助常用的語法修辭知識理解文章的重要語句,體會它們在文中的表達效果。」
考試題型主要有判斷(選擇題)、辨析其表達作用(參考閱讀)、仿寫或續寫修辭句。通過仿寫的形式考查修辭知識的理解和運用,是近年中考的一大趨勢。
修辭的基本表達效果
比喻 能將表達的內容說得生動具體形象。
擬人 使具體事物人格化,語言生動形象。
誇張 揭示事物本質,烘托氣氛,加強渲染力,引起聯想效果。
排比 增強語言氣勢,加強表達效果。
反覆 強調某個意思,某種感情。
設問 提醒人們思考,或為了突出某些內容。
反問 增強語氣。
複習之記敘文
記敘文是以記敘、描寫為主要表達方式,以寫人記事,寫景狀物為主要內容的一種文體。
精析考綱要點:
1、整體感知,分清要素、人稱、線索、順序。
2、理解描寫、議論、抒情等表達方式的作用。
3、分析層次,理解內容,明確詳略,歸納中心。
4、品詞賞句,理解關鍵性詞句的含義及作用。
5、欣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表現手法等。
答題總原則
一、瀏覽考題,整體感知
二、縝密審題,明確要求
三、區域性探索,深入品讀
四、整體檢驗,確保準確
記敘文六要素:
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
記敘的人稱及作用:
1、第一人稱:以「我」、「我們」的口吻或角度敘述。
作用:便於直抒胸臆,讀來有親切感和真實感。
2、第二人稱:出現在第一人稱或第三人稱的敘述中,出於直接抒情的需要。但記敘文通篇一般不採用第二人稱。
作用:拉近與讀者的距離,便於感情的交流,有利於直接感染讀者。
3、第三人稱:指作者站在「第三者」的立場上把人物的經歷和事件的經過告訴讀者。
作用:不受時空限制,能夠從多方面自由敘述,便於塑造人物形象和表現文章主題。
記敘文的線索:
線索是貫穿全文始終的一條脈絡,體現材料之間的內在聯絡,它把所有材料聯結成一個有機體。
可以作線索的大致分六類:
1、以具體事物或事物的特徵為線索。如《白楊禮讚》以白楊樹的不平凡為抒情線索貫穿全文。
2、以人物或人物的特徵為線索。如《背影》以父親的背影為線索。
3、以中心事件為線索。如《清兵衛與葫蘆》以清兵衛一直喜好葫蘆、收集葫蘆為線索故事情節。
4、以思想感情為線索。如《山米與白鶴》、以山米對外祖父的感情變化為線索組織材料。
5、以時間推移或空間變換為線索。如《小男孩》以時間的推移、地點的轉換,即以他的行蹤為線索 。
6、以「我」的所見所聞為線索。如《孔乙己》以小夥計「我」的所見所聞為線索塑造孔乙己這個人物形象。
找線索的技巧:注意題目、文中多次出現的字眼、議論抒情的句子等。
記敘的順序及作用:
1、順敘(按事情發展先後的順序)
作用:敘事有頭有尾,條理清晰,讀起來脈絡清楚、印象深刻。
2、倒敘(先寫結果,再交待前面發生的事。)
作用:造成懸念、吸引讀者,避免敘述的平板單調,增強文章的生動性。
3、插敘(在敘事過程中插入與中心思想有關的事件 。)
作用:對主要情節和人物描寫起補充、鋪墊、襯托的作用,豐富形象,突出中心。
理解描寫、議論、抒情表達方式的作用
描寫: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對人物、事件、環境進行精描細刻。描寫分為人物描寫和環境描寫。
人物描寫(肖像、行動、語言、心理等)可揭示人物思想品質和性格特點。環境描寫分為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描寫,自然環境描寫能渲染氣氛,烘托人物的心情,推動情節的發展,突出主題。社會環境描寫交代背景、能揭示人物思想產生和導致事件結局的社會根源。
議論:記敘文中的議論是作者直接對敘述內容發表見解、判斷、表明態度,點明或深化主題,起畫龍點睛的作用。
抒情:作者在記敘的基礎上直抒胸臆,表達強烈的感情,引發讀者的感情共鳴,給讀者強烈的感染和震撼。
歸納文章中心思想的技巧:
1、分析文章標題;
2、分析文章的結尾;
3、分析文中議論抒情的句子;
4、結合概括各段大意的基礎上歸納中心;
5、有些文章比較複雜,必須從多方面入手,綜合分析,才能全面準確地把握文章中心。
關鍵句子的理解
關鍵句子主要包括五個方面:
①點明題旨的句子;
②描寫、議論、抒情的句子;
③總結全文的句子;
④引用的句子;
⑤起承轉合的句子
重點語句的作用
一般可從兩方面考慮:
一從結構上,
常起:a承上啟下過渡、b總領下文或c總結上文的作用;
二從內容上,
常有:a開篇點題,b設伏筆、c作鋪墊、d深化中心、e點明主旨(畫龍點睛)等作用。
開放性閱讀試題的解答:
這類試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根據選文材料談看法、感受和啟示;
(2)、結合實際闡述對選文內容的理解;
(3)、對文中的人物進行評說;
(4)、根據生活、學習經驗,對選文材料談自己獨到的見解;
(5)、聯絡實際對文中說明的現象提出合理化建議和設想;
(6)、調動知識的積累,考查選文材料由內向外的延伸和課本外與內的聯絡;
(7)、發揮聯想、想像補寫有關內容;
(8)、對文中的藝術手法或美點進行賞析。
答題套路:
(1)表達時最好要有標誌性語言。在答題時可以先用「我認為……。」言簡意賅地表明自己的觀點。再用「比如」、「例如」之類的詞語,運用舉例論證或道理論證來支撐自己的觀點。
(2)、表達內容要緊跟時代步伐,貼近生活實際。
(3)、要有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4)、語言要通順,表達要流暢 。
複習之說明文
說明事物要抓住特徵
所謂「特徵」是這一事物區別於其他事物的標誌.只有抓住它,才能說明這一事物或事理的獨特之處.
說明文的三要素:
被說明事物的特徵、說明順序、說明方法
說明文常見的三種順序:
時間順序 、空間順序、邏輯順序
說明文常用的三種方法:
列數字、舉例子、作比較
說明方法作用常見答題模式:
1、舉例子:用例子(要點出是什麼例子),具體生動地說明了…特徵從而使說明更具體,更有說服力。
2、列數字:準確、嚴密地說明了……特徵,使說明更準確更有說服力······。
3、作比較:把……和……相互比較, 突出強調了……的特點···。
「能不能刪?」 方法歸納
1、表態:不能刪。
2、定性(什麼上的限制)+(替換法)解詞或解釋句子。
3、若刪去,句子意思成了…不符合實際(太絕對了)
4、xx詞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嚴密性、科學性。
分析引用古籍或名言的目的:
先要理解所引古籍或名言的含義,現聯絡說明的內容,看看這兩者間有何內在聯絡,就能領悟其引用的目的了。
作用:在文章開頭敘述故事,其目的往往是為了引起讀者閱讀的興趣,或者是為了引出說明物件。
在文章或段落中間敘述故事,往往是為了增強說明文的可讀性,同時也為了說明事物的**或作用。
認真地閱讀文章以及題目所涉及的一切材料,從中得出自己的觀點,還要注意語言的表達要符合題目要求。
急用啊!!!語文中的修辭手法(記敘文:比喻、擬人等),還有說明文中的修辭手法(對比等)
2樓:匿名使用者
常用修辭方法及其作用
比喻 ⒈用比喻來對某某事物的特徵進行描繪和渲染,可使事物生動形象具體可感,依次引發讀者聯想和想象,給人以鮮明深刻的印象,並使語言文采斐然,富有很強的感染力。
⒉ 對道理進行比喻:用淺顯易見的事物對深奧的道理加以描述,化抽象為具體,化繁為簡,幫助人們深入的理解。並使語言生動形象,富有文采。
⒊用比喻法描寫事物,可使事物形象鮮明生動,加深讀者的印象;用來說明道理,能使道理通俗易懂,使人易於理解。
運用它可以把陌生的東西變為熟悉的東西,把深奧的道理淺顯化,把抽象的事理具體化、形象化。
擬人 使抽象事物具體化,使具體事物人格化,生動形象的表達了某某感情,富有強烈的感染力。
答題格式:運用了擬人的修辭,生動形象的寫出了事物......的特點,把......
寫活了,使文章更生動,事物特點更突出; 可以形象地寫出事物特徵,並且可以使文章耐看,不枯燥無味使描寫的事物具有了人的感情,使文章更具有情趣容易理解。
誇張 用言過其實的方法,突出事物的本質,或加強作者的某種感情,烘托氣氛,引起讀者的聯想。
排比 (1)排比說理:使文章條理清晰,論述詳盡,透徹嚴密,語氣強烈,無可辯駁。
(2)排比抒情:使文章將感情抒發得淋漓盡致,並使文章音節鏗鏘,語勢得到增強。
(3)敘事排比:使文章深刻細緻,層次清楚,表述全面,有一氣呵成之感。
對偶 使文章節奏剛強,看起來醒目,讀起來順口,聽起來悅耳,便於傳頌記憶
反覆 增強感情,加強語氣,強調。
設問 提醒注意,引發思考,突出強調某某內容,使文章有變化、有波瀾、有氣勢
反問 突出思想,強調感情,分清層次,加強節奏感,再說理文中能強調論點。
引用 (1)說明文:突出說明某某事物的某某特徵,增強說服力。如引神話傳說,則可增強說明的趣味性。
(2)議**:有力的論證某某觀點,增強說服的權威性。
(3)記敘文:畫龍點睛,點明主旨,深化主旨,或渲染某某情境,或增強某某的趣味性,或準確表達作者當時某某的心情。
對比 這種手法可以突出好與壞、善與惡、美與醜的對立,給人極鮮明的形象和極強烈的感受。
借代 恰當地運用借代可以突出事物的本質特徵,增強語言的形象性,而且可以使文筆簡潔精煉,語言富於變化和幽默感。
反語 產生幽默感與諷刺性,有時比正說更有力量;運用反語手法,能更好地包含深刻的思想和激昂的感情。
頂針 總的說來:環環緊扣,引人入勝。
具體地說:議事說理,準確、謹嚴、周密。抒情寫意,格調清新。狀物敘事,條理清晰。
通感 把不同感官的感覺溝通起來,借聯想引起感覺轉移,「以感覺寫感覺」。通感技巧的運用,能突破語言的侷限,豐富表情達意的審美情趣,收到增強文采的藝術效果。
博喻 從不同角度反覆設喻去說明一個本體。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運用博喻能加強語意,增添氣勢;將事物的特徵或事物的內涵從不同側面、不同角度表現出來。
它的特點是:連續性
襯托 能突出主體,或渲染主體,使之形象鮮明,給人以深刻的感受。
(1)表達方式,是指寫文章時所採用的反映社會生活、表達思想感情、介紹事物事理的方式手段。常用的表達方式有5種,即:記敘(敘述)、議論、抒情、描寫和說明。
記敘文主要以記敘和描寫為主,其中兼有說明、抒情和議論;說明文主要以說明為主,也有敘述、議論甚至描寫;議**以議論為主,兼有記敘、說明或是抒情。
2。 寫作方法,也叫表現手法,是指在文學創作中塑造形象、反映生活所運用的各種具體方法和技巧。包括:
對比、象徵、託物言志(託物喻人)、欲揚先抑、襯托(烘托)、誇張諷刺、借景抒情、前後照應等。
分辨記敘、說明、議論、描寫、抒情幾種不同的表達方式,並分析其表達作用:
記敘文的四種記敘方式:順敘、倒敘、插敘、平敘(分敘)。
記敘文的描寫分人物描寫和環境描寫。
記敘文的間接抒情方式:寓情於景、寓情於事、寓情於理。
3, 要掌握運用八種常見的修辭手法的作用及效果。
比喻:用在記敘、說明、描寫中,能使事物生動、形象、具體,給人以鮮明的印象;用在議**中,能使抽象道理變得具體,使深奧的道理變得淺顯易懂。運用比喻可以化平淡為生動,化深奧為淺顯,化抽象為具體。
比擬:能使讀者對所表達事物產生鮮明的印象,產生強烈的感情,引起共鳴。運用比擬,可使人或物色彩鮮明,描寫生動,蘊含豐富。
借代:能起到突出形象,使之具體、生動的效果。借代可使表達具體形象。
誇張:可以引起豐富的想象,更好地突出事物的特徵,引起讀者的強烈共鳴。誇張要合情合理,其作用是烘托氣氛,增強聯想,給人啟示,增強表達效果。
對偶:形式上音節整齊勻稱、節奏感強,具有音律美;內容上凝練集中,概括力強。用對偶,句子整齊,表意凝練,抒情酣暢。
排比:可增強語言的氣勢。用來說理,可把道理闡述得更嚴密、更透徹;用來抒情,可把感情抒發得淋漓盡致。其作用在加強語氣、強調內容、加重感情。
設問:總的作用是引起讀者思考。用在標題上,能吸引讀者,啟發讀者思考,更好地體現文章的中心;用在一段的開頭或結尾處,除引起思考外,還有承上啟下的過渡作用;用在議**中,能使論證深入,脈絡清晰。
記敘文描寫人物的方法有哪些,記敘文有哪些寫作手法?
人物描寫 1.外貌描寫 肖像描寫 對容貌 姿態 服飾的描寫稱之為外貌描寫或肖像描寫。2.行動描寫 動作描寫 是通過對人物個性化的行動 動作的描寫,來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種描寫方法。3.語言描寫,是通過個性化的人物語言來刻畫人物性格的一種描寫方法。4.心理描寫,是通過剖析人物的心裡活動 如內心感受 意向 ...
記敘文的結構是什麼
在結構上 總分總 文段在開頭 總起全文 為下文做鋪墊 形成懸念 奠定感情基調 照應題目文段在中間 承上啟下 照應上文 引起下文 文段在結尾 總結全文或照應主題或首尾呼應 深化主題 昇華主題。擴充套件資料記敘順序作用 1 順敘 指記敘的時候按照事情發生 發展 和結局的順序來寫,前因後果 條理很清楚。2...
好的記敘文,好的記敘文600字
你總在我身邊.在平凡的生活中,各種瑣事多得讓人頭疼,而我這個人卻總是丟三拉四的,所以在我身上總是有故事發生。就在前兩天,我忘記了帶 給班長,而我中午又在學校裡代夥,不回家,於是我就打了個 給在家的爸爸,因為匆忙,只留下了一句話 在床頭,找到就送來。可是當我中午吃完飯回到教室的時候,只見外面衝進來一個...